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氣度

馬鞍山氣度

發布時間:2021-08-15 04:25:10

馬鞍山汽渡能不熊過危險品車子

馬和氣度是指馬鞍山市到和縣的汽渡 不管和縣歸哪 他還是馬鞍山到和縣的汽渡 所以還叫馬和氣度

② 今天馬鞍山馬和氣度開嗎

走大橋唄

③ 馬鞍山馬和氣度無線網路密碼是多少

破解來WIFI密碼

1、以現有的技術手段,源是沒有辦法破解WPA的加密方式(現在基本上全部WIFI的加密方式),WPA的加密方式安全性很高,根本就破不了。
2、即使破解密碼,人家也有可能設置了MAC地址過濾,還是上不去。
3、網上的所謂破解密碼軟體,全部都是騙人的,要麼浪費你的流量,要麼根本就是木馬,要小心下載使用。
4、可以下個WIFI萬能鑰匙,但那個軟體只是能上別人分享過的熱點,如果熱點沒被分享過,根本就上不了。
5、也可破解些簡單的數字密碼。比如12345678之類的密碼。

④ 馬鞍山有哪些好玩的啊求旅遊攻略

1、採石磯
採石磯景名勝區是以採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以詩人李白活動貫穿其中的風景名勝區,是安徽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因山水風光,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列為長江三磯之首,年接待遊人量約30萬人次,最高峰可達8000人次/日。採石磯瀕江連市,距南京約40公里,是江南旅遊網的西翼,距蕪湖約40公里,是皖南旅遊線的北端。它地處長江下游的黃金水道,和京滬大動脈的205國道、滬寧高速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寧蕪鐵路比連。通過長江水道可與長江流域各省市溝通;通過公路,鐵路系統可從陸地上和全國各地溝通;通過祿口機場可從空中和世界各地溝通。本項目實施後,採石風景名勝區將會成為一處以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臨江絕壁景觀和鎖溪河風光帶為主要載體,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山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的融名勝觀光、人文教育、休閑娛樂、旅遊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和二日游旅遊目的地。
門票·開放時間:

門票:80元/人。
導游費用:120元/批次。 索道服務:採石磯索道位於翠螺山中,自翠螺軒飯店至山頂三台閣,單程20元/位,雙程40元/位
遊船服務:
遊船碼頭在三元洞下,可乘長江遊船觀賞採石磯,遊船票價:20元/人次
8:30 —17:30
交通概況:
馬鞍山市距上海340公里,距南京50公里,距蕪湖40公里,經寧馬高速、馬蕪高速、長江客運港口與周邊城市相接,交通便捷。
採石風景區距馬鞍山市5公里,4路公交旅遊專線車往返市火車站與風景區,26路公交車往返旅遊汽車站與風景區。

2、青山李白墓園
青山李白墓園簡介:

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青山腳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岩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 宣城太守謝跳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曾築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慕謝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一心想與謝眺結為異代芳鄰。
李白逝世後,原葬龍山東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會同當塗縣令諸葛縱將李白墓遷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鄉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約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過小石橋,入李白墓陵園。園內左側有「青蓮池」,柳依依,綠水泱泱,拱形「化鶴橋」橫跨池上,連著「十詠亭」。李白晚年在當塗寫過十首歌詠當塗山川風物的詩,謂之《姑孰十詠》,後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後毀於「文化大革命」之中。
今征建的「十詠亭」,飛檐翹角,古樸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鐫刻著李白《姑孰十詠》。十詠亭左側為太白祠。前後兩進,素白粉牆,灰黑瓦頂。祠內青磚鋪地,飛檐聳脊,雕梁畫棟,寬敞明亮。正庭門楣上懸林散之手書「太白祠」橫匾。廳內迎面聳立一尊高2.47米、重約3噸的漢白玉李白塑像。塑像側身而立,左手按劍,右手後雙眸含慧,胡須飄拂,氣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綠色微版畫,以李白在當塗游蹤為寫意,版畫上方為書法家舒同所題「李白高蹤」匾額。廳堂下中上方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詩無敵」三字匾。兩側壁上鑲嵌著6塊石碑:一塊雕刻李白全身畫像,栩栩如生;一塊刻有李白《臨路歌》;另三塊重刻唐代李華、劉全白、裴敬撰寫的碑文,最為珍貴的一塊為倖存的宋碑。該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權太平州事、節制軍馬孟點根據唐范傳正所撰之碑文「重書刻石,立於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寬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書,字徑六份,額題「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歷史,為李白墓祠現存較早的歷史文物。
太白祠後為李白墓地。墓呈圓形,墓頂芳草萋萋,艾菊尢盛。墓前嵌立一石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
門票·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8:00—17:30。
門票:30元。電話:0555-6683504。
交通概況:
地址:當塗縣太白鎮。交通: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

3、雨山湖
雨山湖簡介:
雨山湖位於馬鞍山市中心地帶,通過雨山河與長江溝通,水域面積1087畝,1959年開辟為城市公園,與臨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構成了馬鞍山城市景觀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雨山湖娟秀嫵媚,周圍有9座山峰遠近錯落,環湖而立,素有「九峰環一湖」之美稱。其因湖而開辟的公園,則景色秀美、風光旖旎。環湖皆路,環湖皆樹,環湖皆樓,其中湖北路程和紅旗橋的臨湖一帶,是遊人觀賞湖光山色的園外之園;湖西路有依湖而建的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富園貿易市場和近2萬平方米的綠色游園;湖南路則是柳岸花堤,有近萬平方米的旅遊區,天水一色,是人們休閑憩息的佳處。
近年來陸續開發的南湖、北湖街邊公園將雨山湖水系疏浚擴大,既提高了城市抗澇能力又增添了城市環境中的自然氣息,成為人們假日休憩的絕好場所。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園景觀的主要特點是綠草如茵,裝點著各種喬木和灌木,形態各異的小橋、迴廊和亭閣引導遊人時而凌波賞荷,時而隔岸觀景。
大湖中一個人工堆築的小島成為大雁、鷗鷺和鴛鴦等候鳥每年必來居留的宿營地。
整個馬鞍山市的中心區依雨山湖而建,四條繁華的城市街道環湖修築,沿路栽種的香樟、銀杏、迎春花和懸鈴木不僅給雨山湖增色,而且成為整個城市的綠肺。一年四季,這里秋冬有皚皚白雪覆壓香樟紅葉;初春有迎春怒放恰似黃金鋪地;夏天裡銀杏那亮綠的葉子總是帶給人們歡快的好心情,而懸鈴木則伸展開樹冠在驕陽下留出一片綠蔭。
門票·開放時間:
免費。
交通概況:
地址:雨山區湖南路中段29號。
交通:火車站乘10路公交車可環湖游覽。市內乘2、3、6、13、14、28、127路公交車即到公園處。
開放時間:6:30—22:00。

⑤ 1月27號馬鞍山到和縣汽渡還開通嗎

1月27號馬鞍山到和縣的氣度沒有開通。

⑥ 馬鞍山李白塑像簡介

1、採石磯
採石磯景名勝區是以採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以詩人李白活動貫穿其中的風景名勝區,是安徽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因山水風光,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列為長江三磯之首,年接待遊人量約30萬人次,最高峰可達8000人次/日。採石磯瀕江連市,距南京約40公里,是江南旅遊網的西翼,距蕪湖約40公里,是皖南旅遊線的北端。它地處長江下游的黃金水道,和京滬大動脈的205國道、滬寧高速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寧蕪鐵路比連。通過長江水道可與長江流域各省市溝通;通過公路,鐵路系統可從陸地上和全國各地溝通;通過祿口機場可從空中和世界各地溝通。本項目實施後,採石風景名勝區將會成為一處以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為靈魂,以逗翠螺出大江地臨江絕壁景觀和鎖溪河風光帶為主要載體,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山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的融名勝觀光、人文教育、休閑娛樂、旅遊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和二日游旅遊目的地。
門票·開放時間:

門票:80元/人。
導游費用:120元/批次。 索道服務:採石磯索道位於翠螺山中,自翠螺軒飯店至山頂三台閣,單程20元/位,雙程40元/位
遊船服務:
遊船碼頭在三元洞下,可乘長江遊船觀賞採石磯,遊船票價:20元/人次
8:30 —17:30
交通概況:
馬鞍山市距上海340公里,距南京50公里,距蕪湖40公里,經寧馬高速、馬蕪高速、長江客運港口與周邊城市相接,交通便捷。
採石風景區距馬鞍山市5公里,4路公交旅遊專線車往返市火車站與風景區,26路公交車往返旅遊汽車站與風景區。

2、青山李白墓園
青山李白墓園簡介:

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青山腳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岩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 宣城太守謝跳酷愛其勝,謂之逗山水都地,曾築室山南。唐李白逗一生低首謝宣城地,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慕謝公品格,曾有逗宅近青山同謝眺地的夙願,一心想與謝眺結為異代芳鄰。
李白逝世後,原葬龍山東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逗志在青山地的遺願,會同當塗縣令諸葛縱將李白墓遷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鄉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約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過小石橋,入李白墓陵園。園內左側有逗青蓮池地,柳依依,綠水泱泱,拱形逗化鶴橋地橫跨池上,連著逗十詠亭地。李白晚年在當塗寫過十首歌詠當塗山川風物的詩,謂之《姑孰十詠》,後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後毀於逗文化大革命地之中。
今征建的逗十詠亭地,飛檐翹角,古樸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鐫刻著李白《姑孰十詠》。十詠亭左側為太白祠。前後兩進,素白粉牆,灰黑瓦頂。祠內青磚鋪地,飛檐聳脊,雕梁畫棟,寬敞明亮。正庭門楣上懸林散之手書逗太白祠地橫匾。廳內迎面聳立一尊高2.47米、重約3噸的漢白玉李白塑像。塑像側身而立,左手按劍,右手後雙眸含慧,胡須飄拂,氣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綠色微版畫,以李白在當塗游蹤為寫意,版畫上方為書法家舒同所題逗李白高蹤地匾額。廳堂下中上方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逗詩無敵地三字匾。兩側壁上鑲嵌著6塊石碑:一塊雕刻李白全身畫像,栩栩如生;一塊刻有李白《臨路歌》;另三塊重刻唐代李華、劉全白、裴敬撰寫的碑文,最為珍貴的一塊為倖存的宋碑。該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權太平州事、節制軍馬孟點根據唐范傳正所撰之碑文逗重書刻石,立於墓左地的,碑高五尺七寸,寬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書,字徑六份,額題逗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地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歷史,為李白墓祠現存較早的歷史文物。
太白祠後為李白墓地。墓呈圓形,墓頂芳草萋萋,艾菊尢盛。墓前嵌立一石碑,上刻逗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地。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
門票·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8:00—17:30。
門票:30元。電話:0555-6683504。
交通概況:
地址:當塗縣太白鎮。交通: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

3、雨山湖
雨山湖簡介:
雨山湖位於馬鞍山市中心地帶,通過雨山河與長江溝通,水域面積1087畝,1959年開辟為城市公園,與臨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構成了馬鞍山城市景觀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雨山湖娟秀嫵媚,周圍有9座山峰遠近錯落,環湖而立,素有逗九峰環一湖地之美稱。其因湖而開辟的公園,則景色秀美、風光旖旎。環湖皆路,環湖皆樹,環湖皆樓,其中湖北路程和紅旗橋的臨湖一帶,是遊人觀賞湖光山色的園外之園;湖西路有依湖而建的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富園貿易市場和近2萬平方米的綠色游園;湖南路則是柳岸花堤,有近萬平方米的旅遊區,天水一色,是人們休閑憩息的佳處。
近年來陸續開發的南湖、北湖街邊公園將雨山湖水系疏浚擴大,既提高了城市抗澇能力又增添了城市環境中的自然氣息,成為人們假日休憩的絕好場所。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園景觀的主要特點是綠草如茵,裝點著各種喬木和灌木,形態各異的小橋、迴廊和亭閣引導遊人時而凌波賞荷,時而隔岸觀景。
大湖中一個人工堆築的小島成為大雁、鷗鷺和鴛鴦等候鳥每年必來居留的宿營地。
整個馬鞍山市的中心區依雨山湖而建,四條繁華的城市街道環湖修築,沿路栽種的香樟、銀杏、迎春花和懸鈴木不僅給雨山湖增色,而且成為整個城市的綠肺。一年四季,這里秋冬有皚皚白雪覆壓香樟紅葉;初春有迎春怒放恰似黃金鋪地;夏天裡銀杏那亮綠的葉子總是帶給人們歡快的好心情,而懸鈴木則伸展開樹冠在驕陽下留出一片綠蔭。
門票·開放時間:

交通概況:
地址:雨山區湖南路中段29號。
交通:火車站乘10路公交車可環湖游覽。市內乘2、3、6、13、14、28、127路公交車即到公園處。
開放時間:6:30—22:00。

⑦ 馬鞍山什麼地方好玩

馬鞍山新十佳景點
五彩斑爛――採石磯風景區

以採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的採石風景名勝區,因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被列為長江三磯之首。

採石風景區以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的壯麗景觀和鎖溪河風光為載體,含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的名勝。景區內的太白樓,四角飛翹,斗拱畫梁,古色古香,與黃鶴樓、岳陽樓、騰王閣並稱為「三樓一閣」。沿石級向上,有聯璧台、燃犀亭、三元洞、三台閣、李白衣冠冢等,像一串串珍珠鑲篏在翠螺山上下,五彩斑爛,美不勝收。人類和大自然的和謁,在這里得到充分的詮釋。
詩魂歸里――青山李白墓園

李白墓園位於市東南20公里的青山下。山巒遙接,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南齊詩人謝眺稱作「山水都」,曾築室山南。李白生前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於是後人將詩仙葬在這里。

太白墓園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園內青翠沁綠,池水泱泱。太白祠飛檐聳脊,雕梁畫棟。廳內聳立一尊李白塑像,側身而立,氣度非凡。廳堂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詩無敵」,兩側壁上鑲嵌著的多塊石碑,是現存較早的文物。祠後為李白墓地,墓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四周柳樹婆娑,盪漾著人們對詩人綿綿的思念之情

詩城明珠――雨山湖公園

雨山湖位於市中心,通過雨山河和長江溝通,水域千畝,與佳山和雨山構成山水相依的景觀。四條繁華的街道環湖修築,沿路栽種香樟、銀杏、迎春花和懸鈴木,不僅給城市增色,也使雨山湖成為一顆亮麗的明珠。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園到處是掛滿露水的草坪,每一葉小草,彷彿蘊藏著萬語千言。形態各異的小橋、迴廊、亭閣,引導遊人時而凌波賞荷,時而隔岸觀景。湖中一座人工堆築的小島,成為大雁、鷗鷺和鴛鴦的棲息地,鳥兒成群匯集於此,或戲水啁啾,或引吭高歌,完全融入醉人的綠水藍天之中。

將軍遺夢――朱然墓園

朱然墓園位於市區南,為東吳大將朱然之墓,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然浙江安吉人,13歲過繼給舅父為子,少年時與孫權同窗共讀。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生擒關羽,成為統領東吳全軍的將領,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終年68歲。

1984年6月,沉睡1700多年的朱然墓被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墓長8.7米,寬3.54米,由墓道、前室、後室等組成,結構嚴謹,布局合理,顯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築技術。

墓園內有文物陳列廳、仿古兵器館、朱然家族墓陳列廳等。館外群山遙峙,館內綠樹成蔭,三月櫻花爛漫,八月丹桂飄香,是將軍夢幻中的仙境,也是尋幽探古的勝地。

青山竹海――濮塘自然風景區

濮塘自然風景區分黃庄、劍湖和陵軒三個景區。

黃庄景區位於濮塘東北,山高谷深,竹翠樹密,有幽谷和清泉,篁林古道、九龍戲珠、深谷古庵、龍泉壽樹、星湖山村。劍湖景區位於濮塘西南,山水相連,景觀奇特,有劍湖畫舫、綉簾鳥語、鍾鼓奇觀、龍尖攬勝等。陵園景區是進入黃庄的門戶,這里是烈士忠魂安息的聖地,有供人瞻仰、憑吊的烈士塔、烈士墓。整個景區山巒起伏,竹海泛浪,茶園成片。分布在青山和竹海間星星點點的農舍,正滿懷深情地講述著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流光溢彩――節慶廣場

節慶廣場位於市區以南,是集觀賞休閑和防洪於一體的綜合工程。廣場西至湖西南路,東到湖東南路,近1.5平方公里,是我市面積最大,最時尚的廣場。兩岸的木棧道和景觀橋連為一體,形成以水面為中心的多層次的濱河親水空間。華美的建築,寬闊的水面,給人雄偉壯麗之感。

入夜,華燈初放,這里成了色彩的天堂,五顏六色的光柱在這里交匯。天上繁星點點,地下流光溢彩,偶而有流星墜落,似乎融入廣場上斑爛的色彩,綻出無聲的閃亮,使人恍如夢中。

夢里禪語――小九華

小九華是臨江而立的斷崖山丘,位於採石鎮西北,擎天鎮地,山高百丈。相傳地藏王曾在這里住過,古代就有地藏王殿。由於山巒秀美,酷似青陽九華山,人稱「小九華」。原名望夫山,古時一女子在此盼夫歸來,化為巨石,至今,「望夫石」三字依稀可見。

山間寺廟多座,一年四季遊客不斷,香火極盛。這里樹木茂密,野兔在草叢里出沒,百靈在林間歌唱,使人恍如走進夢幻的天地。桂花、金銀花等具有觀賞和栽培價值的植物隨處可見。如果說人與自然存在著韻律關系,小九華就是最美的旋律。

古塔臨風――黃山塔

當塗縣城北的小黃山,又名浮丘山,相傳浮丘公曾在這里牧雞。山上有一塔,故名黃山塔。李白登臨此山,呤出了「送君登黃山,長嘯依天梯」的絕唱。可見,此塔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南宋詩人陸游在詩中也提及此塔:「可憐黃山塔,突兀暮煙里,依然十年前,看我行萬里」。即使浪跡天涯,詩人也不會忘記黃山塔,這濃濃深情實在令人感動。

古時山上有宋離宮、凌歊台、懷古台、誓清堂等。山頂的凌歊台五尺高,相傳是劉裕避暑的地方。黃山塔雖數次重修,仍帶有宋代、明清時期的風格。

黃山塔是地域歷史的文化標象,像一位滄桑的老人,帶著時代的印記,從千年的風雨中一直走到今天。

放飛心靈――盆山度假村

馬鋼盆山度假村位於市東郊,佔地二千多畝,是集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度假區。
度假村四周奇峰羅列,前有西綿山,後有天鵝峰,左有雙鷺溪,右有金雞嶺。金雞嶺流傳著五隻金雞散步,天鵝峰流傳著88盞油燈至今長明的動人傳說,給這里的山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度假村是野生動植物的家園,植物百餘種,野生食用菌有10餘:動物60多種,其中鷺鳥達10餘種。這里山谷幽深,溪水長流,空氣清新,是天然氧吧。紅瓦白牆的庭院式住宅,風味獨特的農家菜,熱情好客的山裡人家,無不向你訴說,來這里度假,是放飛心靈的最好方式。

登高佳處――佳山公園

佳山原名家山,位於雨山湖東,高百餘米,與雨山遙遙想望。相傳是佳郎的化身,而雨山則是他的妹妹。這一對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年輕人,不顧父母親反對,毅然相愛,卻遭殺身之禍。他們的真情撼天動地,天神將他們化為兩座山。人們說,兩山間的湖水是他們的淚水化成。

山頂曾有一寺,抗戰期間被日本人燒毀。後由南京一位施主四處化緣,在原處建「白雲庵」一座,1958年被拆。

佳山四季常青,松樹繁茂,有十多條道路直達山巔。山頂兩則有望景台,可以觀賞日出,也可俯瞰全市。每天清晨,登山者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喚醒了沉睡的山巒。

⑧ 馬鞍山有什麼好玩的

馬鞍山新十佳景點
五彩斑爛――採石磯風景區

以採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的採石風景名勝區,因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被列為長江三磯之首。

採石風景區以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的壯麗景觀和鎖溪河風光為載體,含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的名勝。景區內的太白樓,四角飛翹,斗拱畫梁,古色古香,與黃鶴樓、岳陽樓、騰王閣並稱為「三樓一閣」。沿石級向上,有聯璧台、燃犀亭、三元洞、三台閣、李白衣冠冢等,像一串串珍珠鑲篏在翠螺山上下,五彩斑爛,美不勝收。人類和大自然的和謁,在這里得到充分的詮釋。
詩魂歸里――青山李白墓園

李白墓園位於市東南20公里的青山下。山巒遙接,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南齊詩人謝眺稱作「山水都」,曾築室山南。李白生前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於是後人將詩仙葬在這里。

太白墓園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園內青翠沁綠,池水泱泱。太白祠飛檐聳脊,雕梁畫棟。廳內聳立一尊李白塑像,側身而立,氣度非凡。廳堂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詩無敵」,兩側壁上鑲嵌著的多塊石碑,是現存較早的文物。祠後為李白墓地,墓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四周柳樹婆娑,盪漾著人們對詩人綿綿的思念之情

詩城明珠――雨山湖公園

雨山湖位於市中心,通過雨山河和長江溝通,水域千畝,與佳山和雨山構成山水相依的景觀。四條繁華的街道環湖修築,沿路栽種香樟、銀杏、迎春花和懸鈴木,不僅給城市增色,也使雨山湖成為一顆亮麗的明珠。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園到處是掛滿露水的草坪,每一葉小草,彷彿蘊藏著萬語千言。形態各異的小橋、迴廊、亭閣,引導遊人時而凌波賞荷,時而隔岸觀景。湖中一座人工堆築的小島,成為大雁、鷗鷺和鴛鴦的棲息地,鳥兒成群匯集於此,或戲水啁啾,或引吭高歌,完全融入醉人的綠水藍天之中。

將軍遺夢――朱然墓園

朱然墓園位於市區南,為東吳大將朱然之墓,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然浙江安吉人,13歲過繼給舅父為子,少年時與孫權同窗共讀。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生擒關羽,成為統領東吳全軍的將領,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終年68歲。

1984年6月,沉睡1700多年的朱然墓被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墓長8.7米,寬3.54米,由墓道、前室、後室等組成,結構嚴謹,布局合理,顯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築技術。

墓園內有文物陳列廳、仿古兵器館、朱然家族墓陳列廳等。館外群山遙峙,館內綠樹成蔭,三月櫻花爛漫,八月丹桂飄香,是將軍夢幻中的仙境,也是尋幽探古的勝地。

青山竹海――濮塘自然風景區

濮塘自然風景區分黃庄、劍湖和陵軒三個景區。

黃庄景區位於濮塘東北,山高谷深,竹翠樹密,有幽谷和清泉,篁林古道、九龍戲珠、深谷古庵、龍泉壽樹、星湖山村。劍湖景區位於濮塘西南,山水相連,景觀奇特,有劍湖畫舫、綉簾鳥語、鍾鼓奇觀、龍尖攬勝等。陵園景區是進入黃庄的門戶,這里是烈士忠魂安息的聖地,有供人瞻仰、憑吊的烈士塔、烈士墓。整個景區山巒起伏,竹海泛浪,茶園成片。分布在青山和竹海間星星點點的農舍,正滿懷深情地講述著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流光溢彩――節慶廣場

節慶廣場位於市區以南,是集觀賞休閑和防洪於一體的綜合工程。廣場西至湖西南路,東到湖東南路,近1.5平方公里,是我市面積最大,最時尚的廣場。兩岸的木棧道和景觀橋連為一體,形成以水面為中心的多層次的濱河親水空間。華美的建築,寬闊的水面,給人雄偉壯麗之感。

入夜,華燈初放,這里成了色彩的天堂,五顏六色的光柱在這里交匯。天上繁星點點,地下流光溢彩,偶而有流星墜落,似乎融入廣場上斑爛的色彩,綻出無聲的閃亮,使人恍如夢中。

夢里禪語――小九華

小九華是臨江而立的斷崖山丘,位於採石鎮西北,擎天鎮地,山高百丈。相傳地藏王曾在這里住過,古代就有地藏王殿。由於山巒秀美,酷似青陽九華山,人稱「小九華」。原名望夫山,古時一女子在此盼夫歸來,化為巨石,至今,「望夫石」三字依稀可見。

山間寺廟多座,一年四季遊客不斷,香火極盛。這里樹木茂密,野兔在草叢里出沒,百靈在林間歌唱,使人恍如走進夢幻的天地。桂花、金銀花等具有觀賞和栽培價值的植物隨處可見。如果說人與自然存在著韻律關系,小九華就是最美的旋律。

古塔臨風――黃山塔

當塗縣城北的小黃山,又名浮丘山,相傳浮丘公曾在這里牧雞。山上有一塔,故名黃山塔。李白登臨此山,呤出了「送君登黃山,長嘯依天梯」的絕唱。可見,此塔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南宋詩人陸游在詩中也提及此塔:「可憐黃山塔,突兀暮煙里,依然十年前,看我行萬里」。即使浪跡天涯,詩人也不會忘記黃山塔,這濃濃深情實在令人感動。

古時山上有宋離宮、凌歊台、懷古台、誓清堂等。山頂的凌歊台五尺高,相傳是劉裕避暑的地方。黃山塔雖數次重修,仍帶有宋代、明清時期的風格。

黃山塔是地域歷史的文化標象,像一位滄桑的老人,帶著時代的印記,從千年的風雨中一直走到今天。

放飛心靈――盆山度假村

馬鋼盆山度假村位於市東郊,佔地二千多畝,是集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度假區。
度假村四周奇峰羅列,前有西綿山,後有天鵝峰,左有雙鷺溪,右有金雞嶺。金雞嶺流傳著五隻金雞散步,天鵝峰流傳著88盞油燈至今長明的動人傳說,給這里的山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度假村是野生動植物的家園,植物百餘種,野生食用菌有10餘:動物60多種,其中鷺鳥達10餘種。這里山谷幽深,溪水長流,空氣清新,是天然氧吧。紅瓦白牆的庭院式住宅,風味獨特的農家菜,熱情好客的山裡人家,無不向你訴說,來這里度假,是放飛心靈的最好方式。

登高佳處――佳山公園

佳山原名家山,位於雨山湖東,高百餘米,與雨山遙遙想望。相傳是佳郎的化身,而雨山則是他的妹妹。這一對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年輕人,不顧父母親反對,毅然相愛,卻遭殺身之禍。他們的真情撼天動地,天神將他們化為兩座山。人們說,兩山間的湖水是他們的淚水化成。

山頂曾有一寺,抗戰期間被日本人燒毀。後由南京一位施主四處化緣,在原處建「白雲庵」一座,1958年被拆。

佳山四季常青,松樹繁茂,有十多條道路直達山巔。山頂兩則有望景台,可以觀賞日出,也可俯瞰全市。每天清晨,登山者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喚醒了沉睡的山巒。

⑨ 重慶渝中馬鞍山有多彪悍

歷史就像一本煌煌詩篇,攤開來,有光芒直射人心;合上它,則當在閱讀停頓處夾葉書簽…

面重慶人民大禮堂,自右邊的小公路上行數百米,便來到一個岔路口。早些年,有幾棵很大的棗樹長於此處,顧名思義,這里就被稱為棗子嵐埡。

如今棗樹不知去向,唯名留存。

在棗子嵐埡的埡口左側,幾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樓中間,有座不高的小山包。

順山勢有一堵青磚圍牆逶迤朝上,牆頂飾以黛瓦,略覺古樸寧靜之風。沿著腳下青石台階蜿蜒而上,便如逐字逐句叩問一本陌生的閑書,一絲若有若無的神秘引誘著人去翻閱;一探究竟的願望雖非強烈,但不增不減,終究存在。

上到近處,一個充滿民國風情的小院現在眼前。

文化馬鞍山

我流連在這冷清而韻味悠長的凝重深幽的地方,從那些新砌的青磚上閱讀出舊日時光。

慢慢走著,那些曾經窗前站立著各位大師的小樓,皆已修繕完畢。一路黛瓦青磚,朱紅大門,天井連著院落,狹長巷道貫穿其中,條石台階、青瓦紅牆的老建築點綴其間。光影透過參天的黃桷樹投射在青石板上,壯碩的樹根竄出泥土攀上石牆,彷彿緊緊抓住了那些流淌的光陰…

我走著,像在翻閱一本厚重的大書。而如有黃果樹葉飄落,便撿拾它做這趟人文之旅的書簽罷;就像這個地方,如歷史的書簽,方便我回憶時隨時通過它展開懷念。

⑩ 重慶渝中馬鞍山,到底有多彪悍

一歷史就像一本煌煌詩篇,攤開來,有光芒直射人心;合上它,則當在閱讀停頓處夾葉書簽…

面重慶人民大禮堂,自右邊的小公路上行數百米,便來到一個岔路口。早些年,有幾棵很大的棗樹長於此處,顧名思義,這里就被稱為棗子嵐埡。

如今棗樹不知去向,唯名留存。

在棗子嵐埡的埡口左側,幾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樓中間,有座不高的小山包。

順山勢有一堵青磚圍牆逶迤朝上,牆頂飾以黛瓦,略覺古樸寧靜之風。沿著腳下青石台階蜿蜒而上,便如逐字逐句叩問一本陌生的閑書,一絲若有若無的神秘引誘著人去翻閱;一探究竟的願望雖非強烈,但不增不減,終究存在。

我國著名的出版家鄒韜奮將三聯書店搬到了馬鞍山附近,更是替此地憑添了文化及進步的氛圍。

但馬鞍山,在以後很長的歲月里陷入了沉寂,直到今天。

2016年,馬鞍山成為重慶市28個傳統風貌區和渝中區10個傳統風貌區的重點項目之一。按照“城市人文會客廳”的標准進行了修繕升級。

“保護文物,延續文脈,傳承文化”不是一句空談。展現在我眼裡的馬鞍山,擁有著不一樣的文化氣質。當然,如果說時尚,也不算誤會。

我很驚訝人們對這里的設計與建設,那麼完美的把過去與現在結合到了一起。生動地把歷史嵌入在今天的構築手段之中,最關鍵的是,在視覺與心靈的苛刻互動中,求得了一種舒適的平衡。

這是重慶的記憶,是山城的文化淵源,也是重慶人的精神原鄉。更是渝中母城的精神氣度所在和人文渝中的兼容並蓄。

我流連在這冷清而韻味悠長的凝重深幽的地方,從那些新砌的青磚上閱讀出舊日時光。

慢慢走著,那些曾經窗前站立著各位大師的小樓,皆已修繕完畢。一路黛瓦青磚,朱紅大門,天井連著院落,狹長巷道貫穿其中,條石台階、青瓦紅牆的老建築點綴其間。光影透過參天的黃桷樹投射在青石板上,壯碩的樹根竄出泥土攀上石牆,彷彿緊緊抓住了那些流淌的光陰…

我走著,像在翻閱一本厚重的大書。而如有黃果樹葉飄落,便撿拾它做這趟人文之旅的書簽罷;就像這個地方,如歷史的書簽,方便我回憶時隨時通過它展開懷念.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氣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