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李不言下至成蹊出至哪裡 是什麼意思
蹊:小路。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景仰。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論》:「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意為:太史公說:《論語》說,「本身行為正,不下命令,人們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們也不奉行。」這是說的李將軍啊。我見到李將軍,朴朴實實像個鄉下人,口不善於言辭。他死的時候天下無論認識他的或不認識他的,都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實誠懇的心地實在使士大夫崇敬,諺語說:「桃李不能言語,可樹下踩出小路來。」這話雖小,卻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摘自網路。
2. 桃李不言,下至成蹊的意思
下自成蹊,桃子和李子都不說話,但樹下有了小路。說明經常有人來採摘。比喻好東西、好人不需要張揚自然有人會嚮往
3. 下至成蹊的上一句是什麼
桃李不言
桃子和李子都不說話,但樹下有了小路.說明經常有人來採摘.比喻好東西、好人不需要張揚自然有人會嚮往
4. 日本福岡成蹊學院怎麼樣啊~~
這個學校在日本是個比較著名的學校,是中國承認的禮儀文化學校之一,我問了幾個日本留學生,他們雖然對那個學校不太了解,但也都聽說過
5. 桃李不信自下成蹊中有些什麼人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典出《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姚氏雲:『桃李本不能言,但以華實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徑也。以喻廣雖不能出辭,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
譯文:太史公說:《論語》里說:「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實行;自身行為不正,發下命令也沒人聽從。」這就是說的李將軍吧!我所看到的李將軍,老實厚道像個鄉下人,開口不善講話,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論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都為他盡情哀痛。他那忠實的品格確實得到了將士們的信賴呀!諺語說:「桃樹李樹不會講話,樹下卻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條小路。」這話雖然說的是小事,但可以用來比喻大道理呀。
6. 「桃李不言,自下成蹊」,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與感悟
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百合花的信念就是要開花,不是為炫耀自己,而是要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就足夠了。
7. 桃李不言下反成蹊的人物是誰
來源《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故此人物是李廣
8. 成蹊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地位置很好找 價格也合理環境很好 特別是老師教的很耐心很專業態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