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信賣假貨怎麼投訴
假貨要投訴12315,剛剛那個熱心網銀說的是微信舉報個人的方法,但是微信官方不管假貨,內或者認定假容貨,或者處罰銷售假貨的事情,他們只是個軟體公司,不具備取證執法權。所以假貨還是工商局的12315管。微信化妝品中80%假貨,不要再購買了
Ⅱ 我在微信買了假貨,怎樣投訴
這要帶好證據直接去所在區縣工商局或就近工商所。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2014)第十一條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第十二條 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中國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中國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投訴的日期等。 消費者採用中國、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第十三條 消費者可以本人提出投訴,也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提出。 消費者委託中國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投訴材料、授權委託書原件以及受託人的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應當由消費者本人簽名。 第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派出機構發現消費者投訴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應當及時告知消費者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Ⅲ 網上買到假貨,怎麼向工商局投訴
消費者在購抄物時,首先要向銷襲售方索取發票、信譽卡、包修卡、產品說明書等憑證或收據,並當面檢查是否填寫清楚所買物品的品牌、價格。其次,要了解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相關權利。目前法律法規主要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民法通則》等。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獲得知識權、人格權、監督舉報權等。同時要選擇合法途徑和合適索賠對象。此外不要逾期投訴。因為國家明文規定,商品超過 保修期和保證期而產生的糾紛,不予受理。按規定,實行三包產品自出售之日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可退貨;15日內可換貨;財務遭受損失的索賠訴訟時效為2年,人身損害的則為1年。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Ⅳ 在微信賣假貨怎麼投訴
假貨要投訴12315,剛剛那個熱心網銀說的是微信舉報個人的方法,但是微信官方不管假貨,或者認定假貨,或者處罰銷售假貨的事情,他們只是個軟體公司,不具備取證執法權。所以假貨還是工商局的12315管。微信化妝品中80%假貨,不要再購買了,尤其是那些不知名的化妝品
Ⅳ 怎樣投訴在微信上賣高仿奢侈品的人 何舉報微信上賣假
這種屬於違法行為了,可以向工商或者公安部門舉報。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Ⅵ 微信朋友圈賣假貨怎麼投訴
估計只能向微信投訴了,
工商局申明過了微信購物不受消費者保護法保護的,
Ⅶ 微信上賣假貨應該怎麼投訴舉報
微信上賣假貨投訴舉報方法如下:
1、進入微信主頁面後,在最下方會有—內—微信/通訊錄/發現容/我,四個選項,選擇——通訊錄。
2、進入通訊錄後,會出現自己的微信好友列表,選擇要投訴的好友
3、這時會進入好友詳細資料頁面,選擇右上角的選項標識,在出來的選項中選擇舉報。
4、這時會出現舉報原因,按情況進行選擇,如果有證據圖片,還可以選擇——選擇聊天證據上傳。
溫馨提示:如果有聊天記錄,最好截圖保留下來,在舉報時提交。
Ⅷ 微信上賣假貨怎麼投訴
微信上賣假貨投訴舉報方法如下:
1、進入微信主頁面後,在最下方會有——微信/通訊錄/發現/我,四個選項,選擇——通訊錄。
2、進入通訊錄後,會出現自己的微信好友列表,選擇要投訴的好友
3、這時會進入好友詳細資料頁面,選擇右上角的選項標識,在出來的選項中選擇舉報。
4、這時會出現舉報原因,按情況進行選擇,如果有證據圖片,還可以選擇——選擇聊天證據上傳。
溫馨提示:如果有聊天記錄,最好截圖保留下來,在舉報時提交。
Ⅸ 怎樣投訴在微信上賣高仿奢侈品的人
微信的用戶越來越多,記者發現,因為微信的交流具有圈子特性和高度隱私性,被不法商家瞄上,成為了高仿名牌包包的銷售「市場」,賣家利用「附近的人」等功 能尋找客戶並發布假貨信息。騰訊公司表示,部分售假賬號已作處理,並將持續監督。律師稱,銷售高仿奢侈品比賣一般山寨貨性質更惡劣,若情節嚴重應追究刑事責任。
由於微信平台的用戶交流隱私度高,因此該公司已啟用搜索監督系統,在不影響大范圍用戶體驗的情況下,根據此類違規行為的特徵進行篩查。此外,用戶也可以通過官方渠道投訴或利用微信舉報功能,一旦查實賬號卻有違規行為,將立即做出處理,嚴重時將停用甚至封禁賬號。
律師說法
賣高仿品遠比賣山寨貨嚴重
「銷售高仿奢侈品的性質遠遠要比售賣一般山寨品的性質要惡劣,情節嚴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朱永平稱,因為高仿品銷售金額比一般山寨品涉及的金額高很多,更容易擾亂市場秩序,造成市場的混亂。相反一般山寨品很容易辨別出來,相對市場不如高仿品火爆,對正品的銷售沖擊也相對小一些。
他還強調,如果這種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或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在15萬元以上的,或銷售金額不滿5萬元,但已銷售與尚未銷售的貨值金額合計15萬元以上的,則觸犯了刑法第214條的「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