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調研報告

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21-08-14 18:46:46

⑴ 關於城鄉一體化的調查報告 1000字

關於嘉興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考察報告
2009年10月19日——10月27日,我校曾文鴻副校長帶領第二期中青班全體學員赴浙江嘉興市委黨校異地學習考察,我隨同參與了這次學習考察活動,並對嘉興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情況進行了調研和考察。現形成考察報告如下:
一、嘉興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主要做法
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杭州、嘉興、義烏、溫州、台州等地建立三大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區,明確要求嘉興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為建成帶動作用強、統籌水平高、體制機制活的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區,嘉興市出台了《嘉興市打造城鄉一體化先行地行動綱領》(嘉委[2008]1號)等一系列文件,並以「兩分兩換」為核心、以「全民社保」為支撐,大力推進「一步到位」式的城鄉一體化。
(一)「兩分兩換」推動城鄉一體化跨越式前進。
1、嘉興市的基本情況
嘉興位於長三角杭嘉湖平原中心地帶,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區域發展比較均衡,下轄的縣(市、區)經濟實力均位於全國百強縣第20~35位。2007年,該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8∶1,收入差低於浙江省的2.4∶1和全國的3.2∶1。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土地緊缺等要素制約日益顯現。嘉興是平原,沒有大量可用來改造為建設用地的低丘緩坡,杭州灣北岸是主航道,也不可能進行大規模圍墾造田。在非農用地不足的背後,農村宅基地雜亂無章,農民大多分散居住,宅基地面積過大(戶均宅基地1.5~2畝),造成土地的浪費;農村勞動力中從事一產的比例已下降到24.5%,大多數農村勞動力已脫離土地到城鎮企業務工。從現實條件來看,嘉興已經具備了推進「兩分兩換」的條件。
2、「兩分兩換」的基本內容和工作目標。
所謂「兩分兩換」,是指將農戶宅基地和承包地分開、搬遷與土地流轉分開,在依法、自願基礎上,以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社會保障。「兩分兩換」的實質是試圖通過農民的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直接轉變為可處置資產;通過農民的承包地經營權置換社會保障,以保證失地農民老有所養;其直接作用就是通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讓農村土地實現像城市一樣的市場化流轉,推進農戶向城鎮集聚,從而將宅基地復耕,或為其他用途騰出用地指標。同時,也能進一步打通農民進城的渠道。嘉興市力爭通過「兩分兩換」,到2012年,1/3以上的農民實現向城鎮和中心村集聚,流轉土地面積100萬畝以上,50%左右的農田實現規模集約經營。
3、「兩分兩換」的具體做法。
一是摸清基本情況。嘉興市在每個縣(市、區)都開展試點工作。各縣(市、區)再選擇鄉鎮和村進行試點。為確保工作穩步推進,市、區、鎮、村、村民小組五級對開展試點的區域,通過召開各種類型座談會、懇談會、聽證會,充分聽取村民意見,掌握民情,尊重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全市90%以上試點村的村民都同意推進「兩分兩換」。
二是制定政策文件。在嘉委[2008]36號文的基礎上,嘉興市委辦、市府辦又出台了《關於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加快農村新社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嘉委辦[2008]50號),對「兩分兩換」試點工作作了進一步細化。各縣(市、區)、鎮也結合自身實際,出台了相關政策文件。
三是完善相關規劃。各縣(市、區)結合「兩分兩換」試點的開展,及時調整完善鎮域總體規劃、村莊建設規劃和其他相關配套建設規劃。
四是建立工作載體。各縣(市、區)成立統籌城鄉工作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各鎮和有關部門也相應建立工作機構。各鎮政府分別注冊成立公司,作為運作主體封閉運行。
五是有序推進試點工作。為使該項工作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嘉興市宅基地置換共有三種方式,即:按照1∶1的面積置換城鎮公寓或自建別墅、按照1∶1~2的面積置換產業用房、貨幣補償。選擇第一種模式的農戶中,公寓與自建別墅的比例為55∶45。進行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後,公寓房每戶實際佔地不超過0.3畝,自建房不超過0.5畝。
(二)全民社保解除農民後顧之憂。
為解除農村居民進城之後「老有所養」的後顧之憂,嘉興市出台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直接把城鄉各類勞動者都納入到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中來,嘉興也成為全國率先實現全民社保的地級市。該市的具體做法是:
1、城鎮職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2、不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該市上上年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的8%繳交養老保險金,並全部納入個人賬戶;政府財政資金補貼5%,其中3%納入個人賬戶,2%納入統籌賬戶。
3、失地農民參加失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
4、其他未能參加社保的農村居民參加農村居民社會保險,按照該市上上年農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8%繳交養老保險金,並全部納入個人賬戶;政府財政資金補貼5%,其中3%納入個人賬戶,2%納入統籌賬戶。
由於農村居民繳交15年的費用基本上在1萬多元,如果參加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財政資金給予1萬元甚至全額社保補貼;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全部流轉且流轉期限在10年以上的,還可按照城鎮居民的繳費標准和待遇置換社會保障。
(三)發展農家樂促農民增收。
浙江省高度重視「農家樂」的發展,並在2007年下發了《關於加快發展農家樂休閑旅遊業的意見》,重點支持發展以農民家庭為經營主體,以行政村為基本單位的「農家樂」休閑旅遊村;鼓勵發展以企業法人為經營主體,依託各類農業園區和特色農產品基地的「農家樂」休閑旅遊點;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建設一家一戶農民辦不了的休閑旅遊項目和配套產業,帶動周邊小規模「農家樂」的發展。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在發展「農家樂」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成功。該鎮建林村目前有9戶農戶依託本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在自家庭院發展農家樂,每戶的年均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與此同時,該村還利用從農民手中流轉過來的土地,集中發包給有實力的投資者,開發旅遊度假區,也取得了成功,有效地解決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二、嘉興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幾點啟示
透過嘉興市「兩分兩換」、全民社保、大力發展農家樂等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有益探索,我們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一)嘉興模式對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1、優化了農村布局規劃。宅基地置換城鎮住房和農村新社區建設的有序推進,改變了長期以來農民建房無序、公共服務配套難、宅基地佔地多等問題。農民進入城鎮和農村新社區居住,配套設施和居住環境大為改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路、水、電、有線寬頻、污水處理等公共設施的配套集中,大大節約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投入成本。可以說,嘉興市通過「兩分兩換」,把分散居住的農村居民集中到城鎮和新社區居住,通過大規模的「拆舊建新」,實現了城鄉一元在形式上的「一步到位」。
2、節約了大量農村建設用地。考察組考察的南湖區余新鎮和七星鎮,在「兩分兩換」工作中具有典型性。余新鎮需搬遷農戶4231戶,現有宅基地面積3977畝,其中公寓房置換2327戶,戶均0.3畝,需佔用建設用地698畝;異地遷建置換1904戶,戶均0.5畝,需佔用建設用地952畝,合計建設用地1650畝,可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327畝。七星鎮需搬遷農戶4011戶,現有宅基地面積4158畝,採取新社區公寓房安置,按戶均0.3畝計算,需佔用土地1203畝,可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955畝。據測算,按照「兩分兩換」模式推進宅基地置換,每戶可以節省0.4畝以上的農村非農建設用地。
3、促進了土地的規模經營。在「兩分兩換」試點的帶動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自2008年以來,南湖區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25萬畝,規模產業基地和示範園區不斷增加,土地流轉中規模100畝以上的經營面積達到1.74萬畝,一大批新家戶、新設施、新品種不斷運用到實際生產中,促進了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現代農業轉變,並有效帶動了三次產業互動發展。另一方面,農村非農建設用地節約出來的用地指標,可以有效解決城鎮商業建設和工業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為二三產業的發展拓寬空間。
4、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和保障水平。「兩分兩換」試點都採取政府主導開發建設,嚴格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農戶有舊房搬遷補助和獎勵,農民置換成本較低,農村住宅由小產權房變成完全產權房,在資產實現合法增值的同時,通過租、售等手段,財產性收入大為增加。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增加了租金收入,同時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社會保障,解決了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在此基礎上,通過加大對農民創業就業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民自主創業和轉移就業,增加了農民的創業收入和薪金收入。
(二)嘉興模式在推廣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
1、政府負擔加重。由於「兩分兩換」工作以政府為主體推進,加上村民宅基地和房產面積較大,直接導致了安置的高成本。據了解,在「兩分兩換」推進過程中,選擇公寓安置的,每戶的安置成本為48萬元;選擇自建別墅的,每戶安置成本為20萬元。整體測算,每戶的安置成本為37萬元。如全面鋪開「兩分兩換」,政府將背負巨額負擔。如南湖區七星鎮是一個地域和人口規模較小的鎮,需搬遷農戶4231戶,該鎮把握國家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機遇,向金融機構的貸款規模達到25億元。如果鎮域規模較大、沒有雄厚的資金作保障,「兩分兩換」很難推開。就目前而言,融資是推進「兩分兩換」的一大難題。
2、地方土地周轉指標不足。在農村舊宅未拆除的前提下,推行「兩分兩換」建設新市鎮、中心村,需要一定的土地周轉指標。在土地指標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解決這一問題的難度較大。調研組在南湖區余新鎮實地調研時了解到,該鎮推行「兩分兩換」需要周轉建設用地1650畝,除了佔用城鎮建設用地外,還佔用了一定數量的基本農田。由於嘉興市是浙江省的試點,浙江省國土資源部門在土地使用問題上,一方面預撥約300畝的用地指標,另一方面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對基本農田進行調整。可以說,試點單位在政策上享受到了傾斜性的照顧,如全面鋪開該項工作,土地的制約將是一大難題。
3、置換戶勞動力充分就業問題比較嚴峻。農民將手上的土地承包權流轉後,雖然一部分人可以到承包土地的農業公司工作,一部分人可由政府通過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解決,但40、50歲數的勞動力就業仍比較困難。受金融危機影響,目前城鎮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土地雙置換後,農民一旦從農村出來,生活成本增加,沒有充分就業,政府壓力就相應加大。
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與市場經濟脫節的問題值得重視。為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嘉興市很多試點地方都在測算中提出每年每畝600元的流轉價格,這就容易造成地方流轉價格與土地承包市場脫節現象。承包土地因多種原因,比如不同地塊所處位置不同,土壤肥力、適宜種植作物、歷史產出效益也不同等原因,流轉價格不盡相同,應該正視和允許這種差異的存在。土地流轉應是一個市場尋價行為,流轉價格高低應由受讓方和出讓方通過談判博弈實現。此外,現在許多地方擔心流轉土地的主體難尋,結合當地產業發展的農業招商引資任務相當繁重。個別地方為了不致使土地荒廢,以極低價格轉手短期出租,這種受讓方缺位的土地流轉進來後,使政府背負了巨大成本壓力。
三、加快推進我們城鄉一體化的幾點建議
在考察借鑒浙江省嘉興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就如何加快我們城鄉一體化進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需要高度重視的一項重要工作。
近年來,我們通過深入實施「園區興業、工業強區」發展戰略,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其中,工業已經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今天,統籌城鄉發展是當前推進我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戰略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也是擺在當前各級領導幹部面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當前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千頭萬緒,怎樣尋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著力點?我們認為,關鍵是要從領導體制和領導方法上下功夫,實行領導體制的創新和領導資源的超常規配置,從而形成抓城鄉一體化工作的合力。嘉興市南湖區通過成立統籌委及其辦公室,各鎮和有關部門都相應建立工作機構,並建立區統籌委例會制度(每月一次)、專題會議制度(不定期召開)、工作督查制度(經常性開展)、工作月報制度(土地流轉、新社區建設)、工作專報制度(「兩分兩換」試點工作專報),在全社會營造出濃厚的城鄉一體化推進氛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二)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要充分結合本地實際,避免簡單的盲從。
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不能簡單「照抄照搬」,最重要的是學習內在的實質性東西,並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我們與嘉興市南湖區、秀洲區存在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宅基地的分配面積上區別很大。嘉興市的農村宅基地面積較大,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獨立的庭院,這也為單家獨戶發展農家樂提供了載體空間。即使是推行「兩分兩換」後,該地戶均宅基地也在200平方米以上。我們農村分配的宅基地面積最大不超過120平方米,還不到嘉興市的1/8,單純依靠「兩分兩換」盤活土地,空間非常狹窄。此外,宅基地基本上均用於房屋建設,不可能再建獨立庭院,以農戶現有住宅發展農家樂的可行性不大。
2、農民轉型方式不同。嘉興市的農村居民基本上在本地就業,白天外出打工,晚上回家生活,基本上沒有出現空心村。我們有很大一部分農村居民在轉型後,基本上搬到中心城鎮居住,造成空心村比較多。此外,嘉興的宅基地基本上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政策,但我們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一戶多宅」現象比較普遍。
3、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形式不同。嘉興市由於在分田到戶比較徹底,宅基地和承包田均直接分配到戶,基本上不存在集體經濟。但我們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土地流轉,經濟關系相對比較復雜。
4、地貌特點區別很大。嘉興地處平原地帶,宅基地復耕成本低,且可以100%復耕。我們處於丘陵地帶,很多村莊依山而建,有的還建在山坡上,宅基地復墾成農田成本高,在相當多的地方把宅基地復墾成農田也是不現實的。
5、在政策扶持方面有所區別。嘉興市是浙江省「兩分兩換」的試點,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是經浙江省發改委立項,在土地指標、土地利用整體規劃的修編等方面也有省國土資源廳的扶持。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們要獲得上級如此大的支持,難度較大。
綜上所述,在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我們要結合自身實際,從解決農村農民最迫切、最突出、最重大的問題入手,在探索「兩分兩換」工作上,應先重點解決城中村、空心村和偏、遠、散的村。對於還不具備開展「兩分兩換」的村,應加快推進村村通自來水、通水泥路等基礎設施向農村的延伸。在發展農家樂方面,應以農村集體經濟留用地為依託,引進有實力的投資者,發展具有一定規模檔次,集食、娛、游等於一體,既解決農民的就業,又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三)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要把建立全面社保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
建立全民社保體系,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具體體現,也是推進城鄉一元,解決廣大農民後顧之憂的必然舉措。我們可借鑒嘉興市全面社保的先進經驗,一方面積極向上級爭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的財力先行先試,在全市率先推出高齡津貼的基礎上,再向前邁出一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社保體系。
(四)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要試點先行,部門聯動。
無論是我們各項改革的推進,還是嘉興市推進「兩分兩換」工作的成功經驗,都是在試點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再逐步推進的。因此,我們關於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各項工作,應在先行試點,總結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進,確保農村和全社會的穩定。另外,在「兩分兩換」、全面社保和農家樂的推進上,要充分實現黨委、政府領導下的部門聯動,發改、經貿、財政、建設、規劃、國土、旅遊、衛生、工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工作合力。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我們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⑵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城鄉一體化3000字論文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城鄉一體化3000字
這個我可以給你整套的哦
要不要,自己的

閱讀全文

與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調研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