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向工商局投訴假冒偽劣產品是有時限的,從回違法行為的發生答至投訴 舉報要在2年內。
因為,行政處罰時限是兩年,也就是說,行政執法單位對一個兩年前的行政違法行為不作行政處罰。但是,違法行為如果有延續性,則可以從最後一次被查處的違法行為時間開始一直追溯至開始違法的時間,不受兩年時間限制。
Ⅱ 怎麼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呢
假冒偽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特大制售假冒注冊商標奶製品案:公安部組織指揮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公安機關開展打擊假冒注冊商標奶品集群戰役統一收網行動,摧毀制假售假犯罪團伙5個,搗毀制假售假窩點33個,抓獲許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15名,繳獲假冒「蒙牛」、「伊利」、「雪碧」等品牌奶製品、飲料等90餘萬件、包裝箱20餘萬件、商標標識50餘萬件,以及噴碼機、封塑機等制假設備12台(套),涉案金額695萬元。
雷某等人特大制售假葯案:公安部組織指揮湖北、內蒙古、黑龍江、廣東、海南、重慶、陝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協同作戰、全線出擊,成功破獲湖北雷某等人特大制售假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2名,搗毀生產銷售窩點20處,繳獲「藏王腎寶」、「骨胳通」、「熊膽益祝明」、「中華鹿鞭寶」等70餘種假葯3.8億粒,制假設備60餘台,涉案價值2.4億余元。
3.方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婦幼用品案:在公安部的統一組織指揮下,湖南、浙江、重慶等17省、市公安機關密切協作,出動300餘名警力,聯手開展打擊制售假冒品牌婦幼用品犯罪集中收網行動,抓獲方某、蔣某等41名犯罪嫌疑人,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6處,繳獲制假設備35台(套),查獲假冒「護舒寶」、「蘇菲」、「益母草」、「七度空間」等品牌衛生巾成品1600餘萬片,半成品100餘萬件,包裝袋、包裝箱20餘萬件。
4.董某等人特大制售假冒偽劣浴霸案:公安部指揮重慶、浙江、四川3省、市公安機關協同作戰,成功破獲一起針對農村和城鎮低收入群體銷售假冒偽劣浴霸(浴室取暖照明燈具)的特大案件,搗毀生產、儲存、批發、零售犯罪窩點97處,抓獲董某等138名犯罪嫌疑人,查獲假冒偽劣「美的」、「飛利浦」、「格力」、「歐普」等品牌浴霸3505台及大批制假工具。
5.黃某等人特大制售假酒案;公安部指揮江蘇、安徽、山東、河南4省公安機關協同作戰,破獲黃某、宗某等人特大制售假酒案。行動中,四省公安機關密切協作,重拳出擊,共出動警力750人(次),打掉犯罪團伙2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搗毀制假、銷售、儲存窩點52處,繳獲假冒「洋河」、「種子」、「瀘州老窖」、「宋河」等品牌白酒10萬件,各類假酒包裝箱、商標標識、酒瓶、瓶蓋等包裝材料109萬件,查扣制假設備、模具30餘台(套),涉案總價值1.01億余元。。
Ⅲ 如何舉報假冒偽劣產品
這要帶好證據直抄接去所在區縣工商局或就近工商所。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2014)第十一條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第十二條 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投訴的日期等。
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第十三條 消費者可以本人提出投訴,也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提出。
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投訴材料、授權委託書原件以及受託人的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應當由消費者本人簽名。
第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派出機構發現消費者投訴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應當及時告知消費者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Ⅳ 工商局怎樣處罰銷售假冒產品的
貨值金額的三倍以下罰款,具體參照產品質量法!
Ⅳ 與工商局長對話。主題:如何治理假冒偽劣產品。
與工商局長對話:如何治理假冒偽劣產品
要抓生產企業,從源頭上把住質量關,防止偽劣消防產品流入市場。一方面要抓正規生產企業,另一方面要打擊地下制假窩點。。質監、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門要加強對經公安部認可的消防產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假品存在的原因是由於市場經濟的主體作為「理性的經濟人」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如果生產或銷售真品能夠獲得利益最大,假品就不會被生產或銷售。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市場經濟中的主體主要有生產者、消費者以及政府。首先,從生產者的角度來分析,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使成本盡可能地低或者售價盡可能地高,生產者可能採取兩種行為:第一,在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低於真品的成本生產出假品。第二,即使生產者不偷工減料,用正常的原料生產產品,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也可以冒用名牌商品進行銷售,因為名牌商品相對於一般的商品的價格要高。
其次,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假品能夠存在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第一,消費者相關的商品知識缺乏,受到生產者欺騙,被動地購買假品。第二,消費者同樣作為理性的經濟人,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主動購買假品,這也是市場假品能夠存在的重要原因。第三,消費者處理假品糾紛成本過高。
另處,打擊假品的成本太高也是政府打擊假品不力的重要原因,打擊假品的過程包括收集生產假品信息、處罰等過程,每一個過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打假的收益就是罰款等一些處罰所得,從政府打假成本和收益的關繫上來說,也是得不償失的。
Ⅵ 工商局怎樣認定商戶出售假冒偽劣商品
開白條?
我靠!
什麼年代了?政府部門還敢搞這玩意兒?
你那兒工商局丫的專太JB有狗膽子屬了!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一般叫做28號令)
() 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
工商部門進行處罰
首先要向當事人(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商戶)出具《聽證告知書》,聽證期限過後,在出具《處罰決定書》,然後才應當由當事人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銀行繳納罰沒款。
當事人在銀行繳納罰款之後,銀行會給你《省級政府非稅收入單據》的,你還可以要求工商部門出具發票。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只有在當場處以二十元以下罰款的,或者對公民處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又或者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以及其他原因,當事人向指定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的。
工商部門的辦案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
Ⅶ 工商局查扣假冒偽劣產品是依法行使什麼權力求法律人士解答。謝謝。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一條 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 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四條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四十五條 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六條 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第一百四十七條 生產假農葯、假獸葯、假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八條 生產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Ⅷ 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如何到工商局進行投訴
帶好證據直接抄去所在襲區縣工商局或就近工商所。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2014)第十一條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第十二條
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投訴的日期等。
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第十三條
消費者可以本人提出投訴,也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提出。
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投訴材料、授權委託書原件以及受託人的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應當由消費者本人簽名。
第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派出機構發現消費者投訴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應當及時告知消費者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