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加強社會道德建設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以全國道德模範和各級道德模範為鮮活教材,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學習宣傳活動,凡人善舉層出不窮,涌現出一大批時代楷模、最美人物、身邊好人,形成群星燦爛與七星共明生動局面,激勵廣大群眾見賢思齊、向上向善。
學習宣傳道德模範 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道德模範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召著億萬群眾、涵養著社會道德源泉,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寶貴財富。各地各部門廣泛深入開展道德模範學習宣傳活動,促進社會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全國婦聯通過選樹、表彰和宣傳先進婦女典型,組織開展了「優秀成功女性進高校」、現代女性大講堂等活動,引導年輕女性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時代精神,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共青團中央開展全國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活動,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青在線3家網路平台的公眾投票總數達4200萬人次,最終評選出愛崗敬業、創業創優、誠實守信、崇義友善、孝老愛親等5類共100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以此為契機,各級各類媒體還積極運用新聞報道、言論評論、訪談節目等形式大力傳播道德模範事跡和精神;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通過微信、微博、微視、微電影和手機客戶端等方式拓展道德模範學習宣傳網上平台,推動全社會關注關心道德建設。
中央媒體權威發布,帶動形成熱播效應。6月24日,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同步公示327名候選人名單、照片和事跡介紹;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每天中午對候選人事跡進行展播。網路和都市類媒體呼應公示活動,發揮優勢開展特色宣傳。
一段時間以來,廣大群眾充分感受到身邊榜樣的力量,對道德模範交口稱贊、高度認同。各級組委會收到大量來電來函、電子郵件和網上留言,人們紛紛表達對道德模範候選人的由衷敬意。
活動開展豐富多彩 見賢思齊蔚然成風
實踐證明,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道德模範,是運用典型示範引路、不斷深化公民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模範活動,並運用活動展板、宣傳車等在廣場、公園、社區等公共場所,刊播展示道德模範公益廣告,擴大道德模範宣傳受眾面和影響力,鮮明人生價值取向:
——依託城市規劃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設置道德模範專題展覽,打造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如寶雞在烈士紀念館、民俗博物館舉辦道德模範展,10餘萬人次參觀學習;武漢開設吳天祥事跡陳列館,接待社會團體、單位226批次。
——在廣場、公園、街道、社區等人流密集場所展示道德模範風采。如河北公交車載電視和門店LED顯示屏、西安流動宣傳車、馬鞍山活動展板、新鄉街頭公益廣告等大批量刊載宣傳,讓廣大市民強烈感受道德的力量。
——開設網上展館,吸引青少年熱情參與。人民網、光明網等新聞網站和中國文明網聯盟206家網站統一開設「道德模範在身邊網上大看台」,開展「點贊道德模範」、「畫說道德模範」互動活動,點贊總數累計1.1億,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達718萬人次……
此外,北京軍區、沈陽軍區和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大學結合「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邀請道德模範候選人與官兵面對面交流心路歷程和道德感悟;空軍和廣州、成都軍區開展「從道德模範身上學什麼、學習先進事跡做什麼」主題活動……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不斷探索、拓展學習和宣傳活動,運用圖片、影像、實物等資料,生動展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讓模範受到社會仰慕,營造了見賢思齊、擇善而從的濃厚氛圍。
運用多種文藝形式 頌揚模範崇高品德
道德模範身上都有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蘊含著真善美,承載著正能量。各地取材道德模範真人真事,運用民俗民間文化樣式創編精彩故事節目,到小區、廣場、校園、企業、鄉村巡演,讓人們在藝術欣賞中陶冶價值取向。
安徽、廣東、浙江、海南等地推出花鼓戲《丁香花開——官東》、粵曲《大愛的贊歌——徐克成》、大鼓《無悔的承諾——段新寬》、蓮花落《綁帶上的孝心——陳斌強》、黎族山歌劇《蘇金蘭》等一批曲藝節目,受到觀眾熱捧。
新疆、江西等地播出電視劇《有一個古麗——熱汗古麗·依米爾》、影片《真愛——阿尼帕·阿力馬洪》、MTV《老阿姨——龔全珍》等,運用熒屏銀幕弘揚道德風尚。
武漢「一城好人」大型交響詩晚會20餘場演出座無虛席,廈門道德模範故事巡演吸引近10萬市民爭相觀看。
河南省積極開展「道德模範在身邊」巡講巡演活動,推動道德模範崇高精神進基層進群眾,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感召人、影響人、帶動人。
美德令人感動,藝術浸潤人心。通過曲藝節目、文藝作品等講述道德模範故事,以文化人、寓教於樂,深受基層群眾歡迎,故事背後的真善美激發了人們的情感共鳴和道德意識。
② 所見皆為美好人 不將詩酒作閑身意思
意思是說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遇見的都是一些品質很好的人。既然志同道合,那麼應該把酒言歡。
光陰無情,歲月無意,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過只是一個過客,於紅塵間,不過只是一粒微塵。在浩盪的宇宙空間里,我們所努力的往往只是重復的滄桑和虛空,無論多麼愛,還是拼盡全力,都無法保留,真正能餘下的,唯有內心那份淡出的味道。
說到底,世間萬物是美好還是丑惡,從來沒有一個可以冷靜旁觀、理智丈量的標准,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內心。當你心存美好時,所見皆為風景。
心境淡泊時,一蔬一飯就是歲月安然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宋·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試一碟春筍,品一盞清茶,生活就此變得有滋有味。
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可謂道盡了生活真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歲月安然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蔬一飯而已!
心態平和時,午睡小憩就是美好時光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酸溜溜的梅子,綠油油的芭蕉,漫天飛舞的柳絮,嬉戲的孩童,這些都是天地間最尋常的事物,但在初夏午睡後的楊萬里看來卻別有一番風味,令人歡喜。
當心中沒有負擔,沒有過多的雜念,所見一切便都十分美好,這樣的時光亦是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