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權變更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嗎
開公司做事業過程需要面對很多事情,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哪些一件處理不好都可能帶來隱患。
一、股權變更登記風險問題
1、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後,轉讓方不配合辦理股東變更登記的,可起訴到法院要求股權轉讓方配合辦理;同時建議在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公司章程變更、股東會決議、股東名冊變更的文件一並簽訂,避免後期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影響變更登記的辦理。
2、股權轉讓合同須審批,報批環節未獲得審批許可的,根據外資糾紛法律規定,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轉讓合同報批,未獲審批機關批準的,股權受讓方另行起訴,請求股權轉讓方返還已支付的轉讓款,法院應予支持,還可請求因此而遭受的經濟損失。
建議在股權轉讓合同中對出現此種情況的違約責任賠償數額進行明確約定,以便後期追償。
二、股權變更流程
1、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
2、變更營業執照(填寫公司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章程修正案、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
3、變更組織機構代碼證(填寫企業代碼證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變更通知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企業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老的代碼證原件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
4、變更稅務登記證(拿著稅務變更通知單到稅務局辦理)
5、變更銀行信息(拿著銀行變更通知單基本戶開戶銀行辦理)
三、股權轉讓有什麼手續
1、首先需要您將股權轉讓給第三方,與第三方(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股權轉讓價格、交接、債權債務、股權轉讓款的支付等事宜,轉讓方與受讓方在《股權轉讓協議》上簽字蓋章。
2、需要另外那位股東對您的股份轉讓給第三方放棄優先購買權,出具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承諾或證明。
3、需要召開老股東會議,經過老股東會表決同意,免去轉讓方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原來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
4、需要召開新股東會議,經過新股東會表決同意,任命新股東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討論新的公司《章程》,通過後在新的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
5、在上述文件簽署後30日內,向公司注冊地工商局提交《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新的《公司章程》等文件,由公司股東會指派的代表辦理股權變更登記。
6、股權轉讓的債權債務一般由轉讓方與受讓方在《股權轉讓協議》中進行詳細約定。
四、股權變更所需資料:
1、《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
2、公司章程修正案(全體股東簽字、蓋公章)
3、股東會決議(全體股東簽字、蓋公章)
4、公司執照正副本(原件)
5、全體股東身份證復印件(原件核對)
6、股權轉讓協議原件(註明股權由誰轉讓給誰,股權、債權債務一並轉讓,轉讓人與被轉讓人簽字)
實際操作中,由於公司的類型不同,在辦理股變更讓時所要擬定的變更協議也要根據公司的類型來制定,這其中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必須無一遺漏的全面了解,才能保障企業利益不受損失,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人士才能處理的問題,建議企業尋找專業代理機構的協助完成相關事宜。
Ⅱ 有關股權轉讓的虛假工商變更登記該怎麼處理
相關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工商部門撤銷股權變更登記。
Ⅲ 法院判決股權確認案怎樣變更工商登記
一樣到工商抄辦理變更登記,提交襲的材料跟正常股權變更差不多,有爭議的提供法院的判決書。
變股權所需資料包括:
1、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2、指定代表或委託人申請表
3、股東會決議
4、新公司章程或章程修正案
5、新股東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6、公章
涉及到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監事變更的,還需提供這些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還有任免職證明。
Ⅳ 股權轉讓協議已通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轉讓,出讓方反悔後侵佔公司權利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學術界和司法實踐中是有爭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侵佔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
近年來,偽造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提供虛假資料騙取工商變更股權登記,已成為控股股東侵佔小股東利益的典型行為。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學術界和司法實踐中是有爭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侵佔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
一個典型案例:婁底九華股權案
2009年2月,陳某和蘭某合夥組建了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其中陳某出資800萬元,占公司股份80%,並任公司執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蘭某出資200萬元,占公司股份的20%,任公司董事,二人共同組成公司董事會。
2010年3月,陳某與妻子張某在蘭某不知情的狀況下,以偽造蘭某簽名的方式偽造《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股東股份轉讓協議》和《股東會議決議》等資料在婁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辦理股東變更的登記,將蘭某20%的股權變更為由張某持有。
2011年4月,蘭某得知自己股權被轉讓後,向婁星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確認其股東資格。婁星區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偽造的《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確認原告蘭蘭為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合法股東。
蘭某認為陳某夫婦合謀侵佔自己的資產,嚴重侵犯自己合法權益,是一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於陳某夫婦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婁星區人民法院辦公室負責人說,在蘭某與陳某一案中,法庭的主張都在判決書上有詳盡體現。該案是否有刑事的成分,該負責人表示,歡迎法律界專業人士探討。
兩個值得關注的司法文件
公司法定代表人偽造簽名、變更股權是否構成犯罪?
刑法和司法解釋均沒有明確規定。但有兩個與之有關的司法文件值得關注,分別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於公司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欺騙等手段非法佔有股東股權的行為如何定性處理的批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批復的意見》)和《公安部經偵局關於對非法佔有他人股權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問題的工作意見》(以下簡稱《工作意見》)。
《批復的意見》規定:「根據刑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股份屬於財產。採用各種非法手段侵吞,佔有他人依法享有的股份,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有關非法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規定。」該規定明確肯定了股權可以作為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的犯罪對象。
《工作意見》規定:「近年來,許多地方公安機關就公司股東之間或者被委託人採用非法手段侵佔股權,是否涉嫌職務侵佔罪問題請示我局。…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書面答復我局:對於公司股東之間或者被委託人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股東股權的行為,如果能夠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則可對其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管理中的股東股權的行為以職務侵佔罪論處。」
上述兩個司法文件盡管效力不高,也備受一些法律人士的質疑(提出異議的法律人士認為股權並非公司的財產,所以侵佔股權不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構成),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公檢法機關多以此作為指導意見辦理類似案件,這類案例在司法實踐中也多以職務侵佔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結語
綜上所述,在有相關司法文件予以明確規定的情況下,除非有更充分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書面答復」是難以否定的,行為人利用職務的便利,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將被定性為職務侵佔。
以上就是經股網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Ⅳ 工商局對有限責任公司未辦理股權轉讓變更登記的如何處罰
此種情況抄屬於登記事項發生變更而未進行變更登記的行為,按照我國《公司法》以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法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Ⅵ 偽造股權轉讓協議屬於犯罪嗎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學術界和司法實踐中是有爭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侵佔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
近年來,偽造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提供虛假資料騙取工商變更股權登記,已成為控股股東侵佔小股東利益的典型行為。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學術界和司法實踐中是有爭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侵佔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
一個典型案例:婁底九華股權案
2009年2月,陳某和蘭某合夥組建了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其中陳某出資800萬元,占公司股份80%,並任公司執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蘭某出資200萬元,占公司股份的20%,任公司董事,二人共同組成公司董事會。
2010年3月,陳某與妻子張某在蘭某不知情的狀況下,以偽造蘭某簽名的方式偽造《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股東股份轉讓協議》和《股東會議決議》等資料在婁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辦理股東變更的登記,將蘭某20%的股權變更為由張某持有。
2011年4月,蘭某得知自己股權被轉讓後,向婁星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確認其股東資格。婁星區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偽造的《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確認原告蘭蘭為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合法股東。
蘭某認為陳某夫婦合謀侵佔自己的資產,嚴重侵犯自己合法權益,是一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於陳某夫婦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婁星區人民法院辦公室負責人說,在蘭某與陳某一案中,法庭的主張都在判決書上有詳盡體現。該案是否有刑事的成分,該負責人表示,歡迎法律界專業人士探討。
兩個值得關注的司法文件
公司法定代表人偽造簽名、變更股權是否構成犯罪?
刑法和司法解釋均沒有明確規定。但有兩個與之有關的司法文件值得關注,分別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於公司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欺騙等手段非法佔有股東股權的行為如何定性處理的批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批復的意見》)和《公安部經偵局關於對非法佔有他人股權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問題的工作意見》(以下簡稱《工作意見》)。
《批復的意見》規定:「根據刑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股份屬於財產。採用各種非法手段侵吞,佔有他人依法享有的股份,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有關非法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規定。」該規定明確肯定了股權可以作為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的犯罪對象。
《工作意見》規定:「近年來,許多地方公安機關就公司股東之間或者被委託人採用非法手段侵佔股權,是否涉嫌職務侵佔罪問題請示我局。…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書面答復我局:對於公司股東之間或者被委託人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股東股權的行為,如果能夠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則可對其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管理中的股東股權的行為以職務侵佔罪論處。」
上述兩個司法文件盡管效力不高,也備受一些法律人士的質疑(提出異議的法律人士認為股權並非公司的財產,所以侵佔股權不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構成),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公檢法機關多以此作為指導意見辦理類似案件,這類案例在司法實踐中也多以職務侵佔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結語
綜上所述,在有相關司法文件予以明確規定的情況下,除非有更充分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書面答復」是難以否定的,行為人利用職務的便利,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將被定性為職務侵佔。
以上就是經股網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Ⅶ 提供虛假材料騙取股權變更登記的怎麼辦
可以向工商登記機關請求撤銷該變更登記,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根據《公司法》有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之後,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股權;經股東會通過,股東也可以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股權,經公司登記機關核准變更登記後,成為股東。股權的變更需要經過相應程序後才可以進行變更登記。
2、實踐中經常出現偽造股東簽名或提供其他虛假材料騙取工商登記機關的變更登記,由於工商登記機關只對材料進行形式上的審查,故容易出現錯誤登記的問題。因此當出現該問題時,可以向工商登記機關請求撤銷該登記行為,對於工商機關不予撤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公司登記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第一條「以虛假材料獲取公司登記的問題」,因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導致登記錯誤的,登記機關可以在訴訟中依法予以更正。」登記機關拒不更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判決撤銷登記行為、確認登記行為違法或者判決登記機關履行更正職責「。
Ⅷ 股權轉讓工商登記變更時有一方提供虛假材料時是否撤銷工商登記
應當是要求更正,不會撤銷工傷登記,因為撤銷登記就是公司主體在市場上消失。
Ⅸ 股權轉讓但未向工商部門變更登記,轉讓協議有效嗎
股權轉讓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是有效的。
股權轉讓協議,如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內容並未違反法律規定,即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依約嚴格履行。未進行工商變更手續,並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44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據此,股權轉讓人與受讓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在沒有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辦理登記手續才能生效的情況下,他們的之間的股權轉讓也就發生了法律效力。所以,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雖然要求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但股東轉讓股權沒有按期進行變更登記,工商部門只是依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責令限期辦理或被處以行政罰款,但並不能夠否認新股東(受讓人)享有的股權。股東變更登記其實只是工商部門對公司進行的一種工商行政管理行為,它本身只具有確認股權轉讓的功能,而不決定股權轉讓是否有效。
工商登記只是種對外公示的行為,起到對抗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
綜上所述,工商變更登記與否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
Ⅹ 怎麼讓法院撤銷已經在工商局變更登記的股權轉讓協議
變更企業名不屬於強制執行股權的執行案件執行范疇。
過戶需要看生效裁判判決主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