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局攤派捐款

工商局攤派捐款

發布時間:2021-08-14 08:19:40

❶ 政府硬性給職工攤派捐款合法嗎違反了哪些條款

不合法,但沒辦法,我是公務員,政府大型活動,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扣了,怎麼告,法院,信訪,紀檢?他們也被扣了,也不情願,但。。。。!!!

❷ 強行攤派捐款合法嗎

我在單位也被強行攤派捐款,心裡很不舒服,給災區人民捐款是好事,但是用強行攤派就很讓人窩火,不過還是希望自己的捐款能早日到達災區人民手中,為災區人民送去一點溫暖吧。
至於這種方式就不再說了,中國特色嘛。

❸ 國家公職人員被上級要求強制定額捐款是否違法

違法,侵犯了對其所有財產的處分權,強制或變相強制捐款不僅違反民法的財產處分公平自願的原則,也侵犯了個人財產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三十一條:開展募捐活動,應當尊重和維護募捐對象的合法權益,保障募捐對象的知情權,不得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

第三十二條:開展募捐活動,不得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

(3)工商局攤派捐款擴展閱讀:

2013年湖南省長沙縣縣委、縣政府聯合發文,要求各級各部門把「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重要工作。

縣民政局布置任務,要求公職人員、教師甚至普通工人每天捐贈一元錢,並從去年起將每人一年的捐贈額湊整至400元;縣慈善會則在縣財政局開設專門賬戶接納捐款,去年到賬捐款312萬元(9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近年來,道德逼捐、行政強捐的行為屢見不鮮,而很多捐款者迫於種種原因往往會選擇默默忍受。攤派捐款任務的背後,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一種濫用職權心理。

尊重捐款者的意願,是相關單位在組織募捐時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捐款是一種內心自發的慈善行為,彰顯出人性溫暖的一面,有助於集聚社會正能量;而假借自願的名義,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變相強捐,會打擊捐款人的慈善熱情,也不符合公益的本質。

❹ 攀枝花強制捐款有沒有領導下課哦

當地政府強制各界捐一個月基本工資的做法不僅扭曲了慈善的本意,而且這樣的違法行為往往讓慈善成了某些強權之下的犧牲品。反觀攀枝花慈善會負責人對於此事的回應,稱「在籌措資金的安排中,我會把動員政府公職人員捐款工作放在了動員其他社會力量工作之前,是因為我會認為動員政府公職人員積極參與,帶動全社會自願捐款奉獻愛心,是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不禁唏噓,這「動員」、「積極參與」、「自願」的字眼顯得尤為刺眼,應該可以看到,我國的慈善事業正面臨著發展的瓶頸,強制募捐不但不能使慈善事業得到健康長足的發展,還有可能使慈善演變成權力的衍生品。盡管利用權力強制募捐能夠解決某些政府眼中的「任務」,但是這種強權輸血背後所體現的是慈善公益的窮途末路。

❺ 工商部門關於公益捐贈的規定

您好!工藝捐贈不歸工商部門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范和約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全文如下:
折疊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鼓勵捐贈,規范捐贈和受贈行為,保護捐贈人、受贈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無償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捐贈財產,用於公益事業的,適用本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下列事項:
(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相關文章: 法學文獻1篇1次)
第四條 捐贈應當是自願和無償的,禁止強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以捐贈為名從事營利活動。
第五條 捐贈財產的使用應當尊重捐贈人的意願,符合公益目的,不得將捐贈財產挪作他用。
第六條 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違背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公益性社會團體受贈的財產及其增值為社會公共財產,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損毀。
第八條 國家鼓勵公益事業的發展,對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給予扶持和優待。
國家鼓勵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公益事業進行捐贈。
對公益事業捐贈有突出貢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表彰。對捐贈人進行公開表彰,應當事先徵求捐贈人的意見。
折疊第二章
捐贈和受贈
第九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選擇符合其捐贈意願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進行捐贈。捐贈的財產應當是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
第十條 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可以依照本法接受捐贈。
本法所稱公益性社會團體是指依法成立的,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的基金會、慈善組織等社會團體。
本法所稱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是指依法成立的,從事公益事業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社會公共文化機構、社會公共體育機構和社會福利機構等。
第十一條 在發生自然災害時或者境外捐贈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作為受贈人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可以接受捐贈,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對捐贈財產進行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可以將受贈財產轉交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也可以按照捐贈人的意願分發或者興辦公益事業,但是不得以本機關為受益對象。
第十二條 捐贈人可以與受贈人就捐贈財產的種類、質量、數量和用途等內容訂立捐贈協議。捐贈人有權決定捐贈的數量、用途和方式。
捐贈人應當依法履行捐贈協議,按照捐贈協議約定的期限和方式將捐贈財產轉移給受贈人。
第十三條 捐贈人捐贈財產興建公益事業工程項目,應當與受贈人訂立捐贈協議,對工程項目的資金、建設、管理和使用作出約定。
捐贈的公益事業工程項目由受贈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項目審批手續,並組織施工或者由受贈人和捐贈人共同組織施工。工程質量應當符合國家質量標准。
捐贈的公益事業工程項目竣工後,受贈單位應當將工程建設、建設資金的使用和工程質量驗收情況向捐贈人通報。
第十四條 捐贈人對於捐贈的公益事業工程項目可以留名紀念;捐贈人單獨捐贈的工程項目或者主要由捐贈人出資興建的工程項目,可以由捐贈人提出工程項目的名稱,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條 境外捐贈人捐贈的財產,由受贈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入境手續;捐贈實行許可證管理的物品,由受贈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許可證申領手續,海關憑許可證驗放、監管。
華僑向境內捐贈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可以協助辦理有關入境手續,為捐贈人實施捐贈項目提供幫助。
折疊第三章
捐贈財產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條 受贈人接受捐贈後,應當向捐贈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據,將受贈財產登記造冊,妥善保管。
第十七條 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當將受贈財產用於資助符合其宗旨的活動和事業。對於接受的救助災害的捐贈財產,應當及時用於救助活動。基金會每年用於資助公益事業的資金數額,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比例。
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當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積極實現捐贈財產的保值增值。
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應當將受贈財產用於發展本單位的公益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對於不易儲存、運輸和超過實際需要的受贈財產,受贈人可以變賣,所取得的全部收入,應當用於捐贈目的。
第十八條 受贈人與捐贈人訂立了捐贈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約定的用途使用捐贈財產,不得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的用途。如果確需改變用途的,應當徵得捐贈人的同意。
第十九條 受贈人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和受贈財產的使用制度,加強對受贈財產的管理。
第二十條 受贈人每年度應當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監督。必要時,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對其財務進行審計。
海關對減免關稅的捐贈物品依法實施監督和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可以參與對華僑向境內捐贈財產使用與管理的監督。
第二十一條 捐贈人有權向受贈人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受贈人應當如實答復。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1次)
第二十二條 受贈人應當公開接受捐贈的情況和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十三條 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當厲行節約,降低管理成本,工作人員的工資和辦公費用從利息等收入中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開支。
折疊第四章
優惠措施
第二十四條 公司和其他企業依照本法的規定捐贈財產用於公益事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方面的優惠。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和個體工商戶依照本法的規定捐贈財產用於公益事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個人所得稅方面的優惠。
第二十六條 境外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捐贈的用於公益事業的物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減征或者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第二十七條 對於捐贈的工程項目,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和優惠。
折疊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受贈人未徵得捐贈人的許可,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的性質、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經徵求捐贈人的意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捐贈財產交由與其宗旨相同或者相似的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管理。
第二十九條 挪用、侵佔或者貪污捐贈款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退還所用、所得款物,並處以罰款;對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依照前款追回、追繳的捐贈款物,應當用於原捐贈目的和用途。
第三十條 在捐贈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逃匯、騙購外匯的;
(二)偷稅、逃稅的;
(三)進行走私活動的;
(四)未經海關許可並且未補繳應繳稅額,擅自將減稅、免稅進口的捐贈物資在境內銷售、轉讓或者移作他用的。
第三十一條 受贈單位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致使捐贈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由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折疊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法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❻ 工商局打電話讓訂報紙是什麼情況

注意辯識,年底了,各種騙術橫行,這年頭工商局攤派讓訂報的事不太可能了,八成是騙子打著工商局的旗號在行騙。不要輕信,不要隨意按照對方指令給陌生賬號匯款。

❼ 公司強制員工捐款犯法嗎

違法,侵犯了對其所有財產的處分權,強制或變相強制捐款不僅違反民法的財產處分公平自願的原則,也侵犯了個人財產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三十一條:開展募捐活動,應當尊重和維護募捐對象的合法權益,保障募捐對象的知情權,不得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

第三十二條:開展募捐活動,不得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

(7)工商局攤派捐款擴展閱讀:

2013年湖南省長沙縣縣委、縣政府聯合發文,要求各級各部門把「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重要工作。

縣民政局布置任務,要求公職人員、教師甚至普通工人每天捐贈一元錢,並從去年起將每人一年的捐贈額湊整至400元;縣慈善會則在縣財政局開設專門賬戶接納捐款,去年到賬捐款312萬元(9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近年來,道德逼捐、行政強捐的行為屢見不鮮,而很多捐款者迫於種種原因往往會選擇默默忍受。攤派捐款任務的背後,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一種濫用職權心理。

尊重捐款者的意願,是相關單位在組織募捐時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捐款是一種內心自發的慈善行為,彰顯出人性溫暖的一面,有助於集聚社會正能量;而假借自願的名義,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變相強捐,會打擊捐款人的慈善熱情,也不符合公益的本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石門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全文)

參考資料來源:湖南公務員考試網—對強制捐款須有強制處罰

❽ 合肥工業大學強行攤派捐款

合肥工業大學強行攤派捐款,
可向教育部紀檢組投訴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❾ 捐款是任務嗎

大家明白就好

閱讀全文

與工商局攤派捐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