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安徽省人社公共服務平台

安徽省人社公共服務平台

發布時間:2021-08-14 06:48:37

A. 安徽省,文科

安徽省內,文科最好的三所學校:
安徽大學(中文、外語、情報學、考古等)、安徽師范大學(中文、歷史、政治、英語等)、安徽財經大學(經濟管理類)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學校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傑,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學」項目建設高校。
學校前身是1928年創建於安慶市的省立安徽大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成建制遷至蕪湖。後又經歷安徽師范學院、合肥師范學院、皖南大學(劉少奇同志題寫校名)、安徽工農大學等幾個辦學階段。1972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安徽師范大學(郭沫若同志題寫校名)。2005年,蕪湖師范專科學校整體並入安徽師范大學。
在8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劉文典、周建人、郁達夫、蘇雪林、陳望道、朱湘、朱光潛、王星拱、楊亮功、程演生、陶因、張慰慈、丁緒賢、項南、許傑等一大批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賢達先後匯聚在菱湖之畔、鏡湖之濱,著書立說,弘文勵教。經過一代代師大人潛心耕耘、勵志踐行、培育後學、薪火相繼、言傳身教,砥礪出「厚重朴實、至善致遠、追求卓越、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淀出「嚴謹治學、敬業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風,培育出「勤學慎思、質朴謙遜、知行合一、求實求新」的學風,凝煉出「厚德、重教、博學、篤行」的校訓。建校以來,累計為國家培養全日制高等專門人才20餘萬名。
學校現有文學院、政治學院、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數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17個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並辦有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學校學科門類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藝術學等,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教育等不同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博士後流動站,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87個本科專業。有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5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3個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
學校現有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10餘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810餘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講席教授7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8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7人,5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教學名師,12個省級教壇新秀。各類在籍學生37400餘人,其中,研究生4800餘人,普通本科生21800餘人,留學生200餘人,成人本專科生16000餘人。
校園佔地總面積195.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06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4.75億元。學校圖書館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藏書豐富,種類齊全,現有圖書285萬冊,古籍善本600多種,其中《洪武正韻》為國內唯一全本、元刻明遞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為海內珍本,還擁有國內外主要網路資源及資料庫,館藏資源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學校辦有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安徽師范大學學報》、《高校輔導員學刊》、《學語文》、《安徽師大報》等多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和報紙。
學校是全國首批獲准招收公費留學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學校先後接收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進修和學歷教育留學生3000多人次,與美國、英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術團體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並與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共建了孔子學院。
學校還是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安徽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養基地、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幹部培訓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安徽省旅遊中職骨幹教師培訓基地。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學校正在圍繞「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在更高的起點上大力實施「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學科領校、開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榮校」戰略,堅持科學發展、內涵發展、和諧發展,不斷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美好安徽」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以上數據截至2015年11月)

B.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聯系方式,最好是咨詢電話

分析如下: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咨詢服務電話:12333

地址:合肥市長江中路333號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信箱說明使用

http://www.ah.hrss.gov.cn/web/site/Root/web/templet/siteColumnContent.jsp?siteColumnContentId=62965

(2)安徽省人社公共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廳字〔2009〕3號),設立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為省政府組成部門。

C. 安徽省蕪湖市安師大學生墜樓者是誰

是其他學校

安徽師大新校區建築富有現代化氣息,設施齊全、生活便利、空氣清新、道路寬敞;
本部毗鄰風景秀麗的鏡湖,校園內綠樹成蔭、鳥轉鶯啼、百艷吐芳、香氣怡人;

如果您希望畢業後從事教育及相關工作,高考成績超過一本20分左右,報考安徽師大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安徽師范大學在中國校友會綜合排名中位列113名(該排名僅供參考,全國共有本科院校800所左右),安徽師大1928年建校,是教育部和安徽省共同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現有碩士點157個,博士點54個,省級重點學科1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副教授以上師資950名左右,安徽省內中小學特級教師中大半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師大的中文、英語、數學、地理、化學、音樂、歷史、政治、物理、生物等傳統師范專業都是實力不錯的,這些學科中絕大多數學科都有相關博士點或一級學科博士點;
==============================================

安徽師范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安徽省屬重點大學,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之一,是全國首批具有接受公費來華留學生資格的高校、全國首批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高校、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學校具有副教授自審權和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也是安徽省優先建設的綜合性大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截至2014年7月,校園共有3大校區,佔地總面積195.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總值2.57億元,圖書館藏275.2萬冊。各類在籍學生37400餘人,其中,研究生4800餘人,普通本科生21800餘人,留學生200餘人,成人本專科生16000餘人。

截至2014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2279人,其中專任教師1412人,正高職稱350人,副高級職稱616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講席教授7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8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7人,5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教學名師,12個省級教壇新秀。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師范大學有省、部重點科研機構16個。有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8個省級和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2個省級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高中化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高中地理骨幹教師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師范大學與美國、英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術團體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並與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安哥拉獨立大學共建了孔子學院。[

國家級特色專業:
地理科學、漢語言文學、生物學、歷史學、 英語、電子信息工程、教育學、音樂學、化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化學、生物學、生態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哲學、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省級重點學科:
中國古代文學 、漢語言文字學、教育學原理 、人文地理學、 有機化學、 生態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共黨史 、課程與教學論 、體育教育訓練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音樂學 、專門史、 應用數學、 分析化學、 自然地理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D. 安徽2020年老年人養老保險嗯實名登記叫天天什麼軟體

安徽2020年老年人養老保險
進入當地力資源社會保障 公共服務網,在「在線經辦」點擊「養老金身份認證」。
進入「當地養老保險身份認證系統」點擊「身份認證」,輸入本人身份證號碼,進行逐項比對即可。

E. 安徽省內養老、醫保可以跨市轉移嗎

社會保險代理 發表於:10-01-15 09:04 [第2版 01-15 09:25↓]第2版 01-15 09:25第1版 01-15 09:04[只看該作者]
記者昨從省人社廳獲悉,江蘇、浙江、安徽3省正在探索長三角醫保關系轉接的辦法,《關於長三角地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意見》已在3省印發,本月起開始實施。這意味著今後在長三角地區「跳槽」,醫保關系可以「帶著走」,轉移接續後,在新就業地享受醫保待遇。

7月1日起醫保可「全國漫遊」

據悉,人社部近日出台的《暫行辦法》規定,從今年7月1日開始,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除醫保關系可跨省轉移之外,隨參保人身份的變化,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種不同類型的醫療保險關系,也可互相轉移。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可在就業地參加當地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回農村後可帶回,轉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而且不會中斷。

為保證轉移接續信息順暢簡便,人社部將會同衛生部設計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憑證,身份證號碼是參保人員的唯一識別碼,參保人轉移醫保關系時,只需要向社保機構出示,參保信息即可得到及時更新。

本月起長三角醫保可轉接

昨日記者獲悉,《關於長三角地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意見》經長三角地區社會保障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安徽、浙江三省已印發了該《意見》,從本月起實施。在轉出地已經參加職工醫保,後因跨地區就業,醫保關系需隨同轉移,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企業職工,均可將自己的醫保關系「隨身帶」。

這對正准備從南京「跳槽」到合肥的陳先生來說,確實是一項利好消息。按照《意見》的規定,他如果到合肥工作了,想把醫保關系隨同轉移,就先在南京辦理醫保關系轉出手續,南京醫保經辦機構為他出具在當地的參保證明,合肥的接收單位就可以按照《社會保險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辦理參保轉入登記手續。

據悉,在長三角不同統籌地區參保的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各地予以承認,合並計算。在3個月內接續醫療保險關系的,視同連續參保,不設立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等待期;超過3個月未接續醫療保險關系的,按轉入地有關等待期的規定執行。醫保關系轉移接續之後,從下個月開始,就能按照新就業地的相關規定享受醫保待遇。

統籌基金還不能轉

《意見》規定,在轉移接續時,個人賬戶資金(包括個人繳費部分和單位繳費劃入部分),可通過醫保經辦機構轉移,醫保統籌基金轉移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目前,醫保統籌基金轉不轉,轉移比例是多少,國家還沒有具體的說法。」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醫保關系轉接的「瓶頸」。因為醫保跟養老保險不同,養老保險是年輕人繳的給老年人用,是可以累積的。而醫保是當年繳了當年用,你不用,就「共濟」給別人用了,不累積,因此有的地方統籌基金結余很少,甚至沒有結余,就算想轉移也沒東西可轉移。「統籌基金不能轉,就會給結余少的地方帶來壓力。」該負責人說,今後三省將針對這一「瓶頸」商討解決辦法。

「醫保關系不能轉接,直接影響到參保人退休後的醫保待遇。現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人社部門聯手出台這項《意見》,是為掃清長三角地區人才和勞動力流動的障礙、維護參保人的權益開了個口子。」這位負責人說,盡管該《意見》從本月起開始實施,但具體的操作細則還要進一步制定、完善,真正能實現醫保關系在長三角順暢轉移接續,還有一段路要走。

F.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主要職能

(一)公務職能
政府授權負責對省屬社科類學會、研究會、協會的管理、指導和審批等工作;負責對民辦社科研究機構進行業務管理;受省政府委託組織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工作;負責指導省轄市社科聯開展工作。
(二)業務職能
為發揮社科聯「橋梁紐帶、組織協調、咨詢服務、宣傳普及」四大職能作用,安徽省社科聯構建了四大公共服務平台,一是組織社科界開展全省發展戰略等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構建「學界興皖」的應用對策研究平台;二是開展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普及活動,構建「安徽人文講壇」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三是組織對徽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的研究,構建「厚重安徽」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平台;四是舉辦安徽省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構建多學科、高層次、權威性、品牌化的「學界年會」學術交流平台。

G.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是多少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址是:http://www.ah.hrss.gov.cn/DEF,1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廳字〔2009〕3號),設立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為省政府組成部門。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就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就業援助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
(四)統籌建立覆蓋全省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統籌擬訂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有關政策和標准,貫徹實施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和基礎養老金統籌辦法,統籌擬訂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有關政策並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的有關制度辦法,編制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
(五)負責全省就業、失業、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六)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的有關政策,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的相關政策。
(七)負責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擬訂相關改革配套政策並組織實施,參與人才管理工作,制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相關政策,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完善博士後管理辦法,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
(八)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有關政策和安置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組織擬訂部分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有關政策,負責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九)負責行政機關公務員綜合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有關人員調配政策和特殊人員安置辦法,貫徹實施國家榮譽制度,擬訂政府獎勵制度。
(十)綜合協調、歸口管理全省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擬訂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規劃和相關政策辦法。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省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二)統籌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有關制度辦法和勞動關系相關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的相關政策辦法,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協調處理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方面的信訪事項。
(十三)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H. 請問外地人在上海看病回老家可以報銷嗎

可以。

以安徽省為例,2018年4月10日,從安徽省人社廳獲悉,2017年安徽省全面實現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在線人次大幅增長,貧困人口「351」異地就醫「一站式」結算順利實施,解決了參保居民多年來的痛點、難點問題。

2017年全省244家醫院聯網接入異地就醫結算系統,上傳參保人員備案信息82116條,向全國30個省份撥付預付金7955萬元,收到30個省份預付金960萬元,完成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10915人次。

其中絕大部分為我省外出就醫人員,共達10695人次,而外省來我省就醫僅有220人次,基金支付1.83億元。我省在線結算人次和基金支付總額居全國第二。

同時,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逐年遞增,2014年、2015年、2016年在線結算分別為8000人次、18000人次、28000人次左右。2017年全年完成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54905人次,總費用10.27億元,總體報銷比例64.3%。

(8)安徽省人社公共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安徽省人社廳介紹,今年將完善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共服務平台,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按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逐步把安徽省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滿足不同群體多層次異地就醫需求。

安徽省計劃統籌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兩種模式,統一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政策和經辦規程。按照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做好100種單病種結算的相關准備。此外,優化升級現行異地就醫結算信息系統,提高運行和傳輸速度,穩定傳輸狀態,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優質便捷服務。

閱讀全文

與安徽省人社公共服務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