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需要什麼證件
一、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由以下機構提供: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由城市社區衛回生服答務中心、服務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向轄區居民提供。開展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後,將由縣(區、市)級政府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由中標機構向轄區居民提供服務。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含的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共包括15類,具體為: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健康教育與促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初步篩查、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日常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中(藏、蒙)醫葯健康服務、衛生監督協管、地方病防控、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
三、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群眾的好處: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全體城鄉居民,與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實施項目可促進群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步樹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立起維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對於提高群眾健康素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Ⅱ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從哪年開始的
2009年。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2)國家公共衛生服務月擴展閱讀:
補助標准
2011年,各級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為人均25元,全國經費補助總額達到325億元。人均補助標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10元,主要用於擴大服務覆蓋人群以及增加服務項目和內容。
今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助及其項目內容還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等適時進行調整。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和經費補助標准。
2014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由30元提高至35元,2016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已經提高到45元/人;而2017年公衛補助提高後,或將不低於50元/人的標准。
Ⅲ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包括哪十三項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3項內容,即: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健康教專育。
預防接屬種。
0~6歲兒童健康管理。
孕產婦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型糖尿病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
中醫葯健康管理。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Ⅳ 國家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哪些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
從2009年開始,我國增加以下項目:
一是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對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實施乙肝疫苗接種,進一步降低該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2009年全國需接種2330萬人,占應接種人群的31%。
二是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農村婦女開展宮頸癌檢查、乳腺癌檢查,提高農村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2009年,在全國200個左右縣啟動試點,完成宮頸癌檢查200萬人,乳腺癌檢查40萬人,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適合基層的「兩癌」檢查服務模式和優化方案,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
三是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對全國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免費補服葉酸,降低我國神經管缺陷等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四是實施「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利用3年時間,對目前全國現有和當年新發的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力爭使每例符合手術條件的貧困白內障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2009年計劃完成20萬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
五是在貴州、雲南等六省實施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擴大地氟病區的改爐改灶覆蓋范圍。2009年完成87萬戶的爐灶改造任務,同時加強已完成改爐改灶病區的後期管理和防治效果評價監測。
六是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項目。為農戶進行無害化廁所建設,改善農村環境衛生。2009年計劃完成411萬戶,同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質監測12萬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日前,中央財政已下達六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標志著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正式啟動。
(4)國家公共衛生服務月擴展閱讀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目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4項內容。
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Ⅳ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12項服務
包括11項內容具體如下: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居民自願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引導相結合 ,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等。
免疫規劃項目。內容包括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
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參與現場疫點處理等。
兒童保健。免費為轄區內0-3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
婦女保健。內容包括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 ,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等。
老年保健。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記管理,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 ,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體檢等。
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內容包括對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導等。
康復服務。內容包括為轄區內的殘疾人作登記與管理 ,為轄區殘疾人開展個體化康復訓練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 內容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監測。
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延伸至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的城鄉醫療緊急救援聯動體系。
Ⅵ 國家十一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什麼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健康教育、免疫規劃項目、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兒童保健、婦女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康復服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以上11項是今年向我市城鄉居民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11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目標是,居民滿意率達80%以上 ,服務機構須完成5項規定指標。市衛生局有關人士表示,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逐步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長效機制 ,縮小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差距 ,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 ,提高居民健康素質。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居民自願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引導相結合 ,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等。
3.免疫規劃項目。內容包括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
4.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參與現場疫點處理等。
5.兒童保健。免費為轄區內0-3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
6.婦女保健。內容包括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 ,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等。
7.老年保健。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記管理,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 ,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體檢等。
8.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內容包括對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導等。
9.康復服務。內容包括為轄區內的殘疾人作登記與管理 ,為轄區殘疾人開展個體化康復訓練等。
1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 內容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監測。
11.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延伸至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的城鄉醫療緊急救援聯動體系。
Ⅶ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
包括項內容具體如下: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居民自願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引導相結合 ,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等。
免疫規劃項目。內容包括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
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參與現場疫點處理等。
兒童保健。免費為轄區內0-3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
婦女保健。內容包括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 ,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等。
老年保健。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記管理,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 ,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體檢等。
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內容包括對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導等。
康復服務。內容包括為轄區內的殘疾人作登記與管理 ,為轄區殘疾人開展個體化康復訓練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 內容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監測。
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延伸至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的城鄉醫療緊急救援聯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