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應屆畢業生檔案在人才交流中心的就業報到證問題。
報到證是兩聯的,白色聯是存檔聯,檔案中應有白色聯,另外的一聯藍色聯(研究生為粉色)一般可由用人單位或本人保存無需存檔。所以如果你正常借閱的是藍色聯是不會影響檔案完整性的,也不影響調檔。中介機構讓您盡快規范,可能是從管理角度考慮,如果報到證在你個人手裡您有可能不通過他們,改派報到證後,直接調走檔案。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你個人資料完整考慮。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B. 怎樣從人才服務中心拿到報到證原件
本人帶身份證,繳費票據,可以把報到證原件借出來,事業單位給他一個復印件就可以,原件不能給他,原件要放到檔案里
C. 報到證的抬頭寫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是一樣的嗎,都行么
都行,人才交流中心是人社局的下屬部門,它們是上下級的關系。
D. 這次報考事業單位 說需要報到證 我的報到證交給人才交流中心了 檔案也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了
不光事業單位報名需要報到證,公務員考試進入面試了也需要報到證,一定要記住,報到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丟了補辦會相當的麻煩,你帶著有效身份證明,到人才交流中心拿回報到證就行了(估計他們會讓你寫一個拿走報到證的證明,很簡單),跟人家說明你拿報到證的原因,這不是什麼難事,你只能拿走藍色的,白色的不可能拿走
E. 報到證簽往單位是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檔案的郵寄地址是當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
01 人事檔案是什麼
官方的說,人事檔案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02 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人事檔案由以下十大類的內容組成:
第一類:履歷材料 就是各種跟個人履歷相關的履歷表、簡歷表,也包括修改姓名相關材料。
第二類:自傳材料 就是自己寫的報告個人經歷、家庭情況、社會關系有關事項的材料,一般入黨的時候會寫個自傳。
第三類:考察、考核、鑒定材料 一般是你所在的組織(從學校到工作單位)在各個階段形成的對你考察、考核材料,最常見的就是年度考核登記表。
第四類: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科研學術水平的、教育培訓材料 這個包括你從初高中開始到大學期間各種登記表、成績單、學歷學位授予材料,職稱評審材料、培訓經歷材料,其實就是跟學歷資歷相關,比較好理解。
第五類:政審材料 一般就是入黨、升學、考公務員等過程中政審流程形成的材料,也包含更改自己的一些民族、籍貫之類的基本信息的材料(注意更改姓名材料是第一類),可以理解為組織對你的過去的審查認定相關材料。
第六類:黨、團組織建設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不多說,就是入黨入團的那些材料。
第七類:表彰獎勵材料 也不說啥,就是各種獎勵申報表、表彰文件、證書之類。
第八類:涉法違紀材料 行政的、黨內的各種處分處罰材料,也沒啥好說的。
第九類:工資、任免、退(離)休、待遇等材料 這個也好理解,從勞動合同到升職加薪到退休的都在這,公務人員出國(境)也在哈。
第十類:其他可供參考的材料 體檢、工傷、報到證、人事爭議仲裁、幹部人事檔案報送審核相關的等等材料
03 人事檔案的形成過程
人事檔案形成過程,作為個人基本上是不知道的,都是你所在的組織再幫你收集歸檔材料。比如你上學的時候自己填的很多材料都是學校要放入你的檔案的,有的老師會友情提醒你一下,讓你好好填,要歸檔的。大學畢業後,如果進入一個自己管人事檔案對的單位(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你的單位也會做跟學校一樣的事情;如果你進入一個不管人事檔案的單位,分兩種,一種是單位託管在人才中心,一種是你自己託管在人才中心,前者也會有一些簡單材料形成歸檔,後者基本上就停滯在你大學畢業的狀態了。以上的形成過程決定了完整程度,所以你的單位管不管人事檔案對你來說還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04 人事檔案的流轉
在大學畢業前,每個人的檔案都是學校之間直接轉遞的,所以個人基本上不會有人遇到這個問題,但是畢業了參加工作時會遇到,即畢業後檔案去向及保管問題。
畢業後的檔案去向及保管,這個問題比較常見,單獨說兩句。大學畢業後,如果進入一個自己管人事檔案對的單位(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那你的單位會開具一個調檔函給學校或者就業的 三方協議上就寫明調取你的檔案,這樣你的檔案就通過學校直接進入你的單位了,日後由你的單位保管;如果你進入一個不管人事檔案的單位,你首先要跟單位確認,單位時候有在人才中心辦理託管,如果辦理了,你就盡量讓單位通過人才中心開具調檔函從學校調到該人才中心並將你的檔案掛在該單位名下,如前文提及,這樣日後你的檔案完整度會相對高一點,若沒辦理託管,你就需要自己去聯系自己工作所在地或者戶籍所在地 的人才中心,讓他們開具調檔函,從你的學校把檔案調過去,由他們保管。
強調兩點,一是所有的檔案流轉過程都是通過單位與單位之間的機要通道,個人不能自己拿著檔案到處跑(雖然現實很多自己拿著的,但是盡量不要這樣,這是違規操作)。二是不論何種保管方式,你個人都是不需要支付一分錢費用的,國家有規定,別被騙!
05 人事檔案的利用
在第一條里說過,人事檔案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所以它最大的用途就是來證明你各方面的信息的真實性。舉個例子,如果你的畢業證或者什麼職稱的證書丟了,你需要向別人證明你的學歷和職稱的時候,檔案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需要用到人事檔案里的相關信息的時候,找到你檔案的保管單位,按照單位的查借閱制度辦理相關手續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人不能直接查借閱自己的檔案,只能通過相關管理人員為你提供你需要的部分證明材料。
06 人事檔案的補檔
這個問題大多出現在換工作的時候,到一個新的單位(具有檔案管理許可權的),他們在審核你的檔案時發現缺材料,常見的就是缺勞動合同、離職證明之類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去聯系原來的單位把缺的材料補起來,也就是補檔。一般來說,按照單位要求,缺什麼補什麼,補不了的建議跟單位友好協商,看有沒有其他材料可以輔佐證明,或者不要這些材料會有什麼影響綜合考慮決策。
F. 安徽省定遠縣,大學生畢業需回生源地報到存放檔案,請問具體辦理地點在定遠縣哪裡呢周五可以正常辦理嗎
你可以把你的報到證寄回去,讓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去報道一下
G. 大學畢業,報到證上寫去當地人才服務中心報道,那以後考上編制了,再需要報到證,怎麼辦
就業報到證,是普招畢業生的一項權利,成教、自考的想要也沒有。有些人說不包分配了要報到證也沒用,錯誤。
報到證的幾個功能:
1、用以確定你的普招畢業生身份
2、可以以就業報到證為根據,異地遷轉戶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所有的異地遷轉戶口類型中,只有就業報到證不需要另辦戶籍證明和准遷證。
3、報到證開往就業單位,前往報到後,可以認定你的參加革命工作時間和幹部身份。沒有就業報到證的畢業生即使找到工作了,也只能辦更低一些的就業手續,比如招工。如果不辦就業手續,就不能按參加革命工作來計算工齡
4、即使暫時找不到工作單位,或者是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也可以把報到證開到人才交流中心,檔案跟著到那裡,也可以計算工齡並確定幹部身份。
5、認為報到證沒用的,遲早會感覺到巨大損失的
6、就業報到證的實際有效期和就業報到證上寫的不一樣。實際有效期是2年,也就是傳說中的擇業期。擇業期內就業報到證一直有效,尚未辦理報到證的可以辦理
H. 報到證上寫的檔案接收是人才服務中心,為什麼一個多月過去去查我的檔案,發現檔案還不在人才服務中心
檔案一般都是學校郵寄了,這個不要著急,如果報道地址是你說的地方,那麼肯定會到的,只是時間問題,還有就是你問問學校他們有沒有把你的檔案郵寄回到你們的原籍!
I. 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行畢業生報到需要帶什麼證件
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要攜帶《報到證》、《戶口遷移證》及與用人單位簽訂的《聘用(勞動)合同》辦理就業錄用、戶口關系遷移及人事代理等手續。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要攜帶畢業生持《報到證》和《戶口遷移證》報到。
被錄用到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全資(控股)企業的畢業生,須憑當地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的《錄用抄告單》辦理相關手續。若所到檔案材料欠缺的畢業生,須在其檔案材料齊全後辦理相關手續。
(9)定遠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報到證擴展閱讀:
應屆畢業生分四種
1、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或者已經停止學習了,處於實習狀態的。
2、高校應屆畢業生,指該年度畢業的畢業生,(博士畢業生,碩士研究生畢業生,普通應屆畢業生)。
3、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擇業期年限的(超過則為往屆生)。
4、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指經統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當年度畢業的學生。
J. 有報到證了,去人才中心報到需要帶什麼。
報到證,由原來「派遣證」轉化而來,是應屆普通高等學校、應屆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統招生)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須持「報到證」。由教育部印製,省、市、自治區教委(教育廳)簽發,分上下兩聯,上聯交畢業生本人報到使用,下聯由學校裝入畢業生檔案。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南京人才市場)位於古城金陵中心地區--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63號,由原先的成賢街119號搬遷至此,總面積為16000平方米。 中心立足南京地區,面向全國,面向各類人才,面向新的世紀。為多種經濟成份提供人才服務,為多層次的人才需求提供服務。帶是一個漢字,讀作dài,本意是指大帶、束衣的腰帶,也指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該文字在《儀禮·士虞禮記》和《詩·衛風·有狐》等文獻均有記載。什麼,表示對名詞的提問用語,通常表示對事物的提問。見《壇經·機緣品》:「師曰:『汝曾作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