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共衛生從哪年開始
2009年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內容,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⑵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中心簡介
主要履行政府交付的全省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疫情報告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實驗室檢測分析與評價、技術管理與應用研究指導等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同時承擔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性科學研究。是全省病原微生物檢測中心、毒物檢測中心、全省疫苗貯藏與配送中心,省反恐辦確定的負責生物恐怖襲擊應對的技術支持中心,省衛生廳指定的全省醫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愛國衛生、疾控系統強基與規范化建設和人才培訓技術指導中心。
現有在編在崗職工437人,在職職工中副高以上佔40%,中級職稱佔26%,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人員近30%,博士22人。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碩士聯合培養點。近5年來,引進和承擔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1項。累計發表SCI論文11篇,有8個科研已項目獲得國家部委和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等獎項。
先後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委認可和計量認證,認可種類包括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日化品)、化學品、涉水產品、消毒產品、滅鼠殺蟲葯械、公共場所、防病檢驗、中成葯添加違禁化學品、空氣等19大類 629項,出具的檢驗報告在歐美和亞太地區等50多個國家獲得承認。現擁有國家葯監局認證GLP實驗室、農業部認證的農葯毒理學A級實驗室、國家實驗室認可委認可和衛生部資格審批的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衛生部認定的保健食品功能實驗室、化妝品檢測實驗室、艾滋病檢測確認實驗室、脊髓灰質炎監測實驗室和消毒鑒定實驗室;是湖北省科技廳確定的省實驗動物檢測中心、實驗動物質量檢測站;湖北省衛生廳授予的省級食品添加劑檢測資質、從業人員健康體檢檢驗資質、職業病衛生評價乙級資質。
先後被中央文明委評為「2005~2008年度全國文明單位」、「2009~2011年度全國文明單位」,被全國總工會授予「2008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10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評為「2003年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被衛生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聯合授予「2008年全國抗震救災醫葯衛生先進集體」,被衛生部授予「2010年世界銀行貸款中國結核病控制項目先進集體」,被省委省政府先後評為「2001~2002年度文明單位」、「2003~2004年度文明單位」、「2005~2006年度最佳文明單位」、「2003年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4年湖北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先進集體」、「支援三峽工程建設先進集體」,2010年被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聯合授予「全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十二五」期間,院中心將始終以「科學防控疾病、赤誠守護健康」為使命,以「創規范疾控、建高效團隊、促服務均等、保大眾健康」為目標,牢固樹立「一切為健康服務、為健康服務一切」的宗旨,堅持「科學、奉獻、凝聚、超越」精神,崇尚「勤奮好學、愛崗敬業、嚴謹求實、廉潔奉公」的職業風尚,繼續深化「文明創建、人才隊伍、技術平台、重點學科」品牌建設。已爭取省政府投資1.8個多億,新建2萬多平方米的省衛生檢測檢驗中心和衛生應急准備中心,國家發改委項目在武漢東湖高新生物產業園新建的1.2多平方米省食品葯品安全評價中心在2011年底投入運行。希望通過不斷努力,到「十二五」末,將院中心建設成這全國一流、中部領先的省級疾控與預防醫學科研單位,更好地為湖北的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技術支撐,為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⑶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版與2009版有什麼不同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新增服務項目和內容有:
1、將兒童保健管理人群從0-3歲擴大到0-6歲,並增加兒童口腔保健等服務內容;
2、增加孕產婦、65歲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檢查項目,增加健康教育服務內容,提高服務頻次;
3、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人數;
4、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承擔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食品安全信息報告、職業衛生咨詢指導等服務項目
2009年版《規范》有10項服務項目,2011年版《規范》有11項服務項目
5、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至少9次/年
6、修改了編號
7、明確了不同重點人群的輔助檢查項目
具體不同處詳見下圖:
二、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中需要更新的其他表格。
新生兒家庭訪視記錄表
1歲以內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
1~2歲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
3~6歲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
第1次產前隨訪服務記錄表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個人信息補充表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隨訪服務記錄表
健康體檢同意書
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填寫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表。並使用新的體檢表。
四、關於輔助檢查的實施
1、65歲以上的老人的年度體檢,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規定要做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肝功(血清穀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腎功(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血糖、血脂。
2、0-6歲兒童6、8、18、30月齡和3-6歲各查一次血常規並將血紅蛋白值記錄到表格上。
3、孕早期的輔助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血型、肝功、腎功、乙型肝炎、血糖、陰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學試驗、HIV抗體檢測。
4、高血壓患者年度體檢的輔助檢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並沒有明確規定他們的輔助檢查項目,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是「健康體檢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年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並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具體內容參照《城鄉居民健康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健康體檢表。」建議按老年人的項目進行既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肝功(血清穀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腎功(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血糖、血脂。
5、糖尿病患者的年度體檢輔助檢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明確規定糖尿病患者每年做4次血糖,但是年度體檢並沒有明確規定其項目,建議按老年人的項目進行既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肝功(血清穀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腎功(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血糖、血脂。
五、其他相關
各重點人群的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和之前沒有區別,重症精神病的體檢要患者或監護人簽體檢同意書然後再進行年度體檢,現在還要對重症精神病患者分級。兒童、孕產婦管理方法按新的規范執行。
⑷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與2009年有什麼不同
從原來的0`3歲兒童增加到0-6周歲兒童,
⑸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從哪年開始的
2009年。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5)2009年湖北省公共衛生服務擴展閱讀:
補助標准
2011年,各級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為人均25元,全國經費補助總額達到325億元。人均補助標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10元,主要用於擴大服務覆蓋人群以及增加服務項目和內容。
今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助及其項目內容還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等適時進行調整。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和經費補助標准。
2014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由30元提高至35元,2016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已經提高到45元/人;而2017年公衛補助提高後,或將不低於50元/人的標准。
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正式頒布是在
2009年10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正式頒布。規范明確指出: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實施規范化管理。
⑺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什麼時間頒布的
6.3號
⑻ 湖北省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人員如何配備
誰看多病人誰收益多 恩!看業績 你不是醫生或者護士呀?估計會有不同,但不會大幅度提升。
⑼ 國家十一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什麼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健康教育、免疫規劃項目、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兒童保健、婦女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康復服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以上11項是今年向我市城鄉居民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11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目標是,居民滿意率達80%以上 ,服務機構須完成5項規定指標。市衛生局有關人士表示,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逐步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長效機制 ,縮小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差距 ,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 ,提高居民健康素質。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居民自願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引導相結合 ,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等。
3.免疫規劃項目。內容包括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
4.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參與現場疫點處理等。
5.兒童保健。免費為轄區內0-3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
6.婦女保健。內容包括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 ,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等。
7.老年保健。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記管理,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 ,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體檢等。
8.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內容包括對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導等。
9.康復服務。內容包括為轄區內的殘疾人作登記與管理 ,為轄區殘疾人開展個體化康復訓練等。
1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 內容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監測。
11.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延伸至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的城鄉醫療緊急救援聯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