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共廁所分一類,二類,三類,他們的區別是什麼,怎麼區分一類,二類三類
一類公廁設置在對外開放游覽點和繁華街道,需配備獨立式大小便器、采保暖設施、手紙架、先進節水器,需設置1.8米高的獨立單間等,地面、牆裙裝飾用才標准較高;
二類公廁適合建設於主要街道,可以設置獨立式便器的單間,也可建設通槽式便器,採用瓷磚面小便池;
三類公廁則設置於一般街道,採用通槽式大小便器,裝修用材標准也相應降低。1990年來,公廁建築標准在原來基礎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建在繁華商業街、旅遊景點附近的公廁,達到了"星級"標准,無論是建築用材、服務設施和服務水平,還是公廁的文化氛圍、衛生水平,都有很大程度提高,滿足了公眾如廁需求。
公共廁所按沖洗方式分類,可分為水沖式公廁和旱廁兩類。
1.水沖式公廁
是指在公廁設施內,接入上水設備,通過水箱、沖水閥等專用設備以水沖洗使用者的排泄物,並以水封堵排泄物臭味。其特點是易於保持公廁清潔,便於糞便排泄物的集中處理。在中國城市,水沖式公廁是重點推廣的一種公廁形式。但在中國北方和一些缺水城市,直接使用自來水沖洗廁所還存在一定困難,探索利用中水等其它方法來沖洗廁所是公廁管理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2.旱廁
是指使用者的排泄物直接進入儲存設施,而不用水來沖洗。其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旱廁,糞便等排泄物直接排入儲糞池,待排泄物存儲到一定數量以機械或人工清除,運往集中處理廠進行處置。另一種是現代旱廁,可用自動打包的方法將排泄物集中收集於專用塑料袋內,再集中運到指定地點處置;或將排泄物直接排入生化處理裝置,就地處理糞便等排泄物。這種現代旱廁截至本世紀還處於探索研究階段,但因其可以節約大量水資源,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㈡ 公共廁所的公廁分類
1.獨立式公廁:
獨立式公廁是指公廁建築結構與其它建築物結構無關聯,獨立建築於城市道路、廣場、綠地、文體設施、車站、碼頭、住宅小區等附近,為在這些場所活動或途徑這些場所的公眾提供如廁服務。
獨立式公廁由於與其它建築無直接的關聯,因此,常常可以結合其周邊的建築環境,和設置地點的文化環境,設計成具有鮮明個性的建築小品,豐富公廁設置地點的建築環境和文化內涵,成為與城市市容相和諧的一個建築音符。獨立式公廁在管理作業方面如抽吸化糞池糞便等,相對比較方便,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適合建設於城市廣場、城市綠地、城市主要幹道、城市旅遊景點附近等地點。
(2)公共廁所服務范圍擴展閱讀:
公共廁所,簡稱公廁,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動人口共同使用的廁所,包括公共建築(如車站、商店、影院、展覽館、辦公樓等)附設的廁所。根據建築形式、建築結構、建築等級、空間特徵、沖洗方式、管理方式或投資渠道等,公共廁所有多種分類。
與公共廁所有關的標准,有《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准》。在統計上,公共廁所的數量只統計獨立的,不統計公共建築附設的。
㈢ 公共廁所指什麼地方
現在城市裡的廁所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必要組成部分.可方便人們生活、滿足生理功能需要;是收集、貯存和初步處理城市糞便的主要場所和設施;作為城市建築的公廁設施本身是人文景觀之一.公廁是社會的一種文化符號, 無論對待廁所的態度、使用方式,還是建築設計方面,都體現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風俗習慣、倫理標准.從生理代謝的簡陋隨意場所,到兼有生理代謝、衛生整理、休息乃至於審美、商業、文化等多種功能,本質上構成了人的生活觀念和環境意識的變革和進步.有人說,「在文明提升中的當今社會,人們上廁所的秩序比上食堂好」(《載敬堂集·雜說》)。陳志歲《公共廁所》對聯:「真謙遜敦儀境,使男傑女英到此,必別徑別班,低頭屈膝;是和諧體眾區,教黃童白叟來時,總有為有位,暢氣舒心」(摘自《江南靖士聯稿》)。公廁已成為現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體現著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水平.
城市公廁可按建築形式、建築結構、建築等級、空間特徵、沖洗方式、管理方式、投資渠道等不同方法,進行以下幾種分類。
㈣ 公共衛生包括哪些內容
公共衛生具體包括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的預防、監控和治療;對食品、葯品、公共環回境衛答生的監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
公共衛生是關繫到一國或一個地區人民大眾健康的公共事業。
公共衛生與普通意義上的醫療服務是有一定區別的。
(4)公共廁所服務范圍擴展閱讀
公共衛生服務是一種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務,但又是一種社會效益回報周期相對較長的服務。
各國政府在公共衛生服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政府的干預作用在公共衛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許多國家對各級政府在公共衛生中的責任都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以利於更好地發揮各級政府的作用,並有利於監督和評估。
而在我國,農村的部分決策者受經濟利益驅動,更重視一些可以獲得短期收益的項目,削弱了政府對於公共衛生的重視程度和行政干預力度。
政府對於公共衛生並沒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范圍,尤其是對於農村公共衛生的政府職責更是含混不清。因此,盡快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和任務,以促進職責的履行是當務之急。
㈤ 民居與公共廁所的標准距離
居居區的公共廁所服務范圍:
未改造的老居民區為100~150m,新建居民區為300~500m(宜建在本區商業網點附近)。
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3.2.4公共廁所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置在人流較多的道路沿線、大型公zd共建築及公共活動場所附近。
2、獨立式公共廁所與相鄰建築物間宜設置不小於3m寬綠化隔離帶。
3、附屬式公共廁所應不影響專主題建築的功能,並設置直接通至室外的單獨出入口。
4、公共廁所宜與其他環境衛生設施合建。
(5)公共廁所服務范圍擴展閱讀:
公共衛生間正常長度是:
1、首先來說以下大便廁位長應該設計師在1.00~1.50m、寬度就是在0.85~1.20m,每個小便站位深度就是在0.75m、寬度需要為0.70m。獨立小便器間距就需要設為0.70~0.80m。
2、廁內單排名廁位外開門走道寬度較好就是把它設為1.30m,必須不能夠小於1.OOm;雙排名廁位外開門走道寬度最最好就是為1.50~2.10m。
3、通槽式水沖廁所槽深這種也是不能夠小於0.40m,槽底寬不能夠小於0.15m,上寬較好是為0.20~0.25m。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共廁所建設標准
㈥ 公共廁所屬於服務行業么
有公共廁所意味著一個可以合法藏匿物品的空間,這個空間不能監控、不能隨意搜查、不能無理由關閉,在其內做的任何事都有一個合理合法的外套
這對於銀行財產來說是一種無形威脅
㈦ 公共設施都包括哪些
公共設施都包括但不限於下面的設備設施、場地等等:
1、綠化及小品(如亭台樓閣、水池噴泉、公共座椅)等等
2、公共照明設備
3、公共消防設備、消防樓梯、通道
4、公共配電設施(高低壓配電室、配電箱、配電櫃、電力管井、電閘箱、表具、線槽等等)
5、公共弱電設施(有線電視設備、電信設備、網路光纖設備、弱電管井、派接室、派接箱等等)
6、公共健身及兒童娛樂設施
7、公共安全設備(圍牆、攝像頭、護欄、園區大門、檔桿等等)
8、公共場地及公共道路
9、公共給排水設施(公共給排水管道、下水渠道、管井、各類水泵、管道閥門、雨水管、污水篦子等等)
10、電梯、電梯等候廳
11、公共樓道、樓梯、單元門廳、共用的樓宇大堂、公共衛生間(非必要)
12、建築物的地基等基礎設施
13、建築物樓頂屋面及共用的外牆
公共設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從社會學來講,公共設施是滿足人們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參與)和公共空間選擇的設施,如公共行政設施、公共信息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公共體育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公共教育設施、公共綠化設施、公共屋等。
㈧ 什麼是公共場所范圍有哪些
公共場所,是指任何社會成員都可以自由往來、停駐足或者只需購票就可以自由出入進行各種共同性活動的場所。如:車站、碼頭、影劇院、游樂場、音樂茶座、歌舞廳、公園、體育場、集貿市場等。
公共場所的范圍:
公共場所主要包括:公共娛樂場所、公共交通場所、公共游覽場所、公共商業服務場所等。一般各省都會制定《公共場所治安管理辦法》,辦法中所指公共場所通常包括如下:
(1)影劇院、俱樂部、文化宮(文化館、文化站)、青(少)年宮、群眾藝術館;
(2)錄像放映點、音樂廳(茶座)、卡拉OK廳、曲藝廳、舞廳(場)、游藝室、游樂場、電子游戲室;
(3)體育場(館)、游泳池(場)、溜冰場、健身房、檯球場(室)、保齡球場、高爾夫球場;
(4)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圖書館;
(5)公園、風景游覽區;
(6)飯店、酒館(吧)、咖啡館、理發店、美容廳、浴室;
(7)車站、碼頭、渡口、民用飛機場及其廣場;
(8)集貿市場、證券交易市場、大型商場(店);
(9)用於舉辦大型定貨會、展覽(銷)會、物資交流會、燈會、廟會、山會、體育比賽、文化演出的臨時場所;
(10)各省公安機關認為應列入治安管理的其它公共場所。
(8)公共廁所服務范圍擴展閱讀:
公共場所有共同的衛生學特點:人口相對集中,相互接觸頻繁,流動性大;設備物品供公眾重復使用,易污染;健康與非健康個體混雜,易造成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傳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 其環境的衛生質量與整體人群的健康水平關系極其密切。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即使同一城市或地區不同階層人群的經濟收入、消費需求、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種公共場所的檔次也很懸殊,既有車馬小店,也有星級賓館。
既有單純的理發小店,也有高檔的美容美發廳等。這也給公共場所的統一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無論何種公共場所首先應保證使用者的健康、防止疾病的傳播,以達到人們豐富生活內容、提高生活質量的美好願望。
參考資料:網路-公共場所
㈨ 公共廁所位置規定
尚未聽聞此類法律法規,城市公共廁所的建設需要在規劃范圍內,並沒有要求不得建在飯店附近,倘然有這樣的規定,豈不是說有公廁的地方就不能有飯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