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上常用的教育撥款模式主要有哪幾種
國際上常用的教育撥款模式,主要由以下幾點來說明的。國際班的辦搬班模式已不再是單一的,現發展出常見的幾種。第一種是引入國際知名的高中升大學考試體系,授課按照引入體系所要求的教材種類和課程安排進行,同時兼顧國內課程安排。第二種是引入處於國外同一區域的 幾所大學共同推出的高中升大學考試體系。第三種是與國外某所學校進行課程互認,學生在畢業時只要能通過該國外學校的入學考試即可獲得入學資格。還有一種模 式,是在國內高中課程教學基礎上,加入部分國外課程和國外高考[微博]集訓。 這些模式各有特點。如雙語雙文憑類型。因為可以免國內高中會考,如果學生的國內高中課程不怎麼學,或者學得不 系統,可能會影響基礎課知識掌握。優勢是外教的外方課程教得好,學生的英語實戰能力將很強。國內高中課程+外教語言課+國外高考集訓的模式,能充分讓學生兼顧中西教育特長。 目前,大多高中國際班的課程設置,集中了中外雙方高中課程的優勢,既有原汁原味的國外高中課程,也有本土高中課程的內容。培養出來的學生,進到國外大學後適應能力很強。
㈡ 河北省民辦學校可以獲得哪些政府的財政補貼/撥款
一、扶持政策:稅收政策、土地政策差異化扶持,營利性學校政策還需細化
新《民促法》及《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就奠定了非營利性及營利性民辦學校扶持政策差異化的基調。對於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可以通過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基金獎勵、捐資激勵、土地劃撥、稅費減免等方式大力扶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而營利性民辦學校可以提供政府購買及稅收優惠等扶持方式。各省制定具體扶持政策時,都是在國務院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本省實際情況制定,其中陝西省在意見中指出要參照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標准制定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扶持標准。在各類扶持政策中,稅收政策及土地政策是行業最為關心的問題。
二、稅收政策:非營利性享受公辦待遇,營利性優惠有待細化
民辦學校作為一個法人主體,涉及的水中包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契稅、印花稅、城市土地使用稅和耕地佔用稅,特殊的教育項目和教育教學活動還會涉及到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和關稅等稅種。
在舊《民促法》框架中,出資人開辦民辦學校分為「要求合理回報」和「不要求合理回報」兩種。其中,要求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在扣除辦學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的必須的費用後,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兩類民辦學校從本質上來講都是非營利的教育機構,都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而「捐資舉辦的民辦學校和出資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依法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及其他優惠政策」。出資人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的稅收優惠政策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另行制定,但是否和公辦學校、不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相同或者有所差別,一直未有明確的政策指導,大多地區實際按照不取得合理回報學校的稅收政策執行。
㈢ 學校建設資金全都是政府撥款的嗎
先要把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分開來談吧
㈣ 已經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了,政府會撥款建學校嗎
絕大多數學校都是政府出錢辦的,只有一少部分是民辦的學校
現在政府特別鼓勵民辦學校的成立和發展,弄的連教師都不是保靠的職業了.
㈤ 教育部的職能是什麼
教育部的主要職責是:
一、 研究擬定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草案。
二、 研究提出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和全國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擬定教育體制改革的政策以及教育發展的重點、結構、速度,指導並協調實施工作。
三、 統籌管理本部門教育經費;參與擬定籌措教育經費、教育撥款、教育基建投資的方針、政策;監測全國教育經費的籌措和使用情況;按有關規定管理國外對我國的教育援助、教育貸款。
四、 研究提出中等和初等教育各類學校的設置標准、教學基本要求、教學基本文件;組織審定中等和初等學校的統編教材;指導中等及中等以下各類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組織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的督導與評估。
五、 統籌管理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繼續教育等工作。研究提出高等學校設置標准,審核高等學校的設置、更名、撤銷與調整;制定學科專業目錄、教學基本文件,指導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高等教育評估工作;負責"211工程"的實施和協調工作。
六、 統籌和指導少數民族教育工作,協調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援助。
七、 規劃並指導高等學校的黨建工作和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及國防教育工作。
八、 主管全國的教師工作,制定各級各類教師資格標准並指導實施;研究提出各級各類學校的編制標准;統籌規劃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工作。
九、 統籌管理各類高等學歷教育的招生考試工作;制定各類高等學校招生計劃;負責各類高等學歷教育的學籍管理工作;歸口管理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擬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分配工作。
十、 規劃並指導高等學校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宏觀指導高等學校的高新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科研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結合等工作;協調並指導高等學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國防科技攻關項目的實施工作;指導高等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發展建設。
十一、 統籌管理並協調、指導教育系統的外事工作,擬定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規劃並協調、指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指導我駐外教育機構的工作。負責協調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教育交流。
十二、 負責教育基本信息的統計、分析和發布。
十三、 擬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政策;編制語言文字工作中長期規劃;制定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並組織協調監督檢查;指導推廣普通話和普通話測試工作。
十四、統籌規劃學位工作,起草有關學位工作的法規;負責實施國家的學位制度;負責國際間學位對等、學位互認等工作;承辦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有關具體工作。
十五、 負責協調「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各委員單位及其他部門、機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負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亞太地區辦事處、駐京辦事處的聯系與交流;負責與我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設代表團的聯絡並指導其工作。
十六、 承辦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交辦事項。
十七、 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㈥ 教育培訓服務系統屬於政府與誰的電子政務
一般而言,政府的主要職能在於經濟管理、市場監管、社會管理 和公共服務。而電子政務就是要將這四大職能電子化網路化,利用高現代信息技術對政府進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的水平。
政府對公民的電子政務是指政府通過電子網路系統為公民提供的各種服務。主要的內容包括:
1.教育培訓服務
建立全國性的教育平台,並資助所有的學校和圖書館接入互聯網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資購買教育資源然後對學校和學生提供;重點加強對信息技術能力的教育和培訓,以適應信息時代的挑戰。
2.就業服務
通過電話、互聯網或其他媒體向公民提供工作機會和就業培訓,促進就業。如開設網上人才市場或勞動市場,提供與就業有關的工作職位缺口資料庫和求職資料庫信息;在就業管理和勞動部門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場所建立網站入口,為沒有計算機的公民提供接入互聯網尋找工作職位的機會;為求職者提供網上就業培訓,就業形勢分析,指導就業方向。
3.電子醫療服務
通過政府網站提供醫療保險政策信息、醫葯信息,執業醫生信息,為公民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公民可通過網路查詢自己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和當地公共醫療賬戶的情況;查詢國家新審批的葯品的成分、功效、試驗數據、使用方法及其他詳細數據,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查詢當地醫院的級別和執業醫生的資格情況,選擇合適的醫生和醫院。
4.社會保險網路服務
通過電子網路建立覆蓋地區甚至國家的社會保險網路,使公民通過網路及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等社會保險賬戶的明細情況,有利於加深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普及;通過網路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補助,增加透明度;還可以通過網路直接辦理有關的社會保險理賠手續。
㈦ 國家義務教育拔款主要用什麼
義務教育經費的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來源於稅收.有小部分社會捐款和贊助.
㈧ 高中學校修建國家會撥款嗎
肯定會的,一部分國家撥款,一部分學校支出。
㈨ 很多大學每年有國家撥款,你認為這些錢該花在哪裡
首先,國家撥款中除了有部分可自行支配的款項之外,還會有專項撥款。而可自行支配款項中也要受到相關政策規定的限制和約束,專項撥款則更是對款項的使用范圍有嚴格的規定,學校管理層不能對此進行干涉。
㈩ 民辦學校搞義務教育的話,政府會給這學校撥款義務教育經費嗎
不會的,有些公辦學校還招不上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