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45項都是哪些
截止2017年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進行了修訂,正式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現在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47項,不是12類45項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分別是: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壓健康患者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醫葯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47項分別是:
1、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使用、居民健康檔案的終止和保存;
2、提供健康教育資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
3、預防接種管理、預防接種、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4、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嬰幼兒健康管理、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5、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產後訪視、產後42天健康檢查;
6、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健康指導;
7、篩查、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健康體檢;
8、患者信息管理、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健康體檢;
9、篩查及推介轉診、第一次入戶隨訪、監督服葯和隨訪管理、結案評估;
10、中醫體質辨識、中醫葯保健指導;
11、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和登記、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12、食源性疾病及相關信息報告、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學校衛生服務、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計劃生育相關信息報告。
(1)十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擴展閱讀:
制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好處: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我國13億人口,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實施項目可促進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步樹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
可以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服務應急處置能力,建立起維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對於提高居民健康素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貳』 基本公共衛生的基本國策
根據國家衛生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11版規范》中的描述,在國內展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十一項:
一是針對全體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如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
二是針對重點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為轄區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包括高血壓病人、糖尿病病人提供常規的血壓和血糖監測、指導用葯以及相應的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對轄區內的重症精神病患者按照「應管盡管」的原則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進行管理、用葯以及相應的體格及臟器功能的檢查;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指導服務;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為孕產婦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
三是針對疾病預防控制的公共衛生服務,包括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
『叄』 1,什麼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基本公共來衛生服務內源容分為十二大類:
一、老年人保健
二、高血壓患者管理
三、糖尿病患者管理
四、孕產婦保健
五、兒童保健
六、預防接種
七 、重型精神病患者管理
八、結核病管理
九、衛生監督
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及傳染病報告
十一、健康教育
十二、居民公共衛生簽約服務
以上這些都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12項服務
包括11項內容具體如下: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居民自願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引導相結合 ,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等。
免疫規劃項目。內容包括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
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參與現場疫點處理等。
兒童保健。免費為轄區內0-3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
婦女保健。內容包括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 ,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等。
老年保健。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記管理,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 ,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體檢等。
慢性病預防控制項目。內容包括對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導等。
康復服務。內容包括為轄區內的殘疾人作登記與管理 ,為轄區殘疾人開展個體化康復訓練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 內容包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監測。
基本醫療急救自救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延伸至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的城鄉醫療緊急救援聯動體系。
『伍』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一覽表
序號 類別 服務對象 項目及內容 一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戶籍居民 1.建立健康檔案 2.健康檔案維護管理 二 健康教育 轄區內居民 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 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 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服務 4.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5.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 三 預防接種 轄區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 1.預防接種管理 2.預防接種 3.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四 兒童健康管理 轄區內居住的0~6歲兒童 1.新生兒家庭訪視 2.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 3.嬰幼兒健康管理 4.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五 孕產婦健康管理 轄區內居住的孕產婦 1.孕早期健康管理 2.孕中期健康管理 3.孕晚期健康管理 4.產後訪視 5.產後42天健康檢查 六 老年人健康管理 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 1.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 2.體格檢查 3.輔助檢查 4.健康指導 七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 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1.檢查發現 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 3.健康體檢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 轄區內35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1.檢查發現 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 3.健康體檢 八 重性精神疾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1.患者信息管理 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 3.健康體檢 九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結核病患者1.患者信息管理2.隨訪和用葯管理、用葯指導3.健康體檢十 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轄區內服務人口 1.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管理 2.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和登記 3.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 4.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十一 中醫葯健康管理 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個月兒童 1.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 2.兒童中醫調養 十二 衛生監督協管 轄區內居民 1.食品安全信息報告 2.職業衛生咨詢指導 3.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 4.學校衛生服務 5.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
『陸』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6)十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柒』 公共衛生三大類十二項工作內容是什麼
三大類是指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服務、保證農村重點人群享有重點內服務、保證農民享有基容本衛生安全保障。十二項是指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基本醫療惠民服務、合作醫療、兒童保健、婦女保健、老人和困難群體保健、重點疾病社區管理、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環境衛生協管、衛生監督、協助落實疾病防控措施。
『捌』 十二項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怎麼整改
很高興告訴你!
樓主,對於西安市未央區我沒有資料,只有給你這個範文參考吧
深化西崗區衛生服務工作
為進一步促進我區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緩解和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當前衛生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區委、區的支持和指導下,在區政協的統一組織和協調下,由區政協文法委與區衛生局組成調研小組,就我區衛生服務事業發展的問題開展了為期三個多月的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組深入有關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走訪,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就我區公共衛生硬體建設和使用情況開展了專題視察,分別召開政協委員、學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負責人、衛生服務管理部門和事業單位負責人座談會,並到重慶、成都等地的友好城區進行學習考察,廣泛收集了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的基本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在摸底調查中,我們重點就我區衛生資源、人口結構、參保情況、慢病人數、醫患比例等情況進行了調查,初步摸清了與我區衛生服務服務工作有關的一些基本情況。
1、衛生服務資源基本情況。截至今年一季度,轄區共有18家,按所有制劃分,公有制13家,占總編制床位數的943%;非公有制5家,占總編制床位數的57%。按隸屬情況劃分,省屬1家,市屬3家,區屬1家,部隊所屬2家,企事業單位所屬6家,個體所屬5家。除外,轄區有婦幼保健所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公有制4家,社會聯辦7家。此外,轄區另有門診部、診所139家,全部為非公有制醫療機構。配置相對密集的醫療機構使我區的千人口床位數和醫生數保持了較高水平。現我區每千人口擁有病床數和執業醫師數分別為129和597,兩項指標都高於市內其他城區和全市446、248的整體水平,也大大超過了《遼寧省貫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所提出的「原則上城市應控制在每千人口病床65張、醫師30名」的標准。
2、居民群眾享受醫保情況。參保情況是衡量居民群眾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指標。西崗區現有戶籍人口3367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7萬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08%。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136萬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634%;參加商業醫療保險49萬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146%;自醫療74萬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2%。低保人員084萬人,其中參加醫保063萬人,占低保總數的75%;未參加醫保018萬人,占低保總數的215%。外來常住人口19萬人,其中參加醫保018萬人,占外來常住人口總數的95%;未參加醫保172萬人,占外來常住人口總數的905%。患九種常見慢性病的28萬人,其中參加醫保229萬人,佔814%;未參加醫保052萬人,佔186%。
3、社區衛生服務開展情況。社區衛生服務是增加醫療服務供給、改進醫療服務質量、緩解和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在這方面,區委、區不斷加強領導、加大投入,有關部門創新思路、狠抓落實,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努力構建「服務絡」體系。根據「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配置、方便居民」的原則,對我區的醫療機構進行撤並改造和布局調整,規劃建設了1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各道設立了衛生防治站,為社區衛生服務服務提供了資源保障。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在各自服務半徑內基本實現了「十分鍾內方便就醫」的目標。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共建立家庭病床135張,家庭健康檔案78萬份。去年家庭病床使用為861人次,門診及巡診服務量336萬人次,占轄區醫療門診總量的14%。現各社區平均日就診量已達836人次。二是不斷加大「規范化」管理力度。加強內涵建設,健全管理機制,實行了一體化和標准化管理。嚴格依法監督,實施量化管理,促使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依法行醫、規范執業。強化質量管理,提高服務效能,通過多種手段和形式促進社區衛生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同時,著力抓好「引進、培訓、管理」三個環節,積極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現社區衛生服務的從業人員343人,平均每萬人擁有36個醫生、4個護士。三是深入開展「衛生進社區」活動。在積極改善就診服務的同時,加大宣傳引導和走出家門、深入社區,為群眾送健康、送服務的力度,開展了以健康干預、疾病預防、婦幼保健、醫療康復、紅十字服務進社區和送醫送葯、醫療回訪、危病護理、臨終關懷、家庭病床、健康普查、康復指導、免疫接種、產後訪視、溫暖救助進家庭為主要內容的「五進社區,十進家庭」活動,使居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了社區衛生服務帶來的便利。四是不斷完善「優惠服務」措施。以降低群眾就醫成本為目標,推出「四項減免」措施。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目標,推出「十項承諾」措施。以減免低保人員醫療支出為目標,推出「十項優惠」措施。同時,推行「一狀一證一卡」,對低保戶、傷殘戶、邊緣戶、農民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