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娼妓是什麼意思
娼妓的意思:妓女。
拼音:[ chāng jì ]
引證解釋:」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六:「你們想,做娼妓的女人就沒有靈魂嗎?」
近義詞:
一、妓女[ jì nǚ ]
以賣淫為業的女人。
」 老舍 《櫻海集·月牙兒》:「正式的妓女倒還照舊做生意,因為她們納捐;納捐的便是名正言順的,道德的。」
二、妓婢師[ jì bì shī ]
教女妓演習歌舞的人。
吳偉業 《讀陳其年刊江白下新詞》之三:「 沉郎 莫作 齊 宮怨,唱殺 南朝 老妓師。」
B. 姬人 和妓人各是什麼意思
姬人最早可追溯為古代西域多國對中國人的稱呼
梵語之c與印歐語西支的k相對應,Ci按吐火羅語對之就是ki;吐火羅語ki正與見母之韻的姬(居之切)相對應;喻母之韻的姬(與之切)則是因為見母發生了向喻母的音轉,這一語音變化實即古英語的g>y音轉。將Cīna之Cī解釋為姬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理由是梵語cu可譯為周。康僧鎧以照尤之周對譯梵語的cu,上古之周當是cu。周在上古為舌根音,漢語的通假字可以為證。「周」與「糾」古書通假,《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孫周」,《史記·宋微子世家》作「公孫糾」,《史記·晉世家》「公子周」,《集解》引徐廣曰:「一作糾」。糾jiū居黝切(見母黝韻)、jiǎo《集韻》舉夭切(見母小韻),「周」在上古當是見母。另外u與i是可以音轉的。梵語u被對為漢語的虞韻y,漢語的y在一些方言(如雲南話)中變作i,因此有u:y:i;古北歐語的[by:r]『采地,市鎮』在古英語中作bir、bur、by,因此英語中存在u:y:i。這一音轉關系體現在吐蕃之吐Tu變成突厥語、阿拉伯語(Tübät)之Tü和英語之Ti(Tibet)。漢語中u:i的典型例子是不律*burut:筆*bit。周人為姬姓,周和姬存在密切關系,周*cu和姬*ci是可以交替的,姬*ci當是周*cu的語音交替。周的讀音cu表明ci就是姬。
有耐心的話網路一下@cīnī問題
@http://ke..com/view/2994582.htm
妓人不解釋了,都懂。
C. 宋徽宗尋妓是怎麼回事
徽宗趙佶風流好玩,實實在在是誤了國家,敗壞了江山。
宋徽宗與李後主的驚人相似
宋徽宗趙佶的一生與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在政治上都重用姦邪,十分地腐朽昏潰;在生活上都是揮霍無度,窮奢極欲;在藝術上,又都是十分有才華的,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對書畫詩詞的獨到見解;在宗教上,二者都好道;並且二人最終都作了敵國的俘虜。不過二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後主不嗜女色,可是徽宗趙佶卻生性輕浮,除了愛好花木竹石、鳥獸蟲魚、釧鼎書畫、神仙道教外,還嗜好女色如命,後來更是終日沉湎其中,放浪形骸,不能自拔。
迷戀妓女
趙佶是17歲正式大婚的。婚後,他不喜歡相貌平平的皇後,卻寵愛太後的侍女鄭氏和王氏以及出身寒微的劉貴妃等人。因為這些女人個個裊娜動人、姿色出眾。有的是善解人意,溫柔多情;有的是能說會道;還有的心靈手巧,溫柔體貼。這幾個人各領風騷,人人都能夠擅古代妓女一時之寵。她們曲意奉承,對徽宗無微不至,直令得徽宗趙佶與這些妃子日夜纏綿,朝夕相擁。不過再美味的佳餚吃多了也會膩煩,再綺麗的景緻眼熟了也不再新奇。徽宗是個有著藝術氣質的人,他講求新奇。十幾年如一日地享受太平之樂,早已使風流成性的趙佶對宮中那甜得發膩的諂媚和刻意的奉迎,感到索然寡味了。一天,他閑得無聊,在一個團扇上提筆寫了「選飯朝來不喜餐,御廚空費八珍盤」十四個字,忽然文思枯竭,讓一位大學士續下一句。那人特別會揣摩趙佶的心思,就續了句「人間有味俱嘗遍,只許江梅一點酸。」是啊,甜酸爽口的楊梅當然會解御廚八珍之膩。趙佶的人間女色「一點酸」就是名滿京師的青樓歌妓李師師。
徽宗雖然貴為皇帝,可是他信奉著中國古代男人中流行的一句話「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他實際上也是這么做的。他不喜歡後宮中的那些嬪妃們的虛偽與爭風吃醋,他喜歡狎妓時的輕松、自然,沒有絲毫做作,所以徽宗也不管什麼皇帝尊嚴,也不受那些封建禮教的束縛。他好像甚至不把自己當做萬人之上的皇帝,他習慣了端王的生活,只是在敷衍著皇帝的責任罷了。他貪戀女色,追求的是色聲俱佳的麗人,也追求那種風流才子與絕代佳人互相傾慕的意境,李師師正好圓了他的風流夢。
李師師原本是京城的一位窮染匠的女兒,本姓王,小時候因為父母雙亡,所以為隸屬娼籍的李姥收養,從此改姓李,名叫師師。經過李姥多年的悉心調教,李師師成為風姿綽約、技藝卓越的歌妓,芳名遠揚開封城。可能由於童年凄涼的生活在李師師心裡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成名之後,她給人的感覺始終總是淡淡的憂傷,她喜歡凄婉清涼的詩詞,愛唱哀怨纏綿的曲子,常常穿著乳白色的衣衫,輕描淡妝,這一切都構成了一種「冷美人」的基調,徽宗第一次見面就被她的這種氣質迷倒了。
徽宗趙佶第一次去妓院是喬裝打扮成商人模樣的。他見到李師師不是那種濃妝艷抹、倚門賣笑的盪婦,卻反而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尊嚴。她沒有半點曲意討好的媚態,言語中更是沒有一些庸俗的氣味,她有禮貌地接待趙佶,看起來淡雅,聞起來馨香,直令人神清氣爽,心情大好。徽宗被李師師的氣質所折服了,特別是當李師師知道趙佶真實身份後,依然保持著自我尊嚴,不卑不亢。當她與趙佶有了感情後,她也沒有特別的感恩戴德,更沒有過分的需求,而是與他論詩詞、評書畫、彈琴曲、下圍棋,傾聽他的煩惱,分享他的喜悅。徽宗趙佶認為李師師不染半點世俗泥塵,心甘情願地拜在她的石榴裙下。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此時用來形容徽宗十分恰當。可是徽宗趙佶依然我行我素,在李師師那裡留連忘返,有時到第二天也不回來,還傳旨給百官,說自己有些小風寒,不能上朝了,真是把江山都丟在腦後了。
不願意進宮的妓女
徽宗趙佶與李師師相交越深,越覺得她珍貴,徽宗三番兩次想請李師師入宮為妃,都被李師師拒絕了。久而久之,徽宗也不提這件事了,認為她自由慣了,也許不想當那種毫無自由的皇家玩物。於是,趙佶只得仍舊偷偷摸摸溜出宮門,到李師師身邊去享受那種若即若離的愛情生活。後來,他怕人家發覺自己狎妓的醜事,乾脆打著給禁衛軍建造宿舍的名義,從宮苑側門開通了安全保密的通道。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徽宗趙佶狎李師師的事情,就鬧得盡人皆知了。
徽宗趙佶風流好玩,實實在在是誤了國家,敗壞了江山,辜負了祖宗社稷,最後自取其辱,客死敵國。一代名妓李師師,在國破家亡後,卻沒有繼續沉淪,當了女道士,也不枉徽宗疼愛她一場。後來兵荒馬亂中,據說李師師流落南方,實在是令人無限同情。後人曾經寫詩感嘆:
輦轂繁華事可予,
師師垂老過湖湘。
鏤金檀板今無色,
一曲當年動帝王。
D. 什麼是狎妓娼妓和狎妓有什麼區別
狎妓:
動詞、指古人閑暇時進行的一種單人或多人的遊玩活動,地點多數在古時專業的青樓和妓院。
娼妓和狎妓區別:
一、詞性、詞義的區別:
1、娼妓:
名詞,原本指賣藝為生的女子,後來指泛指賣淫的女性。
2、狎妓:
動詞、指的是古人閑暇時豐富業餘生活而進行的一種單人或多人的遊玩活動,地點多數在古時專業的青樓和妓院。
二、出處的區別:
1、娼妓: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他每有人愛為娼妓,有人愛作次妻。」
2、狎妓:
明·張岱《陶庵夢憶》卷四·二十四橋風月:余族弟卓如,美須髯,有情痴,善笑,到鈔關必狎妓,向余噱曰:「弟今日之樂,不減王公。」
(4)馬鞍山妓怨擴展閱讀:
相關片語:
狎游(嬉戲親昵);狎浪(淫穢放浪);狎侮(輕慢;侮辱);狎熟(親昵、熟悉);狎慢(親熱輕慢);狎媟(親昵而近於放盪);狎笑(親昵嬉笑)。
狎習於亂而容於治,故鄭人不能歸。——《韓非子·南面》。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論語·鄉黨》。
又如:狎弄(親近戲弄);狎近(親近);狎異(親近異常)。
不重視或不注意[disregard]。
禮,君不使無恥,不近刑人,不狎敵,不邇怨。——《穀梁傳·襄公二十九年》。
又如:狎侮(輕視;忽視);狎敵(輕敵);狎視。
E. 青樓不等於妓院,青樓女子並非妓女,為何這么說
在我們的印象中,青樓似乎就是妓院,而青樓女子也就是妓女,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也不能簡單的等同,青樓並不等於妓院,妓院也並非青樓,青樓女子也並非妓女。五大證據可以證明。
首先,“青樓”到底是什麼?
因此,青樓並等於妓院,青樓女子並非妓女,她們是當時中國最有才華、最有文化、最漂亮的女人,而且她們傳承了很多好的文化。只可惜現在有青樓卻沒文化,有青樓女子卻沒才藝。
F. 馬鞍山為什麼沒有掃黃打非行動
回復 1# 已經打過了哦! 樓主你咋不知道呢?我估計你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吧 你是想知道什麼時候你好方便去偷歡一下吧 。。。。
G. 名妓有人知道么
青樓中的女子猶如別人手中的玩偶,一生難得為自己做一次主。她們附庸風雅、攀權附貴,無非是為了結束自己浮華而空虛的風塵歲月,找到意中人,過上平靜的生活。 這些貌美而薄命的女子,她們從來不入正史的法眼,但是在歷代的野史稗紀中中,她們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筆,以多情、俠義、溫柔蜷娟、充滿靈性的生命姿態,為我們這個民族增添了另外一道多姿多彩的歷史符號。這就是名妓艷史。
古代十大名妓編輯
編輯
第一名 巾幗英雄 須眉比之竟折腰-------梁紅玉
梁紅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父親行伍出身,後征方臘戰敗獲罪被殺,紅玉由此淪為京口營妓。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強弓,在京口宴會上認識卓爾不群的名將韓世忠,兩人惺惺相惜,隨成眷屬。北宋滅亡後,金軍繼續南下,在京口與韓世忠的部隊遭遇。
梁紅玉英姿颯爽,紅妝披掛,揮動金山戰鼓,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大敗金兀術,並圍困金兵於黃天盪達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華夏,威揚夷狄。
後來韓世忠、岳飛、劉俊三路北伐,梁紅玉隨率一女兵隊伍,屢敗金人、屢立奇功。而「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也由此而起。
縱觀中國歷史,真正能讓須眉折腰的女子,無非花木蘭、武則天、粱紅玉而已,昭君、貂禪走的是「曲線」救國的道路,根本與前三者不可比擬,而歷史上有無花木蘭其人,還待考證。
一位風塵女子,能在歷史上取得如此輝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於其它九位文妓的經歷。
這樣一位不輸須眉、為國為民且有勇有謀膽識過人的「俠之大者」,如若她甘為第二,那誰可堪當第一?
第二名 傾城名花薄命紅顏錢塘名妓------蘇小小
蘇小小出身於錢塘一戶殷實人家,她家先世曾在東晉朝廷為官,晉亡後舉家流落到錢塘。蘇家利用隨身攜帶的金銀珠寶為本錢,在錢塘作買賣。到了蘇小小父母這一代,已成為當地的富商。蘇小小是父母的獨生女兒,所以自小被視為掌上明珠,因長得玲瓏嬌小,就取名小小。
蘇家雖是商賈之家,但沿襲了祖上香書遺風,聰明靈慧的蘇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可惜好景不長,她十幾歲時家道中落,蘇小小,最終淪為南齊錢塘名妓。
她能歌善舞,公藝傾絕當時,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與阮朗相遇,一見鍾情,結為伴侶。不幸被阮郁始亂終棄,後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
她年方十八,偶遇風寒,賈姨娘勸她自重,她卻自覺無可留戀,不再進葯,芳年逝世,獨留春香芳影於人間。一代薄命紅顏,終於含恨夭折風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
難怪後世文人詠之不絕。清初詩人袁牧更以與蘇小小同為鄉親為榮,刻一印「錢塘蘇小是鄉親」。
蘇小小的生可謂古典唯美主義的絕唱,她結交的既不是帝王將相,也不是什麼英雄名士,死後卻為歷代文人墨客,或以詩詞憑吊,或以文章作傳,有著濃烈的蘇小小情結。
在中國的艷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摧的芳名,所以把她排在第二位,應不為過。
第三名 空谷幽蘭 艷冠群芳 傳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紅顏。晚明之際,這里誕生了一位名揚江南、技壓群芳的才女——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金陵人(今江蘇南京)。名白,號青蓮,別號青蓮女史,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生於南曲青樓之中,天資巧慧,容貌娟妍,能歌善舞,琴棋書畫莫不知曉,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喜歡旅遊,醉心於山水之樂。
董小宛出生煙花,閱盡人間的悲歡冷暖,但卻有著超然脫俗的清秀與靈氣,她聰慧絕倫,才藝超群,引得無數才子佳人驚奇贊嘆。
董小宛善刺綉,工曲藝,被稱為「針神曲聖」,還位列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著名的如皋「董糖」即由她親手創制,精美菜餚「董肉」也屬於她的發明專利。董小宛有「古往今來第一妾」的美譽,著有《奩艷》一書傳世。
她重情有義,度盡劫波,終得與如意郎君,長相廝守;她氣節凜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業。雖然年僅二十八歲即花名凋零,然「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傳奇一生。 董氏如此多才多藝,屈居第三,猶為可惜。
不過也有版本說,此董小婉就是被洪承疇獻給順治為妃的董鄂妃。她是被皇太後賜死,導致順治轉而消極厭世,竟去五台山出家為僧的第一女主角。
如若果真如此,她的確未與如意郎君私守而是後被賜予順治帝,那我覺得她的排名就不會屈居第三了。因為如若這樣,那麼她就是又一改變歷史的女子,在加上她自身的才藝及經歷,當越於蘇小小之前才可。
不管實情如何,對於董小婉我一直為其可惜也尤為欣賞。
第四名 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師師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象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師師。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又鄰居撫養長大,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媼將她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高俅、楊戩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楊戩趕回去上朝。從此宋徽宗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隔三差五就以體察民情為由,出宮來李師師這里尋歡作樂,有時還叫著大學士王黼同去。李師師漸漸也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萬歲爺駕臨,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師師可非往日可比,身份雖然仍是名妓,卻也「名花有主」,有權勢的王公貴族也只能望「師」興嘆。
可是偏有武功員外郎賈奕以前與李師師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後不免醋意大發,寫了一首諷刺宋徽宗的詞:閑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聖情琿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盟言。滿掬沉檀噴瑞煙,報道早朝歸去晚回鑾,留下鮫綃當宿錢。宋徽宗聽說後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後還是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
其實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著這個空兒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給李師師一個新鮮的橙子,聊了一會兒就要回宮,李師師假意挽留道:「現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而宋徽宗正因為身體沒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彥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豈知宋徽宗痊癒後來李師師這里宴飲,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一出口就後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一定在屋內。臉色驟變,過了幾天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李師師為其送行,並將他譜的一首《蘭陵王》唱給宋徽宗聽: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讖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凄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宋徽宗也覺得太過嚴厲了,就又把周邦彥招了回來。
宋徽宗玩物喪志,對邊境上的危機滿不在乎,終於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宋朝南渡後,李師師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出家產抗金,自己遁入空門。有人說她被金軍掠走,吞金自殺。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在錢塘江淹死了。
這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女子,雖然沒有梁紅玉衛國為民的作為,沒有蘇小小的人氣,沒有董小婉的哀怨,但她的才情卻與她們不相上下。再加上她與皇室的淵源,屈居第四尢為可惜。
第五名才情斗八高膽識過須眉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
柳如是,生於1618年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朵奇葩,秦淮八艷之一,浙江嘉興人。本名楊愛,楊影憐,後改姓柳,名隱,又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因讀辛棄疾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
她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涯。
她,一適周道登,再愛宋徵輿,三適陳子龍,最終與錢謙益白頭偕老,敢愛敢恨,視封建禮法如無物;豪邁不讓須眉,忠心為國,明亡時力勸丈夫殉節,自己投水以殉國;膽識過人,伉儷情深,為救夫君願以身代死。
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錢謙益在世之時曾作詩贊頌:從行赴難有賢妻!
她才華橫溢,秦淮名妓中堪稱第一,詩文雄健渾達,神奇妙曠,脫盡紅粉閨氣·····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傳奇!
這位風塵女俠氣節錚錚,足以令無數須眉汗顏,如出污泥之白蓮,為世間留下不盡清芳。
第六名沖冠一怒為紅顏爭得娥眉匹馬還------陳圓圓
明清鼎革,風雲變幻。剛愎自用的崇禎、趨炎附勢的田弘遇、反復無常的吳三桂、驕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劉宗敏、陰險狡詐的牛金星,專權好色的多爾袞。。。。
這些權重一時,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男人分為三方,書寫了一段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歷史。然而,一位亂世佳人突然出現於這一舞台上,頓時成為這個男人世界的焦點,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使歷史法碼失去了平衡,讓這些男人,不失時機、不惜代價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於是風雲突變,改變了他們自己的歸宿,更改了中國的歷史。
陳圓圓,這位秦淮河畔的絕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傾;帝星殞落,霸王為僧,當世梟雄,為之搏命;生靈塗炭,傾國傾城。。。。
這是大多版本對陳圓圓的評說,可我個人比較同意「陳氏因帝王而聲名鵲起,亦因帝王而才情泯滅,歷史有陳亦如是,歷史無陳復如是。」這種說法。
也對很多為陳圓圓平反的說辭比較欣賞。畢竟那樣動盪的年代不是一個女子可以改變的,她所起的僅僅是「推波助瀾」的作用吧!就像「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一樣。我認為貂蟬之於呂布和董卓,只是一個借口,因為兩個強者在同一個平台只能留一個,而古代那些美女所起的作用僅僅是一個合適的理由罷了。況且還有版本說吳三桂本就是清朝一史官的舅舅。。這里也不探討真假了。。。。而我把陳圓圓排在第六位也不負於她「傾國傾城」的紅顏吧。
第七名紅箋才女 不長傳奇 唯一的一朵------薛濤
薛濤,唐代女詩人。字洪度,一作宏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生於成都。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後家道中落,16歲墮入樂籍,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為「詩伎」。在唐朝,歌舞坊很多。一個弱女子,歌舞坊的日子是不是一種煎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劍南節度使韋皋鎮蜀,惜薛濤之才,准備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官職,後雖未付諸現實,但「女校書」之名已不脛而走,遂成為成都著名營伎。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歌兒就在耳邊溫柔地飄。 薛濤亦被世人稱為「掃眉才子」,後退隱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創紅色小八行紙「薛濤箋」。其書法筆力峻激,無一點胭脂氣;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
然而到了後世封建文人那裡,她卻蒙受了「輕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薛濤之詩恰如其人,質朴如白衣處子婷婷獨立毫無俗態,表白其胸襟,盪盪然如一泓清水。對於我個人來說,欣賞薛濤之才情尤甚,屈居陳圓圓之後很是可惜。
第八名 詩畫雙絕馬湘蘭
馬湘蘭,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金陵(今南京)人。名守貞,字湘蘭,小字玄兒,又字月嬌,人稱「四娘」。
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故號「湘蘭」。她的蘭花圖和蘭花詩堪稱一絕,是當時文人雅士爭相收藏的寵物。曾撰有《湘蘭子集》詩二卷。另有傳奇劇本《三生傳》,今佚。
她的繪畫在國外一直被視為珍品,現在北京故宮的書畫精品中也收藏著馬氏的蘭花冊頁。
做為一個青樓女子,馬湘蘭與當朝書香大雅,一代名士王稚登有著三十多年的生死戀情,她寫給王稚登的書信都收藏在《歷代名媛書簡》中。在王70大壽時,馬氏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前往蘇州置酒祝壽,「宴飲累月,歌舞達旦」,歸後一病不起,最後強撐沐浴以禮佛端坐而逝,年57歲。
馬湘蘭「姿首如常」而能名冠當時,流芳後世,成為名噪青史的「秦淮八艷」之一,其才情可見一斑。
我個人對馬湘蘭本人並無太多了解,可能現在的時代對於她的傳頌比較少,大概與她與皇家無任何牽連有關吧。不過她即與皇室及名人都不太多牽連卻能被諸多書集記載,可見其才情不是一般。排在第八位應不為過。
第九名 亂世名姬 柔腸俠骨-----李香君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紅姑娘,媚香樓在秦淮河畔屬於那種比較高級的妓樓,這種妓樓里的姑娘多是賣藝陪笑不賣身,李香君便是這種典型。
李香君體態嬌小玲瓏,膚色瑩白如玉,綽號「香扇墜」,在秦淮八艷中,她沒有陳圓圓那樣的艷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
她忠於愛情,矢志為侯方城守貞;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鋮面前公然唱出「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寧不教須眉愧煞。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雖然她不像梁紅玉那樣有勇有謀,巾幗不讓須眉,但我個人對她的「凜然正氣」很是敬佩。雖然她並不是為國為民,但單憑她敢在權臣魏的面前公然唱出那一句「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她就堪當十大名妓之一。
第十名 傾倒西東方的清末名妓------賽金花
寒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她一生姻緣分分合合,極富傳奇色彩,由妖冶風流的妓女,到狀元郎之妾,欽派公差夫人,又淪為青樓名妓,可謂幾度沉浮。
賽金花的魅力在於:當與賽金花同時代的慈禧高坐廟堂讓她的大臣們白天跪倒她的三寸小腳跟前時,賽金花卻接著側卧暖床讓這幫人晚上繼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連李鴻章這個國家「上樑」都難以倖免,其它那些衙門里的「下樑」們就可想而知了。什麼封疆大史德曉峰對賽金花是一見「重」情,什麼戶部尚書立山以千兩紋銀買與賽金花「來日方長」等等。
然而,賽金花最重要的一位情人卻是與她的首任丈夫兼狀元公洪鈞出使歐洲四國的時候認識的德國駐俄陸軍中尉瓦德西。若干年後,時任聯軍司令的瓦德西率領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時,賽金花以舊情人的身份力促瓦德西整飭紀律,制止士兵搶掠,大量保全北京城百姓們的生命財產,並使北京城的治安保持了良好的狀態。以致於有詩雲:「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爭傳賽金花。」 另外,賽金花對當時和議的達成,八國聯軍退出北京城一事出力尤多。以致於成了:朝局之轉變,民生之利鈍,不在袞袞諸公之手,而系在一妓女手中。真是千古之未有、世界之奇談。
賽金花一生中嫁過三人:先嫁同冶年間狀元公洪鈞,後嫁滬寧鐵路總稽查曹瑞忠,最後嫁的是民國政府參議員的魏斯靈。魏斯靈死後,為魏家所逐,閉門寡居,嘆別苦影,孤守餘生。凄苦度日十五年余。
死後,家鄉人集資了其後事。 這真是:"救生靈於塗炭,救國家如沉淪,不得已色相犧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頌;乏負廓之田園,乏立錐之廬舍,到如此窮愁病死,無兒來哭,無女來啼。"
賽金花詳細事跡也可參見《孽海花》、《彩雲曲》等書。
請採納
H. 奇葩的明朝「滿倉兒案」,搞得朝廷一片混亂,為何說是因為一起歌妓案搞的
因為這起案件的主人滿倉兒,就是一位歌妓,故事的發生也是因為她歌妓的身份引起的。滿倉兒本來是一個武官的女兒,但是因為她父親吳能的地位底下,家裡貧窮,就把滿倉兒賣給了媒人。但是呢,媒人看不上她,又把她賣了出去,經過多次轉手倒賣,滿倉兒成了樂工袁璘手裡的一個歌妓。
這件事本來只是一個歌妓的歸屬問題,後來引起了朝廷內部的斗爭,甚至是讓幾十個人官員因此入獄。朝廷上各個勢力明爭暗鬥,管理混亂,也暗示了明朝時期東廠仗著權勢橫行霸道,各級官員之間「官官相護」,導致冤案重重。
I. 你怎麼看待「妓女」這個職業
有些是無可奈何,有些純粹是好吃懶做
不過也難怪有那些看法,畢竟這個社會笑貧不笑娼
不過個人覺得吧,任何以「人」為對象進行的交易,都不能說是種進步的、正常的存在
一旦人可以和其他物品相提並論擺在貨架上供同類消遣並被整個社會視為理所當然,那麼會是件很可悲也很可怕的事情
有固定「經營場所」的還好些,跟著陌生客人到處亂跑的,遇見一次變態殺人犯就沒命了。
在國外不少地方是一門正當的職業,有正常的身體檢查,有紅燈區。
另外之前在美國有個華人的女生lin不也是拍了很多片在賣嘛,但她其實還是在讀大學的。當然人家只是當這個是工作,在賺學費。
當然國內這個是非法的了。我覺得你男朋友的想法也沒啥不正當的。
其實這些就像當初上海有很多小孩子被人從山區以一年給他們父母500塊得價格弄來上海,說是過好日子,其實來了之後都是被打斷手打斷腿,讓他們每天出去乞討。這些東西是個社會現象,如果全民意識都提高了,他們自然沒市場,有需求就有市場。全民意識?天方夜譚,所以還是需要我們自己把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