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反壟斷法各機構之間的分工如何
商務部反壟斷局主要職責是:負責審查經營者集中行為,指導中國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工作以及開展多雙邊競爭政策國際交流與合作
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價格監督檢查司的主要職責是:負責依法查處價格壟斷協議行為。國家和省兩級具有行政執法權,市縣兩級是配合調查,跨省案件由國家發改委負責指定牽頭辦案或者聯合辦案,重大案件由國家發改委直接組織查處。
全國工商總局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執法局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反壟斷執法(價格壟斷協議除外)等方面的工作
『貳』 更換天然氣時強制購買指定燃氣灶可以向哪個部門投訴
天然氣公司及燃氣具銷售單位屬於城管委燃管辦負責,有個專門的科室負責燃氣具的銷售
『叄』 我國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壟斷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 不正當競爭行為(違法本章規定的行為均屬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第六條 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第七條 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
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帳。
第九條 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
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第十一條
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銷售鮮活商品;
(二)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三)季節性降價;
(四)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
第十二條 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第十三條 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
第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第十五條 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
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三條 本法規定的壟斷行為包括:
(一)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
(二)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肆』 沒有工商營業執照和燃氣經營許可證在銷售液化氣向什麼單位舉報
當地的工商局,或者就近的轄區內的工商所。
『伍』 天然氣公司歸哪裡管,我去燃氣公司開戶,人家說開發商欠他們錢,不給住戶開戶,找物業也是推三阻四,沒用
天然氣公司歸市公用局管。當地沒有公用局的,由市政府能源辦公室管理。
燃氣是壟斷行業,政府直屬的企業。
說看營業執照的,估計是未成年人回答的問題。燃氣公司的營業執照誰見過?再說,營業執照是工商局發的,這事工商局管么?工商局敢管燃氣公司么?
『陸』 反壟斷在中國由哪些機構實施情況如何
中國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包括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商務部反壟斷局和國家工商總局
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
實施情況要說起來就比較復雜了,三個部門各有進展。其中商務部反壟斷局每年年底都會有專題發布會,介紹反壟斷法的工作進展。下面是最新的數據:
一、配套立法
《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商務部高度重視配套立法工作。結合執法需要,制定了立法規劃。根據「輕重緩急、循序漸進」的原則,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規、指南、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初步構建了在經營者集中方面反壟斷的體系。在申報方面,2008年8月,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工作實施,明確了經營者集中申報的營業額標准,為經營者集中申報提供了法律依據。2005年7月,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發布了《金融業經營者集中申報營業額計算辦法》,對金融機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業經營者集中申報營業額的計算做出了特殊規定。2010年1月,《經營者集中申報辦法》正式實施,為經營者集中的形式、營業額的計算、申報文件資料等問題做了明確規定。在審查方面,2009年5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發布《關於界定相關市場的指南》,明確了界定相關市場的基本依據、一般方法和經濟學分析思路。2010年1月,《經營者集中審查辦法》正式實施。對當事方的申辯權、聽證程序、反對意見和限制性條件等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2010年7月頒布了《關於實施經營者集中資產或業務剝離的暫行規定》,為規范經營者集中附加資產或業務剝離等限制性條件的監督實施提供了更為具體的依據。2011年9月,頒布了《關於評估經營者集中競爭影響的暫行規定》,對《反壟斷法》第27條和第28條進行細化,明確了商務部對經營者集中競爭影響評估的因素和標准。該規定旨在增強經營者集中審查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在規范商務部審查工作的同時,指導經營者做好申報工作。在檢查執法方面,2011年12月,商務部頒布了《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對《反壟斷法》第48條進行細化,明確規定了的未依法申報的經營者集中調查職責、調查的啟動、調查的內容和程序、調查的措施、處理決定,對調查者權利義務的界定。該規定對於提高經營者的守法意識、全面貫徹實施《反壟斷法》具有重要作用。在立法方面,在立法過程中,商務部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根據執法實踐的需要進行立法規劃。根據「輕重緩急、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立法工作。二是積極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又立足於中國執法實踐,在不斷總結自身執法經驗的基礎上,參考歐美等其他司法經驗,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反壟斷規則。三是公開透明,在立法過程中廣泛徵求專家、學者、律師事務所、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各方面意見。
二、執法實踐
在反壟斷執法方面,商務部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案件審查機制。在案件大幅增長的背景下,著力提高案件審查質量和效果。辦理了一些重大復雜案件,切實維護了市場競爭秩序、保護了消費者權益。自2008年8月《反壟斷法》開始實施以來,至2012年6月30日商務部共收到了經營者競爭申報518件,立案475件,審結464件,無條件批准449件(佔97%),附條件批准14件,禁止1件,兩項合計佔3%。就同期相關數據對比來說,中國的立案總數比美國、歐盟相對較少,但通過審查的比例較高。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我國進入進一步審查階段的案件的比例較高,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反壟斷立法對審查時間規定較為嚴格。立案以後即使出現一些特殊情況,商務部也不能以任何理由重起時間計算。即便需要附件限定條件,法律也沒有授權商務部可以延長審查期限。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進一步審查階段,乃至進入延長期階段的案件並不意味著必然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從過去幾年的執法執行的情況來看,商務部審查的經營者集中案件呈現出以下特點:從案件數量來看,立案的案件數量的增長幅度較大。2008年立案17件,2009年立案78件,2010年立案118件,2011年立案185件。可見,每年都以較大的幅度在增長。從集中方式來看,大部分案件是屬於股權收購。以2010年為例,在審結案件當中,股權收購113件,佔60%。創建合營企業45件,佔24%。資產收購12件,佔6%。2011年股權收購101件,佔62%。組建合營企業49件,佔30%。資產收購5件,佔3%。從案件的集中性質來看,大部分屬於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集中之間的橫向集中。在審結的案件當中,2010年橫向集中115件,佔61%。縱向集中22件,佔12%。混合集中46件,佔24%。2011年橫向集中97件,佔61%。縱向集中13件,佔8%。混合集中42件,佔26%。從案件涉及的行業來看,大部分案件發生在製造業。在審結的案件當中,2010年製造業122件,佔65%。批發零售業12件,佔6%。采礦業10件,佔5%。2010年製造業107件,佔64%。IT業13件,佔8%。批發零售業12件,佔7%。
『柒』 地方舉報類似商業壟斷行為應到什麼部門
中國反壟斷三大執法機構——商務部的反壟斷局、國家發改委的價格監督檢查司和國家工商總局的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到地方就是商務局,發改委,工商局.
『捌』 我家開通天然氣的時候華潤燃氣公司派了一位不屬於他們公司的工作人員去我家,結果多收我們六十幾塊錢,...
找華潤投訴啊,因為這個是他們聯系的安裝人員,如果他們推脫你可以反問是不是他們公司和外面的安裝工合計好了來騙消費者的錢的
『玖』 燃氣公司屬於哪個監管部門
燃氣公司屬於住建局監管,業主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可以向當前住建局舉報,當然也可以向安監局舉報,安監局也負責有這方面的監管權利城市管道燃氣公司屬於市工商局監管。
根據《燃氣部門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第四條規定:
1.根據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設部負責管理全國城市燃氣安全工作,勞動部負責全國城市燃氣的安全監察,公安部負責全國城市燃氣的消防監督。
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建,勞動(安全監察)、公安(消防監督)部門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共同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燃氣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道天燃氣:
《城市燃氣管理辦法》於1997年12月23日建設部令第62號發布。該《辦法》分總則、規劃和建設、城市燃氣經營、城市燃氣器具、城市燃氣使用、城市燃氣安全、法律責任、附則8章48條,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1年9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廢止〈城市燃氣安全管理規定〉、〈城市燃氣管理辦法〉和修改〈建設部關於納入國務院決定的十五項行政許可的條件的規定〉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10號)決定,廢止《城市燃氣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