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臨淄可以到最近的地方哪裡去爬山
淄河對面有牛山, 煉油廠那面有虎山, 在往南還有蜂山、象山。
⑵ 想知道:淄博市 從淄博站火車站到臨淄馬鞍山風景區怎麼坐公交
早晨七點半有趟火車去,花三塊五毛錢就行啦。口頭下。
⑶ 臨淄有哪些著名景點
淄博市主要旅遊景點
排名不分先後: 齊長城、田齊王陵、稷下學宮、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博山淋漓湖風景區、周村古商城 聊齋城、原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峨庄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古車博物館、馬鞍山風景區、沂源九天洞、齊國歷史博物館、開元溶洞、樵嶺前風景區、中國陶瓷館、王漁洋紀念館、管仲紀念館、孔子聞韶處、桓公台、原山泰山行宮、奎盛園風景區、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梓童山景區、夢泉生態旅遊區、姜太公祠、東周殉馬坑、峨庄瀑布群、蒲松齡故居、齊國故城遺址、淄博市博物館、泉河頭姜太公旅遊中心、顏文姜祠、趙執信紀念館(因園)、文峰山公園、沂源溶洞、桐林田旺遺址、稷山洞石墓群、臨淄足球博物館、臨淄古錢幣博物館、潭溪山、黑鐵山古月樓博物館、玉黛湖滑雪場、聊齋園、漁洋祠、博山溶洞、王士禎故里、北魏造像碑碣墓誌、青雲寺、爐神廟、忠勤祠、四世宮保坊、磁村古瓷窯址、昌國故城、逢陵故城、楊寨塔、寨里大張古瓷窯址、辛店乙烯墓地、振衣閣、碧霞元君行宮、匯龍橋、齊景公殉馬坑、於陵故城、小龐遺址、高陽故城、萊蕪故城、焦裕祿紀念館、九鼎蓮花山、沂源牛郎織女景區、沂源天湖旅遊度假區、鳳凰山旅遊景區、博山泉河頭風景區、沂河源國家水利風景區、太公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千乘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黃河國家水利風景區、大蘆湖風景區、文昌湖旅遊度假區
⑷ 山東省淄博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淄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發展旅遊業的豐富資源條件,「齊風陶韻·生態淄博」旅遊品牌優勢逐步顯現。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淄博市旅遊業的資源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發揮,並形成了"一個中心、五條環線"的旅遊發展新格局。其旅遊資源豐富多彩、特色突出,人文景觀縱覽古今,自然景觀涵蓋全市。
淄博市主要旅遊景點齊長城、田齊王陵、稷下學宮、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博山淋漓湖風景區、周村古商城聊齋城、原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峨庄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古車博物館、馬鞍山風景區、沂源九天洞、齊國歷史博物館、開元溶洞、樵嶺前風景區、中國陶瓷館、王漁洋紀念館、管仲紀念館、孔子聞韶處、桓公台、原山泰山行宮、奎盛園風景區、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梓童山景區、夢泉生態旅遊區、姜太公祠、東周殉馬坑、峨庄瀑布群、蒲松齡故居、齊國故城遺址、淄博市博物館、泉河頭姜太公旅遊中心、顏文姜祠、趙執信紀念館(因園)、文峰山公園、沂源溶洞、桐林田旺遺址、稷山洞石墓群、臨淄足球博物館、臨淄古錢幣博物館、潭溪山、黑鐵山古月樓博物館、玉黛湖滑雪場、聊齋園、漁洋祠、博山溶洞、王士禎故里、北魏造像碑碣墓誌、青雲寺、爐神廟、忠勤祠、四世宮保坊、磁村古瓷窯址、昌國故城、逢陵故城、楊寨塔、寨里大張古瓷窯址、辛店乙烯墓地、振衣閣、碧霞元君行宮、匯龍橋、齊景公殉馬坑、於陵故城、小龐遺址、高陽故城、萊蕪故城、焦裕祿紀念館、九鼎蓮花山、沂源牛郎織女景區、沂源天湖旅遊度假區、鳳凰山旅遊景區、博山泉河頭風景區、沂河源國家水利風景區、太公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千乘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黃河國家水利風景區、大蘆湖風景區、文昌湖旅遊度假區
⑸ 臨淄怎麼去淄川馬鞍山
從臨淄做坐20路車到張店,再坐1路車到淄川,從汽車站(在服裝城西門)坐21路(淄川——淄河鎮),到終點下車。淄河鎮就是原來的口頭。終點站在淄河邊,下車後過河,沿山路上山,大約1小時即可到頂
⑹ 齊國人的後代去哪個地方
應該是已經分部到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我僅僅以當時齊國流傳下來的姓氏為例子來解釋一下:
查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7位。一是出自姜氏,炎帝後裔。春秋齊國齊頃公兒子被封於「楂」,後代以封邑作為姓氏,成為「楂姓」,後來去掉「木」字邊旁,成為「查姓」。二是出自羋姓。春秋楚國公族大夫封在查邑,後代以邑地名為姓氏。西漢時主要分布在臨淄郡,即今山東省臨淄區一帶。
查氏流傳的古老行時,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一位,人口約一百零三萬余,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054%左右。查姓自春秋時查延受姓肇始,至今有二千六、七百年歷史。一個如此古老姓氏的族人經歷了許多風雨滄桑,由於種種不同的原因,他們的子孫後代現已散居全國、甚至世界各地。
查姓人的播遷情況,各姓氏書均未有明確記載,使我們很難全面把握其繁衍播遷的歷史軌跡。據《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載一些資料表明,查姓從春秋受姓至兩漢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曾長期籍居於今山東、山西、河南一帶,而且繁衍興旺,人口眾多。自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查姓人才紛紛南遷至江蘇、安徽、江西等地。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五代時,查文徽有南唐軍事支柱之稱,後隨南唐降宋太祖趙匡胤,居歙州休寧(今屬安徽)。其孫查道致仕後舉家遷海陵(今江蘇泰州),成為海陵望族。南宋時,海陵成為金國與南宋王朝金戈鐵馬的交鋒處,一部分查姓人遷居長江以南躲避兵火。此後隨著戰爭的持續和代金而起的元軍大舉南侵,查姓人在南方各地散居開來,今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廣東等地均有查姓人定居。元末,華中、華東戰火彌漫,百姓流離失所,許多人逃亡於華南、西南各省。明初,山西查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明中葉以後,有沿海之查姓遷居台灣,進而播遷東南亞各國。清以後,查姓在全國分布之地進一步擴大,西北、東北一帶均有查姓人定居。一九四九年蔣介石敗退台灣時,有較多江浙之查姓人渡海赴港、澳、台。如今,查姓人幾乎分布全國各地。根據江西都昌、星子的《查氏宗譜》所載,粗略地按早期世系(其中所列世次,是依據江西都昌、星子《查氏宗譜》的世次,可能與其它處查氏家譜世次不盡相同)為線索,描繪一下為數很少的、幾個大塊集居地查姓人的遷徙路線。這些資料,有的在宗譜世系圖中有明確記載,有一部分載於宗譜的《遷徙目錄》、《舊譜地理》;另有一部分是在有關資料中搜尋並得到了相應證實的。
一世查延至四世查信居隸濟陽的查邑,屬魯國,今山東境內。詳址待考。
五世胥臣至八世胥童居晉(均為官於晉。胥臣得嘗地於先茅,即今之山西翼城一帶;譜載胥童封居原邑)。
十二世查何居齊東濟陽(封濟陽伯,所居即所封)。
十三世查中居涿鹿郡(今河北涿縣)。
弟查義遷居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
弟查仁遷居河東(今山西西南部)。
二一世 查忠居濟陽(封濟陽伯,所居即所封)。
二九世查椿齡自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市)遷九江箬廬源(今屬江西九江縣)。
三十世查義宏自九江遷兗州府濟寧州(今山東濟寧市)。
三六世查彥昭由濟寧州遷高郵州(今江蘇高郵市)。
三七世 查義祖由高郵遷歙州篁墩(今安徽黃山市屯溪區東北、新安江北岸,屬屯光鎮。古為歙縣西水陸交通樞紐),為查姓新安統嗣祖。
三八世查社宇由歙州徙居丹陽。
三九世查儀(字文傑,一說仲義)由歙州(一說自丹陽)遷居九江。
八十一世 查少林(字文春)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
弟查偉(字文熙)為官致仕後遷宣城之涇縣九都震山,為今安徽涇縣查姓始遷祖。
在家譜記載中,儀、偉分遷是查姓人播遷的第一個大分支。下面記述的是查儀一支:
四一世查存義由九江遷安徽宣城。
四四世查瑛因黃巢之亂由宣城遷隱安徽歙州篁墩。
四五世查師詣、查師讓、查師詡(譜稱「三師」)兄弟異籍,後發展為多處查姓始祖。
在家譜記載中,「三師」分遷是查姓人播遷的第二個大分支,現分支敘述:
查師詣一支
四五世查師詣居歙州。
四六世查宗儒,又名昌。遷安徽休寧,為休寧查姓始遷祖。
四七世查文徽居安徽宣州(今安徽宣城市。亦有譜載仍居安徽休寧。其歿後謚宣國公,據推測前種說法也許要准確些。懸疑待考)。
弟查文征由安徽休寧遷江西婺源,為婺源始遷查姓祖(譜載其墓在婺源查公山)。
弟查文彬由安徽休寧遷浙江杭州錢塘縣,為錢塘查姓始遷祖。
在家譜記載中,「三文」分遷是查姓人播遷的第三個大分支。
四九世查道(文徽孫)致仕後遷居海陵(今江蘇泰州),為泰州查姓始遷祖。
查永之(查道子)自休寧遷婺源鳳山(出繼查文征系查甄為嗣)。
查慶之遷江陵再遷泰州。
五二世查銓(查元方五世孫)由安徽休寧遷江西浮梁桂溪。後裔六二世查立可攜子敬三、敬四由浮梁逾大江遷安慶府思常河。
查敬四遷池州銅陵。
查敬三有六子稱「六興」又分別異籍:
查興一由思常河遷安徽懷寧縣霍家山,為霍家山、海螺山、查家灣查姓始遷祖。
查興二由思常河遷安徽太湖縣青龍崗,為太湖小安山、望江涼泉佩山查姓始遷祖。
查興三由思常河遷安徽太湖小湖口,為小湖河、羅陂坂查姓始遷祖。
查興四由思常河遷安徽宿松城西,為黑羊河、大塘角、大湖查家坂查姓始遷祖。
查興五由思常河遷安徽太湖小池,為太湖查家橋、潛山界牌石查姓始遷祖。
查興六由思常河遷安徽潛山縣(存疑)。
五十二世查實浣宋靖康元年(1126)丙午歲,因避金兵由安徽休寧經婺源遷豫之分寧(今江西修水)崇鄉擔糧坑,為今修水查姓始遷祖。
查元常又名九萬於南宋期間遷安徽黟縣,為黟縣查姓始遷祖。
查宗煒由太湖遷安徽望江縣。
查延信由浮梁遷安徽太湖花園羅坡阪。
查文徽裔五七世有多人從安徽遷江西鄱陽,而且不在一地。如:
查洵遷古田、查湘遷角山前、查澤遷棼湖、查中遷懷仁鄉大塔村、查庸遷北珠湖。
查谷遷居浮梁桂溪。
查河遷饒城(今鄱陽、故饒州)後山。
查幾遷饒城酒坊前。
查雲龍、查應辰由婺源鳳山遷江陰、無錫二縣。
查以愚從婺源鳳山遷江陰。
查大武從海寧遷杭州。
查志立從海寧遷杭州府石亭。
查六三由婺源遷光州(今河南潢川縣)。
查里由婺源鳳山遷岩前。
查順興(翼之裔)遷廬江岫山口,為廬江查姓始遷祖。
六四世查發解(元修裔)元朝末年由江西婺源岩前遷往安徽安慶樅陽白梅鄉(古稱桐城白雲山),為白雲山查姓始遷祖。
查國正由白雲鄉遷潛山縣。
查應聘由白雲鄉遷夏堂。
查學圃由白雲鄉遷無為州。
查安祥由鳳山遷陀口。
查必達(元修裔)由婺源遷建德九都塔前查村。
六二世查萬八於元泰定甲子年(1324)由安徽休寧遷湖北浠水白石山,為浠水查姓始遷祖。
六四世查佛使(萬七孫)由安徽休寧遷湖北查家山,為蘄春查姓始遷祖。
六五世查瑜(查文征十八世孫)由江西婺源遷浙江海寧袁花里龍山查家橋,為海寧查姓始遷祖。
六六世查 明洪武間由常熟遷橫林,為始遷祖。其六世孫查欽遷常州市武進區焦溪鎮查家灣。
查承祿曾祖自婺源縣遷江陰,承祿於元代始居華墅,其後裔今居江陰華墅查徐巷、瓠岱橋、北漍九曲橋、屺山查家岩等處,尊查承祿為始遷祖。
查師讓一支:
查師讓為李克用(856-908,唐末將領,沙陀部人。其子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尊他為太祖)副將,隨主由歙州遷入甘陝邊外吐番哈里(一說北燕三韓等處,今址不詳),其後代繁衍情況當代未見記載。
查師詡一支:
四五世查師詡因柳彥章焚盪之亂由歙州遷江西星子龍安里號查家市,為星子查姓始遷祖。
四八世查光干有子孫由星子遷江西湖口縣、河南光州、安徽宿松。
查光燦由星子遷光州(今河南潢川縣)。
查光懿由星子遷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縣)魯城。
查光偉居寧縣石岐。
查喜太從星子西保遷吳城(今屬江西永修縣)。
查桂由星子龍安遷德化縣(今江西九江縣)甘泉鄉。
查永受從德化遷套口。
查學龍由套口游士居湖口。
查井泥由星子石溪遷廣東省。
查雲慶(查光懿之子)由星子龍安遷建昌縣魯城上下塘、赤岸松。
查潤一從建昌魯城遷山西源。
查琛從山西源遷高通山下。
四九世查政化(查光濟長子)由星子遷江西都昌查家道,為今三汊港查家
道等處查姓始遷祖。其後裔遷徙出縣者有:
查世佐、查賢特由都昌查家道遷余干縣三塘。
查賢緒由都昌查家道遷德興縣。
查廣繼與子查賢山、查賢海由都昌查家道遷安慶府太湖縣。
查賢安與子查秀國、查秀治由都昌查家道遷浙江衢州府龍游縣。
查秀琴、查秀瑟、查秀笙由都昌查家道遷安仁縣(今湖南省東南)。
查應覩由安仁縣遷江西余干縣牛頭源。
查秀富、查秀貴由都昌查家道遷東鄉縣招賢源。
查應發由東鄉縣遷鉛山縣吳方。
查應文由殿前遷東鄉縣潤溪樟樹楊村。
查孟江裔查玉章、查玉高從都昌梅洞寺查家遷鄱陽縣四十里街。
查孟祿裔查仲貴從都昌梅洞寺查家遷湖口縣。
查榆裔查玉虎由打柱阪遷湖口縣中團坊。
查金玉、查玉華、查玉龍、查天才從都昌筱水源查家遷鄱陽縣十三都鳴山(今銀寶湖鄉)。
查才從都昌筱水源查家遷鄱陽縣六十里。
查廣烈從都昌筱水源查家遷德興縣城皇廟邊石嶺上。
查昌、查永安從都昌梅洞寺查家遷鄱陽縣馬鞍山。
查振桂由都昌水磨阪查家遷鄱陽縣上田西灣。
查振有從都昌水磨阪查家遷鄱陽縣樟樹灘。
查振夫從都昌水磨阪查家遷浮梁縣王港。
查秉和、查秉明由都昌查家道遷鄱陽縣軍民水庫。
五五世查思(光濟次子查政安之七世孫),由星子遷江西都昌橫塘阪,為今
萬戶、西源等處查姓始遷祖。其後裔遷徙出縣者有:
查文四由江西都昌九都橫塘阪(今萬戶)查家遷鄱陽縣背。
查能一自都昌萬戶查家遷鄱陽縣山龍阪。
查祖德自萬戶大埠頭查家遷鄱陽縣湖田港。
查春良由都昌西源塘口查家遷樂平縣十四都田阪。
查顯由都昌西源塘口查家遷樂平縣九都九墩。
查春呂由都昌西源塘口查家遷鄱陽縣北湖徐家。
六一世查存畊(光舉之子查正奇之十四世孫),由星子遷都昌查家阪,為都
昌陽峰查姓始遷祖。
以上所列,基本上是三十九世祖查儀的後裔。其弟查偉後裔也播遷極廣,例
如:查伯遂(查永餾三子)於明嘉靖年間由安徽涇縣查濟遷銅陵查家圩,為銅陵查氏始遷祖。
⑺ 臨淄區旅遊路線圖
管仲紀念館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標簽: 紀念館
圖片(0) / 評論(0) 陶瓷博物館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圖片(0) / 評論(0) 淄博市陶瓷博物館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圖片(0) / 評論(0) 桓台馬踏湖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桓台縣起鳳鎮
標簽: 湖泊
圖片(0) / 評論(0) 淄博管仲紀念館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標簽: 紀念館
圖片(0) / 評論(0) 淄博梓童山景區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淄川區雙溝鎮藏梓村
標簽: 山
圖片(0) / 評論(0) 中國陶瓷館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張店區西四路中段
圖片(0) / 評論(0) 馬鞍山抗日遺址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淄川區口頭鄉大口頭村南
標簽: 山
圖片(0) / 評論(0) 姜太公旅遊中心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臨淄永流鎮張家莊太公衣冠冢北側
圖片(0) / 評論(0) 忠勤祠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坐落在桓台縣新城鎮新立村街北
圖片(0) / 評論(0) 碧霞元君行宮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博山城區西南的鳳凰山巔
圖片(0) / 評論(0) 寨里大張古瓷窯址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圖片(0) / 評論(0) 楊寨塔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圖片(0) / 評論(0) 昌國故城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張店區灃水鎮劉家村南
圖片(0) / 評論(0) 匯龍橋 門票: 未提供
推薦:0 環境:0 服務:0
地址:淄博 臨淄區 坐落在周村區淦河之上
⑻ 淄博有哪些景區
景區概況
九鼎蓮花山
九鼎蓮花山(4張)
淄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發展旅遊業的豐富資源條件,「齊風陶韻·生態淄博」旅遊品牌優勢逐步顯現。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淄博市旅遊業的資源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發揮,並形成了「一個中心、五條環線」的旅遊發展新格局。其旅遊資源豐富多彩、特色突出,人文景觀縱覽古今,自然景觀涵蓋全市。
2012年,國家A級旅遊區總量達到34處;其中,AAAA級旅遊區10處,AAA級旅遊區10處,AA級旅遊區14處。[1][86]
位於城市中北部的張店區是全市政治中心,也是旅遊、接待、餐飲、娛樂、購物、會展中心。坐落於張店區的中國陶瓷館和淄博市博物館薈萃中外陶瓷精品,展示一萬多年來淄博生產、出土的陶瓷文物,盡顯「淄博陶瓷·當代國窯」風采。
中國陶瓷館
中國陶瓷館(22張)
東部臨淄區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國國都長達800年之久,作為齊地的政治中心達上千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齊文化旅遊區,這里文物古跡浩繁,有「地下博物館」之稱,齊文化博物院、齊國歷史博物館、中國古車博物館、東周殉馬坑、田齊王陵、稷下學宮遺址、孔子聞韶處、桓公台、桐林遺址、管仲紀念館、姜太公祠等景區(景點)蜚聲中外。
西部周村區是「古商城」旅遊區,素有「金周村」、「旱碼頭」之譽,明清時代風格的周村古商城舊址被專家譽為展現中國民族商業發展的博物館群。
周村古商城
周村古商城(16張)
中部淄川區是聊齋旅遊區,既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居,也有建造獨特新穎的聊齋園。
南部博山區和沂源縣是自然景觀旅遊區,山、水、林、泉、洞天然生成,自然資源特別是溶岩資源之豐富在我國北方罕見。博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7-88],牛郎織女景區坐落於沂源縣境內。[89]
北部桓台縣和高青縣是湖泊民俗旅遊區,這里碧水環繞、民風淳樸,一派「江北水鄉」、「北國江南」之景象。
齊都編鍾
齊都編鍾
總投資300多億元的省級文昌湖旅遊度假區[56]、齊文化博物院、淄博市文化中心、印象齊都文化產業園、中國·淄博太空港生態文化產業園、1948文化創意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
淄博市於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A級景區
淄博市國家A級景區名錄(截至2012年)
景區名稱
等級
所在區縣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4A
博山區
聊齋園
4A
淄川區
中國陶瓷展覽館
4A
張店區
周村古商城
4A
周村區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4A
博山區
中國古車博物館——太公湖生態文化園
4A
臨淄區
沂源魯山溶洞群景區
4A
沂源縣
潭溪山景區
4A
淄川區
開元溶洞
4A
博山區
沂源牛郎織女景區
4A
沂源縣
管仲紀念館
3A
臨淄區
齊國歷史博物館
3A
臨淄區
淄川夢泉生態旅遊區
3A
淄川區
馬踏湖旅遊區
3A
桓台縣
618戰備電台舊址旅遊區
3A
沂源縣
博山樵嶺前風景區——博山溶洞
3A
博山區
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
3A
張店區
顏文姜祠
3A
博山區
梓橦山鬼谷洞風景區
3A
淄川區
高青千乘湖生態文化園
3A
高青縣
王漁洋紀念館
2A
桓台縣
唐山佛雕文化園
2A
沂源縣
鳳凰山旅遊區
2A
沂源縣
姜太公祠旅遊中心
2A
臨淄區
蓮花山森林公園
2A
博山區
淄川峨庄雲明山風景區
2A
淄川區
淄博萌山湖荷花生態園
2A
周村區
周村蒲松齡書館
2A
周村區
沂源中庄大果園
2A
沂源縣
高青扳倒井工業旅遊園
2A
高青縣
淄川峨庄瀑布群景區
2A
淄川區
淄川留仙谷景區
2A
淄川區
臨淄金珍堂古錢幣博物館
2A
臨淄區
文昌湖都市農業生態博覽園 2A 周村區
合計
34
[86][89]
主要旅遊景點
排名不分先後:
張店天主教堂
張店天主教堂
淄博藝術博物館(望月樓)
淄博藝術博物館(望月樓)
齊文化博物院、齊長城遺址、田齊王陵、稷下學宮遺址、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博山淋漓湖風景區、周村古商城、聊齋城、原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峨庄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古車博物館、馬鞍山風景區、沂源九天洞、齊國歷史博物館、開元溶洞、樵嶺前風景區、中國陶瓷館、王漁洋紀念館、管仲紀念館、孔子聞韶處、桓公台、原山泰山行宮、奎盛園風景區、玉黛湖風景區[90]、梓橦山鬼谷洞風景區、夢泉生態旅遊區、姜太公祠、東周殉馬坑、峨庄瀑布群、蒲松齡故居、齊國故城遺址、淄博市博物館、泉河頭、顏文姜祠、趙執信紀念館(因園)、文峰山公園、沂源溶洞、桐林田旺遺址、稷山洞石墓群、臨淄足球博物館、臨淄古錢幣博物館、潭溪山、黑鐵山、古月樓博物館、淄博動物園[91]、玉黛湖滑雪場、梓潼山滑雪場[92]、博山溶洞、北魏造像碑碣墓誌、青雲寺、爐神廟、忠勤祠、四世宮保坊、磁村古瓷窯址、昌國故城、逢陵故城、楊寨塔、寨里大張古瓷窯址、振衣閣、碧霞元君行宮、匯龍橋、於陵故城、小龐遺址、高陽故城、萊蕪故城、焦裕祿紀念館、九鼎蓮花山、沂源牛郎織女景區、沂源猿人遺址、沂源天湖旅遊度假區、鳳凰山旅遊景區、博山泉河頭風景區、沂河源國家水利風景區、太公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千乘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黃河國家水利風景區、大蘆湖風景區、文昌湖旅遊度假區[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