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童志鵬同志一生之中有哪些成就
1956年,童志鵬他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代微波中繼通信接力機和我國第一代機載火控雷達。
1957年到1965年,童志鵬主持完成了新一代軍用電台、航空專用電台、航空雷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設備等眾多電子設備與系統的設計、生產。他主持研製成功的地面微波脈沖接力機、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等電子設備與系統,後來成為「兩彈一星」電子系統的核心裝備。
1972年,童志鵬被派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按照中央要求,圓滿完成了有關電子測控系統調試任務。1974年,童志鵬擔任衛星通信工程測控系統總體任務負責人,期間主持研製的測控系統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為「兩彈一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1987年童志鵬領導研究了與國際開放系統互聯標准一致的中國研究網,成為中國與國際聯網最早、最成功的系統之一;他在國內率先使用「綜合電子信息系統」一詞,並不斷推進該項目預研、頂層設計以及各分系統立項,成為我國軍事電子高新技術的開拓者和帶頭人之一。
90年代以來,童志鵬在推動我國軍事電子信息系統和平流層信息系統等前沿領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90年,童志鵬擔任我國第一個陸軍指揮自動化信息系統工程行政總指揮,領導研製了該工程「神經中樞」系統,對我國陸軍大型C3I系統建設具有開拓性意義。
2017年12月19日12時45分,我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電子信息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資深科學家童志鵬同志因病逝於北京,享年93周歲。童志鵬的一生是艱苦奮斗的一生,是自強不息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科技興軍的一生,是創新報國的一生。他為中國科技事業、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信息化建設,乃至為中國製造的豐功偉績必將青史永存。
『貳』 中國工程院院士童志鵬病逝享年多少歲
據報道,我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電子信息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童志鵬於12月19日病逝,享年93歲。
當年在回國的郵輪上,童志鵬曾寫下一首長詩,如今看來,這些句子正是他漫長而光榮人生之路的真實寫照:多少祖國的弟兄們,早已捲入這建設創造的高潮,你們不再遲疑,更不願袖手旁觀,欣賞人家可歌可泣的事跡。你們願意舍棄個人舒適的日子,再征服一次海洋和自己。
英雄一路走好,祈福。
『叄』 求藝術簽名設計軟體。。 我的名字是 童志鵬 要藝術簽名。
您好!
我製作好了以後 ,我怎麼給你啊?請點擊我的回答左下方【繼續追問】裡面補充郵箱地址,我發給你。
註:一定要在左下方【繼續追問】里補充郵箱地址,這樣我才能及時收到提示看到補充內容
『肆』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童志鵬同志一生中有哪些成就
1956年,童志鵬他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代微波中繼通信接力機和我國第一代機載火控雷達。
1957年到1965年,童志鵬主持完成了新一代軍用電台、航空專用電台、航空雷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設備等眾多電子設備與系統的設計、生產。他主持研製成功的地面微波脈沖接力機、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等電子設備與系統,後來成為「兩彈一星」電子系統的核心裝備。
1972年,童志鵬被派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按照中央要求,圓滿完成了有關電子測控系統調試任務。1974年,童志鵬擔任衛星通信工程測控系統總體任務負責人,期間主持研製的測控系統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為「兩彈一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1987年童志鵬領導研究了與國際開放系統互聯標准一致的中國研究網,成為中國與國際聯網最早、最成功的系統之一;他在國內率先使用「綜合電子信息系統」一詞,並不斷推進該項目預研、頂層設計以及各分系統立項,成為我國軍事電子高新技術的開拓者和帶頭人之一。
90年代以來,童志鵬在推動我國軍事電子信息系統和平流層信息系統等前沿領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90年,童志鵬擔任我國第一個陸軍指揮自動化信息系統工程行政總指揮,領導研製了該工程「神經中樞」系統,對我國陸軍大型C3I系統建設具有開拓性意義。
2017年12月19日12時45分,我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電子信息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資深科學家童志鵬同志因病逝於北京,享年93周歲。童志鵬的一生是艱苦奮斗的一生,是自強不息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科技興軍的一生,是創新報國的一生。他為中國科技事業、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信息化建設,乃至為中國製造的豐功偉績必將青史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