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擊劍俱樂部
不知道,我是安徽馬鞍山的,我們學校就有擊劍隊,我就是擊劍隊的
㈡ 馬鞍山市第八中學的學校簡介
馬鞍山市第八中學始建於1968年4月,學校先後榮獲安徽省第四、五、六、七、八屆文明單位、市教育局學校工作目標綜合考核優秀單位、安徽省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藝術教育先進集體、馬鞍山市第四、第五輪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優秀學校、連續四屆市教科研先進集體、市平安校園、市安全規范學校、市青少年田徑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等榮譽稱號。
2008年7月,作為省示範高中的安工大附中初高中分離辦學,初中部恢復成立馬鞍山市第八中學。新八中就是原十四中辦學物質條件、老八中的辦學品牌和安工大附中初中師生資源三個方面結合組成。新八中的成立和發展是老八中、原十四中、安工大附中和現八中所有師生共同努力與奮斗的成果。
學校現有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2700人,在職教職工近170人。其中省教壇新星1名,市教壇新星2名,並擁有2名市學科帶頭人、12名市骨幹教師、區教學能手16人。2009年中考繼續保持好成績,中考高中達線率近70%,其中二中、紅星中學等四所省示範高中錄取率達53%。
獨立辦學以來,學校再次創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改革求發展,以管理求效益,以創新求提升,走質量立校、隊伍強校、特色興校、文化建校的長效發展之路,以師生發展為本,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綜合學校辦學實力在新的起點謀求新的發展。先後榮獲:花山區文明單位、市青少年田徑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市田徑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市擊劍體育專項特色學校、市語言文字規范學校、市綠色學校、市交通安全規范學校、市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市衛生先進單位、市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近兩年,校園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現代化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擁有我市初中唯一的擊劍館、高標准實驗室7個、多功能報告廳、塑膠運動場、圖書館、形體教室、計算機專用教室、多媒體教室等。
學校在走質量立校的同時,堅持全面育人,以特色興校。學校正在積極創建市藝術特色教育學校、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市擊劍特色項目學校,紅十字學校等。
2013,是八中發展的又一個高峰,原馬鞍山市第二十中學與馬鞍山市第八中學合並成立新八中教育集團,辦學質量大大提升。原第八中學改為八中西校區,原二十中學為八中東校區。
合並辦學後,八中軟硬實力大大提升。2014年,第八中學再度創造中考輝煌,無論是高分段人數還是達線人數,均為馬鞍山市公辦學校第一。
㈢ 哪裡能買到僧衣
這個去淘寶網打聽打聽
㈣ 許海峰個人資料
許海峰(1957年8月1日-),出生於福建,中國射擊運動員。他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金,打破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紀錄。1990年北京亞運會獲得4枚金牌。
許海峰1982年加入安徽省射擊隊,開始了他的射擊生涯,年輕時就立志成為一位神槍手。現擔任中國國家射擊隊的總教練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射擊中心副主任。許海峰從教後,他旗下的愛徒有中國著名射擊運動員杜麗、陶璐娜、王成意、王義夫等,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牌運動員和金牌教練。
許海峰曾於2003年獲得由中國奧委會、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與中央電視台聯合頒布的中國電視體育獎中的最佳教練員獎。現任國家體育總局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安排,自行車、擊劍、現代五項、鐵人三項以及馬術都歸自劍管理中心管理。
「零」的突破
1983年,許海峰在五運會中奪得兩枚銀牌。1984年,許海峰在洛杉磯奧運的男子自選手槍項目上,以566環的成績奪得了的男子氣手槍金牌,成為了中國首位奧運冠軍;同時,這是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歷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㈤ 馬鞍山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馬鞍山人的端午習俗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一個大眾化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午陽節、艾節、夏節等。馬鞍山人傳統的端午節習俗雖然與其他地方總體一致,但從吃、穿、玩等方面來看,也還有一定的地方民俗特色。
傳統節日一般都帶有人們良好的祈願,端午節也不例外。
除紀念屈原外,每年的這一天,馬鞍山人大都將艾葉及菖蒲擺放在正堂、香案之上或插於門楣。以艾葉為神器、菖蒲作神劍,祈求驅魔祛鬼、避邪清毒。不少人家還懸掛鍾馗像,以鎮宅驅邪,祈求平安。遇上有的人家當年有長者仙逝,這一天,晚輩們還得帶上粽子等物品上新墳祭祀,以祈願家人平安。
端午節,在當塗縣還有「大送小」的習俗。節前或過節當天,長輩們主動給小孩送來「端午線」、「端午龍」、夏令衣物等禮物,以求晚輩少兒健康成長。
每逢節日,豐盛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塗人對端午節的「吃」一直頗有講究。
這一天清晨,當塗人用綠豆糕、蜜餞糕當點心,品茗著早茶。早餐以粽子為主食,午餐則盛行吃「五紅」。
「綠豆糕」以綠豆為主料(沒有綠豆則以蠶豆代之),顏色黃綠,味道香甜而酥;「蜜餞糕」則以糯米為主料,外撒芝麻,色澤圓潤,味道甜而黏。「粽子」千姿百態,味道各異。從形狀上分,有「小腳形」、「枕頭形」、「菱角形」、「牯牛形」等;從原料上來看,均以糯米為主料,因配料不同而分為棗子粽、赤豆粽、火腿粽、雞絲粽、白米粽等。
所謂「五紅」:一是紅心咸鴨蛋,二是黃鱔,三是河蝦,四是莧菜,五是雄黃酒。「五紅」之中,有葷有素,有吃的有喝的,有腌制的有新鮮的,均為時令佳餚,美味無窮。
端午節這天,當塗人的穿戴也富有一定的節日特徵。
這一天,傳統的當塗婦女都在手腕上戴著「端午線」,孩童們則將「端午線」系戴在手腕、腳腕上,胸前掛「香袋」,背背「布老虎」,腳穿「老虎鞋」,手握「端午龍」,以示驅邪避疫。「端午線」是用數十根五色絲線環繞而成,帶著清香。「香袋」是用五彩絲線穿連的飾物,一般呈「紅心」形,內填五穀及香料。「端午龍」及「布老虎」在製作方法上與「香袋」大體相同,只是外形上略帶誇張,色彩鮮艷花哨。
據明《山堂肆考》記載,端午佩香袋是明代以後的事。如今,人們從科學角度認為:端午節前後天氣開始悶熱,梅天將至,佩戴「香袋」則有消除汗臭、霉味,清爽神志之功效。
賽龍舟是端午節傳統上最熱鬧的一項大眾化游藝活動。姑孰大地,江東澤國,歷史悠遠,地介吳楚,襟江帶湖,龍舟競渡,傳統亦久。採石、大信於江,姑溪、黃池於河;博望、湖陽尚勇捷,丹陽、新市尚文巧。端午時節,四鄉八鎮龍舟競渡,視先後為勝,熱鬧非凡。屆時,水面龍舟彩繪、旌旗招展,兩岸標桿懸彩、人頭攢動。重炮開鳴,眾舟齊發,循爆竹聲聲飛馳,奔錦壱彩桿而去。擊鼓指令節奏,掌舵把握方向,劃槳奮力前行,一鼓一漿,整齊有力,如離弦之箭,破浪前沖,以摘得「彩頭」為先。岸邊人家及水上船家,忽東忽西、忽左忽右,或遠或近、或前或後,升起「彩頭」,引得龍舟們爭先恐後,來回奔騰,奮力爭「彩」。岸上人山人海,吶喊助威,好不熱鬧。
緊張過後,大家賽唱船歌,《劃龍船》成為當塗民歌優秀曲目,入選安徽百首民歌、上海市、安徽省中學音樂教科書、全國初中義務教育讀本。在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鑼鼓聲、劃槳聲中,一人高亢領唱,眾槳手時而伴唱、時而幫腔、時而吆喝號子,唱腔和韻律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大公圩等地流傳的《龍船調》民歌這樣唱道:清水河長又長,兩岸人海又人山;老年人拄著龍頭杖,姑娘們穿起了花衣裳;要問今天做什麼事,端陽佳節賽龍船;青龍黃龍來競賽,賽得江河翻浪花;賽得小孩子蹦蹦跳,賽得姑娘笑斷了腸……
改革開放以來,馬鞍山人的端午習俗年年有龍舟賽事,當塗龍舟全省屢屢奪魁,全國大賽也取得過第三、第四的好成績。近年來,當塗縣連年在護城河上舉行龍舟大賽。護城河整治,還專門修建了民俗味濃厚的龍舟廣場。
㈥ 馬鞍山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
馬鞍山端午節,一般會送節,送長輩,送女方家裡長輩,還有就是吃粽子,其他差不多了
個別地方會有比較多的娛樂節目,賽龍舟等
㈦ 我國歷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是誰獲得
是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
許海峰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本屆奧運會首金得主,同時也是中國首位奧運冠軍,實現了中國奧運會歷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1986年漢城亞運會上以超世界紀錄660環的成績獲自選手槍冠軍、氣手槍個人金牌和自選手槍團體冠軍。1990年北京亞運會勇奪四金,1991年奪得世界氣槍錦標賽冠軍和亞錦賽五枚金牌。1995年宣布退役並開始執教。2012年10月14日傳記電影《許海峰的槍》上映。
2016年1月,許海峰為「奧運最長油畫」添彩第一筆。2017年11月13日,許海峰卸任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正式退休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許海峰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我國首位奧運冠軍」。
(7)馬鞍山擊劍擴展閱讀
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以來,奧運會的種種獎勵,特別是獎牌,已經歷了多次的變化。
1978年奧運會章程正式制定之前,對獎牌的製作並未作出具體規定。根據1978年制定的奧運章程規定,奧運會獎牌的直徑不得小於60毫米,厚度不得小於3毫米,金、銀牌必須用純度為92.5%的銀子製作,金牌至少要鍍金6克。
奧運會獎牌的設計和製作,歷來都由主辦城市的組委會負責,國際奧委會和國家奧委會都不參與。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行時,只有第1和第2名優勝者才能獲得獎牌,冠軍得一枚銀牌,亞軍得一枚銅牌。另外授予冠軍橄欖枝皇冠,亞軍是月桂枝皇冠。這屆奧運會獎牌的直徑為50毫米。
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是至今唯一的不授予獎牌的奧運會,冠軍們的獎品是值錢的藝術品。此後6屆奧運會,獎牌分別由組委會獨出心裁設計製作,形狀各異。
1909年通過一項規定,對獎牌正面的設計實行標准化。獎牌的直徑由30毫米(1908年倫敦)直到60毫米(1920年安特衛普)。
1928年,義大利藝術家朱塞佩·卡西奧奧利的象徵勝利的設計。
1972年起卡西奧利的設計一直用於獎牌的正面,背面則由組委會加上自己的設計。
1984年夏季奧運會的獎牌是由洛杉磯組利為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設計的獎牌圖案一直沿用至今。
1928-1968年的獎牌兩面都是卡西委會聘請的藝術家杜·斯特默爾設計的,直徑60毫米、厚4毫米。冠軍的金牌含有24K金6.5克。獎牌置於藍天鵝絨的小匣中以防損壞。
㈧ 馬鞍山市安工大附屬中學的學校簡介
近年來,學校以人為本,確立「創造適應學生的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倡導教師樹立現代教師觀和學生觀,建立和諧、競爭的學習型組織;教育學生牢記「今天我以附中為榮,明天附中以我為榮」的校訓,爭做「內涵豐富、文明儒雅」的學生,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逐年顯著提升。 2004年,該校在全省中學首開「機器人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國家級大賽中,6人獲國家一等獎,10人獲國家二等獎,7人獲國家三等獎。其中,在第七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上海)中,江歌同學獲一等獎,並入選國家隊,2007年4月將赴美國「三一」學院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 「沒有一流的體育,就沒有一流的學校」。 2005年10月,高標准建成全省首家中學生擊劍館。2006年7月,在山東青島舉行的全國中學生擊劍錦標賽中勇奪10金7銀7銅(共24枚金銀),在全國「俱樂部杯」比賽中,獲6金3銀3銅。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安徽省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是安徽省名副其實的體育名校之一。
㈨ 南京哪兒有賣擊劍器材的地方
南京買器材有好去處,南京金必勝幫您!
㈩ 馬鞍山市重點中學有哪些
一、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學校創建於1957年,1998年由初中部創辦民辦普通初級中學馬鞍山成功學校。1998年成為安徽省首所示範高中,2004年搬入新校區。2014年馬鞍山市第二中學鄭蒲港分校正式創辦並開學。
二、馬鞍山市紅星中學
學校籌建於1973年。1975年3月正式招生,並取名馬鋼紅星中學,隸屬馬鞍山鋼鐵公司第一煉鋼廠;同年,原馬鋼紅旗學校初中部師生全部轉入紅星中學。1999年5月,學校首批被評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同年6月,原紅星中學初中部整體改制為企辦民助的星光學校。
三、安徽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安工大附中始建於1968年04月(校址為原延安小學),前身是馬鞍山市第八中學。2006年7月,學校被省教育廳評定為省示範高中。
四、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
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位於全國文明城市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中心城區。始建於1985年,2000年獲市級示範高中稱號。2006年被命名為省級示範高中,並與原市實驗中學合並辦學,實現優勢互補。
五、馬鞍山市第八中學
馬鞍山市第八中學始建於1968年4月,2008年7月,作為省示範高中的安工大附中初高中分離辦學,初中部恢復成立馬鞍山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