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安全技術防範服務包含哪些

公共安全技術防範服務包含哪些

發布時間:2021-08-11 08:08:31

⑴ 安全技術防範方面的問題

關於安全技術防範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探討

我國安全技術防範事業的迅速發展,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由於歷史和現實諸多條件的限制,我國安全技術防範工作中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未能得到認真的研究和界定。本文針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筆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不妥之處,歡迎業界同仁批評指正。
一、安全防範的概念
安全防範是一個歷史范疇的概念,它首先是人類生存的一種自然選擇,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其內容、形式也不斷變化,逐步形成了專門的技術和相應的產業,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安全防範的一般概念(Security&Protection)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範,就是防備、戒備,而防備是指作好准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
綜合上述解釋,是否可給安全防範下如下定義:作好准備和保護,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於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現事故的安全狀態。
顯而易見,這里,安全是目的,防範是手段,通過防範的手段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範的基本內涵。
2.兩種安全解釋(Safety與Security)
中文所說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兩種解釋。
牛津大學出版的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對Safety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穩妥;保險(鎖)、保險(箱)等。而對Security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無危險,無憂慮;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險或憂慮之物;抵押品,擔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隊)等。
實際上,中文所講的安全,是一種廣義的安全,它包括兩層涵義:一是指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它對應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會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顯人為屬性的安全,它與Security相對應。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的被破壞,主要不是由於人的有目的的參與而而造成的,如自然災害事故(水,旱,震災等)和准自然災害事故(產品設計缺陷、環境、衛生條件惡化等)所產生的對安全的破壞。而社會人文性安全的被破壞,主要是由於人的有目的參與而造成的,如入侵盜竊、搶劫、破壞、爆炸等違法犯罪活動所產生的對安全的破壞。因此,廣義地講,安全應該包括Safety和Security兩層含義,而我們常說的安全防範主要是狹義的安全:Security,國外通常叫「保安」。
3.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安全防範的本質內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範」 這個詞,而用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這個概念。正像中文的安全與防範要連在一起使用,構成一個新的復合詞一樣,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構成了Safety/Security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國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會保安業的工作重點,而Crime Prevention則是警察執法部門的工作重點。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定與安全。從這個義上說,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就是安全防範的本質內涵。
綜上所述,安全防範既是一項公安業務(警察執行部門),又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經濟行業。它們的發展和進步,既依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提供創造優越的社會環境。
4.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
需要指出的是,損失預防(Loss Prevention)仍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廣義上講它包括防災減災和公共安全兩大領域。就公共安全而言,它不僅包括以防盜、防劫、防入侵、防破壞、防爆炸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範」,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全安信息安全、通信安全、人體防護以及法庭科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由於社會公共安全的需求和防範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社會公共安全事業興起和發展的過程中,服務於社會公共安全的科學技術也應運而生,並得到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科學技術體系,這就是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而「安全防範技術」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
(1)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
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科學技術,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我國公安科技管理部門普組織各方面專家對此命題進行過多次研討。根據我國國情,對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作了如下界定:它是預防、控制、處理各種社會違法犯罪活動和治安災害事故,維護社會治安、保障社會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技術。它包括安全防範、計算機安全、偵察、物證鑒定、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信息管理、警用通信指揮、警用武器、防護裝備等專業領域。
(2)社會公共安全科技技術的特性
從「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可以看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主要特點在於它的綜合性、多學科、實效性。它既包括了西方「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除防災減災之外)的內容,又包括了「法庭科學」(Forensic Science)的內容,既涉及自然科學的諸多學科又涉及社會人文科學的眾多領域,它所要解決的不僅是損失預防(治安災害事故預防)和犯罪預防的問題,還包括對事故和犯罪的控制與處理。
在預防、控制、處理各種損失、犯罪和治安災害事故的每個環節上,都要十分強調手段的實效性,即:要預防得好、控製得住、處理的及時、否則就會釀成大禍,就會造成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甚至影響社會安定,影響社會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二、安全防範技術與安全技術防範
1.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防範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如上所述,安全防範是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範技術及其產業是社會公共全科學技術及其產業的一個分支。就防範手段而言,安全防範包括人力防範、實體(物)防範和技術防範三個范疇。其中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是古而有之的傳統防範手段,它們是安全防範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傳統的防範手段也不斷融入新科技的內容。
技術防範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學技術(最初是電子報警技術)用於安全防範領域並逐漸形成一種獨立防範手段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新的防範概念。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技術防範「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越來越為警察執法部門和社會公眾所認可、所接受,以致成為使用頻度很高的一個新詞彙,技術防範的內容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時代,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高新技術都將或遲或早地移植或應用於安全防範工作中,因此「技術防範」在安全防範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它將帶來安全防範的一次新的革命。
2.安全防範的三個基本防範要素:探測、延遲與反應
探測Detection 感知顯性和隱性風險事件的發生並發出報警
延遲Delay 延長和推延風險事件發生的進程
反應Response 組織力量制止風險事件的發生所採取的快速行動。
在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手段中,要實現防範的最終目的,都要圍繞探測、延遲、反應這三個基本防範要素開展工作、採取措施,以預防和阻止風險事件的發生。當然三種防範手段在實施防範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基礎的人力防範手段,是利用人們自身的感測器(眼,耳等感官)進行探測,發現防害或破壞安全的目標,做出反應:用聲音警告、恐嚇、設障、武器還擊等手段來延遲或阻止危險的發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還要發出救援信號,以期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制止危險的發生或處理已發生的危險。
實體防範的主要作用在於推遲危險的發生,為「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現代的實體防範,已不是單純物質屏障的被動防範,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高科技的手段,一方面使實體屏障被破壞的可能性變小,增大延遲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實體屏障本身增加探測和反應的功能。
技術防範手段可以說是人力防範手段和實體防範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強,是對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在技術手段上的補充和強化。它要融入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之中,使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能力在探測、延遲、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中不斷地增加高科技的含量,不斷提高探測能力、延遲能力和反應能力,使防範手段真正起到作用,達到預期的目的。比如各種高科技的技術防範產品、系統的應用,都離不開實體防護設施,都要靠高素質的操作人員和高水平的組織管理才能充分發揮高科技的威力。
探測、延遲和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關系。一方面,探測要准確無誤、延遲時間長短要合適,反應要迅速;另一方面,反應的總時間,應小於(至多等於)探測加延遲的總時間,即:T反應≤T探測+T延遲
3.安全防範技術
什麼是安全防範技術,簡言之,用於安全防範工作的專門技術就是安全防範技術。那末,到底哪些技術是安全防範工作經常採用的技術呢?
在國外,安全防範技術通常分為三大類:物理防範技術(Physical Protection)、電子防範技術(Electronic Protection)、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Biometric Protection)。這里的物理防範技術,主要是指實體防範技術,如建築物和實體屏障以及與其相配套的各種實物設施、設備和產品(如各種門窗、櫃、鎖具等)。電子防護技術主要是指應用於安全防範的電子、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及其相關技術,如:電子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以及與其相關的各種軟體、系統工程等。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是法庭科學的鑒定技術和安全防範技術中的模式識別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主要是指利用人體的生物學特徵進行安全防範的一種特殊技術門類,現在應用較廣的有指紋、掌紋、眼紋、聲紋等識別 控制技術。
4.安全技術防範
所謂安全技術防範,可以從字面上簡單地理解為利用安全防範的技術手段進行安全防範的一類工作。
根據安全防範的本質內涵,安全技術防範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理解和解釋。對於警察執法部門而言,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開展安全防範工作的一項公安業務;而對於社會經濟部門來說,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為社會公眾提供安全服務的一種產業,既然是一種產業,就要有產品的研製與開發,就要有系統的設計與工程的施工、服務和管理。因此,要給安全技術防範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並非易事。正因為如此,關於安全技術防範,我國目前尚無嚴格、統一的定義。作為一個建議,筆者在綜合安防管理部門大多數管理專家和產品研發領域大多數技術專家的意見,暫給安全技術防範下如下定義:
安全技術防範是以安全防範技術為先導,以人力防範為基礎,以技術防範和實體防範為物段,為建立具有探測、延遲、反應基本功能並使其有效結合的綜合安全防範服務保障體系而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以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為目的的一項公安業務和社會經濟產業。
註: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的具本內容主要包括:預防入侵、盜竊、搶劫、破壞、爆炸等違法犯罪活動和重大治安事故。
5.安全防範技術的專業體系
安全防範技術作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一個分支,具有其相對獨立的技術內容 和專業體系。根據我國安全防範行業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可以將安全防範技術照學科專業、產品屬性和應用領域的不同粗略地進行如下分類:
入侵探測與防盜報警技術
視頻探測與視頻監控技術
出入口目標識別與控制技術
報警信息傳輸/控制/顯示/記錄技術
移動目標反劫防盜報警技術
社區安防與社會救助應急報警技術
實體防護技術
防爆安檢技術
安全防範系統、網路與系統集成技術
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安全防範技術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技術領域,因此上述專業的劃分只具有相對的意義。實際上,上述各項專業技術本身,都涉及諸多不同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門類,它們之間又互相交叉和互相滲透,專業的界面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同一技術同時應用於不同專業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
三、綜合安全理念與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
1.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綜合治理保平安
技術防範手段在安全防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為眾多的實例所驗證,但是,要真正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單靠一種手段是不能完成任務的。
(1)技術防範系統的探測與警示(威懾)作用及其局限性
被防護對象採用了某種級別的技術防範系統之後,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對所遇到的威脅進行准確無誤的探測和報警。技術防範系統的探測和告警功能,可以有效預防損失和扼制犯罪,其警示和威懾作用已被實踐證明是有效的。但是任何技術設備和系統,都不可能真正做到萬無一失,其本徵可靠性概率是遵從一定統計分布規律的,加上技術的發展永無止境、系統的運行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特別是人的因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技術防範系統都存在著局限性。
(2)高科技物防設施不可替代的延遲作用
一般來說,物防設施是技術系統的物質載體或實物基礎,它是延遲風險發生或預防犯罪的主要基礎手段,它在安全防範中的「延遲」作用是其它手段難以代替的。但是,物防設施延遲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高科技的支撐,需要高科技的支撐,需要人來維護和管理,離開技防和人防的有效配合與積極支持,物防的延遲作用是難以發揮的,傳統意義上的「物防」之所以被淘汰,就是這個道理。
(3)人力防範的快速反應作用
人力防範是安全防範的基礎。技防也好,物防也好,都離不開人的作用。但是人的自然力的局限性限制了人防功能的發揮和發展。這里所講的人力防範,已不只是人的自然能力的展現,而是科技人與科技群體有組織的防範行為。它一方面指防衛人員本身,需要高科技知識的武裝和高科技物防的保護(如高素質的防衛人員,高科技的防範手段和高科技的人身防護),另一方面是指,具有高水平防範反應能力和高水平的決策、指揮與群體快速反應的能力。而要做到這些,單靠人海戰術是不行的,傳統「人海戰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防」,相反,是人防工作的一大誤區。
總而言之,要實現真意義上的安全防範,要為社會公眾提供質量的安全服務,必須實施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預防損失、化解風險和扼制、打擊犯罪。
2.現代化的管理與高科技手段的有機結合,是綜合治理、確保平安的根本保證
從更高的層面上來講,所謂三防的結合,就是現代化管理與高科技手段的結合,實現這種結合的現實必要性和緊迫性,是社會安全的需求,是科技強警的需要。就目前而言,對現代化管理的需求,甚至比高科技的手段、設施更為迫切,因為現代化技防系統(設施)由於落後的管理方式而失效、癱瘓、造成巨大浪費的便
例子已屢見不鮮。管理問題是一門專門的學問,安全技術防範行業的管理、安全技術防範工作的管理等問題,均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和重視。
3.公安機關在安全技術防範中的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
安全技術防範是一項重要的公安業務。公安機關肩負著維護社會安定,保障公民安全的神聖職責,在安全技術防範工作中,實施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的方針,建立探測、延遲、反應的有效機制,對安防產品與系統的質量技術監督,對安全防範行業的指導與管理等,都是安全防範公安業務的重要內容。我國安全防範事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公安機關是安全防範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推動者,其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是無法替代的。
4.確立綜合安全理念,建設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
我國目前的發防管理體制不能適應保障公共安全的社會需求。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實施綜合安全的政府工作(或省長、市長工程)。需要指出的是,要建設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安全防範事業,需要首先確立綜合安全理念,才能構築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進而滿足社會公眾對安全服務的需求。
所謂綜合安全的理念,就是廣義安防的理念,就是要為社會公眾提供時時安全、處處安全的綜合安全服務。所謂社會公共安服務保障體系,就是由政府發動、政府組織、社會各界(決不是公安執法部門一家、更不是公安執法門內部的某一機構)聯合實施的綜合安全系統工程(硬體、軟體)和管理服務體系。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臨近,「安全」作為一項綜合服務,將會形成更大規模的產業。這方面的社會需求記已在逐步升溫。作為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安定,實施「綜合安全服務工程」將會像「環保工程」、「生態農業工程」一樣,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公眾的歡迎。筆者認為,綜合安全理念的確立和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形成之時,將是有中國特色的安防事業步入世界先進行列之日。

⑵ 公共安全防範系統包括哪些內容

各省都有相似的規定,如《廣東省安全技術防範管理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安全技術防範(以下簡稱技防),是指運用科學技術手段,預防、發現、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和重大治安事故,維護公共安全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技防產品,是指用於技防活動,具有防入侵、防搶劫、防盜竊、防破壞、防爆炸等功能的專用產品。
本條例所稱技防系統,是指綜合運用技防產品及其他相關產品組成的安全防範系統。
廣東省安全技術防範產品目錄
一、安全技術防範報警器材
1、入侵探測器
包括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被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微波入侵探測器、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超聲波入侵探測器、振動入侵探測器、磁開關入侵探測器、超聲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等。
2、防盜報警控制與傳輸設備
包括有限、無線的防盜報警控制器、傳輸、顯示、存儲等設備。
3、汽車防盜報警系統
包括車輛防盜報警設備和車輛反劫防盜聯網報警系統等。
4、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設備
包括目標識別、信息處理、控制、執行的設備和系統等。
5、防盜保險櫃(箱)
包括防盜保險櫃、防盜保險箱、攜帶型防盜保險箱等。
6、機械防盜鎖
包括用於防盜安全門、金庫門、防盜保險櫃(箱)、機動車防盜的專用鎖等。
7、樓寓對講(可視)系統
包括各類可視、非可視樓寓對講設備和系統。
8、防盜安全門
包括防盜門、樓寓電控防盜門、金庫門等。
9、防彈復合玻璃
包括各類防彈、防破壞玻璃。
10、視頻監控與聲音復核(監聽)設備
包括視頻入侵、探測、傳輸、控制、存儲、顯示以及各類型聲音復核(監聽)設備和系統。
二、安全技術防範安檢器材
1、射線探測設備
包括使用直接觀察、電視顯示、掃描、照相方式的各類型射線探測設備和系統。
2、金屬物品探測設備
包括通過式、台式、攜帶型金屬物品探測設備和系統等。

⑶ 什麼是公共安全防範

綜合運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保障社會治安的相關措施,簡單的理解就是保安人員 + 圍牆、大門 + 攝像頭、入侵探測器……
其中的技防以《廣東省安全技術防範管理條例》為例來回答: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安全技術防範(以下簡稱技防),是指運用科學技術手段,預防、發現、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和重大治安事故,維護公共安全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技防產品,是指用於技防活動,具有防入侵、防搶劫、防盜竊、防破壞、防爆炸等功能的專用產品。
本條例所稱技防系統,是指綜合運用技防產品及其他相關產品組成的安全防範系統。

⑷ 公共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公眾出行規律安全、避難者行為安全,人員疏散的場地安全、建築安全、城市生命線安全,惡意和非惡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員疏散等。

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

公共安全,是指社會和公民個人從事和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和交往所需要的穩定的外部環境和秩序。所謂公共安全管理,則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為了維護社會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以及社會各項活動的正常進行而做出的各種行政活動的總和。

(4)公共安全技術防範服務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相應對策

1、居安思危,預防為主

要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機制,健全監測、預測、預報、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加強專業救災搶險隊伍建設,健全救災物資儲備制度,搞好培訓和預案演練,全面提高國家和全社會的抗風險能力。

2、強化法治,要用法治來確保公共安全

即加快規章制度建設,健全與完善關於維護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辦事。要加快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法制體系,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3、依靠科技。高度重視運用科技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把科技產品運用到維護公共安全上面去。用高科技對安全高發區進行監控、警報等預防。

4、協同應對,快速反應

建立公共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制定公共安全應急預案,搞好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防範和管理水平。使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時不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共安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公共安全



⑸ 安全防範系統包括哪些

1、入侵報警系統

入侵報警系統(intruder alarm system,IAS) 是指利用感測器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探測並指示非法進入或試圖非法進入設防區域的行為、處理報警信息、發出報警信息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2、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VSCS)是指利用視頻技術探測、監視設防區域並實時顯示、記錄現場圖像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本系統的前端設備是各種類型的攝像機(或視頻報警器)及其附屬設備,傳輸方式可採用同軸電纜傳輸或光纖傳輸;系統的終端設備是顯示、記錄、控制、通信設備(包括多媒體技術設備),一般採用獨立的視頻中心控制台或監控-報警中心控制台。

3、出入口控制系統

出入口控制系統(access control system,ACS)利用自定義符識別或/和模式識別技術對出入口目標進行識別並控制出入口執行機構啟閉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4、電子巡查系統

電子巡查系統(guard tour system)是指對保安巡查人員的巡查路線、方式及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電子系統。

5、停車場管理系統

停車庫(場)管理系統(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對進、出停車庫(場)的車輛進行自動登錄、監控和管理的電子系統或網路。

6、防爆安全檢查系統

防爆安全檢查系統(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for anti-explosion)是指檢查有關人員、行李、貨物是否攜帶爆炸物、武器和/或其他違禁品的電子設備系統或網路。

7、電視監控系統

電視監控系統是以圖像監視為手段,對現場圖像進行實時監視與錄像。監視監控系統可以讓保安人員直觀地掌握現場情況,並能夠通過錄像回放進行分析。電視監控系統是應用電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電視監控系統已經與防盜報警系統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更為可靠的監控系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安全防範系統

⑹ 安防行業工作范圍包括什麼

在國外,安全防範技術通常分為三類:

物理技術防範(Physical Protection):主要指實體防範技術,如建築物和實體屏障以及與其匹配的各種實物設施、設備和產品(如門、窗、櫃、鎖等);

電子防範技術(Electronic Protection):主要是指應用於安全防範的電子、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及其相關技術,如:電子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以及其相關的各種軟體、系統工程等。

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Biometric Protection):是法庭科學的物證鑒定技術和安全防範技術中的模式識別相結合的產物,他主要是指利用人體的生物學特徵進行安全技術防範的一種特殊技術門類,應用較廣的有指紋、掌紋、眼紋、聲紋等識別控制技術。

(6)公共安全技術防範服務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安全防範工程是指用於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預防災害事故為目的的報警、電視監控、通訊、出入口控制、防爆、安全檢查等工程。

工程由建設單位提出委託,由持省市級以上公安技術防範管理部門審批、發放的設計、施工資質證書的專業設計、施工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工程的立項、設計、招標,委託、施工、驗收必須嚴格按照公安主管部門要求的程序進行。

安全防範工程按風險等級或工程投資額劃分工程規模,分為三級。

一級工程:一級風險或投資額100萬元以上的工程。

二級工程:二級風險或投資額超過30萬不足100萬元的工程。

三級工程:三級風險或投資額30萬元以下的工程。

建設單位要實施安全防範工程必須先進行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報告可由建設單位或設計單位編制,應該就政府部門有的關規定,對被防護目標的風險等級與防護級別、工程項目的內容和目的要求、施工工期、工程費用概算的社會效益分析等方面進行論證。而可行性研究報告經相應的主管部門批准後,才可進行正式工程立項。

建設單位應委託持有經省、市級以上公安技術防範管理部門批准發放許可證的施工和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和實施工程施工。

工程應在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的共同說持下進行招標,以避免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出現。

工程招標招標道德應由建設單位根據設計任務收的要求編制招標文件,發出招標廣告或通知書。

建設單位應組織投標單位勘察工作現場,解答招標文件中的有關問題。

投標單位應密封報送標書。

應當眾開標、議標、審查標書,確定中標通知書。

中標單位可接受建設單位根據設計任務書南昌提出的委託,根據設計和施工的要求,提出項目建議和工程實施方案,經建設單位審查批准後,委託生效,即可簽訂合同。

⑺ 安全技術防範產品具體指的哪些產品

太大了,涵蓋的東西太多了,簡單點像視頻監控,防盜報警,之一小塊就有很多產品咯。攝像機,錄像機,報警器,等等沒有耐心看看下面的介紹相信你會懂得。

一、安全防範基本概念

● 安全防範的一般概念
根據現在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範,就是防備、戒備,而防備是指作好准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
綜合上述解釋,是否可以給安全防範下如下定義:做好准備和保護,以應付攻擊或者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於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現事故的安全狀態。顯而易見,安全是目的,防範是手段,通過防範的手段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範的基本內涵。
● 兩種安全理念
中文所說的安全,在英文中有 Safety 和 Security 兩種解釋。牛津大學出版的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對 Safety 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平安、穩妥,保險(鎖)、保險(箱)等;而對 Security 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無危險、無憂慮,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險或憂慮之物,抵押品、擔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隊)等。
實際上,中文所講的安全是一種廣義的安全,他包括兩層涵義:一指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它對應英文中的 Safety ,其二是指社會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顯認為屬性的安全,它與 Security 相對應。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的被破壞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參與而造成的;社會人文性破壞,主要是由於人的有目的的參與而造成的。因此,廣義的講,安全應該包括 Safety 和 Security 兩層含義,而我們常常說的安全防範主要是指狹義的安全 Security ,國外通常叫「保安」。
● 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安全防範的本職內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範」這個詞,而用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 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 )這個概念。就像中文的安全與防範連在一起使用,構成一個新的復合詞一樣在西方, Loss Prevention 和 Crime Prevention 也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構成了 Safety/Security 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國外, Loss Prevention 通常是指社會保安業的工作重點,而 Crime Prevention 則是警察執法部門的工作重點。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定與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就是安全防範的本質內容。
綜上所述,安全防範既是一項公安業務(警察執行部門),又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經濟事業。它們的發展和進步,既依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 大公共安全理念
所謂大公共安全理念,就是綜合安全理念,就是為社會公共安全提供時時安全、處處安全的綜合性安全服務。所謂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就是由政府發動、政府組織、社會各界(絕不是公安部一家、更不是公安部執法部門內部的某一機構)聯合實施的綜合安全系統工程(硬體、軟體)和管理服務體系。公眾所需要的綜合安全,不僅包括以防盜、防劫、防入侵、防破壞為主要內容的狹義「安全防範「,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體防護、醫療救助防煤氣泄漏等諸多內容。

二、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防範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安全防範是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範行業是社會公共安全行業的一個分支。就防範手段而言,安全防範包括人力防範、實體(物)防範和技術防範三個范疇。其中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是古已有之的傳統防範手段,它們是安全防範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傳統的防範手段也不斷融入新科技的內容。技術防範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學技術(最初是電子報警技術)用於安全防範領域並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立防範手段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新的防範概念。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技術防範」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越來越為警察執法部門和社會公眾所認可和接受,以致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新詞彙,技術防範的內容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時代,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高新技術都將或遲或早的移植、應用於安全防範工作中。因此,「技術防範」在安全防範技術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它已經帶來了安全防範的一次新的革命。

安全防範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探測、延遲與反應。探測( Detection )是指感知顯形和隱性風險事件的發生並發出報警;延遲( Delay )是指延長和推延風險事件發生的進程;反應( Response )是指組織力量為制止風險事件的發生所採取的快速行動。在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手段中,要實現防範的最終目的,都要圍繞探測、延遲、反應這三個基本防範要素開展工作、採取措施,以預防和阻止風險事件的發生。當然,三種防範手段在實施防範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基礎的人力防範手段(人防)是利用人們自身的感測器(眼、耳等)進行探測,發現妨害或破壞安全的目標,作出反應;用聲音警告、恐嚇、設障、武器還擊等手段來延遲或阻止危險的發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還要發出求援信號,以期待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制止危險的發生或處理已發生的危險。
實體防範(物防)的主要作用在於推遲危險的發生,為「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現代的實體防範,已不是單純物質屏障的被動防範,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高科技地手段,一方面使實體屏障被破壞地可能性變小,增大延遲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實體屏障本身增加探測和反應的功能。
技術防範手段可以說是人力防範手段和實體防範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強,是對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在技術手段上的補充和加強。它要融入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之中,使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在探測、延遲、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中間不斷地增加高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探測能力、延遲能力和反應能力,使防範手段真正起到作用,達到預期的目的。
探測、延遲和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關系。一方面,探測要准確無誤、延遲時間長短要合適,反應要迅速;另一方面,反應的總時間應小於(至多等於)探測加延遲的總時間。

三、安全防範技術與安全技術防範

安全防範技術是用於安全防範的專門技術,在國外,安全防範技術通常分為三類:物理技術防範( Physical Protection )、電子防範技術( Electronic Protection )、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 Biometric Protection )。這里的物理防範技術主要指實體防範技術,如建築物和實體屏障以及與其匹配的各種實物設施、設備和產品(如門、窗、櫃、鎖等);電子防範技術主要是指應用於安全防範的電子、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及其相關技術,如:電子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以及其相關的各種軟體、系統工程等。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是法庭科學的物證鑒定技術和安全防範技術中的模式識別相結合的產物,他主要是指利用人體的生物學特徵進行安全技術防範的一種特殊技術門類,現在應用較廣的有指紋、掌紋、眼紋、聲紋等識別控制技術。
安全技術防範是以安全防範技術為先導,以人力防範為基礎,以技術防範和實體防範為手段,所建立的一種具有探測、延遲、反應有序結合的安全防範服務保障體系。他是以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為目的的一項公安業務和社會公共事業。對於警察執法部門而言,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開展安全防範工作的一項公安業務;而對於社會經濟部門來說,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為社會公眾提供一種安全服務的產業。既然是一種產業,就要有產品的研製與開發,就要有系統的設計與工程的施工、服務和管理。

四、安全防範技術的專業體系

安全技術防範作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一個分支,具有其相對獨立的技術內容和專業體系。根據我國安全防範行業的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我們可以將安全防範技術按照學科專業、產品屬性和應用領域的不同進行如下分類:
● 入侵探測與防盜報警技術
● 視頻監控技術
● 出入口目標識別與控制技術
● 報警信息傳輸技術
● 移動目標反劫、防盜報警技術
● 社區安防與社會救助應急報警技術
● 實體防護技術
● 防爆安檢技術
● 安全防範網路與系統集成技術
● 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
由於安全防範技術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技術領域,因此上述專業的劃分只具有相對意義。實際上上述各項專業技術本身,都涉及諸多不同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門類,它們之間又互相交叉和相互滲透,專業的界限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同一技術同時應用於不同專業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

⑻ 安防涉及到哪些行業

我國安全技術防範事業的迅速發展,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由於歷史和現實諸多條件的限制,我國安全技術防範工作中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未能得到認真的研究和界定。本文針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筆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不妥之處,歡迎業界同仁批評指正。
一、安全防範的概念
安全防範是一個歷史范疇的概念,它首先是人類生存的一種自然選擇,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其內容、形式也不斷變化,逐步形成了專門的技術和相應的產業,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安全防範的一般概念(Security&Protection)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範,就是防備、戒備,而防備是指作好准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
綜合上述解釋,是否可給安全防範下如下定義:作好准備和保護,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於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現事故的安全狀態。
顯而易見,這里,安全是目的,防範是手段,通過防範的手段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範的基本內涵。
2.兩種安全解釋(Safety與Security)
中文所說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兩種解釋。
牛津大學出版的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對Safety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穩妥;保險(鎖)、保險(箱)等。而對Security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無危險,無憂慮;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險或憂慮之物;抵押品,擔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隊)等。
實際上,中文所講的安全,是一種廣義的安全,它包括兩層涵義:一是指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它對應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會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顯人為屬性的安全,它與Security相對應。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的被破壞,主要不是由於人的有目的的參與而而造成的,如自然災害事故(水,旱,震災等)和准自然災害事故(產品設計缺陷、環境、衛生條件惡化等)所產生的對安全的破壞。而社會人文性安全的被破壞,主要是由於人的有目的參與而造成的,如入侵盜竊、搶劫、破壞、爆炸等違法犯罪活動所產生的對安全的破壞。因此,廣義地講,安全應該包括Safety和Security兩層含義,而我們常說的安全防範主要是狹義的安全:Security,國外通常叫「保安」。
3.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安全防範的本質內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範」 這個詞,而用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這個概念。正像中文的安全與防範要連在一起使用,構成一個新的復合詞一樣,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構成了Safety/Security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國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會保安業的工作重點,而Crime Prevention則是警察執法部門的工作重點。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定與安全。從這個義上說,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就是安全防範的本質內涵。
綜上所述,安全防範既是一項公安業務(警察執行部門),又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經濟行業。它們的發展和進步,既依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提供創造優越的社會環境。
4.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
需要指出的是,損失預防(Loss Prevention)仍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廣義上講它包括防災減災和公共安全兩大領域。就公共安全而言,它不僅包括以防盜、防劫、防入侵、防破壞、防爆炸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範」,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全安信息安全、通信安全、人體防護以及法庭科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由於社會公共安全的需求和防範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社會公共安全事業興起和發展的過程中,服務於社會公共安全的科學技術也應運而生,並得到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科學技術體系,這就是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而「安全防範技術」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
(1)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
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科學技術,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我國公安科技管理部門普組織各方面專家對此命題進行過多次研討。根據我國國情,對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作了如下界定:它是預防、控制、處理各種社會違法犯罪活動和治安災害事故,維護社會治安、保障社會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技術。它包括安全防範、計算機安全、偵察、物證鑒定、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信息管理、警用通信指揮、警用武器、防護裝備等專業領域。
(2)社會公共安全科技技術的特性
從「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定義可以看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主要特點在於它的綜合性、多學科、實效性。它既包括了西方「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除防災減災之外)的內容,又包括了「法庭科學」(Forensic Science)的內容,既涉及自然科學的諸多學科又涉及社會人文科學的眾多領域,它所要解決的不僅是損失預防(治安災害事故預防)和犯罪預防的問題,還包括對事故和犯罪的控制與處理。
在預防、控制、處理各種損失、犯罪和治安災害事故的每個環節上,都要十分強調手段的實效性,即:要預防得好、控製得住、處理的及時、否則就會釀成大禍,就會造成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甚至影響社會安定,影響社會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二、安全防範技術與安全技術防範
1.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防範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如上所述,安全防範是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範技術及其產業是社會公共全科學技術及其產業的一個分支。就防範手段而言,安全防範包括人力防範、實體(物)防範和技術防範三個范疇。其中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是古而有之的傳統防範手段,它們是安全防範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傳統的防範手段也不斷融入新科技的內容。
技術防範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學技術(最初是電子報警技術)用於安全防範領域並逐漸形成一種獨立防範手段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新的防範概念。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技術防範「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越來越為警察執法部門和社會公眾所認可、所接受,以致成為使用頻度很高的一個新詞彙,技術防範的內容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時代,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高新技術都將或遲或早地移植或應用於安全防範工作中,因此「技術防範」在安全防範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它將帶來安全防範的一次新的革命。
2.安全防範的三個基本防範要素:探測、延遲與反應
探測Detection 感知顯性和隱性風險事件的發生並發出報警
延遲Delay 延長和推延風險事件發生的進程
反應Response 組織力量制止風險事件的發生所採取的快速行動。
在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手段中,要實現防範的最終目的,都要圍繞探測、延遲、反應這三個基本防範要素開展工作、採取措施,以預防和阻止風險事件的發生。當然三種防範手段在實施防範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基礎的人力防範手段,是利用人們自身的感測器(眼,耳等感官)進行探測,發現防害或破壞安全的目標,做出反應:用聲音警告、恐嚇、設障、武器還擊等手段來延遲或阻止危險的發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還要發出救援信號,以期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制止危險的發生或處理已發生的危險。
實體防範的主要作用在於推遲危險的發生,為「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現代的實體防範,已不是單純物質屏障的被動防範,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高科技的手段,一方面使實體屏障被破壞的可能性變小,增大延遲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實體屏障本身增加探測和反應的功能。
技術防範手段可以說是人力防範手段和實體防範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強,是對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在技術手段上的補充和強化。它要融入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之中,使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能力在探測、延遲、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中不斷地增加高科技的含量,不斷提高探測能力、延遲能力和反應能力,使防範手段真正起到作用,達到預期的目的。比如各種高科技的技術防範產品、系統的應用,都離不開實體防護設施,都要靠高素質的操作人員和高水平的組織管理才能充分發揮高科技的威力。
探測、延遲和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關系。一方面,探測要准確無誤、延遲時間長短要合適,反應要迅速;另一方面,反應的總時間,應小於(至多等於)探測加延遲的總時間,即:T反應≤T探測+T延遲
3.安全防範技術
什麼是安全防範技術,簡言之,用於安全防範工作的專門技術就是安全防範技術。那末,到底哪些技術是安全防範工作經常採用的技術呢?
在國外,安全防範技術通常分為三大類:物理防範技術(Physical Protection)、電子防範技術(Electronic Protection)、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Biometric Protection)。這里的物理防範技術,主要是指實體防範技術,如建築物和實體屏障以及與其相配套的各種實物設施、設備和產品(如各種門窗、櫃、鎖具等)。電子防護技術主要是指應用於安全防範的電子、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及其相關技術,如:電子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以及與其相關的各種軟體、系統工程等。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是法庭科學的鑒定技術和安全防範技術中的模式識別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主要是指利用人體的生物學特徵進行安全防範的一種特殊技術門類,現在應用較廣的有指紋、掌紋、眼紋、聲紋等識別 控制技術。
4.安全技術防範
所謂安全技術防範,可以從字面上簡單地理解為利用安全防範的技術手段進行安全防範的一類工作。
根據安全防範的本質內涵,安全技術防範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理解和解釋。對於警察執法部門而言,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開展安全防範工作的一項公安業務;而對於社會經濟部門來說,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為社會公眾提供安全服務的一種產業,既然是一種產業,就要有產品的研製與開發,就要有系統的設計與工程的施工、服務和管理。因此,要給安全技術防範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並非易事。正因為如此,關於安全技術防範,我國目前尚無嚴格、統一的定義。作為一個建議,筆者在綜合安防管理部門大多數管理專家和產品研發領域大多數技術專家的意見,暫給安全技術防範下如下定義:
安全技術防範是以安全防範技術為先導,以人力防範為基礎,以技術防範和實體防範為物段,為建立具有探測、延遲、反應基本功能並使其有效結合的綜合安全防範服務保障體系而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以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為目的的一項公安業務和社會經濟產業。
註: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的具本內容主要包括:預防入侵、盜竊、搶劫、破壞、爆炸等違法犯罪活動和重大治安事故。
5.安全防範技術的專業體系
安全防範技術作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一個分支,具有其相對獨立的技術內容 和專業體系。根據我國安全防範行業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可以將安全防範技術照學科專業、產品屬性和應用領域的不同粗略地進行如下分類:
入侵探測與防盜報警技術
視頻探測與視頻監控技術
出入口目標識別與控制技術
報警信息傳輸/控制/顯示/記錄技術
移動目標反劫防盜報警技術
社區安防與社會救助應急報警技術
實體防護技術
防爆安檢技術
安全防範系統、網路與系統集成技術
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安全防範技術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技術領域,因此上述專業的劃分只具有相對的意義。實際上,上述各項專業技術本身,都涉及諸多不同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門類,它們之間又互相交叉和互相滲透,專業的界面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同一技術同時應用於不同專業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
三、綜合安全理念與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
1.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綜合治理保平安
技術防範手段在安全防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為眾多的實例所驗證,但是,要真正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單靠一種手段是不能完成任務的。
(1)技術防範系統的探測與警示(威懾)作用及其局限性
被防護對象採用了某種級別的技術防範系統之後,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對所遇到的威脅進行准確無誤的探測和報警。技術防範系統的探測和告警功能,可以有效預防損失和扼制犯罪,其警示和威懾作用已被實踐證明是有效的。但是任何技術設備和系統,都不可能真正做到萬無一失,其本徵可靠性概率是遵從一定統計分布規律的,加上技術的發展永無止境、系統的運行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特別是人的因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技術防範系統都存在著局限性。
(2)高科技物防設施不可替代的延遲作用
一般來說,物防設施是技術系統的物質載體或實物基礎,它是延遲風險發生或預防犯罪的主要基礎手段,它在安全防範中的「延遲」作用是其它手段難以代替的。但是,物防設施延遲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高科技的支撐,需要高科技的支撐,需要人來維護和管理,離開技防和人防的有效配合與積極支持,物防的延遲作用是難以發揮的,傳統意義上的「物防」之所以被淘汰,就是這個道理。
(3)人力防範的快速反應作用
人力防範是安全防範的基礎。技防也好,物防也好,都離不開人的作用。但是人的自然力的局限性限制了人防功能的發揮和發展。這里所講的人力防範,已不只是人的自然能力的展現,而是科技人與科技群體有組織的防範行為。它一方面指防衛人員本身,需要高科技知識的武裝和高科技物防的保護(如高素質的防衛人員,高科技的防範手段和高科技的人身防護),另一方面是指,具有高水平防範反應能力和高水平的決策、指揮與群體快速反應的能力。而要做到這些,單靠人海戰術是不行的,傳統「人海戰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防」,相反,是人防工作的一大誤區。
總而言之,要實現真意義上的安全防範,要為社會公眾提供質量的安全服務,必須實施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預防損失、化解風險和扼制、打擊犯罪。
2.現代化的管理與高科技手段的有機結合,是綜合治理、確保平安的根本保證
從更高的層面上來講,所謂三防的結合,就是現代化管理與高科技手段的結合,實現這種結合的現實必要性和緊迫性,是社會安全的需求,是科技強警的需要。就目前而言,對現代化管理的需求,甚至比高科技的手段、設施更為迫切,因為現代化技防系統(設施)由於落後的管理方式而失效、癱瘓、造成巨大浪費的便
例子已屢見不鮮。管理問題是一門專門的學問,安全技術防範行業的管理、安全技術防範工作的管理等問題,均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和重視。
3.公安機關在安全技術防範中的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
安全技術防範是一項重要的公安業務。公安機關肩負著維護社會安定,保障公民安全的神聖職責,在安全技術防範工作中,實施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的方針,建立探測、延遲、反應的有效機制,對安防產品與系統的質量技術監督,對安全防範行業的指導與管理等,都是安全防範公安業務的重要內容。我國安全防範事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公安機關是安全防範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推動者,其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是無法替代的。
4.確立綜合安全理念,建設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
我國目前的發防管理體制不能適應保障公共安全的社會需求。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實施綜合安全的政府工作(或省長、市長工程)。需要指出的是,要建設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安全防範事業,需要首先確立綜合安全理念,才能構築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進而滿足社會公眾對安全服務的需求。
所謂綜合安全的理念,就是廣義安防的理念,就是要為社會公眾提供時時安全、處處安全的綜合安全服務。所謂社會公共安服務保障體系,就是由政府發動、政府組織、社會各界(決不是公安執法部門一家、更不是公安執法門內部的某一機構)聯合實施的綜合安全系統工程(硬體、軟體)和管理服務體系。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臨近,「安全」作為一項綜合服務,將會形成更大規模的產業。這方面的社會需求記已在逐步升溫。作為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安定,實施「綜合安全服務工程」將會像「環保工程」、「生態農業工程」一樣,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公眾的歡迎。筆者認為,綜合安全理念的確立和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形成之時,將是有中國特色的安防事業步入世界先進行列之日。

⑼ 安防系統都包括哪些

安防系統如下:

1、緊急廣播系統

緊急廣播系統 1997年該系統被緊急報警系統(Emergency Alert System,EAS)取代。

2、樓宇對講系統

樓宇對講系統主要由主機、分機、UPS電源、電控鎖和閉門器等組成。根據類型可分為直按式、數碼式、數碼式戶戶通、直按式可視對講、數碼式可視對講、數碼式戶戶通可視對講等。

3、門禁系統

門禁系統是在智能建築領域,意為Access Control System,簡稱ACS。

4、數字監控系統

數字監控系統是指通過軟硬體將監控攝像頭採集到的圖像處理成數字信號,傳送到電腦進行處理。

5、停車場管理系統

停車場管理系統是通過計算機、網路設備、車道管理設備搭建的一套對停車場車輛出入、場內車流引導、收取停車費進行管理的網路系統。

除此之外還包括氣體消防系統、數字巡更系統、周界報警系統、電梯五方報警系統、鑰匙集中管理系統。

(9)公共安全技術防範服務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系統功能

一個完整的安全防範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

1、圖像監控功能

視象監控 採用各類攝像機、切換控制主機、多屏幕顯示、模擬或數字記錄裝置、照明裝置,對內 部與外界進行有效的監控,監控部位包括要害部門、重要設施和公共。

2、探測報警功能

內部防衛探測 所配置的感測器包括雙鑒移動探測器、被動紅外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器、聲音探測器、光纖迴路、門接觸點及門鎖狀態指示等。

3、控制功能

對於圖像系統的控制,最主要的是圖像切換顯示控制和操作控制。

4. 自動化輔助功能

(1) 內部通信 內部通信系統提供中央控制室與員工之間的通信功能。這些功能包括召開會議、與所有工作站保持通信、選擇接聽的副機、防干擾子站及數字記錄等功能,它與無線通信、電話及閉路電視系統綜合在一起,能更好地行使鑒定功能。

(2) 雙向無線通信 雙向無線通信為中央控制室與動態情況下的員工提供靈活而實用的通信功能,無線通信機也配備了防襲報警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防系統

⑽ 什麼是安全技術防範系統

一、安全防範基本概念

● 安全防範的一般概念
根據現在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範,就是防備、戒備,而防備是指作好准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
綜合上述解釋,是否可以給安全防範下如下定義:做好准備和保護,以應付攻擊或者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於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現事故的安全狀態。顯而易見,安全是目的,防範是手段,通過防範的手段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範的基本內涵。
● 兩種安全理念
中文所說的安全,在英文中有 Safety 和 Security 兩種解釋。牛津大學出版的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對 Safety 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平安、穩妥,保險(鎖)、保險(箱)等;而對 Security 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無危險、無憂慮,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險或憂慮之物,抵押品、擔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隊)等。
實際上,中文所講的安全是一種廣義的安全,他包括兩層涵義:一指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它對應英文中的 Safety ,其二是指社會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顯認為屬性的安全,它與 Security 相對應。自然屬性或准自然屬性的安全的被破壞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參與而造成的;社會人文性破壞,主要是由於人的有目的的參與而造成的。因此,廣義的講,安全應該包括 Safety 和 Security 兩層含義,而我們常常說的安全防範主要是指狹義的安全 Security ,國外通常叫「保安」。
● 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安全防範的本職內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範」這個詞,而用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 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 )這個概念。就像中文的安全與防範連在一起使用,構成一個新的復合詞一樣在西方, Loss Prevention 和 Crime Prevention 也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構成了 Safety/Security 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國外, Loss Prevention 通常是指社會保安業的工作重點,而 Crime Prevention 則是警察執法部門的工作重點。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定與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就是安全防範的本質內容。
綜上所述,安全防範既是一項公安業務(警察執行部門),又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經濟事業。它們的發展和進步,既依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 大公共安全理念
所謂大公共安全理念,就是綜合安全理念,就是為社會公共安全提供時時安全、處處安全的綜合性安全服務。所謂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就是由政府發動、政府組織、社會各界(絕不是公安部一家、更不是公安部執法部門內部的某一機構)聯合實施的綜合安全系統工程(硬體、軟體)和管理服務體系。公眾所需要的綜合安全,不僅包括以防盜、防劫、防入侵、防破壞為主要內容的狹義「安全防範「,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體防護、醫療救助防煤氣泄漏等諸多內容。

二、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防範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安全防範是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範行業是社會公共安全行業的一個分支。就防範手段而言,安全防範包括人力防範、實體(物)防範和技術防範三個范疇。其中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是古已有之的傳統防範手段,它們是安全防範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傳統的防範手段也不斷融入新科技的內容。技術防範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學技術(最初是電子報警技術)用於安全防範領域並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立防範手段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新的防範概念。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技術防範」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越來越為警察執法部門和社會公眾所認可和接受,以致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新詞彙,技術防範的內容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時代,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高新技術都將或遲或早的移植、應用於安全防範工作中。因此,「技術防範」在安全防範技術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它已經帶來了安全防範的一次新的革命。

安全防範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探測、延遲與反應。探測( Detection )是指感知顯形和隱性風險事件的發生並發出報警;延遲( Delay )是指延長和推延風險事件發生的進程;反應( Response )是指組織力量為制止風險事件的發生所採取的快速行動。在安全防範的三種基本手段中,要實現防範的最終目的,都要圍繞探測、延遲、反應這三個基本防範要素開展工作、採取措施,以預防和阻止風險事件的發生。當然,三種防範手段在實施防範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基礎的人力防範手段(人防)是利用人們自身的感測器(眼、耳等)進行探測,發現妨害或破壞安全的目標,作出反應;用聲音警告、恐嚇、設障、武器還擊等手段來延遲或阻止危險的發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還要發出求援信號,以期待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制止危險的發生或處理已發生的危險。
實體防範(物防)的主要作用在於推遲危險的發生,為「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現代的實體防範,已不是單純物質屏障的被動防範,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高科技地手段,一方面使實體屏障被破壞地可能性變小,增大延遲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實體屏障本身增加探測和反應的功能。
技術防範手段可以說是人力防範手段和實體防範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強,是對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在技術手段上的補充和加強。它要融入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之中,使人力防範和實體防範在探測、延遲、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中間不斷地增加高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探測能力、延遲能力和反應能力,使防範手段真正起到作用,達到預期的目的。
探測、延遲和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關系。一方面,探測要准確無誤、延遲時間長短要合適,反應要迅速;另一方面,反應的總時間應小於(至多等於)探測加延遲的總時間。

三、安全防範技術與安全技術防範

安全防範技術是用於安全防範的專門技術,在國外,安全防範技術通常分為三類:物理技術防範( Physical Protection )、電子防範技術( Electronic Protection )、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 Biometric Protection )。這里的物理防範技術主要指實體防範技術,如建築物和實體屏障以及與其匹配的各種實物設施、設備和產品(如門、窗、櫃、鎖等);電子防範技術主要是指應用於安全防範的電子、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及其相關技術,如:電子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以及其相關的各種軟體、系統工程等。生物統計學防範技術是法庭科學的物證鑒定技術和安全防範技術中的模式識別相結合的產物,他主要是指利用人體的生物學特徵進行安全技術防範的一種特殊技術門類,現在應用較廣的有指紋、掌紋、眼紋、聲紋等識別控制技術。
安全技術防範是以安全防範技術為先導,以人力防範為基礎,以技術防範和實體防範為手段,所建立的一種具有探測、延遲、反應有序結合的安全防範服務保障體系。他是以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為目的的一項公安業務和社會公共事業。對於警察執法部門而言,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開展安全防範工作的一項公安業務;而對於社會經濟部門來說,安全技術防範就是利用安全防範技術為社會公眾提供一種安全服務的產業。既然是一種產業,就要有產品的研製與開發,就要有系統的設計與工程的施工、服務和管理。

四、安全防範技術的專業體系

安全技術防範作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一個分支,具有其相對獨立的技術內容和專業體系。根據我國安全防範行業的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我們可以將安全防範技術按照學科專業、產品屬性和應用領域的不同進行如下分類:
● 入侵探測與防盜報警技術
● 視頻監控技術
● 出入口目標識別與控制技術
● 報警信息傳輸技術
● 移動目標反劫、防盜報警技術
● 社區安防與社會救助應急報警技術
● 實體防護技術
● 防爆安檢技術
● 安全防範網路與系統集成技術
● 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
由於安全防範技術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技術領域,因此上述專業的劃分只具有相對意義。實際上上述各項專業技術本身,都涉及諸多不同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門類,它們之間又互相交叉和相互滲透,專業的界限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同一技術同時應用於不同專業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
http://hi..com/007cn/blog/item/2972f73686cbf1310a55a9ef.html

閱讀全文

與公共安全技術防範服務包含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