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江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名稱

江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名稱

發布時間:2021-08-11 00:53:35

⑴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是什麼

是由來原地方人事、勞動保障部自門的就業和人才服務管理機構合並成立。旨在方便勞動者求職就業和用人單位招聘用人。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並基本建成統一規范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有問題咨詢中公

⑵ 就業服務機構有哪些

公共就業服務是指對離校後未就業回到原籍的畢業生由當地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門提供版的公益性就業服務權,包括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訓練、社區服務崗位就業和其他有關服務內容。
地方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主要有:
市、區、縣、鎮(街道)各級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
市、區、縣、鎮(街道)各級勞動就業服務中心 ;
市、區、縣、鎮(街道)各級職業介紹服務中心;
社區勞動服務站。

⑶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是什麼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主要是指:各區縣就業促進中心,人才交流中心。

⑷ 請問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指的是那些單位,是勞務派遣公司和人力支援公司嗎

你好朋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不止勞務派遣公司和人力資源公司兩個的

⑸ 人才服務機構是什麼

(一)個人求職信息上網發布,在網上設主頁的,每人每月20元;

(二)單位招聘信息上網發布專,屬在網上設主頁的,由人才服務機構與接受服務的單位協商議定;

(三)單位招聘上網查詢,在網上設主頁的,由人才服務機構與接受服務的單位根據招聘人數協商議定;

(四)其他項目,由人才服務機構與接受服務的單位、個人協商議定。

⑹ 人才服務機構有哪些

人才服復務機構從其隸屬關系來看,制分為兩大類:
一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即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屬的全國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及地方政府(縣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下屬的人才服務機構;
二是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即各級政府的其他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和民辦人才服務機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與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的區別在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人才服務機構(河南省內包括省、市、縣三級)具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授權的行政職能,負責開展社會化人事檔案管理、出國政審、組織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考試或評審、轉正定級和工齡核定、大中專畢業生接收、人才引進等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業務。
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人才服務機構不具有行政職能,經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准,只可以從事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發布和咨詢服務、人才信息網路服務、人才推薦、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才測評等其中一項或多項中介服務業務。

⑺ 「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具體指哪些機構和組織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解決國民就業問題所設立的機構,它也是執行國家各項就業服務政策的實體組織。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是國家降低失業率、協助特定對象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部門。截止2006年底,全國各類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共有6629家,從業人員51,095人。其中,政府人事部門所屬就業服務機構3500家,約佔52.7%;行業主管部門就業服務機構633家,約佔9.6%:民營人才服務機構2427家,約佔36.6%: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69家,約佔1%。從以上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我國的就業服務市場中占據了絕對主流,但是,我國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長期以來存在工作效率低、服務層次低等弊端。 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可以具體咨詢招考部門或者國家公務員網站咨詢!祝你好運!

⑻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設20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信訪、政務公開、安全保密和後勤工作。
(二)政策法規處
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組織開展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研究工作;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辦相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協調專家咨詢工作;承擔本廳新聞發布等工作。
(三)規劃財務處(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
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編制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參與擬訂全省社會保障資金(基金)財務管理制度;承擔本廳和省公務員局的財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牽頭承擔有關信息規劃和統計綜合管理工作;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制度、運營政策和運營機構資格標准;依法監督全省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營,並組織查處重大案件;承擔省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四)就業促進處(失業保險處)
擬訂全省就業規劃和年度計劃;擬訂全省勞動者平等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指導和規范全省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參與擬訂專項就業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牽頭擬訂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擬訂全省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擬訂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來本省就業管理政策;擬訂全省失業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全省失業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建立全省失業預警制度;擬訂全省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的政策;承擔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五)人力資源市場處
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發展政策和規劃;擬訂國(境)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准入管理辦法;指導和監督對全省職業中介機構的管理;擬訂全省人員調配政策,承辦國家特殊需要人員的調配工作;按規定承辦省屬企事業單位、中央在寧單位人員調配事宜。
(六)軍官轉業安置處(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辦公室)
擬訂全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和培訓政策;貫徹執行國家下達的安置計劃並組織實施,承擔在寧部、省屬單位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承擔中央和本省關於部分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方針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承擔全省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承擔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的具體工作。
(七)職業能力建設處
擬訂全省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政策、規劃;擬訂全省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指導全省職業技能競賽工作;擬訂全省技工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指導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完善全省職業技能資格制度;組織擬訂貫徹國家職業分類、職業技能標准和行業標準的政策。
(八)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擬訂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並組織實施;承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事宜,負責職稱綜合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全省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工作;承擔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九)專家和國際合作處
承擔全省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規劃和培養工作,承擔全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選拔及管理工作;擬訂吸引國(境)外專家、留學人員來本省工作或定居政策;擬訂全省博士後工作政策;承辦本廳和省公務員局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
(十)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
指導全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擬訂全省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工作;按照管理許可權,承辦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方案的核准或備案事宜。
(十一)農民工工作處
擬訂全省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處理涉及農民工的重大事件;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承擔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十二)勞動關系處
擬訂勞動關系政策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擬訂全省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負責全省勞動標准工作;擬訂全省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
(十三)工資福利處
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省級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和離退休日常管理工作;編制和管理省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工資計劃,承擔工資總額管理工作。
(十四)養老保險處
統籌擬訂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及其補充養老保險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擬訂全省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完善全省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擬訂全省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辦法;擬訂全省養老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制度;擬訂全省基本養老保險費率方案。
(十五)醫療保險處
統籌擬訂全省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全省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基金管理辦法;組織擬訂全省定點醫療機構、葯店的醫療保險服務和生育保險服務管理、結算辦法及支付范圍;擬訂疾病、生育停工期間的津貼標准;擬訂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
(十六)工傷保險處
擬訂全省工傷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完善全省工傷預防、認定和康復政策;貫徹實施國家工傷傷殘等級鑒定標准;組織擬訂全省定點醫療機構、葯店、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標准。
(十七)農村社會保險處
擬訂全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政策、規劃和標准;會同有關方面擬訂全省農村社會保險基金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管理辦法;擬訂全省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的審核辦法。
(十八)調解仲裁管理處
統籌擬訂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指導開展全省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工作;依法指導並組織處理全省重大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承擔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十九)勞動監察局
擬訂全省勞動監察工作制度;組織實施勞動監察,依法查處和督辦全省重大案件;指導全省勞動監察工作;協調全省勞動者維權工作,組織處理有關突發事件;承擔其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督檢查工作。
(二十)人事處
承擔本廳和省公務員局及所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和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省外國專家局(省引進國外智力辦公室) 負責綜合管理全省引進國外智力和外國專家工作;承擔全省外國專家獎勵工作;承辦外國專家來本省工作許可、介紹外國文教專家來本省工作的境外組織資格認可、本省中等以下教育機構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事項;建立引進國外智力服務體系;按規定承擔全省出國(境)培訓有關管理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本廳和省公務員局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負責本廳和省公務員局及所屬單位的離退休人員工作。

⑼ 人才服務中心是什麼機構

真不希望它是公務機構,如果那樣的話,辦公時間練跳舞實在是讓人心寒

⑽ 江蘇省人事檔案管理機構有哪些

根據國家《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機構為縣以上(含縣)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以下簡稱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其他任何單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嚴禁個人保管他人人事檔案。
一般人事檔案: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關於印發《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人發[1996]118號)規定:第四條: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機構為縣以上(含縣)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以下簡稱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其他任何單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嚴禁個人保管他人人事檔案。
幹部檔案:另外根據中組部、國家檔案局關於印發《幹部檔案工作條例》的通知(組通字[1991]13號)規定:
第六條、幹部檔案管理實行集中統一和分級負責的管當理體制。縣以上(含縣)機關、單位的幹部檔案要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集中統一管理;縣以下機關、單位的幹部檔案實行由縣委組織部集中管理,或由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等單位相對集中管理。不具備保管條件或檔案很少的單位,其幹部檔案由上一級單位管理。
第七條、縣以上(含縣)的組織、人事部門,應建立相應的幹部檔案管理工作機構,並負責對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的幹部檔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閱讀全文

與江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名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