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將伺服器設置成為一個公共訪問
前提要有固定的公網IP地址;
你所指的IP規劃是你們內部的吧,既然是內部的,只能內部訪問。
你所說的「大眾訪問的伺服器」是不是指Internet上的用戶訪問啊??
如果是,那不管怎麼樣都需要先有個外網Internet的連接,且有個固定的外網IP地址,比如,連接外網Internet的方式是電信的外網寬頻,那就必須要有電信給的固定的IP地址。那個是需要錢買的。
看了你的補充,需要說清楚的是——內部地址永遠只適用於內部,而公網的IP不是你自己可以設置的,那是ISP運營商給你的,你不可能自己設置的。 這不是阻止的問題,是沒有公網IP地址,別人怎麼可能找到你。。。
有了公網的IP地址,你才能使用比如PAT之類的技術把你的內服映射到外網...
呵呵,確認了有公網IP後,那還要看你們是讓公網用戶,訪問你們什麼,ftp?http?mail?游戲伺服器?
簡單的說,如果你的這台伺服器直接就有個獨立的公網IP,那開什麼服務,外網輸入IP地址就能直接訪問。如果不是,而是很多台伺服器使用一個外網IP地址的話,相對麻煩點。這還需要看你們使用的外網與內網之間是硬體路由還是操作系統的軟路由了,各自設置不同。只能給你個方向和概念—— PAT 。內部連外部使用NAT,外部連內部使用PAT。
Ⅱ 哪裡有公共的Linux伺服器
建議用個虛擬機,自己建立一個伺服器,設置一個快照 ,下次用的時候直接恢復快照就行了 而且很快。
Ⅲ 怎樣用區域網中的機器做伺服器。
下面我們根據區域網連接網際網路方式的不同在此分別解說:
1、介面
1.1、通過網際網路共享器(網際網路撥號器、網際網路路由器)或者伺服器使用sygate,winroute等方式,包括路由器加adsl或isdn模塊撥號上網的,通稱浮動ip路由上網。
1.2、通過網際網路共享器或者伺服器使用wingate,ms-proxy等方式代理上網。
1.3、ddn或者其他線路專線(isdn回撥,adsl熱線等)固定ip路由上網。
2、防火牆
2.1、需要通過或者只通過網關式防火牆。
2.2、需要通過橋式防火牆。
2.3、無防火牆。
首先確定,1.2不可能做公開伺服器!
為了簡化情況,忽略防火牆,說介面。
第一種的浮動IP路由上網,需要確認路由設備(或者軟體)有一個反向代理(也有叫反向NAT的),如果有的話,恭喜你;沒有的話就沒有辦法了,至少通過這個路由沒辦法了。
設定方法是:設定對本地21埠的訪問--(目標到)--你機器內部IP的21埠。當然,不一定是21,可以自己設定。如果設備和軟體功能不是很好的話,設21會造成其他人不能上FTP,那就改掉,比如8021--221等等。
第三種的固定IP上網,比較好弄。如果是WIN2000,在一塊網卡上綁兩個IP地址,一個內部,一個公共;其他系統的要兩塊網卡。配置路由器,可以不對S口設定公共IP,也可以設一個;對Ethernat口設一個公共IP;開放對埠的控制(如果有的話)就可以了,你的機器就是處於公網了。
然後說說防火牆。
橋式防火牆被認為是透明防火牆。可以把它看成過濾膜,只要在設定上打開進出21埠(或者需要的埠)就像沒有防火牆一樣的。
只通過網關式防火牆:情況和浮動IP路由上網一樣,要有反向代理。
既要通過路由器,又通過網關式防火牆的復雜一點。當然還要有反向代理,只是要路由器反向代理到防火牆,再反向代理到你的機器。
Ⅳ DNS伺服器的根伺服器是什麼意思和運營商的、還有我們看到的公共dns伺服器有什麼區別嗎
根服務抄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襲網的主目錄,全世界只有13台。1個為主根伺服器,放置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個放置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所有根伺服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根伺服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我們看到的都是運營商的dns伺服器比如電信61.128.128.68 南京114.114.114.114等
Ⅳ 伺服器是什麼
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Ⅵ 伺服器什麼意思
伺服器定義
從廣義上講,伺服器是指網路中能對其它機器提供某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如果一個PC對外提供ftp服務,也可以叫伺服器)。
從狹義上講,伺服器是專指某些高性能計算機,能通過網路,對外提供服務。相對於普通PC來說,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晶元組、內存、磁碟系統、網路等硬體和普通PC有所不同。
伺服器解析
伺服器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它是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伺服器分類
目前,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伺服器主要分為兩類:
非x86伺服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伺服器,它們是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處理器,並且主要採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伺服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處理器,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EPIC處理器主要是HP與Intel合作研發的安騰處理器等。這種伺服器價格昂貴,體系封閉,但是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中。
x86伺服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晶元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IBM的System x系列伺服器、HP的Proliant 系列伺服器等。 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差、不安全,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通俗點說,伺服器就是一台可以提供服務的電腦,而不是很多台電腦組成的一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