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局郭威

工商局郭威

發布時間:2021-08-10 19:52:04

1. "論我國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及保護"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以下是參考資料,希望有幫助!

論我國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法律 2009-05-26 19:13:45 閱讀54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摘要】 馳名商標,一個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話題,頻頻出現於各地的傳媒。馳名商標作為較高知名度和聲譽的商標,它的作用已遠遠不止於區別商品的來源和服務的提供,它已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利器。對於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我國有自己獨特的模式,本文主要從對馳名商標的界定和人民法院對馳名商標的保護、馳名商標認定保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重新認識商標認定新原則四方面闡述,讓大家了解我國對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的特殊之處。

【關鍵詞】馳名商標 人民法院 認定新原則

一、我國法律對馳名商標的概念界定和保護開端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制定的。該規定中的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並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相關公眾包括與使用商標所標示的某類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消費者,生產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其他經營者以及經銷渠道中所涉及的銷售者和相關人員等。

中國作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成員國,為履行公約義務,從1987年就開始了按照公約要求和國際慣例認定馳名商標的探索性實踐。1987年8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下稱商標局)在商標異議案中認定美國必勝客國際有限公司的"PIZZA HUT"的商標及屋頂圖形商標為馳名商標,對澳大利亞鴻圖公司在相同商品上搶注的相同商標不予注冊。這是中國加入巴黎公約後認定的第一件馳名商標。此後,中國商標局及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多起商標糾紛案件中作出馳名商標認定。在1988年至1991年期間,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分別認定英國尤尼利弗公司的"Lux勞力士"商標、美國菲力普莫里斯公司的"Marlboro萬寶路"商標、中國北京同仁堂有限公司的"同仁堂"商標、美國"SHERWOOD"商標和上海協昌縫紉機廠的"蝴蝶"商標為馳名商標。在上述馳名商標的認定中,秉承了國際通行的"個案認定,被動保護"的原則。中國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始於保護外國商標的需要。

二、馳名商標的認定標准、機關、認定許可權及程序

根據商標法第十四條的規定,中國法律對規定馳名商標認定應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1.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識知曉程度;2.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3.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4.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5.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目前,在中國的馳名商標保護制度中,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在"不予注冊"問題上根據案情需要對商標是否馳名作出認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人民法院(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基層法院)可以在"禁止使用"問題上根據案情需要對商標是否馳名作出認定。"不予注冊"體現為駁回注冊申請或撤銷注冊商標。駁回注冊申請可在三個層次的程序中作出,即異議程序、復審程序及行政訴訟程序;撤銷注冊商標可在二個層次的程序中作出,即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撤銷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禁止使用"多發生在商標民事糾紛中,適用民事訴訟程序。

三、我國法律對於馳名商標的保護和其特殊規定及相關司法解釋

一 保護對象

中國法律將馳名商標的保護對象規定為兩類商標,一是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二是已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 中國法律對馳名商標的保護方式為兩種:一是"不予注冊",二是"禁止使用"。按照中國法律,獲得馳名商標保護的前題條件為:一是該馳名商標被他人以復制、摹仿或者翻譯的方式申請注冊商標或使用;二是這種使用容易導致混淆,或者誤導公眾,致使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

二 特殊保護

可以概括為:1.中國法律對商標的保護是基於注冊原則,因而普通非注冊商標不能獲得商標法的保護,但馳名商標則例外,即使是"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也在商標法保護之列。 2.在注冊商標爭議程序中,普通商標所有人或利害關系人主張權利的時效為自違反商標法有關規定的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對於馳名商標所有人,如果對方的注冊是出於惡意,則不受5年時間的限制。對馳名商標既不要求必須已在中國注冊,也未規定主張權利的期限。3.當馳名商標與企業名稱發生沖突時,只要馳名商標所有人認為他人將其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登記,可能欺騙公眾或者對公眾造成誤解的,就可以向主管機關提出撤銷該企業名稱的申請,主管機關則必須依《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審查該企業名稱是否屬於"可能欺騙公眾或對公眾造成誤解的"的情形。4.普通注冊商標只能在所注冊的相同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享有專用權,而"已注冊的中國馳名商標"不僅在相同或類似的商標或服務上享有專用權,而且在不相同或不類似商標或服務上也受法律保護5.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將"禁止使用"明確列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方式,從而加重了被禁用者的侵權責任。

三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商標保護的三個司法解釋對馳名商標保護主要作了下列規定:1.將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明確列入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范圍;2.人民法院可以就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作出認定,並規定了認定馳名商標的級別管轄(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和最高法院批準的基層人民法院)和地域管轄;3.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因是否在中國注冊而有所不同。同時,侵犯馳名商標權的法律責任也視該馳名商標是否在中國注冊而有所不同:侵害未注冊馳名商標的,行為人只承擔停止侵害的民事責任;實施侵犯已注冊馳名商標行為的,應承擔包括損害賠償在內的各種民事責任。

四、人民法院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之規定

2001年7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第六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域名糾紛案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以及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做出認定。2001年12月修訂後的商標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對馳名商標的保護及認定馳名商標需要考慮的因素進行了明確的規定。爾後公布實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認定馳名商標的法院,認定馳名商標的標准、效力,以及對馳名商標侵權行為法律責任的追究等又進一步進行明確規定,從而確立了人民法院對馳名商標進行司法保護的審判機制。

⑴人民法院對於未注冊的馳名商標的保護

根據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因此,在對不服商標評審決定進行司法復審的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根據案情依法可以認定馳名商標,制止對馳名商標的非法搶注。對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容易導致混淆的,人民法院依法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的民事法律責任。

⑵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對國外馳名商標的保護

在近幾年的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已經認定了6件權利人是國外當事人的馳名商標。人民法院在認定這些商標是否為馳名商標時,採取的是與國內商標一視同仁的態度,依法給予其國民待遇,適用平等保護原則。在認定和保護國外的馳名商標過程中,只要其符合商標法規定的條件和司法解釋規定情形,人民法院都會依法認定為馳名商標並給予相應的司法保護。

⑶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繼續加強馳名商標的保護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級人民法院要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總結人民法院認定和保護馳名商標的經驗,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對馳名商標司法保護機制,解決新出現的和疑難的法律適用問題,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

其次,各地法院要依法審理好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的知識產權案件,要將商標法和相應司法解釋關於注冊商標和馳名商標各項保護規定通過每個案件實施好,落到實處,為促進和提升我國品牌經濟提供良好的司法保護環境。

再次,在具體案件審理時,當事人請求認定和保護的馳名商標只要符合商標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和司法解釋規定情形,人民法院均應給予認定和保護,既不降低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的門檻,也不刻意鼓勵認定或者任意擴大認定范圍。只有在當事人提出請求,根據具體案情需要認定馳名商標,並且涉案商標符合商標法的有關規定時才會做出認定。同時也要認識到馳名商標的認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人民法院應重視並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及案例的研究,及時總結審判經驗,不斷提高辦案質量和業務水平,加大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力度,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中外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五、我國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①我國對馳名商標認定的模式

對於馳名商標的認定,我國歷來實行的是「主動認定為主,被動認定為輔」的兩種基本保護模式。主動認定是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著眼於預防可能發生的糾紛,而每年從現實中大量存在的商標之中,根據該局1996年8月公布的《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第5條的規定,從七個方面進行認定:(1)使用該商標的商品在中國的銷售量及銷售區域;(2)使用該商標的商品近3年來的主要經濟指標(年產量、銷售額、利潤、市場佔有率等)及在中國同行業中的排名;(3)使用該商標的商品在外國或地區的銷售量及區域;(4)該商標的廣告發布情況;(5)該商標最先使用及其連續使用的時間;(6)該商標在中國及外國或地區的注冊情況;(7)該商標馳名的其他證明文件。主動認定馳名商標可以為馳名商標所有人提供事先的法律保護,使權利人一旦察覺、發現有侵犯其權利的現象,就可以立即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被動認定是由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處理糾紛時,對個案中的商標進行是否馳名的認定。它以新《商標法》第4條規定的五點為認定標准,即:(1)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2)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3)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4)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5)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與主動認定相比,它具有針對性強,對商標可以實施跨類保護的特點。目前,我國對馳名商標的認定採用以主動認定為主、被動認定為輔。尤其是被動認定——司法認定的案例在中國還較少。僅發生在「舒服佳」一案中,即由人民法院認定「舒服佳」、「Safeguard"為馳名商標。

正如上面所述,我國在馳名商標認定保護中所採取的基本模式,憑借其「大量認定、全面保護」的特點,在我國的馳名商標保護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基本保護模式同樣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首先,這種基本保護模式違背了馳名商標保護的宗旨。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是國際上兩種不同商標保護制度相協調的產物。即:當國際上商標的注冊原則與使用原則的保護不相平衡時,《巴黎公約》給予商標使用原則的傾斜性保護。也就是將未注冊的馳名商標保護列入了國際公約保護中。世界貿易組織的Trips協議又將馳名商標保護擴大到在非類似商品中的使用的保護。但總的來說,兩個國際性條約給予的馳名商標保護都是個案保護,被動保護。即:當發生了侵權糾紛、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時,請求認定馳名商標而獲得的特定保護。這也正體現了馳名商標保護的宗旨:個案保護、被動保護。而我國的這種馳名商標保護模式,則是強調突出了行政機關的主動性,對馳名商標採取的是大量認定、主動保護。因此,明顯違背了馳名商標國際保護的宗旨。其次,這種基本保護模式仍無法解決馳名商標認定保護中存在的「經緯問題」,即:時間梯度、空間梯度。比如:某一商標在剛剛進入市場時並不馳名,但伴隨著市場化運作一定時間後,事實上成為了馳名商標。與此同時,如果發生了他人假冒、侵權,此時,又應該給予這種商標何種法律保護呢?還是這一商標在成為了馳名商標後,但實實在在,在侵權發生地並不馳名,那麽又該如何對它進行保護呢?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馳名商標認定保護中存在的時間梯度和空間梯度的問題。此外,這種馳名商標認定保護模式還存在著較多的主觀因素。(即:認定馳名商標時,受主觀因素干擾較多。)從而使得廣大企業不是注重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而是盲目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去追逐「馳名商標」這一漂亮的外衣。

結果,使得大多所謂的「馳名商標」名不副實,同時也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當前中國的經濟,正處於「眼球經濟」時代,誰是名牌,誰吸引力就大。)由此可見,原有的馳名商標認定保護模式由於存在的問題,已經到了必須修改、調整的地步。

②採取馳名商標認定新原則——「被動保護、個案認定」的必要性

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入世一方面為企業帶來了眾多的機遇和挑戰,另一方面也使得政府加快了修改規章制度,規范行政行為的改革步伐。因為WTO中的一系列法律文件,除了極個別條款提到企業的外,絕大部分是規范政府行為的。其最主要的功能在於規范政府的行為,使之懂得如何規范、干預、管理市場。正如國外一些學者所稱的「WTO規則實質上是一部國際行政法典」。因此,入世對政府的挑戰也最大、影響也最深刻。

具體到對馳名商標的保護上,因為世界貿易組織所認可的國際通行慣例是:如何認定馳名商標基本上都是由法院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認定判斷。此外,在實踐中,各國對馳名商標的保護採取的也是這種「被動保護、個案認定」的模式。所以為了履行入世的承諾,中國政府必須規范自己的行政行為,在馳名商標的認定保護上採取「被動保護、個案認定」的新原則。況且,入世後由於國內絕大部分企業商標保護意識淡薄,商標法律訴訟案件勢必大量增加。所以,再僅僅靠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主動認定顯然是不夠的。此外,實行「被動保護、個案認定」的馳名商標認定新原則,也有利於節約有限的行政資源,提高行政機關在相關事務中的辦事效率。

加入世貿組織6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有了長足進展,法律法規日趨完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馳名商標事業成效顯著,可圈可點。 按照我國《商標法》的規定,馳名商標遵循「被動保護,個案認定」原則,只在訴訟中對商標馳名進行事實確認。然而,現實往往不盡人意。作為企業品牌和知識產權的法律救助最重要手段之一,馳名商標之於企業,其意義早已超出了單純的維權訴求,企業往往把它當成市場競爭的法寶。地方政府更是把馳名商標作為地方和企業品牌建設的努力方向和重要指標。同時,消費者也願意把它看作商品品質的保證和承諾。這狀況或多或少有些偏離立法的初衷。於是,引導企業、消費者以及社會各界正確認識和理解馳名商標的法律內涵,還原馳名商標本來面目,理所當然地成為立法者和執法者所必須面對的當務之急。

「要嚴把馳名商標司法認定的法律適用關和嚴把馳名商標司法認定的事實關。」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曹建明出席在無錫召開的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工作座談會時強調,「對於刻意製造糾紛以獲得馳名商標認定,能夠查實的,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行為處理,並依法撤銷原判和對馳名商標的認定。」馳名商標司法認定被認為馳名度評判不專業、標准難以統一和操作過於簡單,因而較多地遭到外界質疑。曹建明這次講話,被媒體理解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後,最高人民法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嚴格馳名商標認定的表態。

「推進法治,回歸理性」。這是多年冷靜地觀察和研究馳名商標發展變遷的中國知識界開出的一劑良方。回歸理性,還原本色,對企業如此,對消費者同樣如此,對行政執法和司法救濟更是如此。

六、我國馳名商標認定保護新原則的再認識

「被動保護、個案認定」的馳名商標認定新原則,其實質就是要求在馳名商標的認定保護中,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即:堅持馳名商標認定的市場化運作,反對在現實生活中「買名牌」的現象。具體而言,也就是說,在商標確權或者商標侵權的案件中,當事人提出商標馳名的證據,商標行政執法機關或者司法機關根據馳名證據的事實和法律規定的依據,對其進行馳名商標的保護。這種保護僅僅對於本案有效,不得針對第三者,也不能針對市場競爭者。如果再有涉及商標馳名度判定的案件發生時,可以作為曾經受馳名商標保護的記錄,向商標行政執法機關或者司法機關提供,但不是「准則」或「通行證」,而只作為處理下一個案件的參考。商標行政執法機關或者司法機關根據該商標當時的馳名度和該案的具體情況,作出判斷。

正如上面所述,該原則並不完全排除行政執法機關的認定保護,但它又遠遠不同於原有的行政機關的主動認定。它強調行政機關的被動認定保護,突出個案處理,強調根據商標當時當地的馳名度和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認定判斷。同時,該原則對於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買名牌」現象發揮著重要的遏製作用。

當前,由於利益的驅動,很多企業不是將精力集中投於提高產品質量,強化企業管理上,而是看到名牌在宣傳產品、引導消費、佔領市場方面起到了類似馳名商標的作用,便紛紛花錢,甚至投入巨資購買名牌,更有甚者,有的企業為了能夠擠入中國馳名商標,而不惜借貸花錢。確實在現實生活中,名牌往往意味著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和消費者忠誠度,有著穩定的市場份額。而且,一個名牌在其成長培育過程中,往往歷經數年甚至十數、數十年的時間。所以,在其形成中,企業的信譽也會隨之深深置入了廣大消費者心中,可以使其產品在市場中有著較為穩定的顧客群。因此,名牌常常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被加以保護。在現階段,買名牌的現象,可謂屢見不鮮。而現象的實質不外乎是很多企業想打借「名牌」——馳名商標,這股東風,這個便車,輕而易舉地獲取客觀的市場利潤。

其實,無論是名牌,還是馳名商標,都是一種客觀存在,都需要企業認認真真的下功夫才能取得。馳名商標認定保護的新原則在面臨並解決這類「買名牌」的問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即:商標是否馳名不搞事先認定,而由當時當地的具體狀態決定,從而打破了那些妄圖靠花些錢來買個「保險」——馳名商標或名牌的人的美夢。

結語

中國對馳名商標的保護起始於1987年中國加入《巴黎公約》。多年來,中國有關的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公約的要求,為不少中外權利人的馳名商標提供了保護。從1996年起,中國商標主管部門開始成批認定民族品牌的馳名商標。此舉受到業內人士和國外權利人的質疑,被認為違反了「國民待遇」原則。到2003年,這種成批認定馳名商標的做法被廢除,代之以國際上通行的個案認定方式,即在發生侵權或權利沖突時,由有關行政或司法機關確認商標是否馳名,以便決定是否給予擴大的保護。應該說,中國的馳名商標保護正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前進。可以預期,中國未來立法將對馳名商標保護給予更多的注意,目前存在的其它合法權利與馳名商標沖突、馳名商標之間沖突等問題將通過立法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① 蘇阿計 《入世與中國法治變革(下)》 《政府與法制》 2002年第6期。

② 董保霖 《商標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中華商標》 2002年第8期。

③ 善勇 《「買名牌」要不得》 《中國知識產權報》 2002年11月6日。

④ 郭威 《司法認定為馳名商標撐起保護傘》 2005年4月27日法制日報

2. 禪讓制的例子

揭秘古代禪讓制背後的暗箱操作和以權謀私

相傳在我國上古時代的中原黃帝部落,人們共同推舉有才能、品德好、大家都信任的人為部落首領,當這樣首領去世後,便把統治權讓給(通常是自願的)已經通過考察,更有賢德的人(這個人通常是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外姓人)來繼承自己的權力,成為新一代的部落首領,這樣世世代代更替傳承下去的方式就是禪讓制。

著名的華夏始祖首領堯舜禹便是以這種方式來當上部落首領的。

怪物來襲,給你一個基地,你能否抵擋住怪物攻城?
廣告
怪物來襲,給你一個基地,你能否抵擋住怪物攻城?
禪讓制通常是自願的,也應該是自願的,不過後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有所謂的禪讓皇位的,不過這是強迫的,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強迫漢獻帝讓位,還有西漢的王莽篡權,這也是禪讓的一種,因為不是以血緣關系為依據來繼承權利的,不過都不是自願的,所有就不算真正的禪讓。

禪讓制的方式理論上讓所有部落的成員都有機會當部落首領,只要自己足夠優秀,名聲足夠好就行,看上去是一種非常民主的選舉方式,所有儒家非常推崇這種方式,認為這是天下一統,萬姓一家的最民主的方式,但是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不可靠的權力繼承方式,因為這是以品德為標準的選舉方式,但是品德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不可靠的衡量手段,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標准,所以很容易暗箱操作,來謀取私利,而且缺乏權力的監督機制。最重要的是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品德就能治理國家也是非常不可取、不可靠的。

禪讓制的特點

禪讓制看起來很美好,因為表面看起來人人都有機會當部落首領,也可以選舉自己看中的首領,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而且這種制度是以品德為選擇依據的,而不是以血緣為標準的,也就是說要想當上部落首領首先要有一個好名聲,至少要讓大家都知道你才行,這在通信不發達的古代也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這看起來很美好很公平很民主的制度,其實蘊藏著很大的不公平,因為實際上部落的管理權掌握在少數貴族元老手中,他們通過部落聯盟會議來選舉部落首領,實際上權力只在少數范圍內流傳,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機會參與選舉與被選舉的,這也預示著禪讓制的崩潰。

而且禪讓制只存在於傳說中的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期,因為那時候社會生產力很低下,人口也少,人們為了生存,只能以部落聯盟的形式聚居在一起,選擇一個大家公認的有才能、有品德的人來管理部落的各種事物,而且以品德來衡量一個人本身也是有風險的,因為這個標准很模糊,沒有一個公認的標准。部落里所以的財產都是公共的,沒有人能夠獲得足夠多的私有財產,這就為禪讓制創造了物質基礎。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出現了,那些通過各種途徑佔有足夠多生產資料的人便可以通過僱傭沒有財產的人為他勞動,就可以生存下去,階級出現了,部落聯盟里的成員變得不平等了,禪讓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禪讓制的實質是什麼

禪讓制是通過氏族成員之間共同選舉來產生部落首領的方式來傳承部落權力的,這個候選人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考察,而且是通過部落聯盟會議選舉產生的才是合法的。

也就是說禪讓制的實質是部落聯盟的貴族們代表全體部落成員來選舉有賢德的人來當首領的,權力是掌握在少數貴族長老手裡的,並不是真正的所以人都可以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所以這種做法並不是真正的民主,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美好的。

在原始社會後期,部落之間的為了生存而發生的戰爭漸漸少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不用再為了生存而到處遷移,為了爭奪地盤而戰斗,而在相對固定的地方通過漁獵採集就可以獲得生存必須得生活資料,人們的生活也就逐漸穩定下來了,所以部落首領的產生方式也就不需要用戰鬥力來證明了,於是人們就採取和平的選舉的方式,在貴族之間用品德的才能為依據,共同推舉一位大家都信服的人來當部落首領,這個人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考察,鍛煉他的能力,名聲還必須非常好,通過考察之後,再由部落聯盟會議決定才是合法的,才有資格成為新一任的首領。

3. 不理解這句話

第一個NOT WELL是副詞,是狀語最好用個單詞,就用DRESS適合,修飾衣服用WEAR就是後面的

4. 夏津縣有哪些名人呀

歷史人物
夏津縣是一片人傑地靈的熱土,歷代涌現出許多著名人物。古代的有北魏台閣大臣崔先、史學家《十六國春秋》的編者崔鴻,隋末農民起義領袖張金稱,北宋大將馬仁禹,金朝詩人劉濤、宋九嘉,明代監察御史朱應昌、都御史郭四維,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栗祁,近代有舉人李士奎、書法家李毓英,現代有畫家張築岩、書法家許宗海、古文字家范步瀛、革命志士李思孝、劉胡蘭式的小英雄孫洪喜,當代有駕機回歸祖國大陸的國民黨空軍教官黃綱存、作家劉真、晉駝,畫家劉汝陽、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等。

夏津縣地處魯西北的冀魯邊陲,因西倚運河水運之利,交通便捷,所以歷史曾發不少著名事件,諸如夏王竇建德的兵站、點將台、屯糧倉、以及義和團斗爭、抗日戰斗等。

5. 北京英豫軒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北京市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郭威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狀態:在營登記機關:朝陽分局注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中街6號院9號樓22層2201
法定代表人:郭威
成立時間:2006-12-20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002108154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中街6號院9號樓22層2201

6. 北京觀瀾樂道建築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北京市注冊資本:1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郭威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在營登記機關: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注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1701-1703室(華騰北搪集中辦公區172090號)
法定代表人:羅丹
成立時間:2013-10-18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1637644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1701-1703室(華騰北搪集中辦公區172090號)

7.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師資力量

董帆教授、范子紅博士、杜若愚博士、孔淑貞博士、傅敏教授、張會均副教授、王小平博士、李曉丹博士、郭威威博士、韋曉蘭教授 、周桂林教授、常海軍副教授、蔣彥可副教授、孫斌教授、劉閣副教授、方玲博士、蔣和雁副研究員、宋應華副教授、陳剛副研究員、羅茜博士、郭莉霞副教授、卓琳講師、龍良俊博士、申渝 副研究員、丁社光講師、常青副教授、汪程遠副教授、高雪副研究員、楊海林講師、譚雪梅博士、盧鵬碩士、謝紅梅助理研究員、單振秀講師、葉梅博士、王星敏副教授、王瑞琪副教授、朱建飛副教授、馮永成教授 、鍾成華教授、孟詩雲教授、主講教師-許惠、任建敏教授、古昌紅副教授、吳四維副教授、幸宏偉副教授、周文斌副教授、寧豐收副教授、陳盛明高級工程師、常青副教授、李鑫副教授、李宏副教授、張渝文副教授、游霞副教授、江瀾高級實驗師、文莉副教授、余純麗教授、唐春紅教授、邵承斌研究員、李寧教授

8. 上海九誠浮力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西路1701號靜安區中華大廈2502室 是什麼公司 是不是騙子

名稱: 上海九誠浮力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注冊號: 310105000289837
法定代表人: 郭威 住所: 上海市長寧區延安西路728號15F-5座
注冊資本: 50.000000 萬人民幣 實收資本: 50.000000 萬人民幣
企業狀態: 確立 公司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成立日期: 2005年09月20日 營業期限: 2005年09月20日 至2025年09月19日
登記機關: 上海市工商局 受理機關: 長寧分局
股東/發起人: 樓佳雯,郭威,SAYU SHINYA(左右真哉)

9. 能與秦皇漢武唐宗並列,備受推崇的宋太祖,他到底有哪些過人的功績

建立宋朝,結束五代十國戰亂局面,基本完成統一等等。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2]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後)。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於征伐南唐時屢建戰功。
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他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謚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謚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閱讀全文

與工商局郭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