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法律規定
根據《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管理暫行辦法》:
法律規定如下:
1、設立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原則。
(1)符合國際慣例或國際對待原則的按國際對待或國際慣例審批收費項目。
(2)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許可收費,按法規、行政法規規定3審批收費項目。
(3)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的收費(不屬於行政許可收費),按規定審批收費項目。
(4)向公民、法人提供除行政許可事項以外的特定公共服務,按規定程序審批收費項目。(5)各類考試費需要上下級分成的必須按規定的審批程序批准。
2、不符合設立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事項。
(1)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許可收費。
(2)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審批、行政許可、各類證照、資格等事項進行監督檢查、年檢、年審或查驗收費。
(3)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格式文本的收費。
(4)具有地方性法規依據,但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相抵觸的收費。
(5)違反WTO規則的收費。
(6)不利於全國統一市場形成的歧視性收費、地方保護性收費。
(7)專門面向農民的收費。
(8)有關部門和單位自行規定頒發的證照、證件,或雖有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依據但已有經費來源的。
(9)未經人事部批准組織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包括與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有關的考試。執業資格准入考試和職業水平認證考試);未經勞動保障部批準的職業技能鑒定收費。
(10)除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以及人事部、勞動保障部規定以外,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強制性考試收費。
(11)除法律、法規或國務院規定以外,有關部門和單位強制要求公民和法人參加的評比(包括評選、評優、評價、評獎、評審和展評)收費。
(12)未經合法程序批准,行政機關擅自將職責范圍內的公務交由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社會團體辦理實施的收費。
3、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經營服務性收費規定。
行政事業性收費必須按審批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後方可轉為經營服務性收費。
分類
一、按收費對象分為:涉企收費、涉農收費、其他收費等三類。
二、按收費性質分為:行政性收費、事業性收費等二類。
(一)「行政性收費」指根據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在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職能時,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取的費用。
(二)「事業性收費」指根據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在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特定服務時,收取的費用。
三、按管理許可權分為:中項中標收費、中項省標收費、省項省標收費、其他收費等四類。
(一)中項中標收費指中央審批項目、中央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中項省標收費指中央審批項目、省(區、市)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三)省項省標收費指省(區、市)審批項目、省(區、市)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四)其他收費指省(區、市)審批項目、省(區、市)委託下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Ⅱ 船舶登記有哪些種類
1.開放登記
開放登記是船舶登記的一種,即允許外國船舶在本國登記注冊,這些允許國外船舶在本國登記的國家被稱為開放登記國。開放登記國以它獨特的登記條件吸引了眾多國家的船舶所有人,從而使得在航運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開放登記依然在世界海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船舶所有權登記
主要用於確認船舶的所有權關系以及受哪一個船旗國法律的保護。船舶經所有權登記後,應領取船舶國籍證書或船舶登記證書或者船舶執照。此時,船舶才取得有關法律和公約規定的航行權。
3.船舶臨時登記
凡屬於以下情況之一的,船舶所有人或承運人應向有關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臨時登記: 第一,在國外買進或新造船舶合同規定離岸交船的; 第二,在國內為國外新造船舶合同規定到岸交船的; 第三,新造船舶出海試航的; 第四,以光租條件從國外租進船舶的。 此外,對舊老船舶提供不出所有權證明文書者,在公告期內可由經營人出具證明,申請臨時登記。
4.船舶抵押、租賃登記
凡船舶抵押給他人或光船出租給外國經營時,船舶所有人應向船舶登記機關提出申請,辦理登記手續。申請書中應載明上述各項有關內容並呈驗抵押契約或經主管機構批准光船出租的文件和租賃契約。
5.船舶變更登記
凡船舶在營運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應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第一,船舶所有人的名稱變更; 第二,船舶所有權轉移他人,以致船舶所有人變更; 第三,船舶船籍港變更,等等。
6.船舶的注銷登記
船舶注銷登記適用以下各種情況: 第一,報失登記,用於船舶滅失或沉沒; 第二,失蹤登記,用於船舶失蹤已屆滿6個月; 第三,報廢登記,用於船舶已經主管機關核准拆解; 第四,撤銷登記,用於船舶已被政府徵用,或經主管機關核准已將船舶所有權轉移給國內外新的船舶所有人。
7.船舶航線登記
主要適用於國際航行船舶。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應首先向船舶檢驗機構申請船舶技術檢驗,在取得有關航行區域的合格證書後,向船籍所在港口的港務監督申辦船舶登記,領取船舶國籍證書後才能航行於國際航線
Ⅲ 船舶注銷登記申請材料需要哪些
船舶注銷登記所需提交資料
1、 注銷登記的書面報告;
2、 辦理注銷的委託書和受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
3、 所有權、國籍注銷登記申請書;
4、 船舶所有權證書、國籍證書、最低安全配員證書、IC卡原件、
連續概要記錄原件;
5、 船舶檢驗證書復印件; 6、 船舶買賣合同原件; 7、 船舶交接文件原件;
8、 公司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注意:
1、運行安全管理體系和保安體系的船舶注銷後應把DOC副本原件、DOC
年度簽注、船舶安全管理證書、船舶保安證書交還發證機關,並向寧波海事局體系辦提交船舶退出公司體系的報告。
2、安檢簿、簽證簿、垃圾記錄簿、油類記錄簿、垃圾管理計劃、油污應急計劃、保安計劃的原件也應帶回公司。
Ⅳ 《船舶所有權證書》、《船舶登記證書》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辦理了《船舶所有權證書》還要辦理《船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版》和《中華人民共權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船舶登記證書主要包括《船舶所有權證書》和《船舶國籍證書》。前者公示(證明)船舶的所有權歸屬,後者是船舶航行、停泊和作業的法定必要條件之一。
打個比方,類似機動車,船舶所有權證書好比機動車的所有權登記證(大的綠本),船舶國籍證書好比機動車的行車證(小的藍本)。
Ⅳ 船舶注銷之後還能取消注銷登記嗎
可以重新登記。
Ⅵ 什麼是注銷登記
注銷登記是指登記主管機關依法對歇業,被撤銷,宣告破產或者因其他原因終止營業的企業,取銷企業法人資格或經營權的執法行為。 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後,收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副本,收繳公章,撤銷其注冊號。企業法人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滿6個月尚未開展經營活動或者停止經營活動一年的,視同歇業。登記主管機關收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副本;收繳公章,撤銷注冊號,企業法人就失去法人資格。 是指因房屋滅失、土地使用年限屆滿、他項權利終止等進行的房屋權屬登記。
Ⅶ 船舶登記的特點是什麼
1.開放登記
開放登記是船舶登記的一種,即允許外國船舶在本國登記注冊,這些允許國外船舶在本國登記的國家被稱為開放登記國。開放登記國以它獨特的登記條件吸引了眾多國家的船舶所有人,從而使得在航運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開放登記依然在世界海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船舶所有權登記
主要用於確認船舶的所有權關系以及受哪一個船旗國法律的保護。船舶經所有權登記後,應領取船舶國籍證書或船舶登記證書或者船舶執照。此時,船舶才取得有關法律和公約規定的航行權。
3.船舶臨時登記
凡屬於以下情況之一的,船舶所有人或承運人應向有關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臨時登記:
第一,在國外買進或新造船舶合同規定離岸交船的;
第二,在國內為國外新造船舶合同規定到岸交船的;
第三,新造船舶出海試航的;
第四,以光租條件從國外租進船舶的。此外,對舊老船舶提供不出所有權證明文書者,在公告期內可由經營人出具證明,申請臨時登記。
4.船舶抵押、租賃登記
凡船舶抵押給他人或光船出租給外國經營時,船舶所有人應向船舶登記機關提出申請,辦理登記手續。申請書中應載明上述各項有關內容並呈驗抵押契約或經主管機構批准光船出租的文件和租賃契約。
5.船舶變更登記
凡船舶在營運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應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第一,船舶所有人的名稱變更;第二,船舶所有權轉移他人,以致船舶所有人變更;第三,船舶船籍港變更,等等。
6.船舶的注銷登記
船舶注銷登記適用以下各種情況:
第一,報失登記,用於船舶滅失或沉沒;第二,失蹤登記,用於船舶失蹤已屆滿6個月;第三,報廢登記,用於船舶已經主管機關核准拆解;第四,撤銷登記,用於船舶已被政府徵用,或經主管機關核准已將船舶所有權轉移給國內外新的船舶所有人。
7.船舶航線登記
主要適用於國際航行船舶。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應首先向船舶檢驗機構申請船舶技術檢驗,在取得有關航行區域的合格證書後,向船籍所在港口的港務監督申辦船舶登記,領取船舶國籍證書後才能航行於國際航線。
Ⅷ 中國的船舶登記制度屬於哪一類,為什麼
對船舶登記制度的研究主要有公法和私法兩個層面。從公法的層面,即船舶有權利懸掛登記國國旗,受登記國管轄並取得國籍;從私法的層面,公示船舶所有權、抵押債務及光船租賃權等。因此各國均從這兩個層面就船舶登記制度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定。我國關於船舶登記問題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實施若干問題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安全檢查規則》、《船舶名稱管理辦法》、《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等。
Ⅸ 什麼是注銷登記
注銷登記 指因土地權利的消滅等而進行的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