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府公共服務那些可以外包,那謝謝必須由政府承擔
理論上來說都可以外包,但實際上要看政府公共服務外包的條件是否充分,以及政府作用的大小和作用的方向。
『貳』 服務外包方向是什麼意思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價值鏈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礎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業務和基於IT的業務流程剝離出來後,外包給企業外部的專業服務提供商來完成的經濟活動。服務外包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興產業。服務外包能為青年人提供優越的工作環境、較為理想的薪酬以及非常難得的提升自我的機會。服務外包產業在國外非常流行,類似傳統工業、農業等。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由傳統的農業工業逐步升級到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服務外包
『叄』 公共服務崗位外包服務哪家專業東方慧博怎麼樣
這個我說下
『肆』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政府外包即政府服務外包,是指政府把機關的後勤性服務, 行政 工作 相關的技版術服務,為權 企業 、市民、各類市場組織和 社會組織 提供的公 共性服務等,以政府機關或部門作為發包方, 明確條件資質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開擇優承包的方式, 通過簽訂 報酬 與服務數量、 質量 、 效率 相掛鉤且與規范考核評價結果 相聯系的合同辦法,承包給有關 市場主體 (社會組織主體) 的民事行為。
『伍』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服務來外包是將其企事自業單位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包括商業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
『陸』 服務外包方向是什麼意思啊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包括商業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
外包已經成為一項企業用以提高核心競爭力、降低運營成本、鞏固自己市場份額的戰略性手段。
商務部自2006年實施「千百十工程」至今,全國已經陸續崛起10多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培育了1,000多家取得國際資質的大中型服務外包企業,並為其創造有利條件,全方位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不斷提升服務價值,2010年服務外包出口額在2007年基礎上翻兩番。
為緩和服務外包行業人才供需矛盾,商務部明確地指出,將通過國家財政支持的形式「建立服務外包公共培訓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大學生(含大專,下同)增加服務外包專業知識和技能,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新增大學生就業崗位的各類人才培訓項目,重點培訓大學應屆畢業生和尚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以及服務外包企業新入職員工,力爭在五年內培訓30~40萬承接服務外包所需的實用人才,吸納20~30萬大學生就業,有效解決服務外包產業人才短缺和大學生就業問題。
『柒』 ITO,BPO,KPO服務外包的概念和區別
ITO,英文全稱: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可以包括產品支持與專業服務的組合,用於向客戶提供IT基礎設施、或企業應用服務、或同時提供這兩方面的服務,從而確保客戶在業務方面取得成功。
BPO,業務流程外包,英文全稱: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就是企業將一些重復性的非核心或核心業務流程外包給供應商,以長期合同的方式,達到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服務質量。
KPO,知識流程外包,英文全稱: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 知識流程外包(KPO)是業務流程外包(BPO)的高智能延續, 是BPO最高端的一個類別,一般來說,它是指將公司內部具體的業務承包給外部專門的服務提供商。
KPO的中心任務是以業務專長而非流程專長為客戶創造價值。
三者區別主要是業務不同:
1、ITO強調技術領域的外包,主要包括IT軟體開發、硬體維護、基礎技術平台整合等。
2、BPO強調業務流程管理。重點解決業務流程和運營效益問題,如業務流程分拆後的數據信息採集、集成、分析委託外包服務,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等。
3、KPO更注重高端研發活動外包,主要涉及遠程醫療服務、醫葯研發等。
(7)公共服務外包的順流逆流擴展閱讀:
外部服務的作用:
外包幫助企業或組織更加專注於核心業務。外包合作夥伴為您帶來知識,增加後備管理時間。在執行者專注於其特長業務時,為其降低運營成本、改善產品的整體質量。
根據外包協會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外包使企業、政府節省9%以上的成本,而能力與質量則上升了15%。 公司能夠獲得其內部所不具備的國際水準的知識與技術。外包解放了公司的財務資本使之用於可取得最大利潤回報的活動。 外包使一些新的經營業務得以實現。
一些小公司和剛起步的公司可因外包大量運營職能而獲得全球性的飛速增長。
一方面,有效的外包行為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在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把那些非核心的部門或業務外包給相應的專業公司,這樣能大量節省成本,有利於高效管理。
舉例來說,一個生產企業,如果為了原材料及產品運輸而組織一個車隊,在兩個方面其成本會大大增加:
1、管理成本增加,因為它在運輸領域不具備管理經驗;
2、因管理不善,運輸環節嚴重影響生產和銷售環節的工作,從而導致生產和銷售環節的成本增加。如果把運輸業務外包給專業的運輸企業,則可以大幅度降低上述成本。
另一方面,企業也因市場競爭的激烈面臨巨大的挑戰
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成為了企業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因此,外包以其有效減低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等特性成了越來越多企業採取的一項重要的商業措施。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杜洛克曾預言:在十年至十五年之內,任何企業中僅做後台支持而不創造營業額的工作都應該外包出去。
中國軟體外包服務市場規模
如:經濟不景氣時,企業會裁掉一些非核心業務的部門,這往往是不得已而為之,負面影響很大,團隊的穩定、額外支出等,但如果一開始這些非核心業務就是外包給專業的組織去做,那麼損失一定會減少到最小。
據IDC統計,1998年全球外包服務方面的開支為990億美元。IDC估計,到2003年全球資源外包服務開支將突破1510億美元,此時期全球外包服務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2%,亞太地區則為15.1%。
盡管2001年全球市場低迷,但中國市IT服務市場卻是一枝獨秀,增長率高達46.3%,IDC預測,到2006年,中國IT服務市場規模可望超越103億美元,2001~2006年年復合增長率為53%。
IDC表示,中國IT服務市場以常規服務,包括系統集成、硬體支持、安裝及客戶應用軟體管理為主。較為高端的服務項目,如咨詢、外包等服務項目有發展潛力。
總之,接受外包這種新的經營理念是一種必然趨勢,外包服務勢在必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包服務
『捌』 政府公共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
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采購服務有何區別,專家的基本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屬於政府采購的范疇。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按照國際慣例,購買服務應執行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是通行規則。
而在《政府采購協定》(GPA)規則中,多數服務項目被列入出價,例外並不多。以美國為例,作為例外的項目主要有:所有的運輸服務,包括發射服務;與政府設施或用於政府目的的私人所有設施,包括聯邦資助的研發中心的管理與運營服務;公共設施服務;研究與開發。
其次,政府購買服務與服務采購的內涵基本一致,但強調的側重點略有不同。政府購買服務強調的是投入方式,服務采購強調的是程序規范。
最後,從外延上看,二者略有差異,服務采購的主體范圍要大於政府購買服務。服務采購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事業單位采購的服務。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的規定,行政機關、參照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納入行政編制管理經費由財政管理的群團組織,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公共服務。需注意的是,事業單位不能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主體,卻可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