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張雨的工作經歷
自1988年至2003年在原長沙交通學院和長沙理工大學任教期間,於1990年任交通安全教研室副主任、1991年任內燃機及測試技術教研室主任、1992年任汽車工程系系主任助理、1994~1999年攻讀博士學位及博士後進站、2000年7月任汽車與機電工程系主任、2001年9月任長沙交通學院院長助理、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參加中共湖南省高校工委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的學習、2003年6月~8月赴英國曼切斯特大學訪問研究、2003年9月任合並後的長沙理工大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研究所所長。2005年4月任南京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副主任、2007年元月任南京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系主任、2013年任南京工程學院汽車與軌道交通學院院長至今。
② 張雨 我愛你
張飛隨備請孔明,
雨夜路滑踏征程。
我出詩句君來對,
愛才跟德出卧龍。
你看翼德對何句?
啊字笑震蜀漢名。
(可以查張飛與諸葛亮對對)
③ 張雨的一生經歷了什麼
張雨(1283~1349),字伯雨,又名澤之,錢塘人。20歲出道,號貞居子、句曲外史。他的詩文翰墨曾名震京城,被人評價為性狷介,常藐視流俗,悒悒思古道,知弗能與人俯仰,遂戴黃冠為道士。
④ 請問大張雨出名嗎最近他在很多鄉鎮搞演唱會。
昨天晚上在城父鎮高卜和長毛一起演出
⑤ 張雨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張雨(1283~1350),初名澤之,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內號嗣真,人稱貞居真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20歲左右出家為道,遍游浙東諸名山,30歲登茅山,受《大洞經》,豁然有悟。之後,入覲大都。榮受璽書,主持杭州西湖福真觀。歷主茅山崇壽觀、元符宮等。60歲時脫去道袍,還其儒身,隱居杭州。
⑥ 張雨的作品有什麼特點
如果說,張雨早年作品《二絕句冊》、《七言絕句冊》等,還能看出受趙孟影響的痕跡,那麼晚年作品《題畫詩卷》、《登南峰絕頂軸》等,則絕去趙書的雍容平和,用筆率真自然、結字欹側開合,通篇清氣逼人,予人一種疏狂孤傲、卓爾不群的方外絕塵感受。
⑦ 張雨經過哪些人的影響
張雨書學自趙孟頫,並得其精髓。從傳世書跡看,他的楷書與歐陽洵相仿,行書受李邕影響,但總體看,主要還是得益於趙孟頫。
存世作品有《台仙閣記》、《看宗敬錄詩》、《山居即事詩》、《題鐵琴詩》、《登南峰絕頂詩軸》、《自書詩軸》等以及一些題跋。
登南峰絕頂七言律詩帖
⑧ 書法家張雨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希望您滿意並且採納答案,歡迎追問
祝您蛇年快樂
張雨其書初學趙孟頫,入松雪之室。趙指導他學李邕《雲麾將軍碑》,得上疏漢密字形,筆法 張雨《登南峰絕頂詩草書軸》[1]
遂趨猛峭勁利,所書《台仙閣記卷》可見其蹤跡。他去掉了趙書的雍容、平和,添之以神駿、清遒,其《九鎖山詩楷書卷》便有六朝人的寬舒高古、清癯出塵氣息。其後游歷識見增多,六十歲後脫去道袍,還其儒身,隱居於杭州,與黃公望、倪瓚、俞和等一批隱士過從,尤與楊維楨往來甚密後,他的思想與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耽溺酒色,尋歡作樂,貪圖「一刻春無價」,書法上他又私淑於米芾,書風遂變為放縱、恣肆,其代表作《登南峰絕頂詩草書軸》,以方瘦長曳、虛實變化之筆,在行氣、章法上用對比度特別大的疏密聚散和激越跳盪,作品呈現出一種隱逸文人孤傲不群頗為偏激的表現主義風格。故明人周之士《游鶴堂墨藪》評曰:「張伯雨健而近佻。」這種審美立場自然還停留在趙孟頫審美中庸觀的范疇之內。
《登南峰絕頂詩草書軸》高108.4厘米、寬42.6厘米的立軸書,乃元代書法作品所罕見。查《中國書法全集》元代編計7卷80位書家近300件作品中,只有7件立軸作品,其中楊維楨2件,張雨4件,倪瓚一件。可以說,張雨和楊維楨是中國書法從翰札、卷、冊轉向立軸書的開拓者。傳世的4件立軸作品中,現存於台北故宮的《絕頂新秋詩軸》為最早一件,為其晚年(即59歲)所書,尺幅在154.3厘米×34.3厘米,立幅上書七言絕句行草書兩行偏右,左下方用八個特別小的行書暑了下款:「大元至正辛巳,張雨。」作者顯然尚未找到署款的恰當章法,應算其立軸書的嘗試之作。其後的《為子中書詩軸》款字未預留位置用極細小行楷書寫成,它和前述《登南峰軸》一樣甚至均未署名,顯然張雨尚未找到署款在章法中成熟的結構位置。
四件立軸書有兩件高度均在三尺以內,比起明代中期以後動輒逾丈的高堂大軸來說尚屬小件,但這種轉變引起了書法創作與審美摸式的巨大變化。如果說張旭、懷素、黃庭堅的大量草書卷從文字內容上已完全脫離實用進入純藝術創作狀態的話,那麼張雨等的立軸作品則進而從審美形式擺脫了實用功能,可以說這種立軸書是從創作到審美均進入了純藝術。張雨在立軸書法創作的開拓之功。
他在復古主義大潮之下,口頭上和趙孟頫一樣講回歸魏晉,而在創作實踐上仍與北宋蘇、黃、米為旗幟的尚意書法觀一脈相承,其本質上是趙孟頫書法的反對派。
⑨ 歌手大張雨是什麼地方人
大張雨是山東濟南的,他的歌有:等你還要等多久、老婆不敗家賺錢給誰花、大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