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鞍山東站整體規劃中東城花園需要拆遷嗎
近期不會拆,遠期規劃一定拆
Ⅱ 馬鞍山市1255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是什麼
實施"1255"城市發展戰略,即:
由1個主城區、2個副城區、5個中心鎮和5個產業功能區共同構成的城市空間布局體系。
一是按照"提升品位、完善功能"的要求,做大做優1個主城區。繼續做大主城區體量,由中心城區向東部的秀山地區和西部的濱江地區拓展,形成設施更加完備、功能更加完善的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城區。
二是按照"科學規劃、基礎先行"的原則,建設好2個副城區。大力改造提升當塗縣城區域功能,建設姑孰副城區;打造一個由丹陽、博望、新市3個鎮圍合起來的新的丹博副城區,力爭3-5年出成效。
三是按照"產業特色、擴權強鎮"的思路,建設5個中心鎮。加快建設雨山區向山鎮和當塗縣石橋鎮、黃池鎮、太白鎮、年陡鄉等5個中心鄉鎮,努力把中心鎮建設成為產業集聚區、人口集中區、和諧社會示範區。
四是按照"合理布局、錯位發展"的要求,打造5個產業功能區。著力打造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沿江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慈湖港口物流加工區、江心洲生態旅遊區、濮塘休閑度假區等5個錯位發展的產業功能區,使之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成為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Ⅲ 馬鞍山會規劃給南京嗎
目前不會,也不可能會。只是一個鬆散關系。只是兩市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了,以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聯系也會越來越多。「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協調委員會」揭牌。寧鎮揚三市就推進區域創新合作達成協議,我市分別與淮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巢湖簽署了合作協議,南京、揚州兩市交通部門簽署了交通運輸合作協議。
Ⅳ 馬鞍山鄭蒲港新區姥橋鎮的總體規劃圖 視頻
我有,QQ1820121566。。。你加我
Ⅳ 要求安徽馬鞍山政府整體規劃好霍里山陵園後期安置整體墓地,才能拆遷,政府不能為搶死人錢就什麼都不顧,
所謂的蓋來公園只是這些官僚源們在撈取政治資本 ,圏錢的一種借口。 如果真為老百姓著想 ,為什麼不學神木縣, 老百姓看病, 政府買單。 這些橫征暴斂, 自私貪婪的政治流氓 。你們會遭到抱應的 ,包括你們的子孫後代。 這是三千多不得安息 安寧的亡靈對你們的詛咒。
Ⅵ 馬鞍山和蕪湖要被規劃為一個市嗎嗚嗚~~不要和賊城是一個市嗎!
近十年不會有此舉動的.你放心好啦.
Ⅶ 急求馬鞍山博望新區的規劃圖
一下「馬鞍山市博望副城總體規劃(2010—2030) 草案公示」,第一項結果就有。
Ⅷ 馬鞍山行政區劃調整 撤並金家莊區設立兩新區 對馬鞍山今後的發展有何意義
意義很大。首先是合並了金家莊區和花山區,有利於城區的行政管理,節約行政資源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有利於城區規劃發展。就我看來,馬鞍山市區的人口並不多,城區也不大,劃分成三個區有些浪費,此次調整是很合適的。同時,馬鞍山市又將當塗縣的三個鎮結合新設立一個區,也是擴大了城區規模,同時,丹陽鎮,博望鎮,新市鎮。這三個鎮是靠近江蘇發達地區的,能充分調動經濟發展積極性,加快馬鞍山市的經濟發展。
Ⅸ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辦函〔2017〕73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報請審批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經國務院批准,現通知如下:
一、國務院原則同意《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馬鞍山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和濱江旅遊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馬鞍山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35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優化村鎮布局,加強對村鎮建設的指導,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現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06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落實好《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發展綠色建築。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要加強對採石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太白樓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要加強對重要地段建築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做好城市整體設計,保護好山水格局,突出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交融的濱江城市風貌。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治,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馬鞍山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馬鞍山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馬鞍山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7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