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人均指標

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人均指標

發布時間:2021-08-09 11:42:45

A. 居住區居住小區組團三者在人口規模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及綠地指標方面是怎樣的

住區 居住區 居住組團
人口 3~5萬 1~1.5萬 1000~3000
道路寬度 ≥12m 6~9m 3~5m
綠地指標 >10000㎡ >4000㎡ >4000㎡

至於專公共服務設施,種類太屬多,一般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指標,即使在一個城市中,也會因為開發地塊的地理性質不同而導致人口容量的大小差異,從而引起公共服務設施的變化。一般情況下,以「千人指標」為計算的標准,這是一項較為復雜和細微的工作,也是涉及面很廣的城市建設技術政策,只有通過對各行各業的大量調查研究和預測,並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制定出符合該城市該區域的相應的指標。

B. 請問居住區規范中公共服務設施控制指標表格中,有兩個數據是啥意思

社區裡面設門診,衛生站取上面數字范圍,如果醫院則取括弧里范圍。其他的同理

C. 黨政機關辦公用房人均建築面指標 是否包含公共服務用房

沒錯,根據相關條例,黨政機關用房有明確標准,縣處級幹部不得超20平米

D. 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

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包含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類設施。根據北京目前執行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標准,一個完善的居住區的生活基礎配套設施應包括八類四十項,具體為:

1、教育設施: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

2、醫療衛生設施:衛生站、居住區門診、醫院;

3、文化體育設施: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門球場、體育場;

4、商業服務設施: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綜合服務樓、集貿市場、書店、中葯店、綜合便民店、綜合糧油店、其他第三產業設施;

5、金融郵電設施:儲蓄所、銀行分理處、郵局、電話局;

6、社區服務設施:社區服務中心、綜合服務部、存車處、居民汽車場、敬老院(托老所)、殘疾人托養所;

7、行政管理設施:街道辦事處、派出所與巡察、居委會、房管機構、市政管理機構、綠化、環衛管理站;

8、市政公用:密閉式清潔站、公廁、公交首末站、市政站點、公共停車場、加油站。

各種設施配備情況視小區人口規模而定,人口越多的小區設施應越齊全。如果小區內部沒有完備的設施,購房者則要考察居住區周圍是否有以上各項設施。

(4)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人均指標擴展閱讀:

第一類:與基本居住有關的各種公用管線以及設施,包括水、電、天然氣、有線電視、電話、寬頻網路、供暖、雨水處理、污水處理等,這些設施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滿足。

基本配套設施必須齊全:基本配套設施主要指的是水、電、燃氣、煤氣、寬頻等設施。

注意配套的便利性:重點考察小區的內部配套是否能滿足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顧的基層商店配套,服務半徑以不超過150米為宜。

多功能服務:入戶廣場、多功能運動場、社區服務用房、地下停車場、露天停車位、公共廁所、多功能兒童活動空間、衛生所、垃圾回收點、休閑廣場、健身場所。

第二類:與家庭生活需求有關的各種公共設施,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行政管理等設施,這些設施是對基本居住需求之上的更高生活需求的滿足。

學區配套:教育配套的重要一點其實就是你所購買的小區的學區是哪些。首先小區附近少有要一個托兒所、一個幼兒園。其次是學區問題,即小學、中學。

小區附近的學校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未來上學的學區,學區的規劃雖然每年都會有變化,但是一般調整范圍不大,購房前好是確定所買樓盤的學區是什麼,不要僅僅聽置業顧問說學區是什麼,更應該要求看教育部門的學區文件,並且拍照保留,若是將來出現學區問題,也有證據。

商業設施:商業配套設施有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集貿市場、葯店及其他第三產業設施;其中少要有菜市場、超市,這是基礎需求,否則居住時候買菜、買生活用品還要做公交車外出,生活十分不便。、當然如果在基礎需求之外,還有百貨商場、大型市場的樓盤就更好了。但是也需要考慮大型商場如果距離住宅太近,會有嘈雜影響,佳距離是步行15分鍾到達的距離為佳

交通配套:小區的交通狀況可分為小區外交通狀況和小區外交通狀況。內部交通包括小區內的車位設計是否足夠,車位設計少是與住戶數量為1:1比例,小區私家車進出是否方便,停車場設計是否會擾民,目前多數樓盤設計是人車分流,這是佳住宅內交通設計,安全安靜。

另外,外部交通包括小區位置是否臨近城市交通主幹道、道路通行能力、路面路況、高峰堵車狀況、交通是否受到單雙號的限制等。公交站牌距離以步行10分鍾內為佳,不同路線公交至少3種,地鐵站站台以步行15分鍾內為佳,這樣的交通配套為較好的。

物業公司:商品房小區都有物業公司,但是物業公司的資質與水平卻是參差不齊,物業公司也可以作為選擇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畢竟後期生活中,小區內部的安全與管理等生活點滴都是與物業打交道。

物業公司判斷是咨詢是其物業公司是什麼,然後去網路查詢其物業公司有沒有不良事件。也可以去其物業公司管理下的小區下觀察小區情況,咨詢其小區人員了解其物業公司如何。

醫療衛生:醫療衛生設施包括了衛生站、居住區門診、醫院,目前情況而言,每個小區附近都有醫院的可能性非常小,多數小區會配有簡單的衛生站,大型的醫院方面,好是開車15分鍾內有大型醫院為基礎需求。

金融郵電:郵電金融設施就是指銀行、郵局等,這方面是小區附近有是好,如果沒有也不必強求。當然購房者也可以到意向樓盤附近的住宅區域了解是否有。

E. 什麼是人均居住用地指標 怎麼算啊

人均居住用地等於城市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內的居住用地面積除以中心城區(鎮區)內的常住人口數量,單位為㎡/人。

根據國家標准《城市用地分類規劃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規范規定,居住用地的主要內容有:

1、住宅用地。住宅建築基底佔地及其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含宅間綠地和宅間小路等)的總稱。

2、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一般稱公建用地,是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的用地,應包括建築基底佔地及其所屬場院、綠地和配建停車場等。

3、道路用地。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車、單位通勤車等停放地。

4、公共綠地。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於安排遊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遊憩綠地,應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和組團綠地及其他塊狀帶狀綠地等。

居住區內各項用地所佔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標,應符合居住區用地平衡控制指標;人均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也應符合規定。

(5)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人均指標擴展閱讀

我國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口規模分為居住區、小區、組團三級。

1、城市居住區一般稱居住區。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規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幹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3萬 ~5萬人)相對應,配建有一套較完整的、能滿足該區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小區。一般稱小區,是被居住區級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0.7萬 ~1.5萬人)相對應,配建有一套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組團。一般稱組團,指一般被小區道路分隔,並與居住人口規模(1000~3000人)相對應,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F. 公共服務設施控制指標如何計算

按總規劃用地的一定比例控制計算。不同等級和不同城市有其特殊性,可突破國家指標。

G.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中控制性指標和指導性指標的區別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建築面積分為控制性和指導性指標。為確保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落實,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指標為控制性指標,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不計公共綠地)占居住區總用地的百分比不低於16%。
控制性指標一指居住區在規劃、設計和建設時,必須設置項目的指標。
指導性指標一指居住區在規劃、設計和建設時,可根據標準定位和市場需求實指標。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內容
(1)文化設施
主要指由政府投資(含區文化局和總工會),向社會開放,組織和指導群眾文化活動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包括文化科技站、圖書館、青少年活動設施等。
(2)體育設施
主要指向社會開放的公共活動場所。
(3)教育設施
包括高中、初中、小學及幼兒園。在控規中高中、初中及小學要落實,幼兒園一般不落實用地但在圖則上應用符號表示。
中學用地面積一般為3.0ha,小學一般為0.8ha。容積率控制在0.2左右。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主要包括門診所、衛生站、醫院。門診所在居住區一級必須設置,居住小區建議設置,醫院設置,衛生站在居住組團級別必須設置。一般門診所需要落實在用地上,衛生站在中用符號表示。
(5)商業設施
應將商業設施的建築面積指導性指標,通過市場行為進行配置和調節。商業設施的分類宜粗不宜細。餐飲、菜場等對居民有影響的設施不應與住宅結合設置。
(6)行政管理設施
居住區的行政管理設施配套主要包括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工商管理事務等。這些設施不需落實用地,只需在圖則中用符號表示。街道辦事處多與派出所起布置,其佔地及面積依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規范》規定。

H.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設施是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設施有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其中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即俗稱的基礎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I. 修規中公共服務設施配建表的建築,如商業服務,市政公用,社區服務等這些佔用綜合技術經濟指標中的地上建

發生的拿唄vn

閱讀全文

與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人均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