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區公共服務人員的具體職能有哪些
社區公共服務機構以社區、家庭和居民為服務對象,以貧困居民、老年人、殘疾人、失業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為服務重點。主要職責:
1、社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負責人力資源動態管理;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辦理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等事務;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服務;負責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參保、繳費、異動和信息錄入以及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參保登記;開展勞動保障政策、法律、法規咨詢服務,協助做好信訪、監察工作。
2、社區社會救助服務。負責轄區內城鄉低保、低收入家庭認定、醫療救助、精神病葯物救助、五保供養、救災救濟、慈善、臨時救助等各類社會救助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3、社區計生服務。組織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保健等方面宣傳和服務活動;掌握社區育齡人員(含流動人口)婚育情況;協助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為社區育齡人員提供《生育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計劃生育證明的核查和發放服務。
4、社區住房保障服務。負責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對所轄社區住房保障對象的申報初審、調查核實、年度復審以及租賃住房補貼發放和保障住房的租售、居民住房狀況摸底調查、申報登記、信息統計和住房檔案建立等工作。
(1)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擴展閱讀:
社區服務是指政府、社區居委會以及數字社區等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為社區成員提供的公共服務和其他物質、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務。
當前要重點開展好的社區服務是:面向群眾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特殊群體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保障服務,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社區服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探索的一條貼近基層、服務居民的社會化服務新路子。
2. 公益性崗位的社區,街道(鄉鎮)公共就業服務,勞動保障是什麼樣的工作崗位啊
應該是針對40、50的失業人員的公益崗位
3. 什麼是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
上海黃浦區大吉路的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就是上海市黃浦區老西門街道社內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容,其職能之一是提供就業失業登記、職業介紹、創業指導、就業援助、來滬人員就業、公益性崗位開發、勞動關系協調、勞動糾紛調處等社區勞動就業服務。
4. 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解決城市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中的具體職責是什麼
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家抄庭人員均襲處於失業狀況的城市居民家庭,可以向住所地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就業援助。會為該家庭中至少一人提供適當的就業崗位。你可以多看一些派遣信息就會了解,像麥斯特人力資源就很不錯。
5. 社區,街道(鄉鎮)公共就業服務,勞動保障等是什麼職位
是否可以通過他們咨詢當地就業問題 應該是一個合夥企業,提供相關勞動服務的場所,可以咨詢 勞動保障事務所 工作職責: 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負責轄區內
6. 社區公共就業服務資金可以在哪些科目開銷
一般公共服務。分設32款: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回與改革事務、統計信答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事事務、紀檢監察事務、人口與計劃生育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工商行政管理事務、食品和葯品監督管理事務、質量技術監督與檢驗檢疫事務、國土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地震事務、氣象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台僑事務、檔案事務、共產黨事務、民主黨派及工商聯事務、群眾團體事務、彩票事務、國債事務、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7. 社區公共服務包括哪些越詳細越好。謝謝
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區就業、醫療衛生、文體教育、人口計生、社區治安、法律事務、社會救助
8. 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專員和基層社區工作者與三支一扶區別
基層的創業者,他是為了創造好一個企業,是商業行為,然後三支一扶呢,有點像公益性
9. 公共就業服務九項是什麼
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
一、健康檔案服務 社區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尤其是0-36個月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點人群均可獲得建立健康檔案的服務,用於診療活動及健康管理。
(一)居民健康檔案內容里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它醫療衛生服務記錄等。
(二)不同人群的建立方式不一樣,居民的健康檔案既可以通過入戶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上門服務時在居民家中建立,又可以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時建立。 (三)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已建檔居民到基層衛生機構復診時,應持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後,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更新、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二、健康教育服務 社區居民在社區服務機構每年可獲得不少於12種健康宣傳資料,觀看到不少於6種健康知識影像資料,參加不少於6次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每月可參加不少於1次針對各類重點人群及重點疾病的健康教育講座和健康指導。
三、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服務 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服務;新生兒訪視至少2次,1歲以內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進行體格檢查和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開展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四、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 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服務,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包括1次孕早期隨訪,孕16-20周、21-24周各進行1次產前隨訪,孕25-26周、37-40周各進行一次 產前隨訪。還可享受一般體格檢查、孕期營養及心理指導等孕期保健服務,了解產後恢復情況並對產後常見問題進行指導。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 65歲以上老年人登記,可獲得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體檢、健康咨詢指導和干預;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體育鍛煉、飲食、吸煙、飲酒、慢性疾病常見症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葯等情況;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告知居民健康體檢結果並進行相應干預;對所有老年居民進行慢性病危險因素和疫苗接種、骨質疏鬆預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導。 六、預防接種服務 0-6歲適齡兒童可免費接種12種國家一類疫苗服務,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風、麻腮疫苗等;免費建立預防接種卡、證、簿;採取多種方式通知兒童監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包括腎綜合症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鉤體疫苗;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並協助調查處理。
七、傳染病報告和處理服務 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人進行治療管理。
八、慢性病管理 35歲以上社區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自診可免費獲得測血壓服務;高血壓、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獲得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導;對確診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登記管理,每年獲得至少4次的面對面隨訪;每年至少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務 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可獲得建立健康檔案,每年至少4次隨訪,獲得咨詢服務、康復和治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