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商局對超市的商品進行檢查,最適合的調查方法是什麼
工商局對超市主要是證照和制度執行的檢查。因為工商局對產品質量沒有鑒定權內利容。如果是檢查商品,那麼就是食品保質期、標簽一類直觀的東西。
另外會有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質量抽檢。食品類工商局會進行快速檢測,發現問題再送專業檢測機構。其他商品則是會同其他專業檢測機構一起開展。
② 工商局對超市罰款,經銷商要承擔責任嗎
問題:
工商局對超市罰款,經銷商要承擔責任嗎?
回答:
工商局對超市罰款,經銷商不承擔責任。
不清楚可追問。
③ 我開了家小超市但沒有辦理營業執照,現在被查了,工商局要罰我三干塊錢,這合理嗎
工商局行為合理,經營者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予以查處。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3)工商局查處超市案例擴展閱讀:
無證經營罰款案例:
2018年11月,溫嶺市新河鎮的兩經營戶,嫌辦理營業執照麻煩,於是三四個月以來一直無證經營,不料被溫嶺市市場監管局監管查處,兩人各被罰7000元。
11月的一天,一消費者在新河鎮鐵場村一個餐飲店購買早餐時,懷疑該店無證經營,於是他立即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情況。溫嶺市市場監管局新河分局執法人員在次日早晨依法對這家餐飲店進行檢查,發現這家餐飲店確實無法提供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
執法人員表示,《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二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從事無證無照經營。
④ 家裡是開小超市的,今天工商局突然來店裡查貨
一般假的會先採取先行登記保存(就是拿走),然後工商部門會委託廠家進行認定,認定為假的之後會出具認定書。之後罰款,不過罰款辦是所扣物品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多少錢就看扣了你多少錢的東西了。
你家被處罰的損失可以向購貨商要求賠償,也可以走司法程序。
⑤ 小超市由於管理上的疏忽大意,幾罐八寶粥剛過期幾天被工商局查到,但工商一開口是罰五到十萬!請問合理嗎
這個沒有什麼是合理,或者是不合理的,這就是運氣不好被查到,你只能走走關系,然後少罰一點,送送禮,看看能不能過得去?如果真過不去,也是自認倒霉,因為剛剛過去的東西其實應該喝了也沒問題,如果讓顧客買到的話最多按,原價的幾倍賠償給顧客哪,如果再比較嚴重的,如果顧客買了,出現問題,那麼也就是說是十萬八萬的,能解決了,所以說放平心態,該咋咋地吧!
⑥ 我的超市被工商局查到過期食品30多塊錢,會怎麼處罰
查出有過期食品,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二)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四)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五)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6)工商局查處超市案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以下稱合格證明文件)。
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⑦ 超市在不知情況下賣不合格的,被工商查到,工商要罰款誰
一、商場的不知情理由,在顧客面前永遠是不成立;作為銷售者,商場應當先承擔對顧客的賠償責任;
當然作為顧客也可以選擇向生產者索賠,這是顧客的權利。
二、產品質量的責任人,商場與生產者是連帶責任人,商場賠償後,可以向生產者追償;
三、商場在進貨渠道正規,對產品的驗收檢驗符合規定時,銷售不明知是不合格產品的,當然無需承擔過錯責任。責任承擔者自然是造假的生產者,應當接受工商管理部門的處罰。但商場是否明知,不是由商場自稱的,以食品為例,在實踐中,以下幾種情形可以認定銷售者「明知」而故犯:
(一) 銷售已過保質期的食品,或者為了延長食品的銷售期更改、調換商品的生產日期的;
(二) 引進沒有生產許可證的小作坊生產的食品的;
(三) 從感官上可以判斷食品已經變質卻不撤櫃的;
(四) 同一批食品經有關部門檢測確定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且在媒體上公開披露後,仍在上櫃銷售的;
(五) 因涉嫌食品安全問題被有關部門責令下櫃後,未經監督部門同意,擅自上櫃銷售,且被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等等。
⑧ 工商局來超市查到4包炒菜作料,共16元,工商局要罰我3500元。
我贊同第一位的申訴方法,但是針對此事,首先工商局一定會有一個處罰的依據,(當然我說的是正規執法,若是有其他的目的不歸此類解釋),其次會給你一個處罰告知書,會告訴你觸犯的法規適用的依據,然後一般是三天後給你下達一個處罰決定書,正式對你進行處罰,若是拒不執行也會告知你應承擔的責任,最後你若是繳納了罰款,該項罰款應該是直接上繳國庫或者地方財政,(一般是收支兩條線,工商局收不到錢);你問他處罰你3500是否正常,由於你提供的情況太少,無法進行解答,但是像你這樣情況一般會涉及無證經營、商標侵權、產品質量、消費投訴等,都會有相應的法規和法則,你可以直接去查相關的法律。
⑨ 工商局查到超市假貨會怎麼處理
根據情節嚴重性定位,沒收假貨,同時進行罰款,對於工商局罰款的繳納時間,在工商局向用戶送達的處罰決定書中會有具體的時間規定,通常情況下都是要求在15天之內繳清。
如果被處罰人逾期未繳罰款的,可由工商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即被處罰人)在被強制繳納罰款的同時,還要承擔法院的執行費和罰款的滯納金(滯納金最多為罰款金額的一倍)。
(9)工商局查處超市案例擴展閱讀:
發現超市賣假貨注意事項:
1、從消費者角度來講,消費者需要注意保留購物小票、產品包裝等證據,購買產品前後注意檢查包裝標注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消費者如若發現購買產品存在不規范的情形,可憑購物小票等證據維權,也可以直接撥打12315或者向工商部門舉報。
2、消費者應該積極與超市工作人員進行協商退換,如果超市的處理方法並不能讓消費者滿意,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只有這樣才能夠維護個人的利益。
3、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商行政管理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假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⑩ 小超市被工商局處罰條例
處罰過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