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共和國

馬鞍山共和國

發布時間:2021-08-08 14:40:36

『壹』 2016年馬鞍山公務員報名的條件要求有哪些我可以報名嗎

2016年安徽公務員考試報考要求:(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學歷(學位)與工作能力;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1979年4月1日至1997年4月1日期間出生),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1974年4月1日以後出生);
報考人民警察(含法院、檢察院等系統的司法警察,下同)職位的年齡要求按人社部發〔2011〕115號文件精神執行。其中,25周歲以下指1989年4月1日以後出生,30周歲以下指1984年4月1日以後出生。
(七)具備省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報考定向招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職位的,須是經我省統一組織選拔、服務期滿、考核稱職(合格)的「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人員,以及中央和外省組織選拔、服務期滿、考核稱職(合格)的安徽籍「服務基層項目」人員。
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須具備在縣級以下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基層工作的經歷。曾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過,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基層工作經歷起始時間按人社廳發〔2010〕59號文計算,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31日。因工作單位變化而中斷時間的可以累計。
有下列情形的人員,不得報考:
(1)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
(2)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紀律行為且仍在處理期內的人員;
(3)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人員;
(4)公務員和參照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已離職(含辭職、取消錄用等),截至報名時,在機關工作和離職年限累計未滿5年的人員;
(5)截至報名時錄用未滿2年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
(6)現役軍人;
(7)在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應屆畢業生;
(8)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
報考人員不得報考錄用後即構成公務員法規定的迴避關系的招錄職位。

『貳』 馬鞍山今天當兵兩年回來安排工作還是公務員有沒有這回事

可能性不大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第六十條
義務兵退出現役,按照國家規定發給退役金,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可以發給經濟補助。
義務兵退出現役,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其免費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的,發給相應的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並推薦就業。退出現役義務兵就業享受國家扶持優惠政策。
義務兵退出現役,可以免試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報考普通高等學校以及接受成人教育的,享受加分以及其他優惠政策;在國家規定的年限內考入普通高等學校或者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的,享受國家發給的助學金。
義務兵退出現役,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職位的,在軍隊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或者聘用。
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以及屬於烈士子女和因戰致殘被評定為五級至八級殘疾等級的義務兵退出現役,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待安排工作期間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生活補助費;本人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辦理。
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調整退役金的標准。退出現役士兵安置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

『叄』 馬鞍山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馬鞍山市

概況

馬鞍山市位於安徽省東部。總面積168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124.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22萬人,非農業人口58.17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花山區,郵編:243001。行政區劃代碼:340500。區號:0555。拼音:Ma'anshan Shi。


行政區劃

馬鞍山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

馬鞍山市面積168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人(2003年)。
雨山區面積 130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243071。
花山區面積 123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243000。
金家莊區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243021。
當塗縣面積1385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43100。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馬鞍山,以山為名。1954年始設馬鞍山鎮,1955年成立馬鞍山礦區人民政府。1956年由當塗縣的馬鞍山礦區和採石鎮設立馬鞍山市,由省直轄。1958年馬鞍山市劃歸蕪湖專署領導。1961年馬鞍山市改由省直轄。1983年6月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馬鞍山市總人口1196916人; 金家莊區 86261 花山區 179542 雨山區 132943 向山區 168830 當塗縣 629340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1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75號):(1)撤銷馬鞍山市向山區。(2)將原向山區的慈湖鄉劃歸馬鞍山市金家莊區管轄,霍里鎮、濮塘鎮劃歸馬鞍山市花山區管轄,雨山鄉、佳山鄉和向山鎮劃歸馬鞍山市雨山區管轄。

2004年,全市鄉鎮由31個調整為19個。年底,全市共有1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

『肆』 鋼都是哪裡鞍山還是馬鞍山

鞍山,可定是鞍山。
鞍山,遼寧省第三大城市,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因市南郊有一對形似內馬鞍的山(滿語思容額穆阿林,意為馬鞍形的山)而得名。鞍山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中國第一鋼鐵工業城市,有「共和國鋼都」的美譽,是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鞍山現轄4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個縣、1個自治縣,是中國特大城市之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伍』 馬鞍山市什麼時候劃為蕪湖市

馬鞍山市應該不會規劃到蕪湖的,都是單獨的市。再說兩個市的發展目前來說都ok,發展很快。應該不會存在合並一說。巢湖市三縣被拆了分給了蕪湖合肥馬鞍山就是為了擴展經濟。所以現在蕪湖和馬鞍山是不可能合並規劃的。

『陸』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安徽省

『柒』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7)馬鞍山共和國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

(一)古代礦業簡史

古代礦業史,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歷史時期的采礦業。

(1)原始社會時期 根據我國古人類學和考古學的最新發現,原始社會初期的「元謀人」,約在170萬年以前,已經開始使用石器。生活在安徽省的「和縣人」,同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一樣,也是使用石器的人類。石片和石塊是他們唯一能夠開發利用的礦物原料。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我們的祖先不僅在石料的採集、利用和加工技術方面,遠遠超過了舊石器時代,而且能利用粘土來燒制精美的陶器,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彩陶文化。安徽省合肥市肥東出土的石斧,為距今1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的產物。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開始用自然銅製造簡單的紅銅器。

(2)奴隸社會時期 夏代,為由石器到銅器的過渡時代。合肥市曾有商代陶器出土,說明安徽省合肥市一帶粘土礦的利用至少有3000多年歷史。

最近的考古發掘認為,銅陵、南陵的采銅遺址的時代可以上溯到西周。西周前期青銅器發現地點有安徽的屯溪。

春秋時代為由銅器到鐵器的過渡時期,那時已有銅礦和鐵礦的開發,安徽省銅陵等地區已采冶銅礦。

(3)封建社會時期 戰國時期已向鐵器時代邁進。銅陵、南陵仍有銅礦開采。省內發現戰國時期楚幣有銅幣,也有黃金製成的金幣,說明當時已有銅礦、金礦的采冶業。靈璧也已開采大理石礦。

西漢時期,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政策,據《漢書·地理志》,在丹陽郡(今宣城)設有銅官,廬江郡皖(今潛山),設有鐵官。開采大別山史河、淠河的砂鐵礦,還有銅陵銅官山及當塗境內銅礦,青陽縣小陵陽黃金礦,鳳陽石膏礦等也在開采。淮河流域人民用石膏做出的八公山豆腐聞名中外。

東漢時期據《後漢書·郡國志》,「廬江郡皖有鐵」。仍開采大別山區砂鐵礦。三國時代,吳國統一江南,江南諸郡有鐵者或置冶令或丞,對礦產資源開發仍較重視,繼續開采丹陽郡宛陵所轄區內的銅、鐵礦產。

南朝,發現當塗鐵硯山產鐵。據宋《太平寰宇記》銅陵縣本漢南陵縣,自齊梁之代,為梅根冶以烹銅鐵。在銅官山設有煉銅場,說明那時銅官山就有銅礦的采冶業。

隋、唐為古代礦業的繁榮時期。安徽省開採的金屬礦產,有當塗、南陵(含今銅陵、繁昌一帶)的鐵礦,全椒、天長、滁州、廬江、當塗、南陵、秋浦(今貴池)、青陽、泗縣的銅礦,宣州的鉛礦,南陵、寧國、績溪、秋浦、青陽的銀礦。唐代詩人李白於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曾作《秋浦歌》17首。其中第14首「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生動地描寫了煉銅場月夜景色,為秋浦銅礦留下了可貴的歷史見證。南陵縣鳳凰山和寧國縣銀山,為唐代重要銀礦區。傳說,公元808年,唐憲宗在相地設宿州,築城挖土,無意中發現了煤礦,說明在淮北相山一帶發現煤礦。唐代安徽省非金屬礦的開采,有廬江縣大礬山的明礬石礦,在皖南開采板岩加工的歙硯,還有多處瓷石在開采。唐代著名的瓷窯有壽州窯(今淮南)、白土窯(今肖縣白土寨)、繁昌窯等。

北宋初期,在歙縣有金礦場,涇縣銅山有銅礦開采。南宋時,舒州懷寧縣、池州貴池縣和銅陵縣開采鐵礦。宋代冶鐵遺址發現在繁昌縣,說明當地有鐵礦開采。池州銅陵縣開采銅礦,並在銅官山置「利國監」,山改為利國山。舒州懷寧縣開采鉛礦,無為三公山開采明礬石,宋代仍有著名的瓷窯壽州窯、白土窯、繁昌窯等,說明仍有瓷石開采。北宋元豐元年(1078)十二月,蘇軾(1037—1101)派人在宿州之西南肖縣白土鎮之北發現了煤礦,並寫下了著名的《石炭行》,稱贊發現的石炭(煤)是「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石流金見精悍。」

元代和宋代一樣,是古代礦業的繼續發展時期。在銅陵銅官山置「梅根監」開采銅礦。阜陽、歙縣、宣州有鐵礦開采,金寨縣銀水寺有銀礦開采,徽州、貴池有金礦開采。

明代和清代,為封建社會古代礦業繼續發展時期,並出現了資本主義礦業的萌芽。

明代的礦業,有銅陵開採的鐵礦,懷寧、貴池一帶的古采坑與開采(銅)有關。據傳廬江縣沙溪銅泉山古采坑為明朝所掘。貴池有銀礦的開采,銅陵、貴池、績溪一帶產鉛,含山縣牛頭山有煤礦開采。明萬曆年間廣德縣產煤。明朝開始,淮北烈山及沿江一帶的露頭煤,民間已少量開採用作燃料。淮南煤礦在明神宗萬曆年以前已開始採煤,明末淮南大通也已開採煤礦。銅陵大通、涇縣東北鄉鼓樓鋪和晏公堂也有煤礦的開采。明代還開采了安慶市集賢關大理石用以修建安慶振風塔,在靈璧縣也有大理石的開采。明末宋應星著《天工開物·陶誕》雲:祁門出瓷器。說明已有瓷石的開采。

清代初期,在銅陵銅官山設置「銅官督」,負責銅礦的開采。清代,銅陵、貴池、績溪一帶產鉛,還開采了貴池安子山硫鐵礦。淮北市烈山土法開採煤礦,貴池市殷家匯五凸凹、寧國港口灰山、宣州市水東大汪村項村、廣德、貴池瀆山等地也有煤礦開采。靈璧縣有開采大理石的記載。

另外,省內古礦的開采還有鳳陽的雲母、石膏,當塗、黟縣、巢縣的煤,休寧的白石英,滁縣的長石,以及太湖的瑪瑙、南陵的石綠(孔雀石)等。

(二)近代礦業及礦產調查史略

近代礦業及礦產調查史,是指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跨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整個歷史階段。安徽省的采礦業有進一步發展,並開始了對礦產資源的地質調查工作。

1.近代礦業史 安徽省近代的采礦業,主要為淮北、淮南和沿江一帶煤礦,以及明礬石、瓷石、陶瓷土、硯石、硫鐵礦、石棉、玻璃砂等非金屬礦產的開采。

1894—1936年,淮南從地方鄉民採煤至官商聯辦煤礦,先後成立過大通煤礦公司、大通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大通煤礦保紀實業有限公司、華商大通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等,日產原煤200—300噸。淮北烈山一帶採煤業也開始興起,1904年,當地鄉民組辦煤礦公司,並初步形成一定規模,日產原煤300噸左右,至1916年,普益公司成立,繼續開采烈山煤礦。

1902年,銅陵大通煤礦在開采。清初貴池瀆山開採的煤礦於1924年閉坑。清末至民國初期,安慶集賢關煤礦在開采。

20世紀初葉,新安江流域有人淘砂金,銅官山有人開采鐵礦。1912年,採石人張某發現平峴崗鐵礦(今黃梅山鐵礦戚山礦段),由寶興鐵礦公司開發。1913—1935年,沿江一帶鐵礦開采日盛,相繼成立了繁裕、福民、利民、振冶、益華、寶興等公司,在馬鞍山至銅陵一帶開采鐵礦。

日本侵華時期,對沿江的鐵礦、銅礦、硫鐵礦及淮北、淮南的煤礦,進行掠奪性開采。其中,華中礦業公司開采銅陵銅官山銅礦,日產銅礦石400噸,馬鞍山鐵礦至少被開采1000萬噸礦石,並在馬鞍山的向山開采硫鐵礦礦石98萬噸。

抗日戰爭勝利後,淮南煤礦恢復生產,成立了淮南礦務局。1947年5月,在八公山西區建井,並在新莊孜開鑿斜井採煤。淮北烈山煤礦最初由礦區鄉民集股開采,後由國民政府接管。沿江一帶進行了鐵礦、銅礦的開采。馬鞍山向山硫鐵礦,1948年4月停產,1949年6月又恢復生產。其它開採的非金屬礦有:廬江的明礬石,祁門的瓷石、瓷土,歙縣的硯石,寧國的石棉,懷遠的玻璃砂等。

2.礦產調查史 安徽省礦產調查工作始於19世紀60年代。早期為英、德等國之人擅入所做。我國地質工作者自1911年才開始做礦產調查。當時調查的主要礦種為煤礦和鐵礦。近代煤田地質工作者,共留下51份煤田地質資料和少量鐵礦、硫鐵礦地質資料,並且發現了馬鞍山地區的鐵礦和硫鐵礦,重新發現了銅陵銅官山銅礦。對省內粘土、瓷土、明礬石、石棉、玻璃砂、石灰岩等非金屬礦產做了調查,還發現了鳳台磷礦。

1863年,英國人金司米爾開始對我國東部和南部做地質旅行,著有《中國東南省份的邊區煤田》、《中國東部沿海地質》、《中國地質,重點在揚子江下游各省》等文,文中講到有關含煤地層和表生沉積粘土時略述及本省;1869年,他在《中國地質》一文中,也談到了本省長江流域地表沉積粘土。嗣後,德國人李希霍芬在調查皖南地質時,描述了祁門至江西婺源一帶的粘土,並將其中的一部分命為「高嶺土」。

1902年,英國人凱約翰在銅陵大通煤礦西井田用沖擊鑽找煤,並在銅陵銅官山調查鐵礦,也曾到本省沿江一帶做過其它礦產調查。1905年英國礦師麥奎來銅官山考察。

1911年,繁昌居民向漢冶萍公司報礦,職員洪受之發現了繁昌長龍山鐵礦。

1913年,章鴻釗調查沿江鐵礦,爾後張與權做了鄂皖間及皖南地質調查,並於1915年和1916年發表專文。

1917年,北洋政府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劉季辰、趙汝鈞調查淮北烈山一帶煤田地質,繪制1∶15萬地質略圖,編寫了《蘇北皖北煤礦調查報告》。當年還調查淮南和六安—霍山、潛山—懷寧一帶地質礦產。同年,虞和寅調查了宣城煤田地質。

1917年2月,北洋政府農商部又派顧問丁格蘭(瑞典人)對銅官山鐵礦詳細觀測,認為老廟基山鐵礦含銅甚高,還到本省沿江一帶調查鐵礦;後又同德國人畢象賢等先後調查了馬鞍山凹山一帶鐵礦,並測繪了地質圖,計算儲量185萬噸,調查結果載於丁格蘭著、謝家榮譯的《中國鐵礦志》中。

1921年,國民黨軍政部派德國礦師凱伯爾·羅曼斯前往淮南煤礦調查。

1922年10月,李捷曾在安徽省北部調查,編寫了《皖北淮河流域地質報告書》。

1923年,中央地質調查所王竹泉來淮南調查,編寫了《安徽省懷遠縣西南部地質》。同年,劉季辰等再赴淮北烈山調查煤礦,由普益公司鑽探,共施工13個鑽孔,計算煤炭儲量3500萬噸。1923年,農商部地質調查所葉良輔、李捷對銅官山閃長岩及其接觸帶變質鐵礦成因與類別進行了初步研究。

1927年3—4月,國民政府實業部派虞和寅、劉季辰、趙汝鈞、李春昱、計榮森等到淮南舜耕山、上窯調查,編寫了《蘇北和江淮大地地層對比》。

1928年及1933年,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兩次赴淮北烈山調查,並對淮北楊庄、淮南洞山進行鑽探普查,發表的代表作有《安徽省宿縣烈山及雷家溝煤田地質》。

1931年3月,劉季辰、計榮森編寫了《安徽省懷遠縣舜耕山及上窯煤田地質》。

1931,王恆升、孫健初調查貴池安子山硫鐵礦,著有《貴池縣黃鐵礦簡報》。同年,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孫健初等來銅官山調查鐵礦,測制了獅子山、雞冠山1∶2.5萬礦區地形地質圖一幅,對兩處鐵礦做過較詳細敘述。

1932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孟憲民、張更,在銅官山測制了1∶2.5萬地形地質圖一幅。

1933年,實業部地質研究所謝家榮在銅陵銅官山調查鐵礦,還調查了凹山一帶鐵礦,著有《揚子江下游鐵礦志》,並計算了凹山鐵礦礦石儲量398萬噸。

1933年,程裕淇、陳愷在廬江縣大、小礬山及天光山一帶,進行了8個月的地質調查,著有《安徽省廬江明礬石礦地質研究》一文,附1∶4萬地形地質圖及剖面圖、照片等,計算明礬石礦石儲量1289.28萬噸。1937年,二人又對無為三官山明礬石礦進行了調查。

1934年,南延宗、丁毅在休寧里廣山調查,在安徽省首次發現了銻礦。

1913—1935年,李四光、程裕淇、陳愷、朱森等在馬鞍山至銅陵一帶調查鐵礦,先後發現馬鞍山東山、南山、凹山、尖山、蘿卜山、龍虎山,當塗鍾山、姑山、和睦山、黃梅山、釣魚山,繁昌長龍山等鐵礦產地。1936年,實業部地質調查所丁毅,首次在當塗縣北區進行電法探礦初步試驗。

1917—1937年,先後在本省調查煤田地質的還有葉良輔、王恆升、李毓堯、丁文江、孫健初、畢慶昌、邊兆祥、黃汲清、董南庭、楊公兆、徐克勤、劉祖彝、程義法、姜達權、王朝鈞、喻德淵等。工作地區除淮北、淮南外,還有巢湖、含山、和縣、宿松、太湖、懷寧、安慶、銅陵、涇縣、宣城、廣德、貴池等。其中除淮北烈山和淮南洞山工作較詳外,其餘均屬路線踏勘,重點調查了煤層和煤質。

日本侵華時期,曾對淮南煤礦、沿江的鐵礦和銅礦、硫鐵礦、明礬石礦做過調查。

1938年6月4日以後,日本人在淮南進行煤田地質調查,同時配合地表勘查和鑽探手段。德田貞一、山本謙吉羅編寫了《安徽省懷遠縣舜耕山煤田地質調查報告》,提出「大淮南盆地」一詞。島倉已三郎編寫了《淮南煤田洞山地區調查概要》。

1939年,日本人在淮南以西做過地震勘測。日本人東中秀雄在當塗向山實施磁力、重力探礦,在自電異常較高的向山和寨山鑽探,發現了向山硫鐵礦,並測制1∶1000地質圖,計算儲量約140萬噸。

日本侵華期間,先後派神山昌毅、楠木實隆、神永幸三、佐藤喜志雄、管原省、夏井一郎等在銅陵銅官山地區進行鐵、銅礦產調查。對銅官山黃獅澇、松樹山、小銅官山進行槽井探工作,在老廟基山等地進行鑽探。老廟基山鐵礦在日本八幡制鐵所冶煉時,發現含銅量甚高,即轉以勘探銅為主,在老廟基山發現了銅,使古代銅官山的銅礦重新「復活」。再後,又發現滁州破山口(琅琊山)和懷寧蟹子崗(月山)銅礦。貴池、蚌埠、當塗等地也有銅礦報導。

1941—1943年,日本人小林冶夫、神永幸三、田煙武一郎等在銅陵天鵝抱蛋山、當塗南山、滁縣破山口用電法和磁法物探勘查鐵礦分布情況。

1945年以後,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謝家榮、燕樹檀等在柴登榜配合下調查了淮南舜耕山、八公山、明龍山及山金家一帶煤田地質。謝氏提出了「大淮南盆地」的推論,經鑽探證實了淮南隱伏煤田的存在,在煤田地質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謝家榮發表了《如何發現煤田》的文章,1947年又寫了《淮南新煤及大淮南盆地地質礦產》報告。

1945年後,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華中礦務局,對馬鞍山向山硫鐵礦儲量進行計算,計算結果;黃鐵礦礦石儲量為200萬噸。

1946年,謝家榮在淮南進行煤田地質工作時,發現鳳台磷礦。1947年著有《安徽鳳台磷礦之發現》。

另外,據章鴻釗的《古礦錄》,安徽省的礦產還有鳳陽的雲母、石膏,當塗、黟縣、巢縣的煤,休寧的白石英,滁縣的長石,靈璧的磬石和菜玉(大理石),太湖的瑪瑙,南陵的石綠(孔雀石)。在《中國礦產紀要》中提到,安徽省的礦產有祁門的瓷土、寧國的石棉、懷遠的玻璃砂及省內分布較廣的石灰岩。

『玖』 馬鞍山市有含山縣嗎

關於巢湖拆分的確切消息-未來馬鞍山地理新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函[2011]84號
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
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撤銷巢湖市及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皖政(2011)87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撤銷地級巢湖市。
二、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卧牛山街道,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四、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五、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你省自行解決。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二0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拾』 遼寧鞍山在中國遼寧地圖的什麼位置為什麼還有個馬鞍山

鞍山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因市南郊有一對形似馬鞍的山(滿語思額穆阿林專,意為馬鞍形的屬山)而得名。鞍山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中國第一鋼鐵工業城市,有「共和國鋼都」的美譽,是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
詳細情況可以看這個網頁 :http://ke..com/view/2790.html?wtp=tt
馬鞍山在安徽省的東部,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具體詳情可以件網頁:http://ke..com/view/54782.htm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共和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