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鞍山2015年9月20號寧蕪路火車撞人事件
2015年6月21日,晚20點左右,安徽馬鞍山市寧蕪路一火車道口,一輛火車與汽車發生碰撞事版故,導致汽車駕權駛員當場死亡,車內四名乘客受傷。
據悉,該條鐵路,屬於馬鞍山鋼鐵公司內部運輸線路途經市區,事發道口屬於開放式道口,之前一直依靠信號燈控制通行沒有安裝道閘。事發時,該路段由於進行高架橋施工,處於交通管制階段禁止車輛通行。
轎車被火車撞擊後,卡在了火車頭與在建高架橋之間,司機當場死亡。救援人員趕到後,發現除司機外車內還有三名大人一名兒童被困。經過三個多小時救援,車內被困人員被成功救出,不同程度受傷,沒有生命危險。
Ⅱ 安徽馬鞍山有多少人口
安徽馬鞍山有222.9萬人(2015年)。
馬鞍山,簡稱「馬」,中國安徽專省地級市,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1956年10月屬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戶籍人口227.7萬人,常住人口222.9萬人。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跡和文化遺存。
馬鞍山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等殊榮。
Ⅲ 2015年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公務員報考在什麼網上查詢
一般都是省考一起考吧,省考公布職位表的時候可以下載篩選一下,一般在本省的人事考試信息網能查到
Ⅳ 2015年安徽省馬鞍山市中考作文題目
每一年各個院抄校在錄取當地都有錄取最低分與平均分,與同批次省控線相比較就會形成「最低分差」和「平均分差」。所謂「雙分差」法就是以各批控制線為基準,以高校在錄取當地形成的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為參照分數,定量測算各院校當年的錄取分數
Ⅳ 馬鞍山的人口
201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27.7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6.1 萬人,非回農業人口81.6 萬人,市區戶籍人口92萬、市區常住人口102萬。
2012 年末,馬鞍山市有居民家庭726627 戶,比2011年減少9613戶,下降1.3%。年答末總人口2283679人,比2011年減少2380 人,下降0.1 %。在性別構成上,男性人口1178346 人,女性人口1105333 人,男女性別比為106.6。在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構成上,全市農業人口1468713 人,非農業人口814966 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64.3%和35.7%。
馬鞍山市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城市,至201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中有43個少數民族,人口近2萬人,其中回族約1.3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65%。有和縣沈家山、鄭蒲港新區陳橋洲和博望區新祿村3個民族村,16個民族自然村,1所民族小學。
Ⅵ 馬鞍山六十年來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
「十二五」,註定在馬鞍山發展史冊中留下濃墨重彩的華章。這五年裡,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馬鞍山全力「趕考」,奏響了「聚焦工業」的主旋律,釋放出「聚力倍增」的正能量,工業經濟交出一份亮麗「答卷」。
市統計局提供的最新資料表明,「十二五」時期,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質量不斷提高,實力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在逆境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工業企業數量增長最快
工業經濟總量增加最多
「十二五」時期,馬鞍山高擎「轉型升級」大旗,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強化新型工業主導地位,實施工業經濟倍增計劃,著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助力工業經濟加快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雙管齊下,全市規模工業和億元企業迅速增加、活力迸發,實現了「兩個突破」和「兩個翻番」,成為馬鞍山工業企業數量增長最快、亮點最多的五年。
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翻一番」。五年來,馬鞍山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服務企業活動,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企業培育步伐,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茁壯成長、突破千家。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激增至1053家(預計數,下同),比2010年(532家)增長了1倍,實現了「翻一番」。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壯大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已成為引領馬鞍山工業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的主力軍,是馬鞍山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新增億元工業企業數量實現「翻一番」。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首次突破300家,由2010年(115家)的不足兩百家,猛增為2015年的397家,足足增加了282家,增長了2.5倍,呈現成倍增長良好態勢,實現了「翻一番」,形成了大企業支撐大產業、大產業推動大發展的良好格局。
企業數量增長,必然帶動經濟總量增加。五年來,馬鞍山工業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總量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超600億元,由2010年的422.42億元提高到2015年的600億元,工業經濟規模總量繼續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超2000億元,由2010年的1497.86億元上升到2523.22億元。五年來,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增強,「十二五」期間全市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高達七成,是拉動全市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動力。
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工業經濟質量不斷提升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典型的工礦資源型城市,「十二五」以來,馬鞍山堅持自主創新,走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動搖,積極引導鋼企向非鋼領域轉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使得全市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結構之優,在於非鋼產業比重大幅提升。五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做大、做實、做強非鋼產業,「給力」工業結構調整,非鋼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得到明顯提升。2015年,全市非鋼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六成,躍升至65.7%,比2010年(41.5%)提升了24.2個百分點。
結構之優,在於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五年來,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總量逐年壯大、工業產值屢創新高。201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投資額突破百億元,達168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達420億元,比2011年(224.65億元)高出195.25億元,總量實現了翻番。尤為可喜的是,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比重不斷上升,2015年為16.5% ,比2011年(11.8%)提升了4.7個百分點,凸顯了工業轉型發展新成效。自2011年以來,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年均增速為13.4%,高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速(10.4%)3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成為推動全市工業加快發展的「新動力」。
結構之優,在於縣區工業經濟發展壯大。五年來,全市縣區、園區和新區競相發展,工業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縣區、開發區(新區)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總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63%大幅上升為2015年的85.2%,提升了22.2個百分點,呈現出多點支撐、多點發力、多點突破的增長新格局。優化結構為抓手,提升質量是核心。五年來,馬鞍山著力在節能降耗、降本增效上狠下功夫,工業經濟效益不斷改善,工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這五年,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始終保持在200%以上的高位運行。其中,2014年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逼近300% ,高達297.81% ,2015年1-10月為267.37%;全員勞動生產率也同步提升,由2010年的33.1萬元/人提高至2014年的34.2萬元/人。與此同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虧損面由2010年的13.6%下降到2014年的12.3%。尤其是馬鞍山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2.58噸標准煤/萬元下降到2015年的1.74噸標准煤/萬元,標志著馬鞍山已經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工業經濟逆勢不斷上行
工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發展,要看應對挑戰的能力。五年來,在經濟總體下行和資源型城市轉型雙重壓力之下,馬鞍山工業經濟發展保持高位平穩較快增長格局。「十二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五年年均增速為12.8%,比全市GDP增速高出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五年年均增速為10.4%,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尤其是在鋼鐵、汽車、水泥等重點行業遭受沖擊最為嚴重的2015年,馬鞍山工業經濟依然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勢頭,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工業經濟發展,更要看耐力和後勁。五年來,馬鞍山工業投資、工業貸款均實現大幅增加,工業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2015年1-11月份,全市工業貸款規模(本外幣口徑,下同)超過300億元,達316.64億元,貸款總額是2010年同期(228.81億元)的1.4倍,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近百億。「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0億元,達到3526.49億元,年均增速超過兩成,為20.4%。其中強勁增長的工業技改投資成為全市工業投資的新亮點。「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639.37億元,年均增速達24.5%。技改投資已成為馬鞍山工業投資的主導力量,成為打造馬鞍山工業經濟升級版的強大動力。
工業經濟發展,還要靠大項目支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馬鞍山在建投資規模超1億元的工業項目已達70個。這些大項目的建設,不僅促進了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為全市經濟發展增添了後勁。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五年來,馬鞍山工業發展步履鏗鏘,取得成就振奮人心:一組組令人欣喜的數字指標,見證了馬鞍山工業經濟的輝煌成就;一個個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釋放出馬鞍山策馬奔騰的強大活力。站在「十三五」新的歷史起點上,馬鞍山在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道路上必將邁出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
Ⅶ 2015年馬鞍山農信社公告發布時間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馬鞍山農村信用社2015年春季招聘報名尚未開始,考生可以參專考:2015年馬鞍山農屬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公告|備考信息匯總專題
以下是我們為您整理的歷年農信社考試安排,您可以參考下:
2014年發布公告時間:2014年2月28日陸續發布
報名截止:2014年3月8日
筆試時間:2014年3月23日
筆試成績查詢:2014年4月中旬
面試時間:2014年4月下旬
更多2015年馬鞍山農信社考試資料以及相關輔導課程請關註:馬鞍山人事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Ⅷ 2015年鐵路統計公報
要到5月份才發布2014年鐵道統計公報
2014年5月,『國家鐵路局』發布2013年鐵道統計公報
公報反映了2013年全國鐵路運輸生產、鐵路建設、科技創新、勞動效率和節能減排等情況。其中,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21.06億人,較2012年增長10.8%。
2013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21.06億人,比2012年增加2.04億人、增長10.8%,全國鐵路旅客周轉量完成10595.62億人公里,比2012年增加783.29億人公里、增長8.0%。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39.61億噸,比2012年增加0.66億噸、增長1.7%,全國鐵路貨物周轉量完成29031.61億噸公里,比2012年增加63.61億噸公里、增長0.2%。
2013年全年未發生特別重大、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和旅客列車較大鐵路交通事故,鐵路交通事故路外死亡人數同比下降5.7%。
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657.45億元。其中,全國鐵路共完成投資5327.70億元,其中國家鐵路和合資鐵路完成投資5308.88億元。路網大中型項目332個(含23個台帳管理項目),完成投資5308.05億元。全年共投產新線5586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672公里,津秦、西寶、寧杭、盤營、杭甬等高鐵開通運營;投產復線4180公里、電氣化鐵路4810公里。完成新線鋪軌7025公里、復線鋪軌5954公里。
報告還披露,2013年,國家鐵路機車車輛購置完成投資1038億元。全國鐵路機車擁有量為2.08萬台,比2012年增加38台,其中和諧型大功率機車7017台,比2012年增加972台。內燃機車佔47.8%,電力機車佔52.1%。全國鐵路客車擁有量為5.88萬輛,比2012年增加0.11萬輛;其中空調車4.86萬輛,佔82.6%,比2012年提高4.8個百分點。「和諧號」動車組1308組、10464輛,比2012年增加225組、1800輛。全國鐵路貨車擁有量為68.8萬輛,比2012年增加1.74萬輛,增長2.6%。
此外,節能減排數據顯示,國家鐵路能源消耗折算標准煤1743.0萬噸,比2012年減少9.9萬噸、降低0.56%。單位運輸工作量主營綜合能耗3.88噸標准煤/百萬換算噸公里,比2012年減少0.02噸標准煤/百萬換算噸公里、降低0.5%。國家鐵路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103.3噸,比2012年減排40.1噸、降低1.9%。二氧化硫排放量3.55萬噸,比2012年減排0.23萬噸、降低6.1%。
Ⅸ 馬鞍山二中2015年高考考進985名校錄取名單
馬鞍山二中不掛網公抄布2015年高考考進985名校襲錄取名單。
只知道進了邵帥、趙子瑞、張拙成、許藍天、陳炎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新人才實驗班。林子窈、王馮元進清華大學。芮慈進北京大學。
建議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