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一、負責宣傳黨和政府有關文化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擬定全鎮文藝版宣傳計劃,規劃文化設施建權設。
二、組織管理全鎮重大文化活動,對廣大群眾進行三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
三、負責全鎮文化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
四、查禁違法違規出版物,規范管理文化市場。
五、負責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負責引導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
六、協助鎮領導對有關工作進行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制訂內部規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
七、調查研究文化市場的發展態勢,制定全鎮文化市場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八、管理各村和社區文藝團體,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協調推動各村社會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九、承辦鎮黨委、鎮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㈡ 基層的街道社區服務中心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屬於城鎮復居民自治組織,制為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社區服務中心屬於城鎮居民自治組織,工作人員基本為社區居民選舉產生,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為城鎮居民服務的,其工作往往與政府有所關聯,且部分社區工作人員由政府發放生活補貼。有一些社區服務中心帶著小小的營利性質,如社區衛生服務站。
社區服務中心以「情系社區,服務萬家」為宗旨,隨時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社區服務中心協調有關社會服務組織;承擔政府委託的社會事務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務項目,如衛生體育、教育科普、計劃生育等工作;負責中小學生校外活動以及公益活動為主的志願者服務。
(2)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社區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責:
1、負責政府委託的社區服務項目招投標的相關工作; 開展便民利民、文化娛樂等服務;提供政務信息、便民服務信息等咨詢服務;開展社區居民的自助互助服務。
2、使社區成員擁有更多的公共服務、社會福利和閑暇時間,讓人們從沉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3、通過廣泛群眾參與,會培養出一種高尚的社會道德與社會風氣;有利於早期人們的主體意識,協作意識,法紀意識和文化意識,有利於提高人的素質。
㈢ 公共文化設施有哪些
圖書館,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館、紀念館、劇院、體育場、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
一、圖書館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圖書館,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
二、博物館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三、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含有較多文化內涵為主要建築特色的較大型的場地,在城市區域開辟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公共空間與文化活動的場所。文化廣場亦屬於市民廣場,是市民廣場中體現更多文化特徵的廣場。有著更多文化內涵的市民廣場被稱為文化廣場。
四、劇院
劇場可以指:劇場 (建築),為表演場所的劇場;劇場 (藝術),為表演藝術形式或藝術流派的劇場;劇場版,動畫的電影版。劇場,有時又稱劇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築體構成的表演場所,亦可作為表演場所的總稱。
劇院通常指室內的表演場所,而劇場則同時適用於戶外廣場及室內建築。劇場也可指電視台播放電視劇的欄目,譬如鑽石獨播劇場等。
五、青少年宮
青少年宮是各類青年宮、少年宮、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青少年活動營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概稱。
中國青少年宮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類青少年宮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是專門面向青少年開展實踐教育、社會教育和校外活動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㈣ 文化中心和文化活動中心以及文化服務中心三者有何區別
文化中心:可能是城市的一個文化濃郁的地方,是一個城市或地區內內用於呈現文化藝術作容品的建築群體。通常圍繞劇院或音樂廳修建,配備藝術博物館、公共圖書館等。如紐約市的林肯演出藝術中心、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文化中心借指文化興起和發展的發祥地時,則與文化源地同義。
文化活動中心:是一些文化活動舉辦的地方。
文化服務中心:是為文化活動、事件、問題提供服務的地方
自己理解的,希望有用
㈤ 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新時代文明站協同推進的說明報告的依據是什麼
1.什麼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視和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部署,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載體。2018年7月6日,中央深改組研究通過《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作為縣級宣傳思想工作的「2大中心」之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不同。融媒體中心是事業單位,有人員編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是實體機構,沒有人員編制,其辦公室設在縣(市)委宣傳部,作為協調各平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指揮部,需要通過增加宣傳部(文明辦)人員編制、從各個平台抽調人員、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等方式,實現中心辦公室實體化運作,確保有人辦事。
2.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切實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推進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3.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目標定位?
以全縣域為整體,城鄉統籌推進,以縣(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為基本單元,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打通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工作機制、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引導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台、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開展中國特色志願服務的廣泛舞台。【回答】
4.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主體責任?
中央辦公廳印發的《指導意見》明確:建立黨中央部署、省級負總責、市級抓推進、縣級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中央文明委加強協調指導,充分調動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負責牽頭組織、督促落實。省級黨委負責本省(市)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明確牽頭責任部門、實施主體,做好監督考核。市級黨委負責具體指導和督查。縣級黨委承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主體責任,負責統籌規劃中心建設和工作開展,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文明實踐工作的基本經費原則上由縣級財政提供,上級財政視情予以必要支持。
5.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4級架構及主要職責?
縣市級層面: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由縣(市)委書記或專職副書記擔任中心主任。負責全縣(市)文明實踐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指導鄉鎮、村開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規劃,對主要內容、培訓教材、人員隊伍、活動項目等作出計劃並具體實施,做好志願者的組織引導、登記注冊、表彰嘉許、權益保障工作,依託各種平台組織志願者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鄉鎮層面: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由鄉鎮黨委書記擔任所長。發揮承上啟下作用,按照統一規劃部署,結合實際抓好落實,推動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活動。
村(社區)層面: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村(社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擔任站長。結合農村群眾的生產勞動和實際需要,運用本地資源優勢,用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活動。
居民小區(自然村)層面:依託黨員先鋒站、文明單位、文化傳習所(館)、文化大院等陣地,廣泛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打通文明實踐的「最後一公里」。
6.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大平台?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是要組建一個新的事業單位,而是要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人員隊伍、資金資源、平台載體、項目活動,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建立「6大平台」,組織志願服務隊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理論宣講平台。由黨委宣傳、組織部門牽頭,打通黨校、黨員電教中心、黨員活動室、道德大講堂、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等場所,實現理論政策宣講「直通車」。
——教育服務平台。由教育部門牽頭,打通普通中學、職業學校、小學、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兒童活動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等場所,在不影響教學課程的前提下向群眾開放,共享共用。
——文化服務平台。由文化部門牽頭,整合現有的文化系統資源,打通基層文聯組織、文化館、圖【回答】
——文化服務平台。由文化部門牽頭,整合現有的文化系統資源,打通基層文聯組織、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民族文化工作隊(展演中心)、戲劇團、鄉鎮文化站等場所,積極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
——科技與科普服務平台。由農業科技部門牽頭,打通科技示範基地、農廣校、科技推廣站、科普大篷車、科普活動室等場所,充分發揮科技示範引領作用。
——健身體育服務平台。由體育、衛生健康部門牽頭,打通體育場館、農村健身廣場、文體活動廣場等場所,向群眾提供健身場地和服務。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由政法和司法部門牽頭,打通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調解委員會等場所機構,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社會穩定、公平正義提供法律支持。
7.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N志願隊伍?
中央辦公廳印發的《指導意見》明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和引導志願者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由縣(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隊長。有條件的鄉鎮、行政村也可以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建立8+N志願隊伍,即建立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8支常備專業志願隊,同時各地根據實際組建若干支特色志願服務隊,開展特色志願服務活動。
志願服務隊伍的組成主要來自2個方面:一是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涉農部門、宣傳部門、教育部門、文化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以及學校、黨校(行政學院)的在職人員;二是鄉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員、律師、「五老」人員、退休文化工作者、先進人物、文藝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創業返鄉人員等。
8.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要工作內容?
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學思用相結合、知信行相統一,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大力弘揚共築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突出抓好以下7個方面工作: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開展知識技能培訓;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實施人文關懷行動。
9.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台建設「六有」標准?
有固定場所;有統一標識;有專人負責;有工作制度;有活動項目;有成果展示。【回答】
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新時代文明站協同推進的說明報告(主要寫三塊內容:依據、推進活動、成效)【提問】
親,這個和您提問內容無關喲。報告的內容需要將我以上發給您的政策依據及指導思想,結合您具體開展工作的實施情況來進行報告【回答】
好的【提問】
㈥ 如何做好社區公共文化服務
為他人著想,真心抄實襲意的為社區提供便利,為社會構建和諧,解決群眾困難,創造良好精神文化環境,比如多組織各種活動,讓留守在家的老人活的有樂趣啊,讓工作一天的成年人能夠輕松自在些,讓小朋友有安全的娛樂環境等等,用心總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㈦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具體指什麼
具體指:好公益性與經營性、均衡化與個性化、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三對關系。
1、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服務的公益屬性決定公共文化服務必須將公共利益置於首位,而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
2、處理好均衡化與個性化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著眼於滿足社會成員的公共文化需求,應在區域空間、社群之間以及社會個體之間盡可能實現均衡的文化資源配置,盡力做到公平公正。
3、處理好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應用PPP模式,是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下簡稱「PPP模式」)推廣應用到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從政府供給向合作供給、從單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轉變。
(7)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是一項重要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當前,亟須澄清模糊認識、克服不良傾向,引導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健康發展。
在PPP模式的實際運行中,受經濟利益驅動,社會資本往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缺乏足夠重視,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時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營利化傾向。如何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保證公益性的主體地位,約束社會資本過度的營利行為,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主要應用於市場化程度較高、經濟較為發達的中東部城市地區。這些地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個性化需求較強,但在個別領域出現了個性化文化服務規模盲目擴張、布局失衡的現象。
從實施情況看,一些社會資本沒有處理好公共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為提高自身效率隨意縮減服務項目和服務人群范圍,導致服務質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㈧ 鎮鄉(街道)文化服務中心是做什麼工作
文化服務中心,旨在活躍群眾文化,是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服務機構.
主要服務范圍專包括:貫徹執行上級有屬關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制訂並落實年度教育、文化、體育、衛生工作計劃;負責街道教育、衛生工作;負責街道宣傳、精神文明建設和統戰工作,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負責街道、村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建設和管理;用各種文化藝術形式和進行時事政策、兩個文明建設、國內外形勢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社會宣傳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體育等活動;開辦書刊閱覽,開展群眾讀書活動,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經濟信息,為群眾求知致富、促進當地經濟建設服務;舉辦各類文化藝術講習班(講座),輔導和培訓群眾文藝骨幹;搜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做好文物的宣傳保護工作;受文化主管部門的委託管理好當地文化市場;承辦業務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交辦的其他事項。
㈨ 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出來幹嘛的
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出來可以在國家非政府公共事務管理部門、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公共事物管理和服務工作。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一是具備良好的公共管理能力;二是具有全面的智能化管理技能;三是熟練的商務、公務公文的撰寫能力;四是具有良好的社會調查公關策劃能力。
(9)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就業技巧:
隨著我國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和市場經濟競爭的日臻激烈,對就業者的各種壓力勢必愈來愈大,若要在就業競爭中取勝,擁有一定的技巧也是必要的。
1、首先要給自己職業定位。在擇業之前,必須要明確自己「想干什麼和最擅長於做什麼」,整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專業或經驗,制定兩個或二個以上比較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藐視自己,分階段性進行,職位、工資待遇等等均應循序漸進。
2、多渠道捕捉就業信息。有了目標之後,廣泛收集相應的就業信息,尤其是招聘(工)信息,從網路、報刊、廣播電視,從職業中介機構、勞動力和人才交流市場,也可托熟人、親戚朋友、同學,多渠道獲取謀職信息,為自己拓寬就業門路奠定基礎!
3、分析對比,鎖定崗(職)位。從就業信息中,選擇自己的理想職位,然後按此單位招聘(工)要求,與自己現有的能力條件作比較,認真分析自己能否勝任。
在此同時,從網上或通過熟人、電話咨詢等等方式了解該單位的一些基本情況,如單位的性質、從事行業、工作方法和單位的價值觀、經濟效益、工資待遇等等,便利「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更能准確地鎖定符合自己目標的且「力所能及」的崗(職)位。
4、做好應聘前的必要准備。根據應征崗(職)位寫簡歷,力求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簡易扼要,特出崗(職)位相關的經歷、技能和榮譽,以便順利獲得面試機會。
有計劃地向單位預約面試時間,不同單位約見時間間隔2-3天為宜;溫習應聘職位有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鞏固一下專業技巧,避免面試或筆試時不知所措,給人留下「濫竽充數」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