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向工商管理部門投訴網購
你買完東西的界面就有 投訴維權 呀
❷ 國家對網購的規定有哪些
這個3天是正常情況下,一般由賣家發貨確定,他發貨時會選擇幾天買家收到,從而……買家如果時間到了還沒收到就可以要求退貨!
對於時間問題,是沒有相關規定的!
最近《上海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規定(草案)》規定,從事電子商務企業要公開相關證照信息,並且還規定了網上交易要保護個人信息,網購也應出具憑證。
雖然有些網店信誓旦旦的說已經取得相關企業的代理資格,或者就是某家商戶的分支企業,但是在網路購物的過程中往往都只限於口頭上的承諾,消費者並沒有真實的看見企業所取得的相關資格。而在這次的草案修改稿中就明確規定,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關證照,並且這些相關信息必須在經營頁面的顯著位置公開。但目前這一規定只是限於對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作出規范,而對於個人之間的買賣活動,還需等待一段時間。
不過有時候在網購之時我們都要填寫詳細的地址姓名與聯系方式,這些個人隱私有時候很容易被商家泄露出去,增加了消費者的隱憂。前不久就曾經發生過淘寶網用戶購物隱私被泄露的事件。而在此次草案修改稿中,就明確規定了企業的從事電子商務過程中的義務,即「不得收集與該經營事項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超越范圍使用所獲得的個人信息」,以加強對相關個人信息的保護。
為了解決網上購物糾紛問題,在草案中也增加了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以電子化形式出具的,應當徵得消費者同意。
不過草案雖然是如此規定,面對復雜的網路購物情況,能否真正貫徹執行還是問題,並且目前企業商戶在互聯網中只佔據一小部分,類似淘寶網的上的個人商戶依然占據著主力地位,如何能對個人商戶的交易行為進行有力束縛,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防止網路成為假貨滋生蔓延的巢穴還是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的。(
❸ 工商總局局長為什麼說網購不是法外之地
因為他表示,對於網購出現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等問題,工商總局將完善監管方式,同時和電商企業更好地溝通,互聯網交易平台也要負責任,「網路購物不是法外之地」
全國政協委員、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議推進網購平台首問負責制,從制度層面促進網購平台企業在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防範假冒偽劣,保障消費者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張近東表示,「平台首問負責制」,應明確電商企業三方面的責任,首先對於在交易中產生的數據證據,電商企業應完整保存,不得隱瞞、刪除,影響司法取證和消費者維權。其次,對商戶加強管理,在商品上架、展示和推廣過程中杜絕假冒,並在侵權事件產生後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電商企業應承擔對消費者「先行賠付」責任,以維修、退換以及其他賠付形式補償消費者損失,並履行追溯、問責平台內商戶的職責。
相關
北京將建第三方網路交易平台監管系統
在今年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副市長程紅透露,2014年12月底,北京市接到工商總局委託,承辦全國第三方網路交易監管系統,該系統將對電商實現跨區域監管,問題電商將被列入黑名單。
程紅介紹,這一系統將專門針對電商交易誠信起到監管作用,問題電商將被列入系統黑名單。同時,這一系統建成後將打破省區市的行政界限,實現跨區域監管。
程紅說,目前這一系統的建設工作已經啟動,預計年內完成。
據介紹,2014年北京市互聯網消費數據顯示,每100元消費里,就有16元來自互聯網交易。
去年2月中旬,工商總局發布了《網路交易管理辦法》,今年1月底,總局公布定向監測結果,引發淘寶和工商總局「論戰」。
2014年6月—11月
開展「2014紅盾網劍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互聯網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違規行為。
2015年1月23日
工商總局公布定向監測結果,淘寶網的樣本數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
1月27日
淘寶網官微轉發小二公開信,稱報告抽樣太少、邏輯混亂。
1月27日
工商總局回應,網監司一直秉承依法行政的原則開展網路市場監管執法。
1月28日
工商總局發布「白皮書」指出阿里網路交易平台存在5大突出問題,曾對其進行行政指導。隨後將白皮書刪除。
1月28日
淘寶發聲明稱,希望監管不要扼殺創新,並向總局正式投訴司長劉紅亮程序失當、情緒執法,但未舉證。
1月30日
晚間,總局局長張茅會見馬雲,馬雲稱將配合政府打假,加強日常線上巡查和抽檢。至此,阿里與工商總局「握手言和」。
❹ 解決網購問題工商局要擔責,工商局投訴有用嗎
在京東網購,商家產品質量問題嚴重,還是「三無產品」,拒不出具發票,到工商局投訴有用嗎?
❺ 工商新規定淘寶新店如何繼續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覺得淘寶會有好的解決之道的,
❻ 國家法律有規定工商局強制讓商家訂食品報的嗎
沒有的事,只要有工商營業執照,不賣假的違規產品,工商管不了別的,因為我家有人在工商上班
❼ 工商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有哪六大新規
市場監管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的六大新規分別是七日內處理消費者投訴、投訴需提供雙方信息、七種投訴不受理、投訴適用網路購物、60日內終結調解、消費者可自選管轄部門。
一、七日內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中第十五條規定: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同時,作了限定,一是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二是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投訴方提供雙方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條件並提供投訴雙方的信息。消費者投訴要有明確的被投訴人、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七種投訴不受理
1、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2、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3、已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4、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5、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6、消費者知道自己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7、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四、投訴適用網路購物
根據《投訴辦法》第二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的,依照本辦法執行。網路交易中產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同樣適用該辦法,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可以根據投訴辦法進行投訴。
五、60日內終結調解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受理消費者投訴之日起60日內終結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終止調解。需要進行鑒定或者檢測的,鑒定或者檢測的時間不計算在60日內。
六、自選管轄部門
本著「方便消費者」的原則,《投訴辦法》明確了消費者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自主選擇管轄部門,收到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首辦責任的原則處理。
❽ 網購的消費權益能不能投訴到工商局
呵來呵 原則上可以。只是由於網自購時的商家如果沒有實體店,處理時只能依賴於網路提供商所在地工商機關;如果商家有實體店,可以向其所在地工商機關投訴(由於包括路程、時間在內的成本較高,很多時候得不償失);最好的情況是你跟商家的實體店在一個轄區,呵呵 當地工商機關處理起來是最得心應手的。
前提是:你一定要留存好相關發票(如果有書面證據最好,電子證據也盡量提交)
維護合法權益:1、選擇正規、信用較好的商家;2、索取購物發票,以便維權使用。
❾ 工商局可以投訴網店嗎
工商局當然可以投訴網店,只要你去投訴就有人接待,有人告訴你提供什麼回東西。最好有購物發票等答證據。再就是撥打12315電話,按說應該給你有個回復的。你可以試一試。商品如果貴重還是自己保管比較好。如果不是太貴重,可以按照工商人員的要求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