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犧牲

馬鞍山犧牲

發布時間:2021-08-07 18:55:43

㈠ 有沒有統計過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建國一共犧牲了多少位黨員先烈

1978—1990約10年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

廣東省烈士約1773人
廣州市82人 東莞市50人 佛山市142人 潮州市50人 河源市91人
惠州市54人 江門市138人 揭陽市93人 茂名市194人 梅州市85人
普寧市66人 清遠市62人 汕頭市80人 汕尾市29人 韶關市46人
深圳市1人 江陽市55人 雲浮市62人 湛江市222人 肇慶市118人
中山市32人 珠海市16人 廣東籍無具體5人

雲南省烈士約1449人
昆明市232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 昭通市112人 保山市64人
楚雄彝族自治州97人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5人 迪慶藏族自治州9人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人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9人
麗江市37人 臨滄市53人 普洱市72人 曲靖市109人 玉溪市46人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64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人
雲南籍無具體14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0人
南寧市242人 北海市22人 崇左市80人 防城港市27人 桂林市106人
河池市149人 賀州市28人 來賓市66人 柳州市70人 百色市351人
欽州市95人 梧州市13人 玉林市72人 貴港市92人 廣西籍無具體7人

湖南省烈士約1285人
長沙市146人 常德市196人 株洲市47人 湘潭市51人 郴州市63人
衡陽市133人 懷化市38人 婁底市119人 邵陽市168人 永州市93人
益陽市70人 岳陽市120人 張家界市12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人
湖南籍無具體15人

貴州省烈士約1053人
貴陽市108人 六盤水市63人 遵義市122人 安順市65人
銅仁地區126人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1人
畢節地區208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7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34人 貴州籍無具體9人

四川省烈士約699人
成都市68人 內江市52人 巴中市48人 達州市79人 德陽市7人
廣安市10人 廣元市23人 樂山市34人 瀘州市31人 眉山市31人
綿陽市36人 南充市59人 遂寧市6人 自貢市16人 資陽市26人
雅安市25人 宜賓市37人 攀枝花市4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
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 涼山彝族自治州43人 四川籍無具體16人

河南省烈士約571人
鄭州市39人 安陽市30人 鶴壁市4人 開封市19人 洛陽市19人
南陽市83人 平頂山市25人 濮陽市23人 焦作市10人
三門峽市20人 商丘市35人 新鄉市27人 信陽市97人
許昌市25人 周口市58人 駐馬店市17人 漯河市14人
河南籍無具體4人

湖北省烈士約544人
武漢市57人 仙桃市9人 咸寧市55人 襄樊市29人 孝感市49人
宜昌市20人 天門市1人 潛江市1人 鄂州市24人 黃岡市44人
黃石市12人 荊門市6人 荊州市34人 十堰市14人 隨州市44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 湖北籍無具體1人

山東省烈士約431人
濟南市15人 德州市21人 東營市8人 菏澤市52人 濟寧市38人
萊蕪市11人 聊城市20人 濱州市15人 臨沂市59人 青島市36人
日照市8人 泰安市14人 威海市17人 濰坊市22人 煙台市36人
棗庄市32人 淄博市18人 山東籍無具體10人

江蘇省烈士約387人
南京市42人 常州市15人 淮安市2人 連雲港市9人 南通市57人
蘇州市21人 宿遷市11人 泰州市26人 無錫市9人 徐州市19人
鹽城市45人 揚州市67人 鎮江市24人

重慶市烈士約320人(直轄市)

江西省烈士約293人
南昌市23人 九江市29人 撫州市5人 贛州市76人 吉安市16人
萍鄉市8人 景德鎮市12人 上饒市36人 新余市6人 宜春市68人
鷹潭市2人 豐城市2人 江西籍無具體4人

安徽省烈士約246人
合肥市29人 安慶市45人 蚌埠市9人 巢湖市5人 池州市3人
毫州市8人 滁州市9人 阜陽市14人 六安市47人 宣城市10人
宿州市21人 蕪湖市7人 馬鞍山市1人 淮南市18人
淮北市11人 銅陵市5人 黃山市4人

福建省烈士約238人
福州市32人 龍岩市24人 寧德市18人 莆田市15人 泉州市64人
三明市15人 廈門市3人 漳州市12人 南平市15人

河北省烈士約202人
石家莊市30人 保定市29人 滄州市19人 承德市2人 邯鄲市53人
衡水市2人 廊坊市35人 秦皇島市1人 邢台市7人 張家口市5人
唐山市16人 河北籍無具體3人

浙江省烈士約190人
杭州市33人 湖州市11人 嘉興市8人 金華市22人 麗水市10人
寧波市26人 衢州市11人 紹興市37人 台州市11人 溫州市17人
舟山市4人

陝西省烈士約79人
西安市5人 咸陽市13人 延安市15人 渭南市23人 安康市1人
寶雞市4人 漢中市13人 商洛市5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
海口市2人 三亞市68人 海南籍無具體1人

山西省烈士約56人
太原市1人 大同市2人 晉城市5人 晉中市4人 臨汾市8人
呂梁市6人 原平市1人 長治市2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直轄市)

北京市烈士約17人(直轄市)

甘肅省烈士約16人
蘭州市2人 隴南市2人 平涼市3人 慶陽市1人 天水市1人
威武市7人

遼寧省烈士約13人
大連市2人 丹東市3人 錦州市2人 安東市1人 營口市1人
鞍山市1人 瓦房店市1人 鐵嶺市1人 阜新市1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2人
哈爾濱市6人 虎林市1人 七台河市1人 綏化市2人 大慶市1人
黑龍江籍無具體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
吉林市1人 長春市2人 延吉市2人 白城子市1人
松原市3人

天津市烈士約4人(直轄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
寧武市2人 吳忠市1人 寧夏籍無具體1人

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
赤峰市1人 興安盟1人 通遼市1人

青海省烈士約3人
西寧市3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
烏魯木齊市2人

全國無籍貫烈士約37人

烈士共計約11482人

㈡ 和縣屬於安徽馬鞍山什麼區

和縣直接歸屬馬鞍山市管轄,不屬於其他區管轄。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東與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南臨蕪湖市鳩江區,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連。和縣南北長,東西窄,全縣南北最大距離70千米,東西最大距離36.4千米,總面積1319平方千米。

和縣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和縣猿人、霸王祠、天門山、陋室等4個歷史文化景點入選中小學教科書。和縣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北宋歌豪杜默、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傑出代表戴本孝、「當代草聖」林散之、我國首枚奧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等都是和縣的驕傲。

和縣生態環境良好,山水資源豐富,擁有雞籠山—半月湖、香泉旅遊區兩個4A級景區,霸王祠、天門山等5個3A級景區。此外,還有南梁昭明太子蕭統沐浴療痾的「天下第一湯」香泉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是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示範縣。

(2)馬鞍山犧牲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周朝屬揚州之邑,春秋、戰國屬楚。秦贏政元年,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屬揚州淮南郡。唐為和州,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其中歷陽縣轄39個鄉和西梁山鎮,宋沿唐制。明直屬南京。清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愛國民主縣政府,11月,和、含分開。1949年1月成立和縣民主政府,後改為和縣人民政府,屬巢湖地區。12月,劃歸南京市管轄。1950年春,仍歸巢湖地區。

1952年,屬蕪湖地區。1958年,和縣與含山縣合並成立和含縣,劃歸馬鞍山市。1959年4月仍歸蕪湖地區,5月,和含縣劃開。1965年,隸屬巢湖專區管轄。2011年劃歸馬鞍山市,現和縣屬安徽省馬鞍山市,轄9個鎮,85個村委會、30個社區居委會。

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和縣建立較早,1927年4月,中共和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於反革命逆流波及至縣,境內一些共產黨員仍然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抗日戰爭時期,和縣黨組織逐步恢復建立起來。

自1938年9月開始,先後建立和含臨時前委、和含全縣委、和江中心縣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縣委。1942年,在和含境內,建立擁有1000人槍的含和獨立團,1943年,擴建為3000人武裝的含和支隊,七師參謀長孫仲德兼任支隊人和政委,馬長炎任副支隊長。

同時,在和含中心縣委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專員公署。從而使這塊根據地逐漸鞏固、發展,成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塊基地,又是溝通新四軍第二師和第七師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據地黨政幹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含和支隊的掩護下,安全撤離和縣抵達蘇北。

1946年7月,在蕪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訓友任書記,聯系和含地區沒有北撤的黨員和幹部,恢復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夢任中共和含工委書記,並組建和含支隊,積極配合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支隊,進入和含地區。

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隊在和縣南鄉司常庄附近,全殲國民黨安徽省保安第六團,打開了和含地區的斗爭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抵達長江北岸,約計35000人,分駐在烏江至裕溪口長達60公里的沿江地區。

同年4月上旬,為掃清渡江戰役的障礙,三野三十軍九十師二七〇團,參加進攻西梁山敵軍陣地。朱慕萍團長親自指揮主攻,光榮犧牲。

1949年4月23日,和縣全境解放。中共和縣縣委下轄7個區委、42個支部。7月,屬江全縣、臨江縣管轄的原和縣地域全部劃歸和縣。全縣共建7個區,1個直屬鎮,75個鄉鎮。

㈢ 十年以後的馬鞍山作文

天,陽光普照、晴空萬里,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媽媽、姥姥、姥爺去爬馬鞍山,到了那裡,一眼看見馬鞍山的主峰直插雲霄。
下面我介紹一下馬鞍山:馬鞍山位於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8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集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名勝風景區。馬鞍山山峰奇險,形若馬鞍。峰頂險峻峭立,巍然壯觀,山下淄河奔流,似玉帶繞身。
一進了大門,裡面有成千上萬個台階,因為是向上爬的,爬的很慢,我和爸爸體力最好,就跑到了最前面,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和爸爸看到了第一個景點——革命烈士博物館,裡面的圖畫講述了馬鞍山的抗日故事,1942年的11月9日,幾千名日軍掃盪沂蒙山區返回時包圍了馬鞍山,向馬鞍山發起攻擊。當時,守山的八路軍傷病員及家屬只有30餘人。在一位八路軍副團長王鳳麟的指揮下,山上的傷病員、家屬、小孩、老人都行動起來,用手榴彈、石頭和僅有的幾支槍阻擋敵人,戰斗到傍晚,擊退了日軍多次進攻,敵人傷亡慘重。第二天,附近的敵人前來增援,加強了力量。在激烈的戰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犧牲了。見形勢危急,王鳳麟決定把做軍衣剩下的布撕成條擰成繩,重病號和老少家屬趁夜幕降臨時,拽著繩子從山上滑下轉移。由於布繩長度不夠,滑下去的很多人都犧牲了,只有少數僥幸逃生。王鳳麟也英勇戰死。在這場兩天一夜的激戰中,守山的27名同志壯烈犧牲。敵人以付出100多條性命的代價奪得了一座空山,敵師團參謀長也在戰斗中一命嗚呼。這一戰斗,在淄川的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終於爬到了馬鞍山主峰的最高處,有一個玉皇頂,進去你的正前方是玉皇大帝,兩邊是:二郎神、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我挨個拜了拜,又到了比最高峰稍低一點的山峰,它的最高處又有三個神仙,她們是:泰山奶奶、送子娘娘、眼光奶奶,下來了兩個主峰,到了平坦的地面,我看見了齊長城,古代雄偉的齊長城,經歷了風風雨雨,現在只剩下一點牆了
回到家,馬鞍山的風景我忘不了,馬鞍山的抗日故事我更加忘不了,我愛你美麗的馬鞍山,我愛你雄偉的馬鞍山,我愛你充滿抗日故事的馬鞍山!

㈣ 馬鞍山籍英烈黃廷洞在台兒庄戰役中犧牲,他的親人,如今在哪裡

每次戰爭之後,總是會有英雄戰士犧牲,但是又有很多時候這些烈士們的家人之中只有很少知道他們的消息,即便知道一些,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找到他們,只能在心裡默默牽掛著,一直一直等著,念著,而我們的烈士,偉身報效祖國之後,按我們的中國老話來說,也不能落葉歸根,只能把作戰不遠處作為自己最後的棲息的地方。

在時間不短不長的戰爭里,為國家捐軀的人很多,可是留下名字或者一些身份信息的烈士並不多。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傳遞一點力量,說不定烈士後人就能發現自己先輩的消息,使他們不再孤獨不再牽掛,也算是我們做出的一點貢獻了。

㈤ 紅色娘子軍馬鞍山10壯士是什麼事件呀

1932年8月,瓊崖紅軍部隊遭到國民黨大部隊的圍剿,兩軍在馬鞍嶺交戰,因專敵眾我寡,為掩屬護部隊後撤,紅色娘子軍一連奉命留下一個班十人與紅軍一營在馬鞍嶺進行阻擊。這是一場慘烈的阻擊戰,娘子軍和紅軍戰士一直堅持到最後,彈盡糧絕,仍用石頭與敵人展開博斗,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㈥ 馬鞍山到底是幾線城市

我來告訴你,我抄去外地說襲我是安徽的,人家說就是要飯的和當小保姆多的那個省嗎,馬鞍山就的中國窮省的三流城市,我們別自欺欺人,去外地看看吧,馬鞍山規劃太差,城市科技型企業少,發展極慢!環境太差了,這是我老總說的,他專門到我家看看我父母,剛來到馬鞍山就說灰塵太大了,我們先去黃山再到九華山,那環境相當不錯,全程包車到馬鞍山就暈了,可憐我連怎麼回家的路都不知道,問了好多人才找到家,離家10年就這下場,可以看出現在馬鞍山城市變大了,樓房漂亮了,但是把環境犧牲了!

㈦ 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犧牲最多的是哪個省

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

廣東省烈士約1773人
廣州市82人 東莞市50人 佛山市142人潮州市50人 河源市91人
惠州市54人 江門市138人 揭陽市93人 茂名市194人 梅州市85人
普寧市66人 清遠市62人 汕頭市80人 汕尾市29人 韶關市46人
深圳市1人 江陽市55人 雲浮市62人 湛江市222人 肇慶市118人
中山市32人 珠海市16人 廣東籍無具體5人

雲南省烈士約1449人
昆明市232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 昭通市112人 保山市64人
楚雄彝族自治州97人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5人 迪慶藏族自治州9人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人
麗江市37人 臨滄市53人 普洱市72人 曲靖市109人 玉溪市46人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64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人
雲南籍無具體14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0人
南寧市242人 北海市22人 崇左市80人 防城港市27人 桂林市106人
河池市149人 賀州市28人 來賓市66人 柳州市70人 百色市351人
欽州市95人 梧州市13人 玉林市72人 貴港市92人 廣西籍無具體7人

湖南省烈士約1285人
長沙市146人 常德市196人株洲市47人 湘潭市51人 郴州市63人
衡陽市133人 懷化市38人 婁底市119人邵陽市168人 永州市93人
益陽市70人 岳陽市120人 張家界市12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人
湖南籍無具體15人

貴州省烈士約1053人
貴陽市108人 六盤水市63人 遵義市122人 安順市65人
銅仁地區126人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1人
畢節地區208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7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34人 貴州籍無具體9人

四川省烈士約699人
成都市68人 內江市52人 巴中市48人 達州市79人 德陽市7人
廣安市10人 廣元市23人 樂山市34人 瀘州市31人 眉山市31人
綿陽市36人 南充市59人 遂寧市6人 自貢市16人 資陽市26人
雅安市25人 宜賓市37人 攀枝花市4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
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 涼山彝族自治州43人 四川籍無具體16人

河南省烈士約571人
鄭州市39人 安陽市30人 鶴壁市4人 開封市19人 洛陽市19人
南陽市83人 平頂山市25人 濮陽市23人 焦作市10人
三門峽市20人 商丘市35人 新鄉市27人 信陽市97人
許昌市25人 周口市58人 駐馬店市17人 漯河市14人
河南籍無具體4人

湖北省烈士約544人
武漢市57人 仙桃市9人 咸寧市55人 襄樊市29人 孝感市49人
宜昌市20人 天門市1人 潛江市1人 鄂州市24人 黃岡市44人
黃石市12人 荊門市6人 荊州市34人 十堰市14人 隨州市44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 湖北籍無具體1人

山東省烈士約431人
濟南市15人 德州市21人 東營市8人 菏澤市52人 濟寧市38人
萊蕪市11人 聊城市20人 濱州市15人 臨沂市59人 青島市36人
日照市8人 泰安市14人 威海市17人 濰坊市22人 煙台市36人
棗庄市32人 淄博市18人 山東籍無具體10人

江蘇省烈士約387人
南京市42人 常州市15人 淮安市2人 連雲港市9人 南通市57人
蘇州市21人 宿遷市11人 泰州市26人無錫市9人 徐州市19人
鹽城市45人 揚州市67人 鎮江市24人 江蘇籍無具體2人

重慶市烈士約320人(直轄市)

江西省烈士約293人
南昌市23人 九江市29人 撫州市5人 贛州市76人 吉安市16人
萍鄉市8人 景德鎮市12人上饒市36人 新余市6人 宜春市68人
鷹潭市2人 豐城市2人 江西籍無具體4人

安徽省烈士約246人
合肥市29人 安慶市45人 蚌埠市9人 巢湖市5人 池州市3人
毫州市8人 滁州市9人 阜陽市14人六安市47人 宣城市10人
宿州市21人 蕪湖市7人 馬鞍山市1人 淮南市18人
淮北市11人 銅陵市5人 黃山市4人

福建省烈士約238人
福州市32人 龍岩市24人 寧德市18人莆田市15人 泉州市64人
三明市15人 廈門市3人 漳州市12人南平市15人

河北省烈士約202人
石家莊市30人 保定市29人 滄州市19人 承德市2人 邯鄲市53人
衡水市2人 廊坊市35人 秦皇島市1人 邢台市7人 張家口市5人
唐山市16人 河北籍無具體3人

浙江省烈士約190人
杭州市33人 湖州市11人 嘉興市8人 金華市22人 麗水市10人
寧波市26人 衢州市11人 紹興市37人 台州市11人溫州市17人
舟山市4人

陝西省烈士約79人
西安市5人 咸陽市13人 延安市15人 渭南市23人安康市1人
寶雞市4人 漢中市13人 商洛市5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
海口市2人 三亞市68人 海南籍無具體1人

山西省烈士約56人
太原市1人 大同市2人 晉城市5人 晉中市4人 臨汾市8人
呂梁市6人 原平市1人 長治市2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直轄市)

北京市烈士約17人(直轄市)

甘肅省烈士約16人
蘭州市2人 隴南市2人 平涼市3人 慶陽市1人 天水市1人
威武市7人

遼寧省烈士約13人
大連市2人 丹東市3人 錦州市2人 安東市1人 營口市1人
鞍山市1人 瓦房店市1人 鐵嶺市1人 阜新市1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2人
哈爾濱市6人 虎林市1人 七台河市1人 綏化市2人 大慶市1人
黑龍江籍無具體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
吉林市1人 長春市2人 延吉市2人 白城子市1人
松原市3人

天津市烈士約4人(直轄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
寧武市2人 吳忠市1人 寧夏籍無具體1人

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
赤峰市1人 興安盟1人 通遼市1人

青海省烈士約3人
西寧市3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
市2人

全國無籍貫烈士約37人

其中1979年自衛反擊戰的犧牲人數,部隊犧牲約8531人,受傷兩萬一千多人

1984年—1989年老山輪戰各部隊的犧牲總人數約2190人

10年自衛反擊戰,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總人數約12212人

1979年對越作戰參戰部隊傷亡情況統計

東線部隊
41軍
121師 陣亡411人 傷員1016人 失蹤272人
122師 陣亡513人 傷員1166人 失蹤2人
123師 陣亡323人 傷員1056人 失蹤1人
軍直 陣亡69人 傷員128人
總計:陣亡1316人 傷員5132人 失蹤275人

42軍
124師 陣亡246人 傷員654人
125師 陣亡402人 傷員1143人 失蹤72人
126師 陣亡226人 傷員802人 失蹤2人
軍直 陣亡48人 傷員79人
總計:陣亡922人 傷員2678人 失蹤74人

55軍
163師 陣亡612人 傷員1064人
164師 陣亡209人 傷員633人
165師 陣亡400人 傷員1374人 失蹤28人
軍直 陣亡29人 傷員65人
總計:陣亡1249人 傷員3676人 失蹤28人

廣西軍區
獨立師 陣亡212人 傷員859人 失蹤2人
邊防1團 陣亡46人 傷員276人
邊防2團 陣亡19人 傷員74人
獨立邊防營 陣亡21人 傷員40人 失蹤4人
總計:陣亡298人 傷員1249人 失蹤6人

43軍
127師 陣亡202人 傷員816人 失蹤1人
128師 陣亡120人 傷員447人
129師 陣亡142人 傷員474人
軍直 陣亡21人 傷員60人 失蹤1人
總計:陣亡485人 傷員1797人 失蹤2人

50軍(欠149師)
148師 陣亡142人 傷員541人
150師 陣亡96人 傷員209人 失蹤544人
58師 陣亡58人 傷員177人
軍直
總計:陣亡299人 傷員927人 失蹤544人
註:戰後,1979年5月,失蹤的150師448團部分
戰俘已返回202人。

54軍
160師 陣亡38人 傷員245人 失蹤1人
161師 陣亡156人 傷員445人 失蹤9人
162師 陣亡226人 傷員836人 失蹤3人
軍直 陣亡4人 傷員16人
總計:陣亡424人 傷員1542人 失蹤13人

其他 陣亡113人 傷員177人

總計:陣亡5103人 傷員15412人 失蹤942人
註:戰後,1979年5月,失蹤的150師448團部分
戰俘已返回202人。

西線部隊
11軍 13軍 14軍 50軍第149師
總計:陣亡2711人 傷員6千多人 失蹤13人
註:從雲南各烈士陵園安葬的墓碑來看,
如包括西線陣亡的民工、民兵等,
應陣亡2800多人。

東線西線部隊綜合傷亡情況:
總計:陣亡7814人 傷員兩萬1千多人 失蹤717人
(已減去被遣返回的戰俘238人)
註:失蹤的也算陣亡,所以共犧牲約8531人

㈧ 對越作戰犧牲最多的是哪裡人

是廣東人,具體可參考下列數據。
廣東省烈士約1773人
廣州市82人 東莞市50人 佛山市142人潮州市50人 河源市91人
惠州市54人 江門市138人 揭陽市93人 茂名市194人 梅州市85人
普寧市66人 清遠市62人 汕頭市80人 汕尾市29人 韶關市46人
深圳市1人 江陽市55人 雲浮市62人 湛江市222人 肇慶市118人
中山市32人 珠海市16人 廣東籍無具體5人

雲南省烈士約1449人
昆明市232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 昭通市112人 保山市64人
楚雄彝族自治州97人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5人 迪慶藏族自治州9人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人
麗江市37人 臨滄市53人 普洱市72人 曲靖市109人 玉溪市46人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64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人
雲南籍無具體14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0人
南寧市242人 北海市22人 崇左市80人 防城港市27人 桂林市106人
河池市149人 賀州市28人 來賓市66人 柳州市70人 百色市351人
欽州市95人 梧州市13人 玉林市72人 貴港市92人 廣西籍無具體7人

湖南省烈士約1285人
長沙市146人 常德市196人株洲市47人 湘潭市51人 郴州市63人
衡陽市133人 懷化市38人 婁底市119人邵陽市168人 永州市93人
益陽市70人 岳陽市120人 張家界市12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人
湖南籍無具體15人

貴州省烈士約1053人
貴陽市108人 六盤水市63人 遵義市122人 安順市65人
銅仁地區126人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1人
畢節地區208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7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34人 貴州籍無具體9人

四川省烈士約699人
成都市68人 內江市52人 巴中市48人 達州市79人 德陽市7人
廣安市10人 廣元市23人 樂山市34人 瀘州市31人 眉山市31人
綿陽市36人 南充市59人 遂寧市6人 自貢市16人 資陽市26人
雅安市25人 宜賓市37人 攀枝花市4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
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 涼山彝族自治州43人 四川籍無具體16人

河南省烈士約571人
鄭州市39人 安陽市30人 鶴壁市4人 開封市19人 洛陽市19人
南陽市83人 平頂山市25人 濮陽市23人 焦作市10人
三門峽市20人 商丘市35人 新鄉市27人 信陽市97人
許昌市25人 周口市58人 駐馬店市17人 漯河市14人
河南籍無具體4人

湖北省烈士約544人
武漢市57人 仙桃市9人 咸寧市55人 襄樊市29人 孝感市49人
宜昌市20人 天門市1人 潛江市1人 鄂州市24人 黃岡市44人
黃石市12人 荊門市6人 荊州市34人 十堰市14人 隨州市44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 湖北籍無具體1人

山東省烈士約431人
濟南市15人 德州市21人 東營市8人 菏澤市52人 濟寧市38人
萊蕪市11人 聊城市20人 濱州市15人 臨沂市59人 青島市36人
日照市8人 泰安市14人 威海市17人 濰坊市22人 煙台市36人
棗庄市32人 淄博市18人 山東籍無具體10人

江蘇省烈士約387人
南京市42人 常州市15人 淮安市2人 連雲港市9人 南通市57人
蘇州市21人 宿遷市11人 泰州市26人無錫市9人 徐州市19人
鹽城市45人 揚州市67人 鎮江市24人 江蘇籍無具體2人

重慶市烈士約320人(直轄市)

江西省烈士約293人
南昌市23人 九江市29人 撫州市5人 贛州市76人 吉安市16人
萍鄉市8人 景德鎮市12人上饒市36人 新余市6人 宜春市68人
鷹潭市2人 豐城市2人 江西籍無具體4人

安徽省烈士約246人
合肥市29人 安慶市45人 蚌埠市9人 巢湖市5人 池州市3人
毫州市8人 滁州市9人 阜陽市14人六安市47人 宣城市10人
宿州市21人 蕪湖市7人 馬鞍山市1人 淮南市18人
淮北市11人 銅陵市5人 黃山市4人

福建省烈士約238人
福州市32人 龍岩市24人 寧德市18人莆田市15人 泉州市64人
三明市15人 廈門市3人 漳州市12人南平市15人

河北省烈士約202人
石家莊市30人 保定市29人 滄州市19人 承德市2人 邯鄲市53人
衡水市2人 廊坊市35人 秦皇島市1人 邢台市7人 張家口市5人
唐山市16人 河北籍無具體3人

浙江省烈士約190人
杭州市33人 湖州市11人 嘉興市8人 金華市22人 麗水市10人
寧波市26人 衢州市11人 紹興市37人 台州市11人溫州市17人
舟山市4人

陝西省烈士約79人
西安市5人 咸陽市13人 延安市15人 渭南市23人安康市1人
寶雞市4人 漢中市13人 商洛市5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
海口市2人 三亞市68人 海南籍無具體1人

山西省烈士約56人
太原市1人 大同市2人 晉城市5人 晉中市4人 臨汾市8人
呂梁市6人 原平市1人 長治市2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直轄市)

北京市烈士約17人(直轄市)

甘肅省烈士約16人
蘭州市2人 隴南市2人 平涼市3人 慶陽市1人 天水市1人
威武市7人

遼寧省烈士約13人
大連市2人 丹東市3人 錦州市2人 安東市1人 營口市1人
鞍山市1人 瓦房店市1人 鐵嶺市1人 阜新市1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2人
哈爾濱市6人 虎林市1人 七台河市1人 綏化市2人 大慶市1人
黑龍江籍無具體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
吉林市1人 長春市2人 延吉市2人 白城子市1人
松原市3人

天津市烈士約4人(直轄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
寧武市2人 吳忠市1人 寧夏籍無具體1人

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
赤峰市1人 興安盟1人 通遼市1人

青海省烈士約3人
西寧市3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
市2人

全國無籍貫烈士約37人

㈨ 南京大屠殺資料

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陷落後,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在中國,南京大屠殺往往是民族主義的重要關注點。而在日本,公眾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存在著廣泛不同的情緒及觀點,尤其是日本部份極右份子,認為南京大屠殺是被誇大、甚至是憑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認為否認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修正主義、否認主義的表現。由於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意見著廣泛的分歧,因此視乎講話者的觀點,南京大屠殺可能被稱為「南京大虐殺」、「南京虐殺」、及「南京事件」等。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是中日外交及人民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南京大屠殺一般英譯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殺)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強奸)等字眼,但總體上人民對其的認知往往遠不如對納粹的種族滅絕過程的認知。

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證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寰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4萬同胞伸冤。

日期與地點:在南京審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時,親歷「南京大屠殺」 ,曾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梅奇牧師(返美後任耶魯大學駐校牧師)、貝德士教授(金陵大學歷史教授,後任該校副校長,返美後任紐約聯合神學院教授) 及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出庭作證。貝德士說∶「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期間恐怖達於極點,從第六禮拜到第七禮拜的期間恐怖是嚴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司庫和秘書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也對南京審判法庭說∶「在最初的六個禮拜中,曾每天提出兩次抗議。」於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才有「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萬人以上」 的裁定。據此,學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殺」只為期六個星期。「南京大屠殺」不只是六個星期,雖然這六個星期的屠殺最為嚴重。

如果我們需要確切說明「南京大屠殺」的最嚴重階段,那應該是從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備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兩天後,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復南京秩序。盡管有松井上將和天谷少將的允諾,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姦淫、掠奪、放火並沒有顯著的改善。當時納粹德國駐華大使館政務秘書喬治·羅森於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發往柏林外交部的電報還說∶「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統治已達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於3月4日的電報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幾天南京及其周圍的形勢已有些穩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數量上已有減少,但在性質上沒有變化。」羅森還提到直到他動筆寫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還看不到一家中國商店 。史邁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戰禍寫真》中說,南京市區在1938年3月份,有許多大門還是封著的。再有蔣介石的德國顧問團團長法爾肯豪森,當時留在南京在德國大使館工作,其遺稿中記有「一個日本兵於三月十九日在美國教會院內強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報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國人所作之記述。南京失陷後未及逃出的野戰救護處處長金誦盤及其科長蔣公谷兩 位醫生於1938年2月15日搭美僑李格斯的汽車作南京陷後對市區的首次巡示 ,蔣氏於其《陷京三月記》有如下之記載∶「出新街口,經太平路,夫子廟,轉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 除敵兵外,絕對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我們不忍再看。」

蔣介石的衛隊中央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的郭岐營長於南京淪陷後三個月逃出,著有《陷都血淚錄》,連載於1938年8月之《西京平報》。戰後,郭在中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出庭作證,對質日軍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為「南京大屠殺」的瘋狂劊子手。郭寫到∶「有人說獸兵剛進來頭三天總是放槍姦淫燒殺的……結果過了一禮拜不見停止,過了三個月仍不見停止!」另一位教導總隊的士兵營長鈕先銘,系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抗戰開始時,正肄業法國軍校,當即遄返報國。南京陷敵後,鈕落發為僧,潛居八個月始逃出南京,現仍健在並息影於美國洛杉磯。在其所著之《還俗記》中,描述他化裝和尚搭京滬 火車脫險,在車廂內的情景∶「當時京滬淪陷已半載有餘了,日軍為了確保他們的統治權,憲兵當然已不便在公共場所明目張膽地殺人,……在鬼子憲兵監視下,我不敢過分地東張西望;因此我又收回了我的視線,閉上眼簾,一隻手搓著頸項上所掛的佛珠子,以作念佛狀 。」一位文化人李克痕於南京城西鄉村躲避兩個多月後,於1938年3月初入南京城,6月3日逃離南京,著有《淪京五月記》,連載於1938年7月的漢口《大公報》。李描述其在南京所見∶「近來日兵姦淫婦女的事,在白天雖少有見到,但在晚間仍多得很。我女同胞行大街上,日兵見之即趨前阻攔,籍檢查為名,遍摸全身,百般調戲,任意玩弄,但也只好忍辱含羞,聽其胡為,否則,刺刀舉起,立刻戳死,故在白天,大街上沒有一個婦女的影子。」

南京的恐怖局面一直持續到1938年的夏天,雖然明顯的在3月中旬以後,屠殺和姦淫的程度逐漸減少。可以說三月中旬到5月底是「小屠殺」時期。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兩個慈善機關(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及中國紅十字會南京分會)於1938年5月份埋葬806人的記載。林娜在其《血淚話金陵》中道出其緣由∶「從日本兵進城起,到我離開止——五月二十日——掩埋屍骸的工作從未停止 ,其實埋也埋不了,一批被埋掉,馬上又有一批新的來補充。」南京雖早在1938年元月一日即有漢奸自治委員會的成立,以陶寶慶及孫淑榮為正副會長,但未能使日軍的燒、殺、奸、掠稍擱,以致「小屠殺」繼續到1938年的夏天。南京的秩序直到1938年11月梁鴻志的「維新政府」(3月成立於上海)還都南京時,始得恢復。客觀地判斷,「南京大屠殺」的期限應該說是「半年」,或者說三個月的「大屠殺」和三個月的「小屠殺」,才與事實符合。「東京審判」的判決說∶「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又說∶「在城外的人比在城內的人稍稍好一點。在南京四周200華里(66英里)以內的所有村莊,大體上都處於同樣的狀態。」「南京四周200華里」應即為上述之「南京及其附近」。這正好是東起於南京城東北,長江南岸之烏龍山,經堯化門、仙鶴門、麒麟門、馬群、蒼波門、 高橋門、上方鎮越秦淮河而西向花神廟、吉家凹,再越江南(即京贛)鐵路,再東北上直趨江心洲對面之上河鎮。實際上,這也就是保衛南京的防線,主要是南京之東南兩方,也是人煙稠密的區域。同時,這一區域是南京防禦的戰場,村民多在日軍未到前遠走逃避。或入南京城避難,所留者多為老弱和婦孺。日軍所至,未及逃避者,幾乎極少倖免。

日軍一路屠城殺向南京

日軍20萬分六路逼向南京,一路屠城姦淫,屋舍城墟,人煙絕跡。日軍第六師團於11月5日在杭州灣之金山衛登陸後直接北上破松江城。據英國「曼徹斯特 衛報」著名記者田伯烈報道一位英國記者於1938年1月14日親赴松江考察後 所發的電報∶「松江全城本來可以容納10萬人左右的居民,我卻只看見五個年老 的中國人,躲在法國教會的一幢宅子里,流著眼淚,他們已經斷食,懇求我帶到上 海。」 有中國威尼斯之稱的蘇州為日軍第三師團於11月19日攻陷。據1938年 上海《密勒氏評論》一篇文章報導∶「美麗古雅的蘇州城原有35萬居民,日軍占 領該城後,只剩500人了。」但最痛心的事情還如下述∶「就是日軍侮辱各種階 層的婦女。獸欲勃發的日本兵到底姦汙了多少婦女,恐怕沒有人能夠估計。」穌實 在其最近所著之《中國婦女作日軍慰安婦》一文中說∶「蘇州城陷後有二千多婦女 被擄。」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在其1939年1月15日重慶《中央日報》所發 表的《抗戰建國與婦女問題》一文中證實,日軍不僅將被擄婦女編號供姦淫,甚至 當眾將被擄婦女「剝掉衣裳,在肩上刺了號碼。一面讓我們女同胞羞恥,不能逃跑 ,一面又充當他們的獸欲的工具。」 素有「小上海」之稱的無錫,為一工業中心,平時人口達90萬人,1937 年10月下旬以來幾乎每日均遭日機轟炸。據上述《密勒氏評論》文章所載,11 月10日日軍於一日之內竟投炸彈160餘顆,全城工廠與商業區盡成瓦礫,軍民 死傷無算。惡名昭彰的日軍第十六師團所屬之第二十聯隊(相當於中國的團單位) 於11月26日陷城後,大施屠殺,縱火焚城達十餘日。據該聯隊第三大隊上等兵 北山於1987年公布之《北山陣中日記》所載,日軍入城後不分軍民一律屠殺。 上述穌實的文章里報導日軍在無錫擄奪中國婦女3000人,其中為軍官所佔有, 隨軍押向南京者為數不少。日軍於11月29日陷常州(武進)。按《北山陣中日 記》所載,日軍接上級命令,所擄居民皆殺,結果四千餘人被屠。 鎮江為南京之屏蔽,運河中樞,且系江蘇省會,日軍於12月9日破城後,數 千未能離境之難民皆遭屠殺,婦女被輪奸致死者極多。後來紅十字會收屍共300 0具。當時年僅7歲的尹正美,全家五口居鎮江城內,其祖母、母親、大爺和哥哥 皆死於日軍屠刀之下,本人之後背被日兵刺了3刀,後被救活,現居北京,其背後 3刀傷痕仍清晰可見。尹女士已撰文報導其受害經過,在《日本侵華研究》第十六 期發表。 田伯烈在其書中提到∶「中立的外國觀察家曾赴日軍佔領下揚子江下游三角地 帶旅行視察。據他們的報告,破壞毀滅的情形,決非局限於上海及其附近。……生 產和生存工具的全部絕滅比較幾千幾萬人犧牲於姦淫屠殺之下,其影響實在更為可 怕啊!」田氏估計上海附近三個月的戰事,造成中國官兵傷亡至少30萬人,平民 的死傷數目也不相上下。但是,最可怕的「南京大屠殺」繼踵而至。

日軍近八個師團約20萬人,此外還有飛機助戰,海軍游弋長江(因其武器精良,火力優於中國軍隊的三倍),分六路圍攻南京。守軍約12萬人(除教導總隊 及憲兵兩團外,有十三個師)。日軍第十三師團之一部連同第十一師團之一部編成 之天谷支隊於鎮江北渡長江,先取揚州,再西向迂迴南京對岸之浦口。第十三師團 的六十五聯隊組成山田支隊沿長江南岸直趨下關。第十六師團於12月5日進據句 容後,其第三十八及三十三聯隊繞湯水鎮經紫金山(針山)北麓奔向下關之東煤炭 港江邊,以其第九及二十聯隊攻麒麟門經馬群由紫金山南麓直逼中山門。第九師團 第七、三十五、三十六,及十九各聯隊在第十六師團之南並進,奔向光華門及通濟 門。第十軍所屬之第一一四、第十八及第六師團自杭州灣登陸後即西向,經太湖之 南,其中第一一四師團繞太湖南岸北上取宜興,經溧水而攻南京城西之花神廟、雨 花台、而中華門。第六及第十八兩師團西進,於11月30日陷廣德後,第十八師 團及偽滿於芷山旅繼續西進,於12月8日陷江南重鎮蕪湖。第六師團之第十三、 四十七、二十三聯隊即北上為第一一四師團之左翼進攻中華門;其第四十五聯隊由 最左翼直奔下關。另有第五師團之第四十一聯隊,由國崎登旅團長率領之國崎支隊 未參加廣德戰事即北上,經固城湖及石臼湖之南,於馬鞍山之北渡長江而東向浦口 ,對南京形成包圍之勢。 12月9日南京外圍要地龍潭湯山、淳化鎮、秣陵關盡失,於是環城防衛戰開 始。12日晨日軍攻陷城西南之中華門。當日下午五時,自告奮勇保衛南京之投機 軍閥唐生智長官召集師長以上人員開會宣布撤退,部隊由下關渡江北上與正面突圍 南下;唐迅即渡江北逃。入夜後,南京徹夜槍聲不停,各奔生路,無路可走的官兵 多化裝到老百姓家,特別是國際安全區藏匿。日軍於13日晨9時許始由中華門及 中山門湧入市區,三個月的「南京大屠殺」隨即開始。

三十四萬同胞慘遭日軍屠殺

日軍圍南京城的幾天,不斷散發傳單,宣稱「日軍將盡力保護良善的人民,使 他們能安居樂業」。同時日機大量散發優待證勸守軍交槍投降∶待憑證(絕對不殺投誠者)凡華軍士兵,無意抗戰,豎起白旗,或高舉兩手,攜帶本憑證,前來投誠歸順 日軍者,日軍對此,必予以充分關照,且代謀適當職業,以示優待。聰明士兵,盍 興乎來? 日本軍司令部印

12月10日,日軍總司令松井石根大將更散發傳單勸守軍總司令不戰而退, 並保證「對於非武裝的平民與不懷敵意的中國軍隊,則採取寬宏和善的態度」。1 2月12日唐鑒於大勢已去,乃請南京青年會負責人國際安全區副主任費吳生博士 和日方接洽,商量停戰,但為時已晚,無由實現。 日軍於13日上午11時來到南京國際安全區,在費吳生和另外兩位安全區委 員(其中一位應該是梅奇牧師)的面前,就殺死了因驚駭而奔跑的20名難民。日 軍在入城後頭幾天的燒、殺、奸、掠有無數的資料可查證,但再沒有比已在華傳教 二十餘年的梅奇牧師(他當時擔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分會的主席)於12月19日 給他已去上海的夫人所寫的信更真實了; 「上周的慘狀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從來沒有夢想日本兵會是這樣的一群野 獸。一星期的屠殺和姦淫,我認為遠比近代所發生過的任何屠殺為甚;除土耳其人 屠殺亞美尼亞人的慘案可與之相比。他們不僅殺掉能見到的每一個俘虜,也殺了極 大數目的老少平民,他們很多人像被獵兔子似的在街上被射殺。從南城到下關全城 堆積著死屍。」雖然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於日軍入城三天後,即僱傭100到2 00工人開始清除死屍,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自12月22日開始收埋屍體工作 ,收埋屍體最多的南京崇善堂自12月26日開始工作,但是,南京城內仍是到處 死屍,德國大使館羅森秘書於1938年3月4日自南京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 「紅十字會在為埋葬眾多屍體而慢慢努力。部分屍體是剛剛從水塘和地下掩體 (以前防空襲的掩體)中成堆成堆地打撈和挖掘出來的。例如在大使館邸附近主要 街道的地下掩體就挖出許多屍體。郊區小港口下關尚有三萬具屍體,這都是大恐怖 時期集體處決的。紅十字會每天埋葬屍體五百到六百具,漫步郊區在農田和水溝可 見零星屍體。 」 郭岐營長於1938年3月11日同教導總隊睢友蘭團長夫婦等11人搭漁船 逃離南京,報導離南京不遠登岸時所見∶ 「我們登岸一看遍地都是死屍。此地離南京城已有二三十里,時間已經過三個 月,遍野死屍,無人過問處理。」 「南京大屠殺」的初期,以人數而論,集體被屠殺包括放下武器的戰俘和逃難 的難民比較多,零星被屠殺死亡的人數比較少。正如貝德士在東京審判作證時所說 ∶「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時間恐怖達於極點。」梅奇牧師於1938 年1月5日同貝德士談話時提到,直到那天各領事館人員還不準回南京城。並說∶ 「自從日軍入城便屠殺解除武裝的士兵和成千上萬的平民,現在還在繼續,機關槍 仍不停地響。很多的時候他們懶得用槍來射殺,而用刺刀一個一個把受害者捅死。 」

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證據與資料,為了中國審判戰犯和遠東國際法庭的審理 ,南京市議會自1945年8月即開始收集資料,歷時兩載。首先中國軍事法庭於 1947年2月初審判「南京大屠殺」首要戰犯第六師團長谷壽夫。親歷其境之證 人如美籍貝德士及史邁士教授等1250餘人出庭或具結作證,連同物證資料提作 審判依據。3月10日宣布判決∶ 「計我被俘軍民,在中華門花神廟、石觀音、小心橋、掃帚巷、正覺寺、方家 山、寶塔橋、下關草鞋峽等處,慘遭集體殺戮及焚屍滅跡者達19萬人以上;在中 華門下碼頭、東岳廟、堆草巷、斬龍橋等處,被零星殘殺,屍骸經慈善團體掩埋者 ,達15萬人以上,被害總數共30餘萬人。」 判決書所定之集體屠殺19萬人及零星屠殺15萬人,系根據身歷其境之12 50餘人,及當時主持掩埋屍體之許傳音、周一漁、劉德才、盛世徵等具結證明; 具有紅十字會掩埋屍體43071具,崇善堂收埋屍體112266具之統計表; 靈谷寺無主孤魂3000餘具之碑文;及谷壽夫在法庭上猶洋洋自得敘述其以叢葬 方式集中掩埋之「萬人坑」五處所起出之頭顱數千具;並有眾多的出版物和照片為 物證。 其實,中國政府檢察官陳光虞根據十四個團體的調查,於1946年5月向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提出的「南京大屠殺」確定的被屠殺者294911人,未確定的 被屠殺者20萬人。同年九月,陳氏根據繼續收到的確實資料,又增列被屠殺者9 6260人,故確定被屠者應為391171人。東京審判對「南京大屠殺」頗為 重視,聽取來自中國親歷目睹的中外證人十餘人(包括貝德士、梅奇、威爾遜醫生 、許傳音、伍長德、粱延芳、秦德純等)的口頭證言並接受了百餘件書面證詞,最 後作出慎重的保守的判決∶ 「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 20萬以上。這種估計並不誇張,這由掩埋隊及其他團體所埋屍體達15.5萬人 的事實就可以證明了。……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了的屍體,投入到長江 ,或以其他方法處理的屍體在內。」

1981年以來,在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聲中,日本文部省猖獗地竄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對華侵略和「南京大屠殺」。南京各文化學術團體,尤其是南京大學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組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編輯委員會」,重新調查研究並編寫「南京大屠殺」的史料與著述。據1984年的調查,南京全市尚有仍健在 的受害者、目睹者1700餘人,他們接受采訪的證言都收藏在1985年建立的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這番重新調查和研究的結果對於19 47年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的判決作了一些補充,但重新肯定「南京大 屠殺」的數目為34萬人,即集體屠殺19萬人,零星屠殺15萬人。 「南京大屠殺」的消息首先傳到外界是由《紐約時報》駐南京記者竇奠安所發 的電稿《紐約時報》1937年12月18日封面大標題為「南京強奸事件」;其 小標題為「日軍陷南京,屠殺兩萬人」,世界輿論為之大嘩。以後東京審判亦沿用 「南京強奸事件」一詞。事實上,南京淪陷後,我女同胞所遭遇的是再悲慘沒有了 。日軍隨時隨地不分晝夜強奸我國婦女。東京審判十一名法官之一的中國法官梅汝 敖說∶「強奸和殺人是分不開的,因為日軍在強奸之後,通常是把被奸的婦女,甚 至連同他們的家屬子女,一齊殺掉的。」曾出席「東京審判」法庭作證的許傳音舉 一實例∶ 「水西門外某寡婦,有女三人,長女十八歲,次女十三歲,幼女九歲,均被輪奸,幼女當場死去,長女次女亦不省人事。」 金陵大學校園內,一個十一歲的幼女,被日軍輪奸致死。另珠江路口,有一個 七十九歲的老婦,被強奸,其子向日軍拚命,亦被殺死。兩年前受日本記者訪問之 李秀英,當時懷孕七月被刺三十餘刀而未死之奇跡亦為世人所周知。奸後必殺幾乎 成了日軍的一條規律。在國際檢查處向東京審判庭提出的證據里,有一件是日本軍 部發給戰區司令長官的秘密命令,禁止日軍士兵歸國後談論他們在華的暴行,並引 用某中隊長關於強奸給士兵的指示∶「為了避免引起太多的問題,或者是給以金錢 ,或者於事後殺掉。」該命令中又說∶「如果將參加過戰爭的軍人一一加以調查, 大概全都是殺人、搶劫、強奸的犯人。」正如日本《讀賣新聞》隨軍記者小俁行男 在其《中國戰線隨軍記者的證言》中所說∶「不強奸的士兵幾乎沒有,(被奸婦女 )大部分在事後殺掉。」 東京審判確定「日軍入城後的一個月內,強奸中國婦女達2萬名」。國際安全區主席拉貝亦向德國政府報告南京被日軍佔領一月之內發生不只2萬起強奸事件。 麥加倫牧師送東京審判庭的證詞有「強奸——強奸——又是強奸,我們計算一夜至 少有一千起」之語。東京審判判決書說∶「全城中,無論是幼年的少女或老年的婦 人,多數都被強奸了。」貝德士在作證時說過,從1938年2月6、7日直到那 年夏天,很多嚴重的暴行還
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陷落後,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在中國,南京大屠殺往往是民族主義的重要關注點。而在日本,公眾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存在著廣泛不同的情緒及觀點,尤其是日本部份極右份子,認為南京大屠殺是被誇大、甚至是憑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認為否認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修正主義、否認主義的表現。由於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意見著廣泛的分歧,因此視乎講話者的觀點,南京大屠殺可能被稱為「南京大虐殺」、「南京虐殺」、及「南京事件」等。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是中日外交及人民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南京大屠殺一般英譯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殺)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強奸)等字眼,但總體上人民對其的認知往往遠不如對納粹的種族滅絕過程的認知。

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證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寰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4萬同胞伸冤。

日期與地點:在南京審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時,親歷「南京大屠殺」 ,曾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梅奇牧師(返美後任耶魯大學駐校牧師)、貝德士教授(金陵大學歷史教授,後任該校副校長,返美後任紐約聯合神學院教授) 及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出庭作證。貝德士說∶「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期間恐怖達於極點,從第六禮拜到第七禮拜的期間恐怖是嚴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司庫和秘書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也對南京審判法庭說∶「在最初的六個禮拜中,曾每天提出兩次抗議。」於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才有「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萬人以上」 的裁定。據此,學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殺」只為期六個星期。「南京大屠殺」不只是六個星期,雖然這六個星期的屠殺最為嚴重。

如果我們需要確切說明「南京大屠殺」的最嚴重階段,那應該是從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備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兩天後,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復南京秩序。盡管有松井上將和天谷少將的允諾,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姦淫、掠奪、放火並沒有顯著的改善。當時納粹德國駐華大使館政務秘書喬治·羅森於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發往柏林外交部的電報還說∶「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統治已達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於3月4日的電報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幾天南京及其周圍的形勢已有些穩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數量上已有減少,但在性質上沒有變化。」羅森還提到直到他動筆寫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還看不到一家中國商店 。史邁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戰禍寫真》中說,南京市區在1938年3月份,有許多大門還是封著的。再有蔣介石的德國顧問團團長法爾肯豪森,當時留在南京在德國大使館工作,其遺稿中記有「一個日本兵於三月十九日在美國教會院內強日

㈩ 南京大屠殺後南京人百分之多少還活著

日軍南京大屠殺殺了34萬中國人。
~~~~~~~~~~~~~~~~~~~~~~~~~~~~~
詳細資料。
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陷落後,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在中國,南京大屠殺往往是民族主義的重要關注點。而在日本,公眾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存在著廣泛不同的情緒及觀點,尤其是日本部份極右份子,認為南京大屠殺是被誇大、甚至是憑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認為否認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修正主義、否認主義的表現。由於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意見著廣泛的分歧,因此視乎講話者的觀點,南京大屠殺可能被稱為「南京大虐殺」、「南京虐殺」、及「南京事件」等。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是中日外交及人民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南京大屠殺一般英譯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殺)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強奸)等字眼,但總體上人民對其的認知往往遠不如對納粹的種族滅絕過程的認知。

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證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寰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4萬同胞伸冤。

日期與地點:在南京審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時,親歷「南京大屠殺」 ,曾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梅奇牧師(返美後任耶魯大學駐校牧師)、貝德士教授(金陵大學歷史教授,後任該校副校長,返美後任紐約聯合神學院教授) 及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出庭作證。貝德士說∶「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期間恐怖達於極點,從第六禮拜到第七禮拜的期間恐怖是嚴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司庫和秘書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也對南京審判法庭說∶「在最初的六個禮拜中,曾每天提出兩次抗議。」於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才有「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萬人以上」 的裁定。據此,學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殺」只為期六個星期。「南京大屠殺」不只是六個星期,雖然這六個星期的屠殺最為嚴重。

如果我們需要確切說明「南京大屠殺」的最嚴重階段,那應該是從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備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兩天後,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復南京秩序。盡管有松井上將和天谷少將的允諾,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姦淫、掠奪、放火並沒有顯著的改善。當時納粹德國駐華大使館政務秘書喬治·羅森於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發往柏林外交部的電報還說∶「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統治已達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於3月4日的電報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幾天南京及其周圍的形勢已有些穩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數量上已有減少,但在性質上沒有變化。」羅森還提到直到他動筆寫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還看不到一家中國商店 。史邁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戰禍寫真》中說,南京市區在1938年3月份,有許多大門還是封著的。再有蔣介石的德國顧問團團長法爾肯豪森,當時留在南京在德國大使館工作,其遺稿中記有「一個日本兵於三月十九日在美國教會院內強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報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國人所作之記述。南京失陷後未及逃出的野戰救護處處長金誦盤及其科長蔣公谷兩 位醫生於1938年2月15日搭美僑李格斯的汽車作南京陷後對市區的首次巡示 ,蔣氏於其《陷京三月記》有如下之記載∶「出新街口,經太平路,夫子廟,轉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 除敵兵外,絕對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我們不忍再看。」

蔣介石的衛隊中央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的郭岐營長於南京淪陷後三個月逃出,著有《陷都血淚錄》,連載於1938年8月之《西京平報》。戰後,郭在中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出庭作證,對質日軍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為「南京大屠殺」的瘋狂劊子手。郭寫到∶「有人說獸兵剛進來頭三天總是放槍姦淫燒殺的……結果過了一禮拜不見停止,過了三個月仍不見停止!」另一位教導總隊的士兵營長鈕先銘,系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抗戰開始時,正肄業法國軍校,當即遄返報國。南京陷敵後,鈕落發為僧,潛居八個月始逃出南京,現仍健在並息影於美國洛杉磯。在其所著之《還俗記》中,描述他化裝和尚搭京滬 火車脫險,在車廂內的情景∶「當時京滬淪陷已半載有餘了,日軍為了確保他們的統治權,憲兵當然已不便在公共場所明目張膽地殺人,……在鬼子憲兵監視下,我不敢過分地東張西望;因此我又收回了我的視線,閉上眼簾,一隻手搓著頸項上所掛的佛珠子,以作念佛狀 。」一位文化人李克痕於南京城西鄉村躲避兩個多月後,於1938年3月初入南京城,6月3日逃離南京,著有《淪京五月記》,連載於1938年7月的漢口《大公報》。李描述其在南京所見∶「近來日兵姦淫婦女的事,在白天雖少有見到,但在晚間仍多得很。我女同胞行大街上,日兵見之即趨前阻攔,籍檢查為名,遍摸全身,百般調戲,任意玩弄,但也只好忍辱含羞,聽其胡為,否則,刺刀舉起,立刻戳死,故在白天,大街上沒有一個婦女的影子。」

南京的恐怖局面一直持續到1938年的夏天,雖然明顯的在3月中旬以後,屠殺和姦淫的程度逐漸減少。可以說三月中旬到5月底是「小屠殺」時期。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兩個慈善機關(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及中國紅十字會南京分會)於1938年5月份埋葬806人的記載。林娜在其《血淚話金陵》中道出其緣由∶「從日本兵進城起,到我離開止——五月二十日——掩埋屍骸的工作從未停止 ,其實埋也埋不了,一批被埋掉,馬上又有一批新的來補充。」南京雖早在1938年元月一日即有漢奸自治委員會的成立,以陶寶慶及孫淑榮為正副會長,但未能使日軍的燒、殺、奸、掠稍擱,以致「小屠殺」繼續到1938年的夏天。南京的秩序直到1938年11月梁鴻志的「維新政府」(3月成立於上海)還都南京時,始得恢復。客觀地判斷,「南京大屠殺」的期限應該說是「半年」,或者說三個月的「大屠殺」和三個月的「小屠殺」,才與事實符合。「東京審判」的判決說∶「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又說∶「在城外的人比在城內的人稍稍好一點。在南京四周200華里(66英里)以內的所有村莊,大體上都處於同樣的狀態。」「南京四周200華里」應即為上述之「南京及其附近」。這正好是東起於南京城東北,長江南岸之烏龍山,經堯化門、仙鶴門、麒麟門、馬群、蒼波門、 高橋門、上方鎮越秦淮河而西向花神廟、吉家凹,再越江南(即京贛)鐵路,再東北上直趨江心洲對面之上河鎮。實際上,這也就是保衛南京的防線,主要是南京之東南兩方,也是人煙稠密的區域。同時,這一區域是南京防禦的戰場,村民多在日軍未到前遠走逃避。或入南京城避難,所留者多為老弱和婦孺。日軍所至,未及逃避者,幾乎極少倖免。

日軍一路屠城殺向南京

日軍20萬分六路逼向南京,一路屠城姦淫,屋舍城墟,人煙絕跡。日軍第六師團於11月5日在杭州灣之金山衛登陸後直接北上破松江城。據英國「曼徹斯特 衛報」著名記者田伯烈報道一位英國記者於1938年1月14日親赴松江考察後 所發的電報∶「松江全城本來可以容納10萬人左右的居民,我卻只看見五個年老 的中國人,躲在法國教會的一幢宅子里,流著眼淚,他們已經斷食,懇求我帶到上 海。」 有中國威尼斯之稱的蘇州為日軍第三師團於11月19日攻陷。據1938年 上海《密勒氏評論》一篇文章報導∶「美麗古雅的蘇州城原有35萬居民,日軍占 領該城後,只剩500人了。」但最痛心的事情還如下述∶「就是日軍侮辱各種階 層的婦女。獸欲勃發的日本兵到底姦汙了多少婦女,恐怕沒有人能夠估計。」穌實 在其最近所著之《中國婦女作日軍慰安婦》一文中說∶「蘇州城陷後有二千多婦女 被擄。」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在其1939年1月15日重慶《中央日報》所發 表的《抗戰建國與婦女問題》一文中證實,日軍不僅將被擄婦女編號供姦淫,甚至 當眾將被擄婦女「剝掉衣裳,在肩上刺了號碼。一面讓我們女同胞羞恥,不能逃跑 ,一面又充當他們的獸欲的工具。」 素有「小上海」之稱的無錫,為一工業中心,平時人口達90萬人,1937 年10月下旬以來幾乎每日均遭日機轟炸。據上述《密勒氏評論》文章所載,11 月10日日軍於一日之內竟投炸彈160餘顆,全城工廠與商業區盡成瓦礫,軍民 死傷無算。惡名昭彰的日軍第十六師團所屬之第二十聯隊(相當於中國的團單位) 於11月26日陷城後,大施屠殺,縱火焚城達十餘日。據該聯隊第三大隊上等兵 北山於1987年公布之《北山陣中日記》所載,日軍入城後不分軍民一律屠殺。 上述穌實的文章里報導日軍在無錫擄奪中國婦女3000人,其中為軍官所佔有, 隨軍押向南京者為數不少。日軍於11月29日陷常州(武進)。按《北山陣中日 記》所載,日軍接上級命令,所擄居民皆殺,結果四千餘人被屠。 鎮江為南京之屏蔽,運河中樞,且系江蘇省會,日軍於12月9日破城後,數 千未能離境之難民皆遭屠殺,婦女被輪奸致死者極多。後來紅十字會收屍共300 0具。當時年僅7歲的尹正美,全家五口居鎮江城內,其祖母、母親、大爺和哥哥 皆死於日軍屠刀之下,本人之後背被日兵刺了3刀,後被救活,現居北京,其背後 3刀傷痕仍清晰可見。尹女士已撰文報導其受害經過,在《日本侵華研究》第十六 期發表。 田伯烈在其書中提到∶「中立的外國觀察家曾赴日軍佔領下揚子江下游三角地 帶旅行視察。據他們的報告,破壞毀滅的情形,決非局限於上海及其附近。……生 產和生存工具的全部絕滅比較幾千幾萬人犧牲於姦淫屠殺之下,其影響實在更為可 怕啊!」田氏估計上海附近三個月的戰事,造成中國官兵傷亡至少30萬人,平民 的死傷數目也不相上下。但是,最可怕的「南京大屠殺」繼踵而至。

日軍近八個師團約20萬人,此外還有飛機助戰,海軍游弋長江(因其武器精良,火力優於中國軍隊的三倍),分六路圍攻南京。守軍約12萬人(除教導總隊 及憲兵兩團外,有十三個師)。日軍第十三師團之一部連同第十一師團之一部編成 之天谷支隊於鎮江北渡長江,先取揚州,再西向迂迴南京對岸之浦口。第十三師團 的六十五聯隊組成山田支隊沿長江南岸直趨下關。第十六師團於12月5日進據句 容後,其第三十八及三十三聯隊繞湯水鎮經紫金山(針山)北麓奔向下關之東煤炭 港江邊,以其第九及二十聯隊攻麒麟門經馬群由紫金山南麓直逼中山門。第九師團 第七、三十五、三十六,及十九各聯隊在第十六師團之南並進,奔向光華門及通濟 門。第十軍所屬之第一一四、第十八及第六師團自杭州灣登陸後即西向,經太湖之 南,其中第一一四師團繞太湖南岸北上取宜興,經溧水而攻南京城西之花神廟、雨 花台、而中華門。第六及第十八兩師團西進,於11月30日陷廣德後,第十八師 團及偽滿於芷山旅繼續西進,於12月8日陷江南重鎮蕪湖。第六師團之第十三、 四十七、二十三聯隊即北上為第一一四師團之左翼進攻中華門;其第四十五聯隊由 最左翼直奔下關。另有第五師團之第四十一聯隊,由國崎登旅團長率領之國崎支隊 未參加廣德戰事即北上,經固城湖及石臼湖之南,於馬鞍山之北渡長江而東向浦口 ,對南京形成包圍之勢。 12月9日南京外圍要地龍潭湯山、淳化鎮、秣陵關盡失,於是環城防衛戰開 始。12日晨日軍攻陷城西南之中華門。當日下午五時,自告奮勇保衛南京之投機 軍閥唐生智長官召集師長以上人員開會宣布撤退,部隊由下關渡江北上與正面突圍 南下;唐迅即渡江北逃。入夜後,南京徹夜槍聲不停,各奔生路,無路可走的官兵 多化裝到老百姓家,特別是國際安全區藏匿。日軍於13日晨9時許始由中華門及 中山門湧入市區,三個月的「南京大屠殺」隨即開始。

三十四萬同胞慘遭日軍屠殺

日軍圍南京城的幾天,不斷散發傳單,宣稱「日軍將盡力保護良善的人民,使 他們能安居樂業」。同時日機大量散發優待證勸守軍交槍投降∶待憑證(絕對不殺投誠者)凡華軍士兵,無意抗戰,豎起白旗,或高舉兩手,攜帶本憑證,前來投誠歸順 日軍者,日軍對此,必予以充分關照,且代謀適當職業,以示優待。聰明士兵,盍 興乎來? 日本軍司令部印

12月10日,日軍總司令松井石根大將更散發傳單勸守軍總司令不戰而退, 並保證「對於非武裝的平民與不懷敵意的中國軍隊,則採取寬宏和善的態度」。1 2月12日唐鑒於大勢已去,乃請南京青年會負責人國際安全區副主任費吳生博士 和日方接洽,商量停戰,但為時已晚,無由實現。 日軍於13日上午11時來到南京國際安全區,在費吳生和另外兩位安全區委 員(其中一位應該是梅奇牧師)的面前,就殺死了因驚駭而奔跑的20名難民。日 軍在入城後頭幾天的燒、殺、奸、掠有無數的資料可查證,但再沒有比已在華傳教 二十餘年的梅奇牧師(他當時擔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分會的主席)於12月19日 給他已去上海的夫人所寫的信更真實了; 「上周的慘狀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從來沒有夢想日本兵會是這樣的一群野 獸。一星期的屠殺和姦淫,我認為遠比近代所發生過的任何屠殺為甚;除土耳其人 屠殺亞美尼亞人的慘案可與之相比。他們不僅殺掉能見到的每一個俘虜,也殺了極 大數目的老少平民,他們很多人像被獵兔子似的在街上被射殺。從南城到下關全城 堆積著死屍。」雖然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於日軍入城三天後,即僱傭100到2 00工人開始清除死屍,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自12月22日開始收埋屍體工作 ,收埋屍體最多的南京崇善堂自12月26日開始工作,但是,南京城內仍是到處 死屍,德國大使館羅森秘書於1938年3月4日自南京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 「紅十字會在為埋葬眾多屍體而慢慢努力。部分屍體是剛剛從水塘和地下掩體 (以前防空襲的掩體)中成堆成堆地打撈和挖掘出來的。例如在大使館邸附近主要 街道的地下掩體就挖出許多屍體。郊區小港口下關尚有三萬具屍體,這都是大恐怖 時期集體處決的。紅十字會每天埋葬屍體五百到六百具,漫步郊區在農田和水溝可 見零星屍體。 」 郭岐營長於1938年3月11日同教導總隊睢友蘭團長夫婦等11人搭漁船 逃離南京,報導離南京不遠登岸時所見∶ 「我們登岸一看遍地都是死屍。此地離南京城已有二三十里,時間已經過三個 月,遍野死屍,無人過問處理。」 「南京大屠殺」的初期,以人數而論,集體被屠殺包括放下武器的戰俘和逃難 的難民比較多,零星被屠殺死亡的人數比較少。正如貝德士在東京審判作證時所說 ∶「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時間恐怖達於極點。」梅奇牧師於1938 年1月5日同貝德士談話時提到,直到那天各領事館人員還不準回南京城。並說∶ 「自從日軍入城便屠殺解除武裝的士兵和成千上萬的平民,現在還在繼續,機關槍 仍不停地響。很多的時候他們懶得用槍來射殺,而用刺刀一個一個把受害者捅死。 」

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證據與資料,為了中國審判戰犯和遠東國際法庭的審理 ,南京市議會自1945年8月即開始收集資料,歷時兩載。首先中國軍事法庭於 1947年2月初審判「南京大屠殺」首要戰犯第六師團長谷壽夫。親歷其境之證 人如美籍貝德士及史邁士教授等1250餘人出庭或具結作證,連同物證資料提作 審判依據。3月10日宣布判決∶ 「計我被俘軍民,在中華門花神廟、石觀音、小心橋、掃帚巷、正覺寺、方家 山、寶塔橋、下關草鞋峽等處,慘遭集體殺戮及焚屍滅跡者達19萬人以上;在中 華門下碼頭、東岳廟、堆草巷、斬龍橋等處,被零星殘殺,屍骸經慈善團體掩埋者 ,達15萬人以上,被害總數共30餘萬人。」 判決書所定之集體屠殺19萬人及零星屠殺15萬人,系根據身歷其境之12 50餘人,及當時主持掩埋屍體之許傳音、周一漁、劉德才、盛世徵等具結證明; 具有紅十字會掩埋屍體43071具,崇善堂收埋屍體112266具之統計表; 靈谷寺無主孤魂3000餘具之碑文;及谷壽夫在法庭上猶洋洋自得敘述其以叢葬 方式集中掩埋之「萬人坑」五處所起出之頭顱數千具;並有眾多的出版物和照片為 物證。 其實,中國政府檢察官陳光虞根據十四個團體的調查,於1946年5月向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提出的「南京大屠殺」確定的被屠殺者294911人,未確定的 被屠殺者20萬人。同年九月,陳氏根據繼續收到的確實資料,又增列被屠殺者9 6260人,故確定被屠者應為391171人。東京審判對「南京大屠殺」頗為 重視,聽取來自中國親歷目睹的中外證人十餘人(包括貝德士、梅奇、威爾遜醫生 、許傳音、伍長德、粱延芳、秦德純等)的口頭證言並接受了百餘件書面證詞,最 後作出慎重的保守的判決∶ 「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 20萬以上。這種估計並不誇張,這由掩埋隊及其他團體所埋屍體達15.5萬人 的事實就可以證明了。……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了的屍體,投入到長江 ,或以其他方法處理的屍體在內。」

1981年以來,在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聲中,日本文部省猖獗地竄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對華侵略和「南京大屠殺」。南京各文化學術團體,尤其是南京大學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組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編輯委員會」,重新調查研究並編寫「南京大屠殺」的史料與著述。據1984年的調查,南京全市尚有仍健在 的受害者、目睹者1700餘人,他們接受采訪的證言都收藏在1985年建立的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這番重新調查和研究的結果對於19 47年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的判決作了一些補充,但重新肯定「南京大 屠殺」的數目為34萬人,即集體屠殺19萬人,零星屠殺15萬人。 「南京大屠殺」的消息首先傳到外界是由《紐約時報》駐南京記者竇奠安所發 的電稿《紐約時報》1937年12月18日封面大標題為「南京強奸事件」;其 小標題為「日軍陷南京,屠殺兩萬人」,世界輿論為之大嘩。以後東京審判亦沿用 「南京強奸事件」一詞。事實上,南京淪陷後,我女同胞所遭遇的是再悲慘沒有了 。日軍隨時隨地不分晝夜強奸我國婦女。東京審判十一名法官之一的中國法官梅汝 敖說∶「強奸和殺人是分不開的,因為日軍在強奸之後,通常是把被奸的婦女,甚 至連同他們的家屬子女,一齊殺掉的。」曾出席「東京審判」法庭作證的許傳音舉 一實例∶ 「水西門外某寡婦,有女三人,長女十八歲,次女十三歲,幼女九歲,均被輪奸,幼女當場死去,長女次女亦不省人事。」 金陵大學校園內,一個十一歲的幼女,被日軍輪奸致死。另珠江路口,有一個 七十九歲的老婦,被強奸,其子向日軍拚命,亦被殺死。兩年前受日本記者訪問之 李秀英,當時懷孕七月被刺三十餘刀而未死之奇跡亦為世人所周知。奸後必殺幾乎 成了日軍的一條規律。在國際檢查處向東京審判庭提出的證據里,有一件是日本軍 部發給戰區司令長官的秘密命令,禁止日軍士兵歸國後談論他們在華的暴行,並引 用某中隊長關於強奸給士兵的指示∶「為了避免引起太多的問題,或者是給以金錢 ,或者於事後殺掉。」該命令中又說∶「如果將參加過戰爭的軍人一一加以調查, 大概全都是殺人、搶劫、強奸的犯人。」正如日本《讀賣新聞》隨軍記者小俁行男 在其《中國戰線隨軍記者的證言》中所說∶「不強奸的士兵幾乎沒有,(被奸婦女 )大部分在事後殺掉。」 東京審判確定「日軍入城後的一個月內,強奸中國婦女達2萬名」。國際安全區主席拉貝亦向德國政府報告南京被日軍佔領一月之內發生不只2萬起強奸事件。 麥加倫牧師送東京審判庭的證詞有「強奸——強奸——又是強奸,我們計算一夜至 少有一千起」之語。東京審判判決書說∶「全城中,無論是幼年的少女或老年的婦 人,多數都被強奸了。」貝德士在作證時說過,從1938年2月6、7日直到那 年夏天,很多嚴重的暴行還在發生。因此,據「安全區」的國際人士的統計與估計 ,「南京遭受強奸的婦女至少8萬人之多。」 日軍四齣強奸婦女而奸殺並施,日以千起,我南京全城婦女,人人自危。日軍 蹂躪我婦女之方式離奇慘虐,古今史冊前所未聞。我婦女堅貞不肯受辱或受奸含羞 而投井和懸梁自盡者何止萬千。

日軍入南京後大肆搶劫放火,不僅把南京商業區搶劫一空,而且縱火焚燒。日 軍入城後,見人就殺,遇屋即燒,烈火不停七周之久,夜晚照成白晝。大火延至白 下路、朱雀路、中華路太平路、中山東路,繁華商業區不數日而化為灰燼。日軍總 司令松井石根於12月17日抵南京舉行入城儀式,在南京逗留一周。12月20 日後復作有計劃的縱火燒城,市民有敢營救者,盡殺無赦。是日費吳生博士同史邁 士教授駕車外出所見∶ 「城內最重要的商業區太平路一帶,烈焰沖天。向南行,我們看見日兵在店鋪 內放火。更向南行,我們看見日本兵忙著把東西裝入軍用卡車。青年會已起火,尚 未波及附近的房屋,起火的時間顯然不久。我們無心細看,匆匆前進,夜間我從窗 口眺望,十四處的火舌向天空飛騰。」 日軍放火是在軍官指揮下,先由他們在認為可燒的門上劃一記號,士兵們再使 用汽油和化學葯品縱火。國際安全區委員會曾收集了日軍放火用的幾種化學引火物 的樣品。 費吳生在給他在上海的友人信里說∶ 「今天是一月十一日。……我昨夜駕車外出時,還看到四處火警,並目睹日本 兵正在另一家店鋪動手放火。從十二月十九日迄今,日本兵幾乎沒有一天不放火。 前天,克魯治君曾設法溜出東門,回來告訴我們,他所經過約二十哩的區域內,廬 舍均已焚毀,闃無人跡,連家畜也看不見。」 羅森於1938年1月15日給外交部的報告說∶日本軍隊放的大火,在日軍 佔領一個多月之後至今還在燃燒;全城三分之一被燒毀。 日軍在南京的搶劫也是破天荒的。梅奇牧師在其12月19日信中說∶「整個 過去的一星期,日軍已把南京城搶奪一空,任何東西都要;他們甚至搶走德國領事 館的汽車。」費吳生在其給上海友人的信中也說∶「全城所有私人住宅,不論是被 佔領的或未佔領的,大的或小的,中國人的或外僑的,都蒙日軍光顧,劫掠一空。 」美大使館職員晉欽,女傳教士苞爾,及德人雷伯、巴赤德、波濮羅、蒸姆生等之 住宅均遭多次搜劫,損失嚴重。德國六十幢房屋,有四十幢遭受不同程度搶劫。 日軍在南京的搶劫是有計劃的,上自師團長下至士兵無不從事搶掠,很多發了 橫財。於1937年12月21日自第六師團長谷壽夫手中接管南京城防的第十六 師團長中島今朝吾就是滿載而歸回日本的;他偷去了蔣介石的文房四寶。社會學家 史邁士率領國際安全區委員會新培訓之工作人員作三個月(1938年3月8日至 6月15日)的南京附近六縣(即長江北的江浦、六合兩縣,江南的江寧、句容、 溧水、高淳四縣)的農村調查及南京市的家庭調查,而完成《南京戰禍寫真》由該 會於1938年在南京出版。調查結果南京市內房屋遭破壞者為百分之八十九;其 中因交戰因素毀壞的有百分之二,毀於縱火焚燒的有百分之二十四;另外的百分之 六十三是由於掠奪和搶劫。城外地區房屋及房內財產損失估計為二億四千六百萬元 (當時國幣三點五元兌換一美元)。1946年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公布的「南京抗 戰損失調查表」,估計「南京大屠殺」期間公私財物之損失約為國幣兩千三百億元 (當時二十元兌換一美元)。

誰負「南京大屠殺」的責任?

34萬中國無辜的男女老少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幾十億美元的財產遭到日軍 的破壞和掠奪,這樣滔天罪行和暴行當然每個直接犯罪者都負有法律和道德的責任 。首先,日軍士兵和軍官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普遍地殺人和強奸。我們前已提到隨軍 記者小俁行男的報導∶「不強奸的士兵幾乎沒有。」另有《每日新聞》社的記者鈴 木二郎出席「東京審判」為「南京百人斬競賽」作證明時說∶ 「在城內掃盪殘留的中國軍人。如果捉到軍官,就綁在楊柳樹上,教新兵射擊 及劈刺的方法當活靶;士兵被捉了,就讓他坐在坑前砍頭。我是二等兵,只用刺刀 刺中國兵。」 世人多熟知的兩位「殺人競賽」日軍向井敏及野田岩兩少尉在入句容縣城(距 南京20公里)時即分別殺死我無辜平民78和89人,當兩位抵達南京城外紫金 山時,已分別殺至105和106人之數,但兩人相約殺至150人為止。這兩位 「殺人魔鬼」的競賽為東京報紙所贊揚,稱之為勇士。但「殺人競賽」之主凶為田中軍吉大尉,以其「寶刀」砍死中國人300餘人,惜尚未為世人所周知。 事實上,所有來侵略的日本軍官都是「殺人犯」,極少例外。田中、向井、野 田三位日軍官僅是比較特殊的例子。曾來紐約參加北美廿世紀中華史學會主辦的七 七事變五十周年紀念會的前日軍第十二軍軍曹冢越正男在會場上痛哭流涕地說∶「 當上了下士官,變成了擁有二十六名部下的騎兵分隊長,而且被允許佩帶日本刀。 佩有日本刀具有什麼意義呢?變得想殺人,有一個叫試新刀的斬首項目。」冢越說 他在中國四年多,共殺死106個中國人。 凡是被派到中國戰場的排長必須當眾,通常是團長營長和連長的面前,以其戰 刀砍殺中國俘虜,否則便無資格作排長。請見最近在美出版頗引起讀者重視的庫克夫婦所著之《戰爭中的日本——口述歷史》。最驚人的莫過於中島今朝吾以中將師 團長之尊,在南京。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犧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