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行政法學》試題第10章
單選題:
1皮鞋廠的這種行為有權予以罰款的行政機關是D、縣環保局
2地方規章可以設定C、警告(其他都有相關法律相信解釋)
3工商局應當撤銷變更登記,恢復到原來的登記狀態(造成後果需要適當賠償)
4行政機關應當從輕處罰(因為違法事情已經發生)
5《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所以答案是A)
多選題:
1CD 2ABCD 3ACD 4 BD 5BCD
『貳』 問題:工商所對王某的違法行為進行的行政處罰是否合法適當,是否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符合條件規定的,工商所是有權進行處罰的。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所條例》第專三條規定,屬工商所的基本任務是: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轄區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市場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保護合法經營,取締非法經營,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第八條規定,工商所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區、縣工商局的具體行政行為,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工商所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1.對個體工商戶違法行為的處罰; 2.對集市貿易中違法行為的處罰;3.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工商所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第1、2項處罰不包括吊銷營業執照。
『叄』 案例分析:毛某是A省某市甲縣從事商品批發的個體工商戶。9月20日甲縣工商局給毛某送達了以毛某違法經。
1、本案的復被申請人是甲縣工商局。根制據《行政復議法》第 10 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申請人。
2本案應由某市工商局或甲縣人民政府管轄,負責復議。根據《行政復議法》第12 條規定: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丁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3不正確。根據《行政復議法》第 9 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本案中,甲縣:1:工商局的處罰決定雖然是 9 月 10 日作出的,但送達給毛某是 9 月 20日,即毛某在 9 月 20 日才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以,工商局不得以超過申請期限為由不予受理。
『肆』 某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決定將原有的辦公樓修葺一新,並購置一些辦公傢具,
簡單,提起的第一項是民事爭議,應當提起民事訴訟,而在行政訴訟中不能提第一項請求。應另行以民事案件(購銷合同)起訴即可。
『伍』 毛某是江蘇省常州市某縣從事商品批發的個體工商戶。9月20日,某縣工商局以毛某違法經營為由吊銷其營業執照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節第十一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復議法和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申請人。所以我認為本案的被申請人應該是某縣工商局。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故我認為本案應由該縣級工商局的上一級工商局管轄,若某縣為常州市下屬地,便應由常州市工商局管轄。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三節第十五條第(2)款規定:載明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直接送達的,自受送達人簽收之日起計算。同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直接送達當事人的,由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收到日期,並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故我認為9月20日工商部門在直接給毛某送達處罰決定書時應同時有送達回證給當事人簽名或蓋章,而申請時限也應根據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時間來計算,若簽收時間為9月20日則未超過復議期間,工商機關不予受理是不正確的。
『陸』 某工商局的工作人員陳紅,她想以她的名義在縣城成立一家服裝加工廠,登記為個
不可能,不允許
『柒』 [08司考真題延考區卷二第42題]:某省甲市乙縣工商局以某企業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決定予以罰款2萬元。某企
在07年之前實踐中是有疑問的。但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出來以後就明確了。08年考這個題就是為了考察新出的實施條例。
《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24條,申請人對經國務院批准實行省以下垂直領導的部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選擇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省、自治區、直轄市另有規定的,依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辦理。
1998年11月24日國務院國發(1998)41號文件:「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為同級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地(市)和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為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直屬機構。」 所以工商局是省級以下垂直領導,因此適用復議法實施條例24條。而不適用復議法第十二條。
這可以理解為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但樓主追問得對,即使這樣,也不能下位法沖突上位法,那就要把這個問題的本源說一下。
《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這里奇怪的是,行政復議法出在國務院關於工商局垂直領導的文件以後,但卻沒有在規定中列舉工商局,要知道工商局在國內的地位可比外匯管理局高多了。所以這裡面是有立法意圖的。實踐中一直有人將該條里的「等」適用於工商局,因為法律里的「等」有很多種解釋方法。2000年2月2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甚至自己出了個文:工商法字(2000)第37號文件《關於行政復議案件管轄權問題的答復》,明確:「對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的行政復議,應由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但問題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文件,很難對市、縣級政府有約束力,實踐中沒人理,爭議很大。所以,國務院出的這個實施條例的24條實際上就是專門為解決工商局這個爭議出的,應該說,是對立法原意的表達。由於行政復議法十二條沒有明確列舉工商局,工商局又不屬於完全垂直領導,與列舉的海關等部門有明顯區別,「等」字又可以做范圍解釋,因此實施條例24條不算做對上位法的沖突也是解釋的通的
『捌』 某縣工商局經濟檢查科接到群眾舉報,對某照相館出售廢膠卷的違法事實進行查處,應以( )的名義對其進行行
B 縣工商局經濟檢查科是工商局的組成機構 不屬於行政機關 只有縣工商局能作為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行為
『玖』 某縣工商局和技術監督局聯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該縣百貨公司罰款2萬元。百貨公司提起行政訴訟的被告應是
一看此題就必然為單選題。
題幹部分,罰款寫的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罰款的;
如果按照普通選法,聯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該是D
為共同訴訟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