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商登記核審員的職責
提高辦事效率,規范工作程序,減少工作環節,改善服務質量,特製定注冊登記「一審一核」 制。
第一條 「一審一核」制度是指企業登記機關在辦理企業登記時,只設定受理審查與核准登記兩道內部工作程序,即:經審查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由企業登記受理人員當場填寫審查意見及登記(備案)事項,及時報送核准人員核准。
第二條 「一審一核」制的內容:企業注冊登記「一審一核」是指投資人申請設立、變更、注銷等許可事項時,提交的申請材料經受理人員依法審查,報上級負責人依法予以核准或駁回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的企業登記審核制度。
第三條 「一審一核」崗位職責:受理、核准人員在依照工作程序和各自的職權對企業登記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時,共同對以下內容負責:
(一)審查企業章程是否符合有關企業登記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投資人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
(三)企業名稱是否符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
(四)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的產生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及企業章程的規定;
(五)注冊資本的證明文件是否經法定的驗資機構、相應的財政部門或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出具;
(六)住所(經營場所)是否有合法的使用權;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企業必須報經審批的,是否經過批准;
(八)申請許可經營項目的是否經有關部門批准;
第五條 「一審一核」制度適用於各類企業注冊登記管理。
B. 企業變更登記是形式審查還是實質審查法律依據
公司變更登記應以形式審查為主。
作為公司登記機關的工商局,辦理登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對申請者所提交的申請內容,依法進行審查。我國目前的公司登記實際上採取的是形式審查為主、實質審查為輔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申請辦理公司登記,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公司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
(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
(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企業登記程序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登記機關依法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實。登記機關收到登記申請後,應當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
申請材料齊全是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依照企業登記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公布的要求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申請材料符合法定形式是指申請材料符合法定時限、記載事項符合法定要求、文書格式符合規范。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登記主管機關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真實性是否承擔相應責任問題的答復》稱: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是否真實的責任應由申請人承擔。
登記主管機關的責任是對申請人提交的有關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是否齊全,以及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及其所記載的事項是否符合有關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審查。
登記機關在進行公司登記時,依法僅對申請材料是否具備形式要件進行審查,其職責是審查申請人提交的有關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是否齊全,以及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記載的事項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2)工商登記審查義務擴展閱讀:
鑒於在我國的法治水平還比較低下、社會法律意識極其薄弱的情況下,若實行純粹的形式審查主義,勢將產生更多的「皮包公司」、「三無企業」,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危害交易安全。
結合我地的事情,完善我們工商部門的企業登記審查制度,應當以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同時賦予登記機關相機實施實質審查的職能;在實質審查中,審查重點應由對經濟性質和經營范圍的核定轉向對企業設立人和注冊資本的查驗。
(一)以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注重審查效率
我工商部門對申請設立的企業主要審查申請人是否已按法律規定提交各項必要的文件、證件和材料,文件材料是否規范、所載事項是否齊全。只要符合上述程序要件,我工商部門即可核准,准予設立,進而提高審查效率。
但這種登記的效力僅限於向社會進行公示,我工商部門對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不負責任。為防止企業的亂設、濫設,危及交易安全,應在法律上加重發起人責任尤其是虛假登記的責任,引導良好的社會自律機制的形成。
(二)相機實施實質審查,注重審查安全
我工商部門以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但仍享有依實際情形自由裁量是否需要啟動實質審查的職能。實質審查可與設立過程中的形式審查同時進行,也可於企業設立後相機實施。
若發現申請設立的企業或已設立企業有與法律規定的實體要件不相符合者,我工商部門可拒絕登記或撤銷已生效之登記,以保障審查的安全。同時,為保護第三人利益,應許可利害關系人於法定情形下申請企業設立無效或撤銷。
(三)實質審查重點的轉變,效率與安全並重
實行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情況下注重效率,但同時要實質審查的重點是核定企業的經濟性質、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目的在於強化對企業的進入管制和行業管理。
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質審查的意義在於確認市場主體的設立資格,故審查重點應當轉向對企業設立人和注冊資本的查驗,以切實保證市場交易主體的行為能力和信用基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以確保安全與效率並重。
C. 第三人對公司章程是否有審查義務
案情簡介:寧波鄞州甲公司與寧波江東區乙公司簽訂買賣合同,標的200萬,合同由甲公司法定代表人簽字未蓋章,後甲公司無法履行合同乙公司要求支付違約金
,甲公司辯稱甲公司章程對法定代表人許可權有明確限制,標的超過100萬元的,法定代表人無權簽署,章程屬於對外公開的文件,且聲稱乙公司是明知法定代表人無許可權的情況下,與法定代表人惡意串通,雙方因此發生糾紛故訴至法院。
案件分析:本案主要涉及第三人對公司的章程是否具有審查義務。公司章程雖然有可供查詢的渠道,但仍不具有對世效力,作為公司內部決議的書面載體,章程的公開不構成第三人應當知道的證據,也就是說第三人對公司章程不具有審查義務。不能因章程的公開性就加重對方的審查義務。
另外本案中,甲公司主張乙公司與其法定代表人串通損害公司利益的,需要舉證第三人(乙公司)具有惡意,但不能僅憑公司記載和備案就認定第三人應當知道公司法定代表人超越許可權,進而斷定第三人惡意。
律師點評:從目前是司法實踐來看,公司信息的公開也是相當有限的,在寧波查詢公司工商登記信息,除律師享有相關權益可以查詢部分公開信息外,某一公司想要查詢另一公司信息也並非易事,並且從交易成本來說,一般而言雙方簽署書面協議的已屬於較為規范的操作,除非是企業並購或者相關抵押行為需要進行盡職調查外,查詢對方公司章程的情況並不常見。
D. 工商審核標準是什麼
作為公司登記機關的工商局,辦理登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對申請內者所提交的申請內容,依法進容行審查。我國目前的公司登記實際上採取的是形式審查為主、實質審查為輔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申請辦理公司登記,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公司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企業登記程序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登記機關依法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實。登記機關收到登記申請後,應當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申請材料齊全是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依照企業登記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公布的要求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申請材料符合法定形式是指申請材料符合法定時限、記載事項符合法定要求、文書格式符合規范。
E. 求問工商機關在企業年檢中對後置許可證件有審查義務嗎
可以看出,該規定並未要求工商機關在企業年檢中審查企業登記後置許可證件。
能否據此認為,工商機關在企業年檢中對後置許可證件沒有審查義務呢?企業在登記並領取了經營范圍中含有後置許可項目經營范圍的營業執照後,因各種原因無法取得後置許可證件,或者後置許可證件被撤銷、吊銷或者有效期屆滿的,工商機關在該企業申報年檢時能否予以通過?有些基層執法人員擔心,工商機關明知企業未取得後置許可證件,或後置許可證件被撤銷、吊銷或有效期滿,卻予以通過年檢。如果該企業發生安全生產等事故,工商機關就可能被追究責任。
筆者認為,企業依法成立領取營業執照後,若僅僅是未取得後置許可證件,或後置許可證件被撤銷、吊銷或有效期滿卻從事相關後置許可項目經營的(該經營項目在工商登記的經營范圍之內,下同),應當由後置許可部門進行監管,工商機關不能以此為由不予通過年檢或吊銷其營業執照,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在一般情況下,工商機關在企業年檢中對後置許可證件沒有審查義務,沒有主動獲知企業後置許可證件辦理情況的職責,也就不存在對企業無後置許可證件卻從事相關經營的監管失職責任問題。當然,如果工商機關通過某種方式獲知企業無後置許可證件卻從事相關經營的,應將違法線索移送後置許可審批部門。若後置許可審批部門不履行職責,則由該部門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不過,如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後,未辦理後置許可證件或者後置許可證件被撤銷、吊銷或有效期滿仍從事相關經營的,工商機關應當吊銷該企業營業執照的,則工商機關對此類企業應當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而不能予以通過年檢。例如:國務院《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未取得資質等級證書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建築法》第七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依照本法規定被吊銷資質證書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當然,如果以上企業後置許可證件出現缺失或被吊銷、撤銷、有效期滿的情況,一般應由後置許可審批部門告知工商機關。
另外,如果企業登記的經營范圍均為後置許可項目,且該企業一直未能取得相關的後置許可證件,或者後置許可證件被吊銷、撤銷或有效期滿,以致該企業自登記成立後超過6個月未開業,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依照《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登記的企業自行停業1年以上),且該企業不能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有正當理由的,工商機關對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及其分公司、個人獨資企業,應分別按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七十二條、《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三十六條吊銷其營業執照;對依照《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登記的企業,則應按照該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視同歇業,責令其辦理注銷登記,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黃璞琳)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工商局)
F. 登記機關和買受人的審查義務誰的大
登記機關的審查側重點是程序審查,主要審查買賣雙方遞交的材料是否登記要求;
買受人的審查主要是實質審查,自己判斷是否應該購買,以及是否值得購買等問題。
所以很難去比較雙方審查義務的大小
G. 工商局沒有盡到審查義務將我營業執照注銷,應承擔什麼責任
注銷需來要本人持身份證,營業自執照正副本去辦照的工商局注銷登記,如本人不能來,許提供授權書,代理人身份證等手續才可以辦理注銷,你的身份證和營業執照都被人拿走了,你不掛失,被注銷了你也沒辦法,工商局只能提供形式上的審核,不是公安機關,無法進行專業審核的,你找不到工商局的責任,其實注銷了也沒什麼,你在辦理一個就是了,也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