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優先支持領域
2020年最新:
2020年創新資金的資助額度
定額資助,每項資助額度10萬元,主要用於補貼企業上年度的研發經費,各區政府對本轄區推薦的項目按不低於其實際獲得的市撥付經費額度予以配套資助。
也就是說,立項企業可以獲得20萬元/項的資金補助。
項目填報時間
1、項目填報起始時間:2020年2月24日
2、項目填報截止時間:2020年3月12日
註:項目申報採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項目申報時間緊迫,名額有限,。
重點支持領域
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科技服務業(技術轉移、科技新媒體等)領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其中,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應對疫情防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優先予以支持。
申報條件
面向無知識產權糾紛,無不良記錄的非上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需滿足以下條件:
1、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3000萬元;
2、職工總數不超過300人,其中直接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佔比不低於10%;
3、上年度企業研發經費不低於當年營業收入的5%,且已完成的研發經費應不低於40萬元(已享受創新資金補助的研發經費不得重復計算),並提供100%已完成研發經費記賬憑證清單(明細賬);
4、同一企業獲得創新資金資助的次數不超過3次;
5、承擔過創新資金的企業,以下情況之一的,不予支持:
1)立項項目還在執行中,2019年12月31日前尚未驗收;
2)立項項目驗收不合格,時間未超過3年;
3)立項項目被終止,時間未超過5年。
『貳』 吉林市的主要經濟產業是什麼
是農業。主要經濟增長點是農業和旅遊業。未來吉林市會提升金融供給質量、暢通資金循環堵點,統籌推進穩增長、強基礎、補短板、調結構、促融合,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展前景會更好。
吉林市的第一產業發展狀況:
1、2017年,吉林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82.12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實現農業增加值769.91億元,增長5.3%。
2、林業增加值62.01億元,下降5.4%;牧業增加值570.06億元,增長2.5%;漁業增加值27.23億元,增長3.4%;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52.91億元,增長2.6%。
(2)吉林省中小企業機電一體化公共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吉林市未來的改革方向:
1、豐富融資模式,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渠道。鼓勵銀行、擔保、創投等機構加強合作,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入合格投資者。吉林省還設立了省級科技風險投資基金,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2、國開行吉林省分行深化銀政企合作,引導和支持成長型企業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與企業在專項建設基金、技術改造項目貸款、PPP等領域深化合作,優先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納入省級擬上市企業資源後備庫。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吉林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穿越產銷那道「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叄』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有什麼
機電一體化技術
所屬院系: 智能工程學院
學制:3年
授予學位:無
專業特色
機電一體化技術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
培養目標
本專業遵循「商科教育、完滿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四位一體+雙院制的培養模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較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能夠在機電一體化技術領域從事實際工程崗位、生產管理、運行管理、售後服務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和有信息產業知識背景的中小企業的管理者。
核心課程
工程圖學、電工電子技術、電機拖動與控制、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感測器與檢測技術、工業機器人編程與調試、PLC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機電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智能製造系統等。
就業前景
畢業生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和數控加工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操作,通用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和管理及技術改造、機電產品設計、機電產品銷售等工作,能夠成為具有扎實專業背景的企業管理者。
『肆』 機電專業都包括什麼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機械制圖、機械基礎、金屬工藝學、機電設備概論、液壓與氣動、電氣及PLC控制技術、微機控制技術及應用、感測器及應用、電工與電子技術。相應的實踐環節是:測繪訓練、CAD訓練、鉗工實習、機械拆裝實習、機加工實習、機電設備維修實習、電氣線路安裝實習、PLC應用實訓、控制應用綜合實訓、電工技術實習、電子技術實習、綜合訓練。 專業介紹:當今,機電一體化技術迅猛發展,機電一體化產品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機電一體化設備促進了工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企業迫切學要大量的機電復合型、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中等應用型人才。為適應這個人才培養目標,我校於1991成立了機電專業教研室,1992年開始每年招生兩個班,而且由於就業趨勢良好招生數量逐年地增長。隨著科技進步,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和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職業勞動崗位將日趨復合化、智能化。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根據機電技術應用是綜合技術,其精髓是機電功能的有機結合,而不是簡單的機、電相加,培養的是機電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我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先後進行了四次較大的教學調整和改革。目前,我校機電專業的師資隊伍、教學設備和教學管理均已達到國內較高水平。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備從事機電技術必需的理論知識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機電設備、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的運行與維護人員。 業務規格:本專業畢業生面向各行業,主要從事機電設備、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運行、維修與檢測工作,也可從事機電產品的營銷與技術服務等與機電技術應用相關的工作。 證書種類、級別: 相應的技術崗位達到應知應會並通過技能鑒定考核,獲得等級證書。 (1) 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一級證書(學校統一安排第二學年參加考試) (2) 天津市計算機應用能力初級證書(學校統一安排第一學年參加考試) (3) 維修電工操作證(初級、中級) (4) CAD等級證(操作員級) (5) 數控證(初級、中級)(對選數控課程學生)分配去向:三資企業佔56%,國有企業佔22%,民營企業佔15%,個體佔2%,去他佔5%。 市場需求情況: 多家企業人事部門認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涵蓋的就業崗位多,畢業生的工作崗位好安排,因此有較好的需求。但企業規模、設備技術水平不同,對畢業生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別。對於大型企業,設備先進、自動化程度高、人才密集,畢業生大部分在生產一線從事生產、檢驗、和設備調試、維護、維修工作,少部分從事技術、管理和營銷工作;而在中小企業,由於設備、加工手段相對落後,大學生少,技術力量缺乏,中等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畢業生非常受歡迎,他們既懂機械、又懂電、經過不長時間的實踐鍛煉,就能勝任技術、管理和營銷工作。
『伍』 蘇州市東吳北路31號
蘇州市東吳北路31號即吳中國家科技園
一、創業園概況
蘇州市吳中科技創業園位於蘇州市城南,是經國家科技部批準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專注於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和企業家。
2009年底,蘇州市吳中科技創業園實行「一園三區」的管理模式,共有東吳北路,木瀆園區,甪直園區和長橋園區,場地面積已從開園的1.2萬㎡擴增到了75309㎡,目前在園的科技企業有182家初步形成了集聚效應,其中80%以上為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光機電一體化等領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園內建有中心機房,鋪設了百兆光纜,建立了區域網;建設了公共實驗室、多功能廳、電子閱覽室、會議室、報告廳、活動室、商務中心等相關配套設施。
二、孵化服務
自成立以來,創業園通過打造各種創業服務平台,為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多層次、個性化、專業化的創業服務,得到了入駐企業的廣泛認可。
(1)創業咨詢服務。
創業園為入駐企業提供工商、稅務、法律、投融資、政策扶持等多種創業咨詢服務,自成立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咨詢、講座、指導會200多(項)次。
(2)項目服務。
自2005年起,創業園充分利用政策資源,指導幫助企業申報各級各類計劃項目75項,累計幫助企業爭取政府無償扶持資金1300多萬元,培育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21家。並為企業提供從「項目申報—項目驗收」的全程項目監管和服務。
(3)信息服務。
①2006年,蘇州市吳中科技創業園與江蘇省科學技術情報所、江蘇省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合作,設立工程文獻信息服務窗口,為區域內科技型企業提供文獻查詢、檢索、科技查新等文獻信息服務;
②通過創業園門戶網站的建立,使入駐的科技型企業多渠道了解政策、法律、市場等信息;
③目前正在建設「蘇州市吳中科技創業園在孵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對在孵企業實行動態管理,並制定聯絡員制度,每家企業均有相應的創業園管理人員與企業保持聯絡,了解企業運行、發展狀況,實行實時管理和跟蹤服務。
(4)專業技術服務。
依託「國家火炬計劃吳中醫葯產業基地」優勢產業背景,創業園為生物醫葯、精細化工等領域的企業提供了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實驗設施和分析檢測服務。同時,依靠實力較強的生物醫葯、精細化工企業和第三方檢測服務企業,投入專業技術人員、專業儀器設備、實驗室場地等,打造專業技術服務平台,為區域內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專業技術服務。現已開展專業技術服務2000多項次,受益企業500多家。目前為進一步拓寬服務內容、深化服務項目,正在增添儀器設備。
(5)投融資服務。
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快科技型企業的成長速度,蘇州市吳中科技創業園通過自籌部分資金,聯合蘇州市吳中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江蘇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單位,對入駐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投融資服務。以創業園的資金注入吸引更多的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機構參與投融資服務平台。目前,已有2個項目獲得創業園、蘇州市吳中區創投和江蘇省新葯發展基金的支持。該平台正在建設中。
三、相關資質榮譽:
2006年,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創業園;
2007年,被蘇州市吳中區委區政府評為對全區經濟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並授予「人才發展獎」榮譽稱號;
2008年,蘇州市吳中科技創業園被蘇州市委市政府認定為「服務業重點集聚區」;蘇州市中小企業服務示範機構;
2008年,被江蘇省經貿委認定為「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2008年,被江蘇省人事廳認定為江蘇省留學人員創業園;
2008年,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具有投資功能的服務機構」;
2009年,被江蘇省經貿委認定為「江蘇省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單位」等;
2010年,再次被蘇州市吳中區委區政府授予「人才發展獎」榮譽稱號;
2011年, 被蘇州市市委市政府評為蘇州市優秀服務業發展集聚區,
2011年,被省質監局及省發改委批准為科技創業服務標准化試點單位。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陸』 怎麼看待「十四五規劃」的機械工業發展規劃
政策解讀:機械工業十四五規劃,加強產業鏈韌性是關鍵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正式發布《機械工業「十四五」發展綱要》,為未來五年機械工業發展提供更詳盡的指引,機械工業主要包括農業機械、礦山設備、冶金設備、動力設備、化工設備以及工作母機等製造工業。
三大難點,轉型迫切度擴大
高端產品不足,中低端產品需求明顯放緩,傳統產業處於產能過剩調整和產業轉型期
我國以同質化傳統機械產品為主,機械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低位,經營壓力普遍巨大,2015年,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速高達10.2%,2018年下降至2.6%,2019、2020兩年甚至出現0.9%和7.1%的負增長,反映出機械產品需求市場總體疲軟的嚴峻態勢。
產業基礎能力不足,共性技術研發能力弱與核心零部件制約明顯
依託企業建設的各類創新載體以局部領域為突破點,但無法有效滿足行業大多數企業對共性技術的廣泛需求,出現部分共性領域重復投入及分散投入,同時大量技術基礎薄弱與資金缺乏的中小企業根本無力自行開發,進而限制了其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我國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不強,部分關鍵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受制於高端軸承鋼、高端液壓鑄件、高端塗料、關鍵絕緣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潤滑油脂等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的落後,基礎零部件自主化能力不足,難以滿足主機發展需求而依賴進口。
產業鏈韌性不強,上下游銜接不順暢
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控制、運維服務等核心工業軟體與系統受制於人問題十分突出,服務於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的專用生產設備及生產線、專用檢測設備及系統等重大短板裝備自給能力較差。
與原材料製造部門融合發展不夠,上下游企業合作鬆散。機電一體化困難重重,兩大行業交叉領域存在研發和製造的空白,產學研銜接不足,機械零部件企業、整機企業和用戶間配合不夠、信任度不高,供需矛盾突出。
五步走,多維細分逐點擊破
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新動能,節能減排、環保再循環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綠色發展與產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深度融合,疊加「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約束,催生新的綠色增長動能,促使機械工業發展邁向新階段。
在節能領域,高效鍋爐、電機、發動機等節能機電設備,以及能源利用效率較高的空調、風機、泵、空壓機等終端用能設備都將實現較快發展;
在減排方面,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裝備,以及大氣、水、固體廢棄物等先進高效環保裝備規模將迅速擴大;
從循環經濟來看,盾構機、燃氣輪機、重型機床、內燃機整機及關鍵件等的再製造技術及產品將進一步推廣應用。
大力發展節能高效機電產品,全面推行機械工業綠色製造,積極開發基於互聯網與物聯網節能技術裝備、儲能與多能互補技術裝備。
重點攻克推動高質化,實現機械工業產業基礎再造
關鍵基礎材料。重點支持發電設備、石化設備、冶金設備、航空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所需的大型優質鑄鍛件; 高溫合金材料、高檔絕緣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等專用材料; 滿足智能製造裝備、能源裝備、儀器儀表、關鍵基礎零部件等所需的新型功能材料。
核心基礎零部件。重點發展高性能軸承,高速精密齒輪及傳動裝置,智能/大型液壓元件及系統,高可靠性密封件,高端智能鏈傳動系統,高強度高可靠性緊固件,高應力、抗疲勞彈簧,高效、精密、復合模具,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以及伺服機構,高精度高可靠工業感測器等。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機械工業的跨行業融合
推動機械工業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深度融合。
加快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節能環保設備等領域的發展;
以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為目標,加快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智能測控裝備等領域的發展;
以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目標,加快新能源裝備、智能電力控制設備、海洋工程裝備以及冶金、石化、礦山等重大成套裝備等領域的發展。
發展數字經濟,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加強企業數字化改造,推動生產環節的數字化連接、打通各部門各環節的數據共享,推進機械行業數字化轉型。
機床工具行業、儀器儀錶行業是機械工業十四五的補短板重點方向
機床工具行業主要是對標中高端需求,研製一批具有五軸控制、高精度/超精密、高效加工、復合加工、特種加工、大型壓力成形、鈑金高效成形等部分或全部關鍵技術特徵的中高端數控機床,以及由上述機床為主組成的自動化、智能化的製造單元、生產線、製造車間和工。
儀器儀錶行業主要是圍繞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與測量儀表,以及服務於前沿科學、生命科學、環境檢測等物質化學成分等的科學實驗分析測試儀器,是重點補短板方向。
產學研、自主創新雙驅動,創新平台實現先進製造基礎共性技術突破及推廣
推動行業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主動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一起攻克技術難關,帶動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建立創新平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共性技術攻堅戰,提高機械工業創新鏈整體效能。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面向全行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試驗檢測、信息服務等基礎支撐,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快質量品牌提升,促進創新科技成果轉化。
博為國際認為,目前我國機械工業仍處於中低端水平,中小企業發展受限於基礎技術與資金,產學研平台將成為產業鏈接的重要驅動力,對推動共性技術推廣起關鍵作用,同時,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突破成為加強產業鏈韌性的關鍵,園區政府可通過引導校企合作、政策補貼等,加強對產業關鍵點攻克的扶持。
『柒』 南京科技局有沒有軟科學項目
現在科技局已經重新改名叫科學技術委員會了。
軟科學項目是什麼項目,您能補充一下說清楚嗎~
他們有一個民營科技成果轉化處,是有很多項目的。
不過如果你想找系統的項目,建議你直接取孵化園,那裡比較多~
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或大學科技園
南京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南京高新區內15幢,210061)
南京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成立於1989年6月,由國家、省、市科委和南京高新區共同出資興辦,1998年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南京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是江蘇省第一家國家級科技孵化器,是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基地。
江蘇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南京市中華路420號,210006)
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立於1998年9月,1999年12月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2003年10月落實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優惠政策,2003年12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中心是「江蘇省創業投資協會」副會長單位,並承擔「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協會」、「江蘇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的組織與管理工作。中心現在有兩個孵化基地、三個共建園區,孵化面積共計5.8萬平方米,累計培養高新技術企業27家,軟體企業22家。
南京大學-鼓樓高校國家大學科技園(南京市廣州路228號易發科技大廈304室)
南京大學—鼓樓高校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設立在都市中央商務區(CBD)內的大學科技園區;也是國家科技部、教育部2001年5月認定的中國首批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科技園由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河海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南京工程學院9所高校共同創建,集研發、孵化、技術貿易和科研成果轉化於一體。區域內有20所高校,10餘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8家科研院所,42名兩院院士,65萬人口中超過1/3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南京市長江後街6號長江樓B102室,210018)
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國家科技部、教育部15家首批試點及22家首批授牌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2003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全國首批 22 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中期評估中取得良好成績,名列第八位。 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現階段工作指導思想是,促進學校科技成果與技術的轉化和轉移,依託學校優勢學科,做強做大科技產業,為區域經濟做較大的貢獻。
南京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南京市光華路1號,210014)
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園是由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市白下區人民政府共同發起創辦,於2001年4月經市政府批准掛牌成立,2002年2月被批准為"江蘇省大學科技園",並作為我省2002年唯一推薦參加國家大學科技園評審的單位,已於同年5月被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列入"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序列。2003年6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為全國首家依託大學科技園創辦的"國家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2003 年 7 月,通過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專家組的評估(驗收), 2003 年 10 月,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授予「南京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銘牌。
江蘇軟體園(南京市龍蟠中路168號)
江蘇軟體園於2000年1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1年7月被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命名為「國家軟體產業基地」。2005年11月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
江蘇軟體園徐庄孵化研發基地位於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紫金山東側,佔地面積266畝,總建築面積約17.2萬平方米,分為國際研發區、獨立研發區和公共配套服務區三大區域。徐庄孵化研發基地定位為國內一流的中小軟體企業孵化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基地、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江蘇軟體園徐庄孵化研發基地已經建成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
一是構建了國內一流的技術服務支撐體系。聯動江蘇省軟體產品檢測中心、信息產業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共同成立了江蘇虛擬軟體園,整合寧、蘇、錫、常等地軟體園的技術資源,充分運用部、省資源建設軟體共性服務平台,為園區軟體企業提供精細化、專業化服務。
二是開展貼近實際的人才支撐服務。建立了江蘇軟體園「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中心」、「中高級軟體工程師培訓中心」、「江蘇Linux公共技術培訓中心」「軟體測試培訓中心」等多個中心;與38所高校合作共建Linux軟體人才實訓基地。
三是構建特色鮮明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江蘇軟體園引進江蘇省信用擔保公司,兩年來為江蘇潤和、南京道及天、華設科技、網巨軟體等16家公司提供了擔保服務。
南京金港科技創業中心(南京市和燕路251號金港大廈14F,210028)
南京金港科技創業中心成立於2000年10月,總投資1億元,是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孵化及發展的重要基地。2004年12月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成為江蘇省唯一一家高新區外的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中心為充分發揮孵化器作用,2005年已在仙林大學城北側開工建設了一期佔地154.5畝的集孵化區、產業區、服務區為一體的一個現代化科技園,努力為企業營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孵化和發展的良好環境,通過該科技園向廣大中小企業、科研機構、工程研究中心、軟體開發中心、歸國留學人員、從事高新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的中介咨詢機構提供孵化手段,促進 科研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發展。 中心鼓勵有志於軟體與系統集成、生物工程及醫葯、信息產品製造、光機電一體化等科研機構、企業商談入住。 中心對入住企業實行一條龍服務。凡入住企業,登記注冊手續統一實行零收費,一周內辦好落戶手續;對項目辦理、審批及有關工商、稅務、外語、環保、消防等工作實行一條龍服務;提供政策經濟信息咨詢服務及網路服務;對入住企業用人、用地、用房和拓展業務等方面進行全程服務。 為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凡在創業中心登記注冊,並在棲霞區按章納稅的企業,創業中心將根據企業發展狀況按年度用專項資金扶持企業發展。 鼓勵留學人員攜帶科技成果進住中心從事高新技術產品開發與產業化,凡獲得國外長期(永久)留權或已在國內開辦公司(企業)的,按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政策。 入住中心的企業,研製開發新產品,科技三項經營,企業創新基金可以優先給予扶持。
區縣科技創業中心
江寧開發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勝太路88號)
雨花台區科技創業中心(南京市安德門94號、雨花南路2號科技局)
南京白下科技創業中心(南京市御道街58-1號明御大廈207室)
南京濱江科技創業中心(南京市中山北路540號)
南京市沿江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南京市太子山路8號)
南京江寧高新創業中心(南京電力自動化孵化器)(南京市東山鎮土山路40號)
浦口區科技創業中心(南京市浦珠北路127號)
六合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南京市六合區沿安路57號)
南京智工微光電子產業孵化中心(南京市珠江路699號東鼎大廈2F403室)
溧水縣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溧水縣永陽鎮秦淮路34號)
高淳縣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南京市中山北路淵聲巷28-7號601室)
南京農業生物高新技術創業中心
秦淮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南京市中華路實輝巷10-1號)
南京民營科技創業中心(南京市黃埔路2號黃埔大廈24F)
南京集成電路設計孵化器(南京市集慶路198號江蘇通信大廈3F)
南京軟體園(南京市大橋北路南京高新區內)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