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智慧城市展示平台有什麼建設要求
我國目前已有幾十個城市或地區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地方政府對智慧城市的著重點多在於現實應用,其中關注於能夠短期內形成經濟拉動力的信息產業、物聯網等。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整體處於以光纖和無線網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布局階段,個別領先城市開始從基礎設施布局建設階段邁向具體智能應用開發部署階段。借鑒相關國際經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高起點建設示範城市(區)
歐洲和亞洲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顯示,智慧城市建設難以全面鋪開,選擇特定點進行示範開發是目前較普遍的做法。示範城市建設對探索智慧城市在投資、技術保障及網路安全等方面問題的解決都有重大意義。具體選擇可以考慮兼顧老城和新城。選擇老城示範,主要檢驗智慧城市對於城市更新和城市核心功能釋放的助力效果;選擇新城示範,主要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支持新城破解功能塑造和吸引力瓶頸,應強調通盤考慮、全面設計,整體試驗智慧服務、智慧經濟和智慧資源開發等各類應用的介面。
二、科學選擇城市智慧應用領域
智慧城市建設難以全面鋪開,一方面是指空間層面難以實現全覆蓋,另一方面是指應用領域難以全面開展。根據國際既有的智慧城市建設內涵,大致包涵經濟、政務、交通、就業、教育、醫療、環境、能源等多重領域。但尚無城市可以實現全領域覆蓋,而在應用方向上呈現多元化的特徵。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應該結合城鎮化發展中面臨或即將面臨的重大課題為解決導向,可重點突出城市管理、醫療、交通三大領域的智慧應用。
例如,我國城市的發展正逐漸由「建設為主」進入「建管並舉」的時代。利用先進、可靠的信息技術,配合以更好的城市管理體制、理念和平台保障城市社會的良好秩序將是重大課題。重點包括網格化社會管理系統,市政、水務以及市容等專業網格化管理系統,市場信息平台,智能水網和智能電網,安全生產,災害消防等智能化系統。
又如,我國人口紅利正在消退,而不少城市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發展的態勢將日益嚴重,市民醫療是城市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結合智慧城市建設,解決「看病難」刻不容緩,重點包括以下智能化工作:
1、建設覆蓋各級各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信息網路,連通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服務相關信息系統;
2、按照相應的基本架構和數據標准,建立涵蓋市民個人基本信息和主要衛生服務記錄的電子健康檔案;
3、建立輔助決策和協同醫療服務系統,支撐用葯智能提醒,開展影像會診、遠程醫療咨詢等醫療服務,為制定醫療衛生發展政策提供輔助決策;
4、建設市民健康服務門戶網站,為市民提供在線健康咨詢、個人健康檔案和檢驗檢查報告網上查詢、醫療服務資源網上查詢和預約的「一站式」服務。
再如,交通問題也是我國城鎮化發展中面臨的重要難題,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感知手段,加強交通各行業間信息共享和實時交換,提高交通信息化對交通組織、運行、管理的支撐作用,為公眾、交通運輸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綜合交通信息服務非常有必要。目前而言包括三大服務系統:
1、道路交通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為公眾提供城市實時道路通行信息;
2、公共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實時提供公共交通各類運行動態信息和客流數據、公共停車場信息採集等;
3、是交通管理綜合管理系統,整合這種交通信息數據,及時進行交通管理分析並提供決策服務。
三、創新智慧城市投資運行模式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中,特別是在先期試點的過程中,謀求投資的多元化、技術的完善化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從國際已有智慧城市的開發運作模式看,可有多種模式。但在智慧城市方案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國內智慧城市方案提供商主導、國際智慧城市方案提供商參與的多元合作模式,以保障城市信息安全,金鵬信息網格化軟體。
❷ 智慧城市一級平台由幾部分構成架構具有的特點有哪些
「十三五」規劃提出,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建設一批新型示範性智慧城市。日前,國家發改委表示,「十三五」期間,將有針對性地組織100個城市大力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涉及方方面面的多個環節。為推動新型智慧城市的順利建設,需在頂層設計中構建優秀的總體架構。那麼如何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的總體架構?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部總經理鄭志彬博士、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會會長李林教授就此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華為鄭志彬博士:
近日,在華為舉辦的「新ICT,讓城市更智慧——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發布會」上,其發布了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整體架構,即「一雲二網三平台」。
1、「一雲」:城市雲數據中心
基於開放架構,為城市建設融合、開放、安全的雲數據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類城市信息資源,提升政府服務與決策效率和合理性。
2、「二網」:城市通信網和城市物聯網
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線+無線寬頻網路,為城市構建無處不在的寬頻,讓城市公共服務觸手可及;在物聯網領域,提供輕量級物聯網通信操作系統,多種類型的接入網關。並提供物聯網平台,為城市各行業應用提供物聯網數據服務。
3、「三平台」:ICT能力開放平台、大數據服務支撐平台、業務應用使能平台
通過ICT能力開放平台,將ICT能力進行封裝、打包提供給業務應用開發者,使其更便利地調用ICT介面,共同為客戶提供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與合作夥伴聯合提供大數據服務支撐平台、業務應用使能平台,為城市智慧應用提供資源獲取自動化、軟體開發自動化、運維管理自動化的服務。
智慧城市研究會會長李林教授:
面對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設,李林教授提出了「三中心一平台」的總體架構。其認為,「三中心一平台」遵循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六大核心要素。通過天地一張柵格網構成一個「虛擬化的復雜巨系統」,實現網路資源、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平台資源、軟體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等的全面共享。
1、「三中心」
(1)網路融合與安全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網路融合與安全中心」以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天地一張柵格網為核心要素。實現電子政務外網、公共互聯網(包括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商網路)、智慧城市無線網、智慧城市物聯網(包括公安視頻專網)之間的網路互聯和傳輸信息及數據的互通,以及網路與信息的安全保障。
(2)大數據資源中心
「大數據資源中心」建設以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大數據的「總和」為核心要素。將分散的、重復的、難於訪問的操作數據轉換成集中統一的、有價值的知識數據。「大數據中心」為不同來源的數據提供了一致的數據視圖,將不同介質、不同組織方式的數據集成轉換成為一個一致的分析型數據環境。
(3)管理、指揮與運行中心
新型智慧城市以建立一個高效的管理、指揮和運行中心為核心要素。更好對城市的市政設施、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宏觀經濟、民生民意等狀況有效掌握和管理,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統一的管理、指揮和運行中心,實現城市資源的匯聚共享和跨部門的協調聯動,為城市高效精準管理和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支撐。通過可視化技術實現對智慧城市網路、數據、信息的集成與應用的展現、監控、管理、運營、服務的功能。
2、「一平台」
「一平台」即「公共信息一級平台」。「公共信息一級平台」以新型智慧城市各類信息資源的調度管理和服務化封裝,支撐智慧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智慧化功能為核心要素。應用「智慧城市信息柵格技術」,構建新型智慧城市一體化信息服務平台。實現智慧城市涉及政府政務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社會民生信息、企業經濟信息各行業級二級平台、業務級三級平台和應用系統之間建立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交換、業務功能協同。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發展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新技術和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合,體現了「以技術為引領」到「以理念為引領」,「以管理為核心」到「以服務為核心」和「以業務為驅動」到「以數據為驅動」的轉變。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❸ 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
從概念上來說,智慧城市就是把信息技術與城市建設融合在一起,將城市信息化推向更高階段。它基於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社交網路等工具和方法,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頻泛在的互聯和智能融合的應用。智慧城市將成為一個城市的整體發展戰略,作為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城市提升的新引擎,達到提高民眾生活幸福感、企業經濟競爭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體現了更高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創新精神。有專家指出,伴隨著網路帝國的崛起、移動技術的融合發展以及創新理念的廣泛普及,知識社會環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
從內容上來說,智慧城市包含智慧技術、智慧產業、智慧應用、智慧服務、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內容。其中與百姓生活最為息息相關的智慧應用主要體現在交通、電網、物流、醫療、食品系統、葯品系統、環保、水資源管理、氣象、企業、銀行、政府、家庭、社區、學校、建築、樓宇、油田、農業等諸多方面,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可以想見。
智慧城市的發展一般會經歷這樣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智慧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包括物聯網建設、雲計算中心建設等等,實現數字化,才能談智慧化的問題。從服務性來說,城市管理、城市公共設施、基礎服務設施的數字化最為關鍵;第二階段是智慧城市建設的融合階段,將不同領域的城市基礎服務信息實現互聯和互通,藉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務;第三階段是智慧城市的內生發展階段,實現更透徹的感知、更廣泛便捷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城市服務。
目前,對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讀也經常各有側重,有的認為關鍵在於技術應用,有的認為關鍵在於網路建設,有的認為關鍵在人的參與,有的認為關鍵在於智慧效果,而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設的先行城市則更強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創新。總之,智慧城市絕不僅僅是智能城市,或者說是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應用,它還包括人的智慧參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等內涵。
世界上第一個智慧城市是美國的迪比克市。2009年,該市利用物聯網技術,在一個有六萬居民的社區里將各種城市公用資源(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等)連接起來,監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以做出智能化的響應,更好地服務市民。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戶和商鋪安裝數控水電計量器,其中包括低流量感測器技術,防止水電泄漏造成的浪費。同時搭建綜合監測平台,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個城市對資源的使用情況一目瞭然。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向個人和企業公布這些信息,使他們對自己的耗能情況有更清晰的認識,對可持續發展有更多的責任感。
對於我國來說,應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我國信息化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階段,並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正確地理解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刻內涵。2013年,中國已有上百個城市宣布建設智慧城市,覆蓋了部分東中西部地區。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盡享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食品葯品管理、數字生活等所帶來的便捷服務。(
❹ 智慧城市系統功能有哪些
智慧城市的應用及內容
目前,智慧城市主要應用功能包括智能交通系統、智慧能源系統、智慧物流及建築服務系統、城市指揮中心、智慧醫療、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環境管理、政府公共服務平台等八個方面。
1.智能交通系統
通過道路收費系統、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統、數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統等多種模式的數據整合,提供基於交通預測的智能交通燈控制、交通疏導、出行提示、應急事件處理管理平台;幫助進行城市路網優化分析;為城市規劃決策提供支持。
2.智慧能源系統
以物理清潔能源為目標,以我國的智能電網為基礎,將現代先進的感測測量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與清潔能源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能源網。
它以充分滿足用戶對能源的需求和優化資源配置、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滿足環保約束、保證能源質量、適應能源市場化發展等為目的,實現對用戶可靠、經濟、清潔、互動的能源供應和增值服務。
3.智慧物流及建築服務系統
智慧物流利用RFID、BarCode、EDI、GNSS、GIS、GUID、現代網路技術和普適計算等技術,兼容國際國家標准,打造「現代大物流」公共服務平台,利用基於位置的物聯網技術實現物流過程中物物之間信息交換、共享,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和監控,實現物流全過程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融合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調整物流結構,提升天津物流產業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供物流效率。
4.城市指揮中心
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建設和治理通常是以單個部門為中心,關注各自孤立的目標而沒有把對整個城市的影響進行全盤考慮。智慧城市是一個單一整體,同時又能拆分為許多互通互聯的子系統。各子系統發送重要的事件消息給城市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有能力對這些事件進行協調處理和提供指導性的處理方案。
5.智慧醫療
在城市「老年化」不斷加劇的今天,社區遠程醫療照顧系統能有效的節約社會資源,高效的服務於大眾。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和醫療公共服務平台的建立能解決目前突出的「看病難,看病貴」的醫患矛盾。
6.城市公共安全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互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為平台,以數字地理信息為基礎,結合移動定位系統、數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軟體平台,為城市管理者提供聲、像、圖、文字四位一體的城市數字化管理平台,實現針對城市部件的檢查、報警、緊急事件處理、指揮調度、督察督辦等功能。如:食品安全追溯、危險品安全處置、災害預警與處理等。
7.城市環境管理
對水、大氣等與人類生活環境緊密相關的各種資源進行信息實時採集和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污染事件產生;藉助先進的數據挖掘、數學模型和系統模擬,提升環境管理決策水平。達到節能減排,同時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8.政府公共服務平台
通過電子政務,公共物流服務,公共交通信息服務等政府公共服務平台,改變「公告欄」式的政府網站,將其變成「服務型」的業務網站,樹立服務型政府為民辦事的形象。為市民提供各種咨詢信息和服務,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❺ 智慧城市門戶包括哪些門戶
智慧城市門戶包括企業門戶及公眾門戶。隨選寬頻,想快就快,中國電信貴州客服公眾號回復關鍵詞「隨選寬頻」可以直接辦理,方便快捷。客服233為你解答。
❻ 高新區主導的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涉及到了長沙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程嗎
這個得看官方新聞報道吧,不過高新區這個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幾乎覆蓋了高新區的所有企業,確實還是有點區塊鏈+智慧城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