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塗縣是屬於馬鞍山的哪個區求解答
縣城距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30公里,距馬鞍山外貿碼頭20 公里,建設萬噸級內貿碼頭一座,距蕪湖灣里軍民兩用機場及蕪湖長江大橋均為20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公里。交通、通訊、給排水、供電等各項基礎設施齊全。縣鄉公路網路基本建成,鄉級公路均為柏油路面;實現城鄉電話程式控制化,電話普及率在安徽省領先;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電氣化,全縣供電通電率已達 100%。農村集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丹陽、博望、石橋、黃池、太白、塘南列為國家和省、市重點建設集鎮。賓館、飯店等服務設施日益完善。
安徽省和馬鞍山市將當塗縣境內205國道沿線列為江東經濟開發帶,建立了當塗工業園。當塗縣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是理想的投資場所。 補充: 馬鞍山現轄三區一縣,市人民政府駐安徽省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號市轄區雨山區 面積 173平方千米,人口25.17萬。郵政編碼243071。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湖西路
轄 向山鎮 銀塘鎮 佳山鄉 雨山街道 安民街道 平湖街道 採石街道
花山區 面積 119平方千米,人口23.4萬。郵政編碼243000。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花山路
轄 霍里鎮 沙塘街道 解放街道 湖東街道 桃源街道
金家莊區 面積 53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243021。 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金字塘路33號
轄 慈湖鄉 金家莊街道 塘西街道 慈湖街道 江邊街道縣當塗縣 面積1346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43100。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
㈡ 安徽省馬鞍山市的無為縣和當塗縣哪個好一點
第一
無為不屬於馬鞍山,屬於蕪湖的。第二,當塗絕對比無為好,當塗的經濟開發區已經和城市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離馬鞍山市區也很近,已經不像是一個縣
而像馬鞍山的區,發展前景也非常好,有很多企業,工廠。
㈢ 馬鞍山市當塗縣有多少村
姑孰鎮 東大社區 西大社區 河南社區 東營社區 城東社區 城西社區 姑孰社區 提署社區 焦家村 五一村 凌雲村 行陳村 五星村 松塘村 小橋村 藏漢村 白紵村 寺山村 寶塔村 蓮雲村 黃山村 五聯村 竹山村 章塘村 關馬村 連千村 洞陽村 靈墟村 龍華村 宗和村 當塗經濟開發區
黃池鎮 黃池居委會 亭頭居委會 殷村 勞動村 三星村 長福村 福光村 尚興村 戚橋村 三里村 楊橋村 福山村 三合村 中閘村 中渡村 漁河村 柘林村 雙溝村 西河村 南埂村
烏溪鎮 烏溪居委會 王潭村 永保村 金庄村 一心村 七房村 南廣村 勝平村
石橋鎮 石橋居委會 馬橋居委會 永新村 起壠村 黎明村 謝公村 陶村 團林村 石橋村 團月村 光華村 雙橋村 濟南村 沛東村 濟東村 萬濟村 普濟村
塘南鎮 藏皇閣居委會 邊湖村 普新村 吳村 港村 興永村 桃元村 新衛村 白馬村 邰橋村 大姜村 大高村 塘南村 鳳凰村 曹壩村 護河鎮 護駕墩居委會 青山村 園藝村 護河村 興禾村 清潭村 幸福村
太白鎮 龍山橋居委會 金塗居委會 芮港村 振興村 太白村 永寧村 龍山村 長江村 太倉村 常韋村 鑫龍村 永興村 花園村 寧西村 寧興村
丹陽鎮 彭崗村 丹陽居委會 薛津居委會 小花津居委會 丹東村 山河村 潤州村 近城村 董塘村 黃塘村 團結村 百峰村 龍山村 寶義村 八卦村 薛鎮村
博望鎮 護林村 三楊村 新博居委會 長流村 裕溪村 大溪村 三楊村 平橋村 四聯村 和平村 華富村 山泉村 友林村 橫陽村 紅星村 建設村 聯村 石家村 新隴村 鎮西村 躍進村 丁李村 馬尹村 聯心村 朝陽村 沙埂村 埂東村 永合村 新市鎮 新市居委會 新祿村 葉家橋村 聯三村 梅山村 釜山村 新河村 臨川村 張茂村 來龍村 橫山村 澄心村 劉山村 洪廟村 新農村
大隴鄉 大隴口居委會 南柘村 孫趙村 龍潭村 霍村 塘橋村 麻村 平王村 韓村 新豐村 新生村 上禾村 雙禾村 戎楚村
年陡鄉 年豐居委會 查灣居委會 年陡村 里橋村 港東村 官碾村 竹塘村 公元村 查聯村 正覺村 鍾山村 釣魚村
江心鄉 彭太村 金馬村 吉余村 黃洲村 普集村 尚錦村 新錦村 宮錦村 三聯村 聯合村
湖陽鄉 小太平居委會 西湖居委會 陶村 港居委會 塘溝村 大邢村 西峰村 彰教村 均慶村 鎮庵村
㈣ 當塗是哪一年劃給馬鞍山市的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當塗解放。8月,析當塗縣城置當塗市,縣、市同屬皖南行版署蕪當專區,專權署駐當塗市。
1950年5月,撤當塗市入當塗縣,為第一區。不久,蕪當專區撤銷,當塗縣改屬宣城專區。1952年2月,劃屬蕪湖專區。1971年3月,蕪湖專區更名蕪湖地區,縣隸屬關系不變。1980年1月,蕪湖地區行政公署更名宣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蕪湖遷宣城,當塗縣屬之。
1983年7月,大橋公社全部劃歸蕪湖市,當塗改為馬鞍山市屬縣。
㈤ 馬鞍山市當塗的前身在古代屬於什麼地方
明 清兩朝代,今安徽當塗縣 是太平府
㈥ 安徽當塗在那
當塗縣位於安徽省東沿,長江下游東岸,介於南京、蕪湖之間,緊倚並隸屬於鋼城馬鞍山。全縣總面積1346平方公里,轄10鎮4鄉,人口64.5萬。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境內河網密布,溝渠縱橫,素稱"江南魚米之鄉"。 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郵編:243100。代碼:340521。區號:0555。拼音:Dangtu Xian。 編輯本段經濟資源 當塗擁有豐富的經濟資源。有良田5萬公頃,盛產水稻、油菜籽、優質棉,是全國重點扶持的500個糧棉大縣之一。全縣有水面3萬公頃,其中可養水面1萬公頃,盛產魚、蝦、蟹、鱉等水產品,被列為安徽省沿江水產開發示範縣,全國漁業生產先進縣。全縣水產品產量居安徽省前列,釜山"金腳紅毛"螃蟹為古代皇室貢品。地下礦產資源鐵、銅、金、硫、石膏、葉臘石、重晶石等比較豐富。勞動力資源十分充裕。 改革開放以來,當塗經濟實力位於全省前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已初步形成,主要有冶金、建材、機械、化工、紡織、食品等行業。 主要產品有: 化肥、農葯、水泥、銅材、刃具、模具、折彎機、剪板機、電機、民用鋼質船、水泵、錫製品、黃金;棉紗、棉布、檯布、巾被、絲織品、塑料製品、新型塑料建材、磁性材料;大米、菜籽油、色拉油、白酒、礦泉水、茶干、面條、皮革製品、碘伏系列葯品等,其中獲部優、省優和省系統優質產品10多種。開放型經濟正在興起,出口創匯企業10多家,出口產品20多種。 當塗造船業 一、項目背景 當塗縣位於長江安徽段東岸,境內河道縱橫,皖申運河與長江在此交匯,通江達海,水運發達,當塗及周邊宣城、蕪湖、和縣和江蘇高淳、江寧等地一些民營資本紛紛投資水上運輸業,,巨大的市場需求造就了當塗縣民營造船業的發展。據統計,目前,當塗縣共有大小民營造船廠10多家,年造船能力達20萬噸,總產值2億多元,已經成為該縣極具發展潛力的主導產業之一。 二、項目建設內容 擬興建年造船能力10萬噸以上,投資規模超3000萬元,年產值超億元的核心企業。也可採用股份制等形式,整合重組現有的造船企業資源,組建集團公司,形成產業集群。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地方造船工業發展的需要。 當塗目前的造船企業小而少,規范的造船廠只有6家,建造船隻的最大噸位只有5000噸級,眾多的船隻是數百噸、上千噸,且都是以來料加工為主,難以擴大規模,提升檔次。有必要發展更大規模的造船企業,整合資源,做大做強船舶製造產業。 2、交通資源優勢發揮的需要。 當塗縣位於東部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省份的結合部,濱江近海,長江黃金水道與皖申運河在此交匯。低廉的水運成本,使當塗在水上運輸的地位日益突出,在當塗周邊形成了發達的水運業。為了充分發揮好當塗的水上交通資源優勢,在發展港口物流業的同時,非常有必要發展船舶製造及維修企業。 四、項目建設的優越條件 1、水利資源優勢。當塗上接蕪湖、下連南京,沿江岸線19公里,江心洲岸線58公里,皖申運河在此由長江起點穿越縣內,經太湖直達江浙滬沿海,境內沿江、沿河有大量可供造船用的灘地。當塗地處長江下游,濱江近海,可提供建造大噸位船舶的水利條件。 2、材料、能源條件。當塗是馬鞍山市唯一的市轄縣,國家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馬鋼公司就坐落在馬鞍山市。造船業所需的原材料、電能供應充分。當塗縣的冶金壓延工業和機械工業也較為發達,能夠並已經為周邊造船工業提供必要的材料及配套服務。 3、勞動力資源。當塗冶金、機械工業相對發達,造船工業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又緊靠蕪湖、馬鞍山、南京等地。擁有大量造船業所需的鉚、焊、油漆、機電、車、磨、刨、銑等技術工人,只需簡單培訓,即可上崗。與東部地區相比,還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 五、相關政策 1、以市場運作為主導,政府積極推動,從灘地使用、行業准入、證照辦理、貸款授信等方面提供支持。 2、新增投資和效益,享受當塗縣的招商優惠。 3、幫助核心企業爭取省、市專項資金的扶持。 當塗造船業發展空間大 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當塗縣發展船舶工業具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甚至在有些方面具有更加獨特的優勢。 該縣緊臨長江,境內長江主幹岸線總長18公里,叉江岸線總長20.3公里,地處長江中心的江心洲,環洲岸線總長30公里。境內另有流入長江的姑溪河岸線資源和灘塗造船場地資源,同時,隨著蕪申運河的開通,資源特色更趨明顯。 該縣造船行業經過多年來的自身努力,已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也拓展了一定的市場。目前和平、萬財、江灣等5家企業都具有相應的生產資質。馬鋼生產的優質鋼板,為造船業的生產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馬鞍山機械製造業水平、蕪湖造船廠技術人才為該縣船舶工業的發展能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和支持。此外,隨著沿海地區造船行業的競爭激烈,海岸、河岸資源的日趨緊張,浙江等地一批造船企業開始向內地轉移,而該縣較為良好的自然條件無疑成為了他們的首選。據了解,今年僅萬財一家造船廠就接待了十多批來考察投資的浙江客商。 當塗的造船工業發展前景良好,但從目前的實際現狀來看,現有的幾家造船企業能力水平仍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企業規模還不大,造船能力和水平還不高。包括和平、萬財、江灣等主要企業在內,主要以來料加工方式為主。據統計,2006年整個行業完成加工值約5000萬元左右。各家企業雖然有一些基本的生產設備,但要適應市場需求生產萬噸以上船舶,必須擴大船廠規模,新上大型機械,提升製造能力和水平。 記者了解到,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該縣造船行業呈停滯甚至萎縮狀態,與外地如火如荼的發展形勢相比,差距越拉越大。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越來越規范的行業管理,這種局面如果繼續下去,當塗的造船企業將會遭到淘汰出局的可能。 重點產業如何做大做強 當塗縣「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船舶修造產業為該縣未來重點支持發展的十大重點產業之一,提出了力爭「十一五」末,該行業的產值達到50億元的目標要求。該縣有關人士認為,要在未來幾年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對該行業的扶持力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 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當塗縣船舶工業發展領導組,建立完善部門協調機制,明確具體牽頭部門和經辦人員,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企業老總們希望盡快落實船舶工業集中區廠址及規劃編制工作,為企業提供長遠的安身發展之地,給外商投資搭建良好的平台,逐步引導各船廠向集中區集中。 該縣有關人士還呼籲要制定具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以政府和市場兩只手來共同推動企業加快發展。一方面是凈化、優化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激勵企業多上新設備,進一步提高企業製造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要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貸款融資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麻煩採納,謝謝!
㈦ 安徽馬鞍山市當塗屬於哪裡
暈…你自己不都說了是「安徽馬鞍山市」了蠻……
㈧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有沒有大學
你好知道網友,目前馬鞍山當塗縣,沒有正式的普通全日制大學,在國內縣城設有大學的並不多,當塗縣沒有大學,如果老年大學算是大學的話,那麼當塗縣有一所老年大學。
㈨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鄉祖村 祖氏家族來自何方
邢姓,《左傳》上所載的:「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說明得最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們是3000年前制禮作樂的周公的後代。當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黃帝子孫。 這個榮耀姓氏的始祖,根據老證,是周公的第4個兒子,由於被封食采於邢而得姓。關於邢氏的這段源流,是詳載於《姓纂》一書。該書指出:「周公第四子封於邢,後為衛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當年的邢國,爵位為侯,位置就在現在河北省,邢台縣的西南。這個國家在周代初年雖然有如曇花一現,國祚並不很長,到了春秋時代就被強鄰衛國所並滅。然而,卻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聲名響亮的邢姓,堪稱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發源之地河北邢台縣,在歷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這個地方,在秦朝時被置為信都縣,不久之後楚霸王又將之改為襄國,並且成為「常山王」張耳的王都。南北朝時,石勒又在這個地方建立他的趙國,一直到宋朝之時,才定名為邢台,以迄於今。因此,邢台縣之地一直聲名響亮,來自該地的邢姓人,可以說是與有榮焉。 春秋時代的邢國在被衛國並滅之後,周公的這一支子孫紛紛「以國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遷,仍然在家鄉過老日子,有的則不甘忍受亡國之恥,陸續出奔到其他各地,開創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從河北播遷到了別的地方的。 當周公的邢姓後裔陸續出現於春秋諸國,並逐漸鋒芒嶄露時,位於現在山西一帶的晉國,又出現了另一支以邢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書所記述的:「晉大夫韓宣子之族食采於邢,後以為氏,望出河間」。 春秋時代晉國的韓氏,是一個極為顯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貴為上卿,後後來更進一步與趙、魏兩家分割晉國為三,揭開了歷史上所謂戰國時代序幕。這個顯貴的家族,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後裔唐叔虞,則他們的子孫後來由於食采於邢而以地為氏,發展成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組成分子,就實質而言,實在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因為較早出現於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則兩支邢氏的得姓盡管在時間和地點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實際上根本就是血緣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發源之地,就是《史記秦本紀》所記載「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個邢丘之地,該地的位置,已知即為今河南省溫縣東方的平邢故城。這項具體的證據,十足顯出了邢氏的源遠流長。 另外,少數民族有的改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滿州人、滿州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漢姓邢的。綜上,古老的邢姓來源有三,其中主要的兩支是黃帝後裔,其具體情況如下:1.出自製禮作樂的周公姬旦的後裔2.出自春秋時的晉國3.少數民族有的改為邢姓。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輝的邢氏,在歷史上的表現一直十分優異,以漢、唐之際的漫長時間來說,傑出的邢姓名人就滿載於歷代的史書,三國時有邢貞,太常奉策;北齊有邢峙,國子助教;魏文帝時的邢庸,南北朝時的邢邵,唐乾天年間的邢濟,會昌年間的邢群,真是不勝枚舉。北宋有邢禺;明朝有邢獻之;清朝有邢謝;當代有邢西萍、邢崇智、邢兆棠、邢燕子,解放軍將領邢士第,哲學家邢賁思,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邢新會,等邢姓郡望:河間郡(今河北省河間縣,因地處黃河與永定河之間而得名)。邢姓堂號:北彥堂(指三國時邢顒學問道德比別人好)。現有村為邢氏:位居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薛鎮、-位居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鄉——大邢村,村東臨「日出斗金,日落斗銀」的石臼湖。——歡迎邢氏炎黃子孫。河南省開封市杏花營鎮邢堂村。再加一個地方.浙江金華市金東區曹宅鎮五塘頭村.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周村,有一百多家姓邢的.地地道道的邢台人.有絕對的歷史證據.還有安徽省臨泉縣宋集鎮邢庄,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屯子鄉荊寨村,邢氏1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