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信商務局是個什麼樣的單位
工信委:就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門。
中央叫:工信部
地方:叫工信局(廳),地方工信局由原來的中小企業局改制而來,原來的中小企業局由原來的鄉鎮企業局改制而來。
2. 工信局全稱叫什麼是幹啥的啊
1、全稱是工業和信息化局,是原來的工業促進局、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中小企業局(有的地方叫鄉鎮企業局)合並來的。
2、主要工作就是工業生產和信息化兩塊,工業生產是從宏觀上管理工業行業,促進全市工業行業發展,信息化是通信、軟體、電子等行業的宏現管理,推進全市信息化產業發展。也承擔了不少行政審批。
(2)工信局是工商局嗎擴展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局職能介紹:
1、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新型工業和信息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擬定全縣工業和信息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改善工業和信息產業投資環境,推進重點工業和信息產業鏈的構建,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2、擬定並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積極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和產業集群;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負責企業負擔監督工作。
3、監測分析全縣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調節工業經濟日常運行,參與編制工業經濟年度調控指導計劃、提出相應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協調平衡主要生產要素,解決日常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和重大問題,並向縣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
3. 工商局,經信局,商務局職能的區別
工商局嘛,企業的營業執照阿就是工商局派發的,基本上掌管和核准企業行政事回務的機構。經答信局,既經濟和信息化局的簡稱,負責地方經濟貿易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就是機構改革前的經貿局、經貿委,加上信息化管理職能。
商務局其實就是之前的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主管外資及中外合資企業的事務處理事項,批准證書就是由商務局頒發的!
4. 工信局是什麼單位
工信局是2010年中國機構改革後改名為工業和信息化局,簡稱工信局,以前叫經濟貿易委員會,內設經濟運行科等機構。根據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規劃,負責擬定近期和年度工業發展目標;監測、分析和評估工業運行態勢並發布相關信息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為: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准;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准,指導行業發展,但不幹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的重點大學中,工信部直屬高校共7所,工信部共建高校共5所。
(4)工信局是工商局嗎擴展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保留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牌子,代表國家參加國際航天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他政府間國際組織和有關活動,履行有關職責。委託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承辦國務院中央軍委專門委員會的有關工作。
原信息產業部所屬事業單位和原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7所直屬高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中小企業對外合作協調中心、中國機電設備招標中心、中國機電設備成套服務中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其他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5. 工商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有什麼區別
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工商局、質監局、葯監局、物價局等幾個部門合並而成。
市場監督管理局范圍較大,工商局范圍較小。
拓展資料
行政體制改革,很多地方自下而上搞試點,以區縣級為單位,一些地方將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質量監督局「三合一」為「市場監督管理局」。
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包含了原來三個部門的職能,行使市場監督管理職能,具體包括了登記注冊(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有些地方下放了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監管、葯品醫療器械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商標廣告監管、標准計量、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
這種自下而上的探索確實有助於尋找合適的市場監管模式,但也有諸多問題。其一,基層合並,國家級,省市級仍然是多頭管理,造成向上的渠道不暢,甚至交叉混雜。各個口子都來布置任務,統計報表,在執法文書的要求上又存在差異,需要法制科同事進行大量工作。
其二,基層工作難度大大增強。原先的質監、食葯局僅在區級設立,原工商部門在鎮級卻設有基層分局,合並後盡管有質監、食葯人員下放到基層,但仍然是無法滿足需要。
總之,在國家級、省市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存在,市場監督管理局不存在(也有些地方開始了市一級的合並),區縣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與質監局、食葯監合並為了市場監督管理局。
6. 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局的區別是什麼
1、工商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簡稱,性質是一樣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是負責內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容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2、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國家為了建立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等機關,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對市場經營主體及其市場行為進行的監督管理。
3、建國初期,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內有中央外資企業管理局和中央私營企業管理局,1953年兩局合並,改稱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10年動亂中並入商業部。1978年9月重新恢復,改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4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7. 經信局和工信局的區別
一、針對方向不同:
1、經信局:
經信局針對的是經濟和信息化工作。
2、工信局:
工信局針對的是工業和信息化工作。
二、職責不同:
1、經信局:
負責全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的統籌協調,對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2、工信局:
貫徹執行工業和信息化、信用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草案。負責擬訂全市工業和信息化融合發展規劃、年度計劃、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
(7)工信局是工商局嗎擴展閱讀
經信局提出全市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擬訂全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參與全市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和目標的研究制定,收集、整理、發布經濟和信息化信息。
工信局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1、負責機關政務工作,督促檢查機關工作制度的落實。
2、負責機關會議的組織實施。
3、負責文電、機要、保密、檔案、宣傳、信訪、接待、計劃生育等工作。
二、組織人事處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隊伍建設、機構編制、幹部人事管理、勞動工資、出國(境)政審、幹部教育培訓、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等工作。
三、法規處
1、負責組織起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草案。
2、負責機關依法行政建設、行政執法監督、立法、規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審核工作。
3、牽頭協調處置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8. 工信局全稱是什麼
工信局的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為: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准;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8)工信局是工商局嗎擴展閱讀:
成立背景
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在2008年中國「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新成立的中央部委。是根據十一屆人大政府機構改革方案而組建的。中央將國家發改委的工業管理有關職責、國防科工委除核電管理以外的職責,以及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責加以整合,並且劃入工業和信息化部。
另外組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此外,國家煙草專賣局改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辦。
9. 工商局和工信局是否合並
不可能!幹了這么多年,也沒和工信局有什麼交集!
10. 商務局和工商局有沒有區別
區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