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九州的歷史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禹貢》所敘述的九州的范圍,北有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至南海,西至甘肅接西域,東至東海。九州也是當時學者對未來統一國家的一種規劃,反映了他們的一種政治理想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
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
而「九」可能是確指,而不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是指九個大型的地理人文區劃的總稱,也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禹貢》雖然託名為大禹所作,其實卻是戰國後期的作品。具體的證據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貢》中所記的不少地理狀況都是戰國時的現象。
(1)馬鞍山相約擴展閱讀:
「九州」最早見於《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又有 一說,為黃帝始創「九州」之說),於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漢地的代名詞。九州區域范圍劃分也不同。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范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其中冀州的范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並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於是為十二州也。」即並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時又被稱為十二州。
《周禮》派各家雖然也略有差異,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統治范圍,並且各州分布亦與漢晉分布大致相同,易於理解,並無多少疑點,疑點最多的是《河圖》派。
《河圖》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東西部(或曰濟、河之間),古來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范圍豈不只限山東地區了嗎?並且《河圖》派有八個州均按以東南西北確定的八個方位分布著,正中則是冀州。
Ⅱ 有我的風景作文
-------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生長在赤峰的孩子,沒有沒見過山的。當時,隊里組織去馬鞍山玩,作為副隊長的我,平日里比較忙,所以極少來到離家這么遠的山裡,便格外珍惜這次機會,雖然見到很多的美妙風景,但我只能用我那貧乏的文字概括出那美得輪廓。
我們分了五個組,每組四人,只有我們組五人,我們幾個組相約在通向關公廟呵通向冰瀑之間的岔道口集合。
拂曉,人便早早的到達那裡了,我們一致提議去冰瀑,通向冰瀑的路是越走越冷的,有些隊員已經打哆嗦,當然無暇欣賞,而大多數隊員還是興致勃勃,向著那裡挺進,恍惚間聽見山間泉水流過的聲音,叮叮當當的碰撞著石子鋪出的曲折的小路,讓人猶如在夢里,遠遠地吹來一陣涼絲絲的秋風,震落了樹葉上滿披著的露珠,如同下起了一陣滿帶著清香的秋雨,那「沙沙」的響聲如同美妙的歌聲,那唱歌的是誰呢,原來是風,山中的歌手。
行至冰瀑口,也並無瀑布,使隊員們大失所望,我只得安慰一下大家,也許這是旱季,我們往回走,都垂著腦袋,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了無生趣的挪到岔道口,向關公廟進發。
山上樹很多,但葉子大都黃了,個別還有紅的,正在興起處,遙聞海上波濤的聲音,但隊友疑惑的是:在赤峰生活了這么多年,也沒有聽說過赤峰有海!便停下來聽,這聲音壯闊如千軍萬馬,強健如浪擊礁石,活脫脫的一麴生命的贊歌!
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創造和改變的!
我們都想去看個究竟,便向上走,但見那:
青翠如玉皇碧玉,
濃綠如南海竹林。
靖麗如天邊佳人,
非是那天邊仙境比不得。
這就是松濤啊!好一個松濤,好一座大山。物是要團結的,庭院里的一棵樹即使多健壯也無法創造出這樣壯闊的場面,人更是要團結的,只有一個人怎麼能創作出這么多彩的世界?一滴水無法構成大海;一片花瓣無法構成鮮花;一根線無法構成花布;一棵樹無法構成山林。
已近晌午,我們吃了些午飯,雖然食物清淡,但伴著青松與泥土的芬芳,還是別有一番滋味,飯後的垃圾我們都打包收好,也免得這里出現一些不和諧的曲調!
但事情終不可半途而廢,我們仍然要向關公廟進軍,走到山腰處,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在我們身旁是一個威武堂堂的石獅子,兩眼圓睜著,據說是明清時期制的,真讓我們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畢竟到了,不進白不進,我們便分批進廟,畢竟人太多不方便,裡面供奉著108梁山好漢與關羽,那關公眉宇間透著正氣。
山上是一片楓林,雖不像松濤般壯闊,但也是一個人間佳景,迎面飛來幾只喜鵲,一隻落在隊長肩上,滿意的吃著隊長手中屑。然後盤旋了幾圈,騰空而去,只留下呆愣愣的隊長,「呵呵」的苦笑著。也逗得隊友們哈哈大笑。
山頂是一片草場,夾雜著少許蒲公英,風吹撫著那細而高的草,來回的翻滾著,這才是大自然的美感吧!
但我們知道,只有人和大自然和平共處,才可以出現這美麗的景觀!
Ⅲ 詳細的介紹李白的生平事跡
早年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
亦有野史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為被李世民族滅而逃往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且李建成、李元吉諸子尚在幼年即在玄武門之變後全數被害,留有親生後嗣的可能性很小。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更為了學習而隱居。
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開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寫《長短經》的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這段時期的學習對李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元六年,在戴天山(約在四川昌隆縣北五十里處)大明寺讀書。二十五歲時隻身出四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
中年
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後來他在洛陽和另兩位著名詩人杜甫、高適相識,並且成為了好朋友。
晚年
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年屆五十二歲,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後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
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756年12月,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
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參見李璘之亂)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准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
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省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去世
《新唐書》記載,唐代宗繼位後以左拾遺召李白,但李白當時已去世。
《舊唐書》則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中國民間有「太白撈月」的傳說:李白在舟中賞月,飲酒大醉,想要跳下船至水裡撈月而溺死。
李白在所有詩歌體裁都有千古絕唱。李白鍾好古體詩,擅長七言歌行、五言古詩、樂府詩、五七言絕句和五言律詩。
(3)馬鞍山相約擴展閱讀:
李白詩風浪漫,包羅萬象,繼承陳子昂提倡的詩歌革命,反對南齊、蕭梁以來的形式主義,把南朝以來柔弱華靡的文風,一掃而空。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唐詩都得到創造性發展。
李詩富個性,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內容表現出蔑視庸俗,反抗和不媚權貴的叛逆精神,歌頌游俠和仙道,被譽為「詩俠」、「詩仙」,後世亦以詩仙李白稱之。
李詩想像豐富,結構奇特,極度誇張,比喻生動,並運用大量神話傳說。
Ⅳ 安徽馬鞍山濮塘好玩么
一般般吧。但是比市區這邊的空氣好很多。濮塘的怪坡過去,就是好像叫雲海的地方,很好看,大自然的風光。建議你去看看
Ⅳ 明朝時代 將領選擇
毛文龍
Ⅵ 李白的資料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悀W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塗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
Ⅶ 風起中文網的網站盛事
1 、2012年6月,風起中文網正式創立,這是詩城馬鞍山首個原創中文文學網站和綜合性文學平台。該網站以吸納、推廣原創長篇小說為主,為文學服務、為和諧服務、為社會服務、為文者服務是該網站建設和發展所秉承的理念。
2、2012年8月8日,風起中文網正式上線運營。新浪新聞、網易新聞、中國網、百靈網、中國經濟網、中國網路電視網、中國廣播網等20多家網路、平面媒體對網站上線進行了全方位的跟蹤報道。
3、2012年 8月 ,風起中文網旗下作家逍遙書生的《大遼帝國》出版發行,這是風起中文網建站以來,出版的第一部長篇作品,開啟了風起文學網出版文學作品的新紀元。
4、2012年9月,風起中文網與《詩人采風》、《東坡風》、《皖江晚報》等紙質媒體建立合作關系,這些媒體成為風起中文網發現新人、推介新人,增強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5、2012年10月16日,湖北知名作家神話周長篇神話小說《倉頡》和《綠林英雄之白眉》落戶風起中文網站,神話周前輩成為風起中文網建站以來入駐的第一位大師級作家。由神話周《天仙配》、《邢秀娘——黃梅戲宗師傳奇》、《媽祖》等力作改編的電視劇均在央視黃金檔期熱播。
6、2012年11月1日,由廣州征鑫物流公司贊助的「龍虎榜」徵文大賽開賽。這是風起中文網創立後,主辦的首屆面向全國文學愛好者的徵文大賽,大賽總獎金額高達5萬元。
7、2012年11月27日,風起中文網訪問量達到了150多萬人次,日均訪問量16199人次,日最高訪問量達到28482人次,創造同類文學網站訪問量的奇跡。
8、2012年12月8日,風起中文網首屆年會,在詩城馬鞍山盛德軒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來自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的 名知名作家和文學愛好者80人參加了盛會。這次年會,成為風起中文網建設和發展的新起點。
9、2012年12月9日,參加風起中文網年會的80位知名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受站長漂牛邀請參觀了李白紀念館和採石磯風景區,一同感受詩城文化和詩城歷史。
10、2012年風起中文先後舉辦【八月桂香】、【喜迎中秋】、【風起第一期詩課】、【風起江湖第一屆情詩大賽】、【而立之年】、【「遙想詩城」、「相約詩城」】大賽、首屆【長評大賽】、【說說長篇那些事】感言等多項大賽,這是風起中文網為加強作者與平台、作者與作者之間聯系,提升作者作品品質,提升風起文化影響力的又一重大舉措。 第一件大事:2012年8月,風起中文網上線運行以來,注冊人數、日(月)訪問量接連創造佳績。上榜理由:領導層果斷決策、高瞻遠矚;團隊精誠團結,銳意創新,創造了新網站建設發展的神話。
第二件大事:2012年9月1日至9月30,【八月桂香】徵文告捷。上榜理由:是風起中文網成立後舉辦的最重要賽事之一,徵文活動得到了廣大作家和文友的高度關注,參賽踴躍,賽事收到徵文200餘篇,其中不乏佳作、大作。
第三件大事:2012年10月16日,神話周入駐風起,2012年12月16日,網站做了「半世滄桑譜寫神話篇章,百卷典籍構築華夏傳奇—訪中國神話第一人周濯街」的專訪。上榜理由:神話周文學界大師級作家,其神話作品《媽祖》等8部作品被搬上熒屏。他的入駐令風起中文網錦上添花,神話周也因此紅遍互聯網。
第四件大事:2012年10月29日到11月30日,風起中文網情書大賽開賽。上榜理由:賽事收到稿件300餘篇,參賽者眾,影響深遠。
第五件大事:「征鑫物流杯」風起雲涌龍虎榜長篇小說徵文大賽開賽。該賽事賽期半年,從2012年11月1日到2013年4月30日止。上榜理由:力主培養新人,引領網路文學的風向標。創造了網路長篇大賽歷時短、獎項多、獎金高(總獎金額高達5萬元)等多項紀錄。15天參賽作品即突破百篇。
第六件大事:風起中文網2012年度年會暨安徽漂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大會,12月7日——9日在安徽馬鞍山舉行。上榜理由:總結風起中文網發展狀況;規劃風起中文網發展藍圖;風起同仁、文友大聯歡;漂牛組織與會人員參觀李白紀念館、採石磯風景區。網站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顯著增強。
第七件大事:2012年12月8日,風起中文網表彰了網站管理團隊。紫翹、蝶衣、紅荊、淺笑、藝苑雲鷹、塵塵、一抹寒煙、完美之狐等8名管理人員受到表彰,網站站長漂牛和副站長龍葵為獲獎人員頒發了聘書和獎金。上榜理由:網站管理人員是網站建設的核心力量,是網站發展的基礎保障。
第八件大事:12月20日,風起中文網與馬鞍山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相約詩城】【遙想詩城】有獎徵文活動,賽期1個月,此次賽事徵文內容除以往的題材外還增設了楹聯獎項。上榜理由:風起中文第一次攜手地方宣傳部門舉辦賽事,使之成為宣傳風起,擴大風起影響力的有效手段。
第九件大事:2012年12月20日,風起中文網【長評大賽】隆重推出。上榜理由:風起中文網挖掘培養文學評論人才,提升旗下文學作品品質和文學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第十件大事:風起中文舉辦【說說長篇那些事】有獎徵文活動,賽期:2012年12月24日到2013年1月25日。上榜理由:風起中文網年度內舉辦的最後一場賽事,是承上啟下的重要賽事。 1、《死於天空的馬》作者:麥天
2、《關於生和死的話題》作者:我本空靈
3、《琥珀淚》作者:清荷詩語
4、《一起走過的日子》作者:遊子雪松
5、《絕口不提愛你》作者:左耳聽見
6、《風起愛情故事》作者:賒情浪子
7、《風碎,雪意江南》作者:一抹寒煙
8、《蘭佩,春意隨》作者:陌上流雲
9、《宋之情——但願人長久》作者:慕容雅竹
10、《七律·給如是四首》作者:天隨子
11. 《極品太子》作者:十月少年 1、《漂牛印象》作者:美麗人生
2、半世滄桑譜寫神話篇章,百卷典籍構築華夏傳奇——訪中國神話第一人周濯街
3、【原創】漂牛文化開業典禮暨風起中文網(2012)年會最火爆的八個視頻
4、【八月桂香】多少凋謝能洗卻一朵花的高尚(組詩)作者:小人魚在天堂
5、【喜迎中秋】開往中秋的詩句(組詩) 作者:軒程
6、【而立之年】單行線作者:丹江諾兒
7、《魔鬼夜訪一介小女子》作者:一隅靜景
8、《詩歌與生命同在》 作者:荊無涯
9、淺析《心悅君兮君不知(轆轤體)》詩作者:曇園伊人
10、【遙想詩城】冬至,新年作者:咸陽河的咸魚 【2012長篇小說總點擊位居前10的作品】1、特工冷妃:肆殤天下2、帥哥浪子也需要愛情3、終極魔域4、光之手記5、少女復仇記6、碎片7、幸福,像風一樣8、道宗傳說9、風行游後傳·春神句芒10、古惑仔之江湖飛雪
【2012風起長篇小說評論位居前10的作品】1、帥哥浪子也需要愛情2、特工冷妃:肆殤天下3、魔劍傳說之幻界4、光之手記5、古惑仔之江湖飛雪6、碎片7、蠱8、血祭之帝9、網游之芊芊纏絲10、憩之街
【2012風起總收藏排行位居前10 的作品】1、特工冷妃:肆殤天下2、帥哥浪子也需要愛情3、魔劍傳說之幻界4、網游之芊芊纏絲5、幸福,像風一樣6、妾要逆天:倒轉流年7、光之手記8、碎片9、蛇妻10、神魔論道
Ⅷ 香港馬鞍山登山攻略
香港馬鞍山登山攻略:
相較於其他的郊遊山道,馬鞍山路程很短,而且比較輕松,加上沿途景色也是不錯,可算是行山初學者的寶地。
香港的山路既多且密集,四通八達,每次也必須先看看地圖尋找合適的路徑才出發。而今次的路線就選了在馬鞍山郊野公園出發,經茅坪至梅子林。今次選擇走這里的契機,除了聽聞昂平高原的風景以外,茅坪一段的林道也頗為清幽,故此就相約友人游一遍。
由馬鞍山郊野公園出發上山,今次選擇了在馬鐵恆安站出發,由B出口出去入恆安商場,沿經巴士總站、恆康街,穿過迴旋處,看到馬鞍山村路往上走,穿過馬鞍山繞道後左邊會有小路口。這條小路能直接穿過至良友路。沿著路一直向前走,會經過馬鞍山礦場的遺址,不過由於危險的關系,周圍有鐵絲網圍住。經過馬鞍山亭之後就會到達馬鞍山郊野公園的燒烤場。
這里亦是馬鞍山家樂徑的入口,可以走至吊手岩路段,不過吊手岩山路凶險,有攀石的路段,需有足夠行山經驗及充足的裝備才可以挑戰。在燒烤場稍作整頓就繼續原定的行程。走過郊野公園的停車場不遠處就看到馬鞍山郊遊徑的路牌,沿指示方嚮往前走。前段的行程很輕松,只走在石屎路上,而且路面平坦,只須注意的是沿途間中會有車輛經過,必須小心留意,而且如遇上大晴天的情況,此路段缺乏樹蔭位,必須留意體力消耗及水份補充。穿過馬鞍山村之後就會開始正式上山。不知不覺間轉入山路的時候其實已上升到山腰位置,再走不遠就會到達昂平高原。
途中看到這個東西,看起來很像藍莓,友人也說是藍莓……可是這個應該是花來的嗎……很快就到了山中小亭,再沿著基維爾營的方向走十多分鍾就到了。還沒走到頂處,就已經看到有人在玩滑翔傘。一片無際的青草地。在昂平高原這里,除了是露營的好地方以外,野餐休憩也是可以的,同時這里能飽覽西貢市中心及西貢附近離島的景色。
另外有人在走另外一條小山路上另一邊的山頂高處,可是我們看到天色不太好,而且山路有點滑,我們也沒有甚麽特別的行山裝備,就走回原定的路。山上霧氣非常大,草上也凝結了一些水珠,可見濕氣很重。回到原先的路上,再往前走就會有定位的地圖跟路標前往下一站茅坪。
在這次旅程的起點到這里的時候,有很多花亦在盛開,杜鵑花尤甚。而在進入茅坪一段的路也有不少小野花跟青草遍滿山路兩旁。這一段不太長,很快就到之前看到路標的基維爾營地。聽聞梅子林一段即茅坪古道景色清幽,沿途亦變成石路而不是泥路,加上春天天氣濕滑,石上長滿不少青苔,行進的時候必須小心。
Ⅸ 李白飲酒的詩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前有樽酒行
其一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
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慾醉朱顏酡.
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
當年意氣不肯傾,白發如絲嘆何益.
其二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
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
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籬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
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
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此江若變作春酒,
壘麹便築糟丘台。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車傍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咸陽市中嘆黃犬,
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
龜頭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
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流夜郎贈辛判官
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
風流肯落他人後。夫子紅顏我少年,章台走馬著金鞭。
文章獻納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與君自謂長如此,
寧知草動風塵起。函谷忽驚胡馬來,秦宮桃李向明開。
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月下獨酌 四首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辭粟卧首陽。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Ⅹ 為榮譽群英薈萃相聚馬鞍山的下聯怎麼對
上聯:為榮譽群英薈萃相聚馬鞍山
下聯:因光彩豪傑當先雲集龍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