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1+6"村級公共服務體系
"1+6"村級公共服務體系:指將村兩委和便民服務中心、綜治維穩中心、讀書閱覽中心、遠程教育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網路服務中心集中在一起的綜合項目。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事業建設,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整合社會事業項目,鞏固和發展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成果,滿足農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創新性的工作,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政府主導,整合資源,規劃先行;二是因地制宜,便民實用,分類指導;三是堅持標准,保證質量,體現特色;四是群眾參與,完善機制,可持續發展。
(1)鄉村公共服務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1+6"村級公共服務體系制定的意義:
統籌兼顧,提高效益:
1、規劃先行。把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集鎮建設和土地利用總體發展規劃。
2、統籌兼顧。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規劃建設應注意與城鄉風貌改造、精神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結合進行;在強調政府主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同時,要充分發動群眾,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在強調統一標准、保證質量的同時,要堅持因地制宜,便民實用;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加強長效管理制度建設和人才培訓工作;要注意與農村長遠發展相結合,既滿足當前需要,又預留發展空間。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
為確保按時按質完成,鄉政府全面落實建設任務,負責本鄉建設工程實施工作,承擔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的直接組織領導責任。
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落實人員,切實加強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統籌工作進度。
將項目建設作為對領導班子年度業績考核和幹部獎懲的重要依據。組織村黨支部等基層組織、幹部參與到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中,制定有力可行的措施,切實提高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Ⅱ 農村公共服務是什麼
1、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
2、提供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
3、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比如電網、公路網、水利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屬於公益性的部分政府需要直接承擔起提供責任)。
4、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服務。
(2)鄉村公共服務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著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服務意識。提供公共服務,滿足公共需求,是現代政府的基本職責。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人們的生活質量。
各級政府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強化服務意識、增強服務效能、提高服務水平為中心,樹立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努力實現由管理本位向服務本位轉變。
在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農民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為導向,為農民創新創業創造條件,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手,有序推進農村公共服務發展。
2、加大財政投入,突出公共服務供給重點。有力的財政支撐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基本保障。有效解決農村公共服務投入不足問題,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要求各級政府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增加農村公共服務財政支出的總量與比例。
3、創新供給方式,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和方式多樣化。
Ⅲ 農村公共建設范圍包括哪些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很多內容,如:
1、交通。主要有村屯內的道路硬化(水泥路);內通屯道路的容建設,多數建為三級、四級公路。
2、水利。主要有農田灌溉水利建設;地頭水櫃建設;人畜飲水蓄水池;水庫大壩加固及河道防洪堤建設等。
3、農村電力和農村能源。主要有農村沼氣池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等。
4、農業產業和農村市場。主要有各種農業產業基地的建設(各種瓜果蔬菜、牲畜生產基地);各鄉鎮的農貿市場建設。
5、環境生態。主要有水流域治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建設等。
6、文衛教建設。文化體育建設主要是建設一些文化閱覽室、體育運動場所(籃球場、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等);衛生建設主要有鄉村衛生院、衛生室的建設;教育建設主要是為鄉村小學建設教學樓和宿舍樓等。
7、廣播電視建設。主要是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的建設。
8、村部建設。主要指鄉鎮里各村的辦公樓建設,現在還有那個農事村辦服務點的建設,都是為了方便群眾辦事。
我所知道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Ⅳ 鄉村振興戰略第三十章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第三十章 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要包括
1、 優先發展農村專教育事業
2、推屬進健康鄉村建設
3、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4、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
5、加強農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Ⅳ 新農村「8十4公共服務」是指什麼
一、農村社區基本公共服務
1、為老服務
開辦各種類型的老年大學,開展各種有利於老年健康的文體活動,興辦社會福利機構,如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保健、老年法律、老年婚介、老年心理及健康服務,為方便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存質量提供各種服務項目
2、社會保障服務
對社區低收人家庭,根據國家政策提供社會保障和救助,落實低保政策,建立再就業基地,加強職業中介等千方百計安排下崗職工再就業
3、優撫服務
主要協助政府落實優撫政策,做好退伍安置工作,開展擁軍優屬服務,為軍人家屬和傷殘人員的生活提供方便
4、為殘疾人服務
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安置服務,醫療康復服務,基本生活服務及婚介服務
5、安全防範服務
社區居委會可以根據需要建造社區安全防範設施,如電子防盜監控系統、樓宇對講系統等
6、衛生保健服務
辦好社區衛生保健室,開展對常見病的康復醫療服務,宣傳健康防病知識,提高全民健康意識
7、為青少年服務
為青少年提供各種健康有益的文體建康活動場所,組織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
8、家政服務
為居民家庭介紹家政服務員
9、中介、信息服務逐步建立區域性求助網路體系,實現社區服務現代化、網路化,發放求助服務卡,公開服務項目、收費標准、聯系方式和服務承諾,做到民思我想、民困我幫、民求我應、民需我辦。
(5)鄉村公共服務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一、農村社區概況
1、具有廣闊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以村或鎮為活動中心、以從事農業為主的社會區域共同體
2、農村社會學家對農村社區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
3、構成農村社區的基本要素
①具有廣闊的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並主要從事農業
②結成具有一定特徵的社會群體、社會組織
③以村或鎮為居民活動的中心
④同一農村社區的居民有大體相同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行為規范,有一定的認同意識
二、農村社區結構
1、經濟結構
包括生產力結構、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
2、人口結構
包括人口的性別、年齡、職業、素質等結構
3、文化結構
各文化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與構架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村社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村社區結構
Ⅵ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設施是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設施有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其中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即俗稱的基礎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Ⅶ 什麼是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
鄉村公共設施指由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鄉鎮企業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內織建設的用於鄉村容社會公眾使用的或享用的公共服務設施。比如鄉村文化教育設施、鄉村醫療衛生防疫設施、鄉村文藝娛樂設施、鄉村體育設施、鄉村社會福利與保障設施、鄉村社會福利與保障設施、鄉村商業金融服務設施、鄉村行政管理與社會服務設施等。也就是為鄉村人口和社會服務的公共建築設施。
公益事業即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活動、社會活動和居民生活服務的部門、企業及其設施。主要包括自來水生產供應系統、公共交通系統、電氣熱供應系統、衛生保健系統、文化教育系統、體育娛樂系統、郵電通訊系統、園林綠化系統等。
Ⅷ 村委會承接鄉鎮公共服務事項有哪些
主要有:
按照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個層級對全區及鄉鎮社區公共服務專事項屬(便民服務事項),進行規范、梳理、確認、完善,清理了包括計劃生育、勞動社會保障、承包土地、房屋土建、醫療衛生、優待撫恤、低保五保、入伍轉業、教育服務、殘疾人服務、證件辦理、黨員服務、住房、婦女兒童、其它等15類辦事服務項目,集中提供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期限、辦理地點等便民指引,提供37個區級部門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33項,12個鄉鎮14大類公共服務事項670項,138個村社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5142項,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級一體的公共服務事項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