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質量

公共服務質量

發布時間:2020-12-09 14:36:10

Ⅰ 財政政策在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方面的作用

公共財政作為政府管理和服務社會的物質基礎、政策手段,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承擔著重要職責。財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一)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五年來,各級財政教育支出達到514.5億元,年均增長29.98%,教育支出佔GDP比重達到5.54%,居全國前列。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改善農村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加強高等教育重點項目建設。
(二)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和就業水平。五年來,各級財政就業和社會保障投入達到402.6億元,年均增長21.05%。建立城鄉社會保障水平隨物價水平上漲的動態增長機制,啟動低收入群體補貼與物價聯動機制,實施積極就業政策。
(三)大力支持城鄉保障性住房建設。五年來,各級財政投入44.76億元,年均增長46.54%。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增加經濟適用房供給,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步伐,推進農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設試點。
(四)大力支持生態省建設。五年共支持生態建設投入85.4億元,年均增長32.9%。積極落實中央節能減排政策,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治理,推動新能源利用,加大生態補償力度。
(五)不斷改善公共衛生醫療條件。五年來,各級財政共投入公共醫療衛生資金193.8億元,年均增長33.87%。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扶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改造和新建村衛生室,完成全省23個疾病控制中心實驗室設備配置。

Ⅱ 公務員的公共服務能力有什麼基本意義

首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基層公務員必須帶頭做到誠實守信,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高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和諧社會是誠信社會。社會誠信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服務型政府是誠信政府。構建社會誠信體系,政府是社會誠信的表率。正人先正己,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

曾經發生的陝西鎮坪縣發現華南虎消息發布失實的「周老虎事件」,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政府誠信失信問題的個案。基層公務員在社會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中,應當首先帶頭做到誠實守信,公正辦事,對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道德缺失、造假販假、坑人害人等失信現象及時加以規范引導或依法進行綜合治理,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前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基層公務員只有不斷提高社會綜合服務能力,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誠信體系,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市場經濟也是誠信經濟。如果基層公務員的綜合治理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社會誠信原則就可能遭到破壞,社會公平正義就沒有保障,那麼我們的社會也就根本沒有和諧可言。

其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基層公務員必須不斷提高應對各種重大社會突發事件的能力,必須不斷提高重大社會突發事件發生後的緊急搶險、醫療救助、救援安置、善後處理等服務能力。

近年來,社會突發事件頻發,重大責任事故較多。從非典肆虐、蘇丹紅泛濫、哈葯質量問題,到火災事故礦山事故和交通事故,再到5.12汶川大地震和三鹿奶粉質量問題,社會突發事件從公共衛生安全領域到生產安全領域再到食品安全領域不時發生,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基層公務員必須要不斷提高應對社會突發事件能力,不斷增強社會公共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能力,以及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和提高突發事件發生後的公共服務能力。盡管非典讓我們知道怎樣應對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重大疫情,5.12汶川大地震讓我們明白如何對付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礦山事故和交通事故讓我們懂得怎樣抓好安全生產,但僅有這些現成經驗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的。我們只有不斷提高基層公務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突發事件發生後的服務能力,才能做到遇事不驚,方寸不亂,確保社會和諧與穩定。

再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基層公務員必須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創新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政治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的成就與經驗告訴我們,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沒有創新就不能發展。創新是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的靈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社會公共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後,新一輪的農村改革發展又為基層公務員的公共服務能力的不斷創新提出新的挑戰。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情況和新事物,基層公務員必須在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的能力上不斷創新,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不斷探索,改變原來由政府單一承擔公共服務的模式為調動社會組織中介組織和個人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努力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使公共服務由簡單的最低生活保障型逐步向高級的社會福利型過渡,實現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最終實現「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宏偉目標。

Ⅲ 如何以創新理念提高公共服務質量

中國政府在推進復公共服制務創新、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由於人口多、底子薄,發展還很不平衡,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目前中國的公共服務水平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與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也很大。在這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還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特別是在如何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系相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和探索。長期以來,歐洲國家政府為適應公眾對更有效能的公共服務的需求,以及解決公共服務中政府財政支出不斷擴大、效率不高等問題,大力實施以調整政府職能、改變公共產品提供方式、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核心內容的行政改革,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歐雙方圍繞公共服務創新,以論壇的形式,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與研討,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對於提高中歐雙方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Ⅳ 探索我國公共服務市場化的領域及提高公共服務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有效途徑

不存在什麼我國公共服務市場化的領域及提高公共服務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有效途徑,這是一個資本主義論題,是資本主義表現,而我國並不是資本主義,所以,不存在這個論題與表現。

Ⅳ 新公共服務的質量是評價電子政務是否有效的重要標准

隨著我國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不斷深入和發展,智慧政務在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社會應急職能方面作用愈發重要,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地位日益凸顯,尤其是國家提出網路強國戰略以來,加快智慧政務發展已成為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國要深化智慧政務改革,不斷適應新形勢,謀劃新思路,提出新理念,構建新模式,發掘新途徑,滿足新需求,打造新常態。

一、工程導向到問題導向

智慧政務發展容易陷入誤區:以工程建設為導向,認為簡化審批、加快建設一大批信息化系統,就能較好地提高政府履職能力。這種以工程為導向的建設模式,不能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增強智慧政務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下,智慧政務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建立以需求為主導的建設機制。以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求為目標,切實提高政府履職能力為出發點,合理規劃智慧政務建設項目,有效提高社會管理和公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時效性、規范性和權威性。

二、分散建設到集約化建設

長期以來,智慧政務建設中缺乏頂層設計,分散、低水平、重復投資現象普遍存在。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全國省級和副省級城市、地市級、區縣級設有獨立機房的部門平均比例分別為70%、32%、22%;省級、地市級、區縣級政府網站分散建設的比例分別平均為78%、32%、30%。智慧政務基礎設施建設分散狀況嚴重,粗放式的建設模式沒有得到根本遏制,給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帶來各種困難。因此,亟需切實加強智慧政務規劃、建設、運營的統籌協調,加快實現從粗放式、低效能的分散建設,向集約化、高績效的協同發展轉變,從部門獨立建設、自成體系,向跨部門跨區域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轉變。

三、政府獨導到社會共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參與「治理」的主體包括了各類權力部門、公共部門,以及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他們在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過程中是平等關系。「社會治理」彌補了「社會管理」內涵的局限,使社會治理體製得以創新和拓展。智慧政務是社會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反映,智慧政務建設模式要始終適用於、服務於社會治理模式的變動和演化。

1、規范社會共建機制,打造以政府主導為一體,企業和社會廣泛參與為兩翼的社會共治模式。

2、規范監督和保障機制,規范參與方的權、責、利。

3、鼓勵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快形成統一有效的購買服務平台和機制,釐清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的服務種類、性質和內容,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加快促進政府獨導到社會共治模式的轉變。

四、由數據割據到數據開放共享

據統計,政府擁有社會信息資源總量的80%之多,但有關部門調研的38個部委涉及的80個專網里,實現橫向交互的比例尚不及0.1%。這對數據尷尬刻畫了目前政府數據共享面臨的數據壁壘日益加重之窘境:政務業務數據成指數量級增長,但由於各業務系統技術標准、開發環境、系統架構等存在巨大差異,客觀上對政府部門數據共享造成了技術屏障。大數據時代,要徹底消除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羈絆,

1、開放數據。要盡快規劃政府數據開放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推進開放數據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2、落實數據共享機制,明確數據共享的權、責、利,根據「一數一源」原則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鮮活性、權威性。

3、加快制定應用規范和技術標准,藉助信息技術和手段打通各異構業務系統。

五、數據支撐到輔助領導決策

從發展歷程看,中國智慧政務經歷了辦公自動化、系列「金字」工程、政府上網到「三網一庫」的發展階段。伴隨著智慧政務的發展,社會保障、社會治安、電子口岸、社會信用、食品和葯品監管、應急指揮、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安全監管等重點信息系統項目不斷展開研究、設計、立項和建設工作。這些信息系統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部門內部辦公、管理和協調,但如何有效整合利用有關業務系統和各部門的相關信息資源,完善綜合分析、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等業務應用系統,為領導決策指揮提供全面、准確、及時的信息服務,在大數據時代已日顯迫切。當下,這些信息系統需要通過整合智慧政務網路,以提高應用水平、發揮系統效能為重點,深化智慧政務應用,推動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智慧政務輔助領導決策體系,提高政府宏觀管理與科學決策能力,加速推進我國政府信息化輔助決策的進程。

六、履行政府職能轉向提供公共服務

長期以來,智慧政務建設主要是從政府內部需求角度推進的,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方便監管,對民眾需求的考慮顯然不夠。《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智慧政務建設,打造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基礎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安全的智慧政務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不斷創新優化完善公共服務,不斷將公共服務電子化,使智慧政務由流程規范化自動化,提高服務效率,轉變為有效為社會公眾提供最終交付品,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服務效能和水平。

七、傳統模式到新興形態

作為新興技術,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和大數據潛在的價值逐漸得到挖掘,關注度不斷得以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大力推進國家智慧政務建設,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範,加強雲計算服務平台建設;《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指出,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智慧政務公共服務體系。工信部在2013年已完成「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並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目前針對雲計算的「十三五」規劃也已經啟動。未來發展中,智慧政務應繼續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藉助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和大數據等新技術進一步擴展政務信息來源,構建異構信息資源整合方式,提高政務信息化資源利用效能,深化業務應用,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

八、核心技術設備國產化

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逐漸完善,但是整體來看,國產設備佔有率低,核心設備差距明顯,潛在的戰略風險、數據泄漏風險和情報監控風險,嚴重威脅著信息安全乃至國家安全。「棱鏡門」事件之後,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重要高度,「去IOE」成為多個領域的共識。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智慧政務設備國產化的帷幕正式全面拉開,國產晶元、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基礎信息技術攻關有望加速,應用牽引、平台重構、分階段實施的國產化新思路將全面鋪開。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Ⅵ 如何轉變政府職能 提升服務質量

「轉變政府職能」,是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形勢而提出的旨在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是經濟社會發展到這一階段的客觀要求。為盡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激發市場經濟活力,中央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作為突破口,以期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近年來,我州積極響應中央相關政策規定,及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打造服務型政府進行了積極探索。州委七屆九次全會上,州委書記楊洪波代表州委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中再次直面政府職能轉變問題,明確提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解決政府對經濟發展服務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延伸閱讀】
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以來,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簡政放權相關工作,並結合實際不斷下放政府權力,取消部分行政審批事項,不斷轉變政府職能,這些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發展動力和社會創造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再次聚焦政府職能轉變工作,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政府要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准等制定和實施,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加強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加強地方政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
近年來,全州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簡政放權工作,有助於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難題,也有助於激發經濟活力,促進全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重點解讀】
轉變政府職能,目的是為市場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創造條件,但如何轉變,如何下放權力才能更好激發市場潛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呢?全會提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避免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干預不當,解決政府對經濟發展服務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全面梳理權力清單 進一步簡政放權
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則能促進經濟發展,運用得不好,則會阻礙經濟進步。因此,釐清政府權力清單,做好簡政放權工作顯得極為重要。全會提出,要正確定位政府職能、職權、職責,能簡則簡,能放就放,真正讓政府回歸本位,防止缺位、錯位和越位問題,杜絕「有利可圖搶著做、無利可圖踢皮球」的現象。具體方面,要從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入手,增大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盡快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加快服務業有序開放,放寬製造業准入限制,最大限度發揮市場機制調節經濟活動的作用;要堅持放管結合,既要放得開、又要管得住。凡屬市場能做到和能做好的事,就放給市場去做,該少做就少做,不該做就不做,將有形的「手」收到最緊、最實,將無形的「手」放到最寬、最活。
——強化服務意識 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
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凸顯服務功能,有助於提高政府公信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會提出,要強化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著重抓好戰略規劃制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服務和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改善,一是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推動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創新上門服務、在線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模式;二是堅決防止服務中各種陳規陋習,治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打破違背市場規律、損害企業利益的潛規則。
——加強市場監管 彌補市場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並不意味著政府只當「甩手掌櫃」,而是要把重心放在營造法治環境、健全公共服務等方面,確保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全會提出,要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清理和廢除所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防止一切形式的「暗箱操作」,反對地方保護、反對各種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打擊欺行霸市、市場壟斷,消除市場封鎖與割據,懲處假冒和有害商品銷售;加快建設標准化體系,突出抓好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著力消除隱患,減少事故。
——創新政府服務方式 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
在轉變政府職能中,政府購買服務是一項重要內容,其對市場有著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全會提出,要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託、邀標等形式,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盡可能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等承擔,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滿足公眾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要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實施體系,明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產品,制定計劃,列出清單,推動規范化操作、公開化運行、全程化監督。

Ⅶ 公共服務質量體系結構有哪些部分構成

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是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在目標體系設回定、領導機構設立、公答共服務承諾制度推行、責任制度建立、文化氛圍營造、反饋系統建立等方面都有具體要求。同時,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建構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包括總體策劃與設計、編制相關文件、實施和運行、調整和完善等幾個階段。

Ⅷ 為什麼我國公共服務 公共商品 質量差 價格高

壟斷

Ⅸ 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有什麼不同

純粹公共產品是指同時具有邊際生產成本為零和邊際擁擠成本為零的特徵的產品。邊際生回產成答本為零是指在現有的公共產品供給水平上,新增消費者不需增加供給成本,如燈塔等。邊際擁擠成本為零是指任何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其他人同時享用該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如不擁擠的公共橋梁、未飽和的政府車站等。其中邊際擁擠成本是否為零是區分純公共產品、准公共產品或混合公共產品的重要標准。
在現實生活中,純粹的公共產品是非常稀少的。政府提供的產品中更多的是具有公共產品部分特徵的產品。這些可稱之為准公共產品或混合公共產品。前者如路燈、自來水等地方性公共產品。後者包括邊際擁擠性成本不為零的公共產品,如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公路等;排他性的公共產品,如收費橋梁等。
類別
使用或者消費的共同性
排他性
舉例
私人產品
分別使用
可行
麵包、鞋、汽車、理發、書等
俱樂部產品
共同使用
可行
劇院、夜總會、電話服務、收費公
路、有線電視、電力等
公共產品
共同使用
不可行
社群的和平與安全、國防、滅蚊、
空氣污染控制、消防、街道、天
氣預報、公共電視等

Ⅹ 一個城市的公共服務指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回,發展教育、科技、文化、答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是指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由政府管理,市場不提供的產品,政府提供產品,這部分都叫公共服務的領域。政府公共服務主要有義務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交通,消防等等,這一系列,凡是私人不提供的。另外還有一些准公共領域,准公共領域比如說需要收一些費,但是政府有補貼的部門,比如說城市的公交系統,叫准公共部門。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質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
永久煤柱攤銷系數是多少 瀏覽:421
工商局的權力 瀏覽:637
商標注冊0603分類 瀏覽:655
個體戶可以商標注冊碼 瀏覽:980
l047轉讓 瀏覽:665
公共服務外包協議 瀏覽:464
暴走蘿莉現在哪裡可以買羊年限定 瀏覽:130
北京車牌出租糾紛 瀏覽:797
馬鞍山慈馨家園怎麼樣 瀏覽:239
抽油煙機的使用年限 瀏覽:853
車位轉讓使用權發票 瀏覽:310
馬鞍山最新項目 瀏覽:231
江蘇基金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515
太古神王914章最後期限 瀏覽:861
icu品管圈成果匯報 瀏覽:334
創造性毀滅熊彼特 瀏覽:291
馬鞍山洗浴中心全套 瀏覽:557
創造幸福 瀏覽:753
濱州市衛生局投訴電話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