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的文人多磨難~舉幾個失意詩人例子,再介紹一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塗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號士。其先世為太原人,後遷居下圭(今陝西渭南),出生於河南新鄭。貞元十五年進士。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哪《琵琶行》、《長恨歌》等也極有名。
<<--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因處於牛李常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詩構思新奇,風格農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
<<--
高適(702-765),字達夫,德州莜(今河北景縣)人,少潦倒落拓,四十歲後舉有道科中第,授封丘縣尉,不久即辭去,後來在河西節度使歌舒翰幕中掌書記,接觸了大漠神奇風光和戍邊士卒的艱苦生活。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與岑參齊名,也稱「高岑」。
❷ 關於馬鞍山的民間故事 作業急
當塗的傳聞佚事
姑溪河名的傳說
當塗縣城南有一條靜靜的小河從城邊流過,這條小河名叫姑溪河,古時叫「姑孰溪」。「姑孰溪」名的來歷因何而起,「姑孰」二字的涵義又是什麼?當塗民間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相傳東晉時,北方的五個少數民族,割據混戰,大批難民,逃難來到南方。一天,有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身穿素白衣裳,來到河邊,一邊浣紗,一邊低聲哭泣。過路的人關切地問她為什麼憂傷,她什麼也不說。趁眾不備之際,她突然縱身入水,飄然而逝。當時人們只看到這個姑娘悲傷的模樣,不知道她的姓名和身世。河邊所有的姑娘們都互相詢問:「這姑娘是誰?」隨後又有很多聞訊而來的人都問:「姑娘是誰」?這條小河本來沒有名字,從此,人們就把這條淹沒浣衣姑娘的小河,取名為「姑孰溪」,「姑孰」就是「這姑娘是誰?」的意思。年長日久,「姑孰溪」也就被人們稱之為「姑溪河」了。唐代大詩人李白寓居當塗時,深深地愛上了姑孰溪。他寫的《姑孰溪》詩中有兩句寫道:「何處浣紗人,紅顏未相識。」是對這位投水姑娘的嘆息。
李白墓碑上為何刻一古錢
安徽省當塗縣青山西麓,有一塋古墓,背倚鬱郁蔥蔥大青山,面臨嫵媚寧靜的青山河,遠眺滾滾東流的大江。這里,蒼松掩映,翠竹環繞,風景秀麗。長眠在這古墓里的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千百年來,多少騷人墨客,涉水跋山,前來憑吊。但是,並沒有人知道,李白的墓碑上為何刻一古錢?這,只有祖居在李白葬地的(當塗)人,才知道這個古錢的來歷。
李白晚年窮困潦倒,依靠友人周濟來維持生活。迫不得已之下投奔其從叔李陽冰,寫《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以贈。詩中除了歌頌李陽冰的文學才華和為官政績,還陳述了自己在金陵無所可依的困難境地。但李白一生性格高傲,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常常「一醉累月輕王候」。在王公權貴面前桀傲不馴。可是,他對姑孰(古時當塗)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卻有著極其深厚、真摯的感情,從而得到當塗人民的無限崇敬和熱愛。對李白晚年的處境和遭遇,當塗人更加同情。因此,在李白死後安葬時,為他的墓碑上刻一古錢,好讓他在陰間不再窮困,有錢打酒喝,表達了當塗人民的一片心意。
爭葬李白的傳說
大詩人李白臨終以前,寄居於採石翠螺山麓。有天夜晚,他泛舟縱酒,醉後仗著豪興,入江撈月被溺死。採石的鄉親們,接連3天都沒有撈到李白的遺體,人人焦慮不安。
在採石江面的當塗境內,有條汊河叫姑溪河,這條河與水陽江匯合,水陽江東岸有座青山,離採石30多華里。就在李白死後的第三天,青山的人們突然在水陽江中,發現了李白的屍體,那狷介傲岸的神態,一如生前。於是,人們隨即打撈上岸,備棺收斂,決定安葬於青山。
這一消息很快被採石人得知,便選派一批人趕到青山,要把李白遺體抬運回採石,建墓於翠螺山。可青山人堅決不同意,這樣雙方就發生爭吵,越吵越凶,各不相讓,最後鬧到了當塗縣衙,打起了官司。
當時的當塗縣令李陽冰,是李白族叔。這幾天,他正在為李白醉酒淹死於江中,暗自嘆息不已,忽聽衙役稟報,採石、青山兩地人為爭葬李白之事來打官司,便決定親自來判斷這件事。
李縣令叫採石人先說。採石人說:「李白詩傳天下,名揚四方。晚年留連當塗山水,尤愛採石翠螺。居翠螺山後,鄉鄰引以為榮,以親人相待。今不幸溺江而亡,鄉人無不為之流涕。本想將他葬於翠螺山,使其英名與山共存。誰料青山鄉民將遺體撈起,欲葬於青山。李白生居之地,最應該是他死眠之處。」
李陽冰頻頻點頭。青山人連忙說:「李白最喜愛青山,他生前常來青山,或尋訪謝朓遺跡,或林間抱琴醉卧。鄉民常仰見其風采,聆聽其吟青山詩篇,實為我鄉榮幸。今詩人不幸落水而死,然其屍體不順流而下,卻逆流而上,直浮青山腳下。可見,青山實為太白安葬之地,若葬他處,其在天之靈定會不安。」
李陽冰聽後經過深思,想出個折衷的辦法。說道:「太白生前愛採石,採石鄉民將他視為家人,理應在翠螺建墓立碑。然其落江身亡,屍體竟逆水浮至青山,亦可見其身前已有夙願。本縣判定:在採石翠螺山建衣冠墓,修太白祠,永享祭祀;在青山建墓立碑,將李白入棺身葬,使其長眠於青山,以遂其願。」
於是,這場爭葬李白的糾紛就這樣了結。
因此直到現在,採石、青山各有一個李白墓。採石是李白的衣冠冢,青山是李白的真身墓。
❸ 馬鞍山的女孩怎麼樣
馬鞍山的女孩挺不錯的,因為馬鞍山地處安徽最東邊,大多數女孩內子有思想,有內涵。因為容地處江南,這里女孩子皮膚都不錯,長的水靈,相貌漂亮的居多,而且馬鞍山又是中部第一個全國文明城市,這里的女孩素養都較高,畢竟從小耳濡目染啊,女孩子燒菜燒的很好吃,賢惠溫柔。誠然,我說的是大體情況,希望不了解這地方姑娘的人不要隨便說話。我身邊很多人都想娶馬鞍山女孩子.還有,皖江這幾個城市都是不要那搞個跟賣女兒一樣的昂貴彩禮,相反,皖北地區很多都要。
❹ 馬鞍山的小夥子小姑娘這首歌的MP3地址是什麼啊
就在土豆上面搜,好像沒有MP3格式的,馬鞍山有好多人QQ上有,你注意一下朋友的,我空間里的就是從同學那轉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