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礦

馬鞍山礦

發布時間:2020-12-09 02:50:29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分布於馬鞍山市向山地區,北起筆架山,南抵馬山,西鄰黃梅山,東至大金山,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7公里,與寧蕪中段鐵、硫礦帶相重疊。礦床成因類型屬風化殼型。礦床規模較大,礦石品位高、塊度大、顏色鮮艷,采出之礦石即可加工成各類工藝品,檔次高者可做首飾用。該寶玉石礦產地是安徽省首次發現的,它的發現為我國寶玉石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資源基地。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有南山、凹山、筆架山、大王山等礦產地,礦體產於中生界白堊系含磷鋁之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風化淋濾帶及原生帶內,與鐵、硫礦床在成因上有密切的關系。礦體有囊狀、脈狀、層狀,單個礦體長幾十厘米至百餘米,厚0.02—1.60米,常成群出現,呈平行排列和雁行排列。礦石結構多為隱晶結構、纖維結構、球粒結構。礦石構造為膠狀構造、結核狀構造、脈狀構造。綠松石是銅的含水鋁磷酸鹽礦物,屬綠松石-鐵綠松石系列。礦石含量0.2—41.03公斤/立方米,遠景儲量約在1000噸以上。本區自50年代以來,許多生產、科研、教學單位先後做了大量的地質工作,對鐵、硫、硬石膏、明礬石、高嶺土進行了勘查,並提交了相應的地質勘查報告和科研成果,唯對綠松石礦未做相應的工作,其主要原因是一般地質人員不認識,誤以為「綠高嶺土」,致使該種貴重寶玉石礦長久沉睡於地下,無人問津。1970年後國內對華東火山岩鐵礦的重視,在該區開展了大規模的鐵(銅)礦成礦條件、成礦規律研究,全國各地的地質專家也來馬鞍山地區進行地質研究和地質考察,發現了南山、凹山鐵礦床內外緣有綠松石的存在。由於當時我國對該礦種的利用未打開銷路,加之地表礦石因氧化緣故,表面呈黃綠色,經濟意義不大,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原湖北省鄖縣綠松石的產量劇降,急需尋找新的礦產地,1983年第一期《中國地質》中王福泉撰文,認為凹山鐵礦內的綠松石在采鐵礦石時可回收利用。據此信息,省地礦局三二二隊區調分隊在開展1∶5萬小丹陽幅、慈湖鎮幅區域地質調查中,在技術負責人趙玉琛的領導下,由礦產組許國成(組長)、陳復元、吳敏等人對南山綠松石礦進行地表勘查和研究工作。大家不怕采場的深溝斷塹,不顧酷暑嚴冬,默默地認真仔細工作著。記得當時剛到南山鐵礦床采場時,不時看到一片片、一條條藍色吉祥之光,尤其是雨後,采場內更加燦爛奪目。綠松石呈大脈狀、結核狀,產於黃鐵礦脈內的綠松石呈蔚藍色、靛藍色,真是高貴富麗。礦石的重量(塊度)一般0.1—0.5公斤,部分可達數公斤,偶爾可見數十公斤,價值達數萬元的特大礦石。綠松石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的消息傳出,地質勘查工作受到嚴重干擾,普查工作只能暫停。最後按地質塊段統計平均品位,估算礦石儲量432噸,1988年編寫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南山綠松石礦床普查評價報告》。

大王山綠松石礦是在普查該點高嶺土礦時發現的,發現後對主礦體以40×40米,局部地段以20×20米的工程間距布置探槽、淺井進行控制,1990年結束野外工作,同年由許國成、陳復元等人編寫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大王山綠松石礦床普查地質報告》,探明儲量41噸。在普查該礦床中,還發現了國內罕見的具磷灰石巨晶的假象綠松石,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研究價值。

在總結綠松石礦床成礦條件和成礦規律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工作,相繼發現了凹山、筆架山等一批綠松石礦床(點),擴大了該區綠松石的遠景儲量。

馬鞍山市綠松石礦床交通便利,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礦山在采鐵硫礦石時順便回收。地方政府也組織開采,並建立工藝廠;年產礦石約10—20噸,除少量供本地鄉辦工藝廠加工綠松石產品外,大多數礦石直接銷往河南、湖北、深圳等地。今後應採取探、采、工、貿一條龍,提高經濟效益。

② 馬鞍山有哪些礦產

鐵礦 煤炭 玉松石

③ 馬鞍山市陶村鐵礦()

陶村鐵礦床位於馬鞍山市向山鎮東北2公里處,有公路、鐵路通往馬鞍山市,交通較為方便。

礦區地質構造處於寧蕪向斜東南翼,其林山—尖山斷裂西南側。區內地層主要為下白堊統大王山組的安山質凝灰岩、凝灰角礫岩及安山岩,構成—長軸為北東方向的火山穹窿,次火山岩閃長玢岩侵入於該火山穹窿之中;由於風化剝蝕,閃長玢岩大面積伏於第四系之下,火山岩多分布在礦區邊部。

磁鐵礦體均產於閃長玢岩內部,是凹山鐵礦外圍的一個大型貧磁鐵礦床,也是玢岩鐵礦系列中岩漿晚期至氣成高溫熱液型(陶村式)鐵礦的典型礦床。礦體與圍岩呈漸變關系,大致平行於岩體頂面產出,構成一長約1600米,沿傾向延伸800—1000米,厚50—300米的礦帶,其走向為北東30°,傾向北西,傾角30°—60°。礦帶中共有8個礦體,礦體長300—1600米,寬97—810米,厚14—150米,呈不規則的似層狀—凸鏡狀賦存於+5米至負535米標高之間。礦石主要為浸染狀礦石,少量為網脈狀—脈狀礦石。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少量為假象赤鐵礦、鏡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鈉長石,其次有陽起石、磷灰石、綠簾石、綠泥石、石英等。全區平均含鐵22.38%,經選礦可獲得含鐵59.10%—64.11%的鐵精礦,回收率73.79%—83.17%。全區已控制平均含鐵22.33%的表內礦石儲量2.2億噸,另有平均含鐵17.22%的表外礦石儲量1.3億噸,其中大部分可在露采時順便采出,並產生經濟效益。

由於陶村鐵礦具有規模大、埋藏淺、易采、易選等特點,被列為國家「八五」重點礦山建設項目(稱馬鋼高村鐵礦),已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即將興建;投資2.56億元,一期規模為年采選200萬噸礦石,建成後可年產含鐵63%的鐵精礦46.42萬噸。

陶村鐵礦是一個貧磁鐵礦床,在生產力落後的舊中國是不可能被發現和開發的。該處既無古采跡,又無近代國內外專家的論述,可以說,該礦床的發現是新中國成立後幾代地質工作者為滿足鋼鐵工業發展對鐵礦資源的需求,在采、選及設計、研究部門的配合下,通過反復實踐、反復認識而發現的一種鐵礦工業類型。這個過程始於1955年,結束於1983年,斷續進行了28年,現分四個階段敘述如下。

第一階段——1955—1958年:

為了滿足馬鞍山鋼鐵公司對鐵礦資源的需求,1955年上半年,重工業部南京地質勘探公司八○四隊以航磁異常為線索,在南京大學實習生的配合下,填制了包括陶村在內的1∶1萬地質圖10平方公里,並施工了24條探槽209.5立方米、102個淺井554.05米、8個鑽孔643.81米的工作量,發現陶村一帶的閃長玢岩中存在浸染狀磁鐵礦體,估算地質儲量34萬噸。

1955年下半年,重工業部地質局第八分隊杜學國、胡肅之等25人開展了36.2平方公里的電法、磁法普查,較詳細地圈出了陶村一帶的磁異常,提交了《安徽省當塗縣向山礦區附近物理探礦工作結果報告》,為陶村鐵礦普查工作提供了物探依據。

1956—1958年,原八○四隊因隸屬關系的變化,隊名經過幾次變更,最後稱為安徽省地質局三四二地質隊。在這期間,該隊斷續進行了一些地表工作和磁異常驗證,認識到陶村一帶閃長玢岩中的浸染狀磁鐵礦具有規模大、品位低、埋藏淺等特點,估算其地質儲量為6215萬噸;並認為這種礦石如果能被利用,將為馬鞍山鋼鐵公司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礦石資源。這一階段在本區從事地質工作的主要地質人員有謝衍源、趙玉琛、黃良珍、張震民、張順才、李旭初等。該階段的工作程度大致相當於勘探階段四分法的初步普查階段。

第二階段——1959—1962年:

為了解決陶村浸染狀貧磁鐵礦的利用問題,省地質局三二二隊於1959年4月採集了「陶01號」選礦試驗樣品送往冶金部選礦研究院進行試驗,並將陶村、阡山等同類型礦床的地質資料報主管部門及有關工業部門,供確定工業指標使用。之後,有關部門、單位也圍繞陶村貧磁鐵礦的利用價值、工業指標、地質工作等問題開展了緊張工作。

1959年6月,冶金部選礦研究院經試驗提交了《安徽省陶村專題可選性試驗報告》,初步確定該類礦石經磨細,通過單一磁選可獲得含鐵63%左右的鐵精礦,回收率達80%左右;但該報告認為礦區面積大,樣品只採自兩個鑽孔,代表性差。

1959年12月,安徽省冶金工業廳以關於《降低凹山外圍低品位鐵礦工業指標的函》下達了陶村等地的工業指標:邊界品位全鐵≥20%,礦塊最低可采平均品位≥25%,最低可采厚度≥2(富礦≥0.7米),夾石剔除厚度≥0.5米。同月,三四二隊趙玉琛、陳樹林等編制了陶村、和尚橋鐵礦普查設計書,並於1960年3月開始野外施工。

1960年4—6月,三四二隊經詳細研究礦石特徵及其分布情況,從10個鑽孔礦心中採集了「選1」、「選2」兩個可選性試樣,送往江蘇省地質局實驗室進行試驗。兩個試樣原礦石鐵的品位分別為21.68%、15.19%。

1960年8月,江蘇省地質局實驗室提交了《安徽馬鞍山陶村磁鐵礦可選性試驗報告》。「選1」、「選2」試樣經單一磁選,精礦品位分別為59.10%、59.67%,回收率分別為83.17%、73.79%。初步證實陶村這種浸染狀貧磁鐵礦石可選性能良好,屬易選礦石。

以選礦試驗結果為依據,1960年10月,馬鞍山鋼鐵公司函復三四二地質隊,提出原生帶貧鐵礦邊界品位≥15%,平均品位≥20%的意見,安徽省地質局正式批准了《陶村—和尚橋鐵礦地質普查設計》。

普查工作野外施工於1961年初步完成,計施工鑽孔52個,工作量9876.03米。但對工業指標的探討還遠遠沒有結束。1961年10月,安徽省地質局重新下達的工業指標,確定貧磁鐵礦的邊界品位為全鐵≥20%,塊段平均品位≥30%。根據這一指標三四二隊於1962年6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陶村鐵礦評價報告》,提交鐵礦石109.5萬噸,平均含鐵30.56%,暫時不能利用的鐵礦石1.80億噸,平均含鐵23.26%。當時三四二隊的隊長是張作錦,技術負責人鮑學文,報告編寫人張順才、李旭初、趙玉琛、陳長春等。這一階段大致相當於四分法的詳查階段。由於工業指標的重新提高,原以為儲量規模較大的陶村鐵礦床合乎工業要求的鐵礦石儲量就很少。之後的10年中,地質工作幾乎處於停頓狀態。省地質局三四二隊於1962年10月與三二二隊合並,合並後稱三二二隊。

第三階段——1972—1974年3月:

隨著采、選、冶技術的不斷提高和馬鋼發展對鐵礦資源需求量的增大,省馬鋼建設指揮部和馬鋼公司於1972年向冶金工業局呈報了《呈批陶村鐵礦儲量計算工業指標的報告》,該報告提出貧磁鐵礦的邊界品位全鐵≥18%,工業品位≥20%,可采厚度與夾石剔除厚度均為5米。並向主管部門提出按上述指標勘探陶村鐵礦的要求。同年,冶金工業部與中共安徽省委對陶村鐵礦勘探問題作了指示,要求省冶金地質局在1973年內結束勘探野外施工。省治金地質局於同年12月正式向三二二隊下達勘探陶村鐵礦任務。

1973年初,三二二隊陸續調集16台鑽機,以「勘探會戰」方式開始了野外施工。與此同時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院、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馬鞍山鋼鐵公司、省馬鋼建設指揮部、三二二隊等有關單位為確定陶村鐵礦的工業指標進行論證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有關資料。1973年9月3日,省冶金工業局以《關於馬鋼陶村鐵礦儲量計算工業指標的批復》正式批准了省馬鋼建設指揮部和馬鋼公司建議的工業指標。

野外勘探工作於1973年10月底結束,僅用10個月的時間施工鑽孔109個,完成鑽探工作量34559.03米,於1974年3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陶村鐵礦勘探報告》,提交鐵礦石儲量2.19億噸,平均含鐵22.38%,暫難利用鐵礦石1.27億噸,平均含鐵17.22%。1974年4月中旬,省冶金地質局組織設計、開采、勘探部門進行「三結合」審查,批准了該報告,批准鐵礦石儲量2.19億噸,暫難利用鐵礦石儲量1.27億噸。當時三二二隊負責人是劉洪友,技術負責人是孫化東,報告編寫人主要有孫德忠、朱文元、張兆豐、趙玉琛、易武齊、孫寶吉等。

這一階段的工作程度大致相當於四分法中的詳查、初勘兩個階段。

第四階段——1974—1984年:

按一般程序,勘探報告被批准,地質隊的任務就圓滿完成了;但由於對該礦區這種貧磁鐵礦的利用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開采前還有大量的試驗、證論、可行性研究工作要做,三二二隊配合有關單位做了下述工作。

1974年3月上旬,由三二二隊易武齊主筆編寫了《陶村鐵礦貧磁鐵礦選礦工藝流程采樣設計》,並於3月中旬將樣品送到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進行試驗,該樣品采自14個鑽孔的岩礦心,總重量達4065.75公斤。試驗結果:精礦品位63.05%,回收率79.66%,進一步證實礦石選礦性能良好。為開發利用論證提供了依據。

1982年,馬鋼礦山公司在進行陶村鐵礦開發利用可行性研究時,在淺部采了一個樣品進行選礦試驗;試驗結果,精礦品位和回收率都不夠理想,認為可能是由碳酸鐵含量高所致,開發利用面臨流產的危險,為此,冶金都要求對陶村鐵礦碳酸鐵的分布規律進行研究。1983年2月,省地質局以便函將這一任務下達給省地質局三二二隊。1983年4月,三二二隊三分隊易武齊、張希聖、馮榮英、李必鈞等通過翻閱大量岩心、采樣測試及深入研究成礦地質條件,於1983年12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陶村鐵礦床碳酸鐵的賦存狀態及分布規律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碳酸鐵主要以菱鐵礦、鐵白雲石的形式存在,它的生成與磁鐵礦同源同構造體系,但時間略晚;其分布特徵是礦體隆起部位含量高,凹陷部位含量低;高含量帶范圍不大,其展布受原生節理控制,高含量帶間的間距為400—500米,即使在高含量帶,碳酸鐵中的鐵的平均含量也只有1.40%—1.96%,對礦石利用價值影響不大。由於這項成果,使得陶村鐵礦的開發利用可行性研究得以繼續進行。當時三二二隊的隊長是葉忠民,總工程師為孫化東,三分隊隊長為沈迪彥,分隊技術負責人為易武齊。

綜上所述,陶村鐵礦的發現史,是一種新的鐵礦石工業類型的開發史。這個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整個過程如果離開了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這種開發是不可能成功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在新中國生產力發展,采、選、冶技術不斷提高和鋼鐵工業發展對鐵礦資源需求量日益增大的前提下,地質工作者也無用武之地;然而,地質工作者通過近30年的努力工作和深入研究,開發了一種新的礦石類型,為國家提供了一個大型鐵礦產地,並使陶村鐵礦床作為一種成因類型的典型礦床編入了地質院校教科書,他(她)們的業績和他們這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的精神是值得發揚光大的。

④ 馬鞍山南山礦和向山礦現在一共有多少人口

你好,馬鞍山南山礦和向山礦現在一共一萬五干多人口,這幾年人口逐漸增長。

⑤ 馬鞍山市向山硫鐵礦()

向山硫鐵礦是國內著名的大型硫鐵礦床,是火山-次火山氣液「向山式」硫鐵礦床的典型礦床。礦區位於馬鞍山市東南14公里,距向山鎮0.5公里,有公路、運礦鐵路通往馬鞍山市,與寧蕪公路、鐵路及長江水運相銜接,交通十分方便。

礦區地質構造部位處於寧蕪向斜南翼,其林山-尖山斷裂南段西側,陶村火山穹窿之南,凹山火山穹窿北西交接部位。礦區內地層主要有上侏羅統龍王山組的沉火山碎屑、安山岩及下白堊統大王山組的薄層狀沉凝灰岩等,構成—軸向北70°—80°西的向斜,次火山岩閃長玢岩侵入於該向斜的核部和翼部。

硫鐵礦體產於閃長玢岩與火山岩接觸帶附近,主要產於接觸帶外帶。礦帶長約1900米,寬190—600米,延深約600米,其產狀與接觸帶大致平行。礦體呈似層狀、凸鏡狀、豆莢狀;礦石類型有粉狀硫鐵礦、塊狀硫鐵礦及浸染狀硫鐵礦;礦石礦物為黃鐵礦,次為磁鐵礦、赤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絹雲母、高嶺石、石英、硬石膏、綠泥石等。平均含硫16.81%,礦石經選礦可獲得含硫39.15%的硫精礦,回收率為87.53%。硫鐵礦石累計儲量為3554.32萬噸。

礦床中還共生有若干鐵礦體與硬石膏礦體,鐵礦體主要產於接觸帶內帶,呈似層狀、凸鏡狀、不規則串狀;礦石類型可分為角礫狀、塊狀、浸染狀三類。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赤鐵礦,次為黃鐵礦;脈石礦物有鈉長石、陽起石、綠簾石、高嶺石、絹雲母、硬石膏等。全鐵平均品位34.54%。礦石經選礦可獲得含鐵68.56%的鐵精礦,回收率74.21%,累計控制儲量為3968.28萬噸。硬石膏礦體規模小、不具開采價值。

根據目前的認識,鐵礦體成因屬「火山-次火山氣成高溫熱液型」,硫鐵礦體屬「火山-次火山中低溫熱液型」,硬石膏礦體屬「沉積疊加改造型」。

向山硫鐵礦的發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最早始於1940年,最遲到1985年,歷時45年。總體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新中國成立以前

向山硫鐵礦未見有古采跡的記載。20世紀30年代,孫健初、謝家榮、陳愷、程裕淇、李毓堯、朱森等在這一帶進行地質礦產調查,但未留下與向山硫鐵礦有關文字資料。

1940年,日寇侵華時期,日本人在此做了2.5平方公里電法、磁法普查及地質調查,之後施工了若幹探槽和25個鑽孔(1894.40米),發現了向山硫鐵礦床淺部富礦體,推定礦石儲量140萬噸,含硫44.12%。簡單資料載於1941年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寫的《南山—向山硫化鐵礦概要》一文中(未刊)。1940—1945年,日寇進行了掠奪式開采,共采出含硫40%以上的富礦約48萬噸,礦石全部運往日本。

1946年,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接管了該礦,據1946年《資源委員會華中礦務局事業年告》記載,1946年該局圍繞日本人所發現的礦體施工了31個鑽孔,工作量1563.55米,計算含硫45%以上的富礦儲量200萬噸,但對地質條件未加研究。從1946年復產到1948年停產3年中,礦石總產量只有17萬噸左右,礦山生產力低下,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

2.1949—1958年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向山礦,人民成了礦山的主人,礦山的歷史開始了嶄新的一頁。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礦石產量逐年上升,到1959年年產量達17.9萬噸。

為了查明資源情況,適應生產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1953—1954年,重工業部化工局陸續調集力量組成了重工業部化工局三四二勘探隊。在建隊過程中,為了緩解礦山的燃眉之急,使用鑽探追索礦體(工作量約1000米),在原發現礦體的西南有兩個鑽孔見到了含硫30%—40%的黃鐵礦化和磁鐵礦化岩石。但當時未圈定礦體和計算儲量,也未查明地質情況,後來證實這是一個新發現的盲礦體。

1954年7月—1955年,三四二隊李樹時等,在進行坑道地質編錄與日偽時期鑽探資料整理的基礎上,施工了若幹探槽,填制了0.4平方公里地質圖,之後編寫了《向山硫鐵礦地質調查綜合報告》並計算了正在開采礦體的殘余儲量。其工作雖較粗略,但開始重視了基礎地質工作。

從1955年開始,三四二隊這支剛成立的地質隊伍在既缺資料又少經驗的情況下開始著手向山硫鐵礦床的勘探。

1955年1月,向山礦區勘查技術負責人楊源昆編制了一份勘探設計。當時,按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聯專家已進入我國各工業部門幫助工作,勘探設計都要經蘇聯專家審查,這份設計經瓦良卓夫專家審查後,認為礦區地質構造情況尚未查清,應配合物探開展地表地質工作以後再作設計。同年1—2月,張雲騰、龍永壽、傅卻來進行了區域地質路線踏勘,龍永壽等人填制了1∶1萬向山礦區外圍地質圖,面積為18.5平方公里,為研究礦區的地質構造背景奠定了基礎。此後,向山礦區勘查技術負責人由龍永壽擔任。

1955年3月,三四二隊改名為重工業部南京地質勘探公司八○四隊,龍永壽繼續主持向山礦區地質工作。當時,由於礦山擴大生產並建立了選廠利用貧礦,已有的儲量滿足不了生產的需要,故上級下達了1955—1956年兩年提交礦石儲量380萬噸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龍永壽等人於1955年4—6月從加強基礎地質工作入手,施工了一批探槽、淺井、淺鑽,填制了1∶2000礦床地質圖,編制了1∶5萬區域地質圖、1∶1萬礦區地質圖及1∶500坑道地質圖,於1955年6月提交了向山礦區勘探設計。該設計經瓦良卓夫專家審查,批准了4條剖面15個鑽孔並進行施工,以滿足采礦生產的需要,這時該區的地質工作處於勘探、詳查交叉的狀態。與此同時重工業部地質局物探隊第8分隊胡肅之等在此進行了1∶5000、1∶2000地面電法、磁法測量,工作面積為36.21平方公里,發現了與向山礦有關的3個電法異常和1個磁異常,為勘探提供了依據。

1955年11月—1956年4月,龍永壽等在對向山礦區全部地面、地下工程重新編錄和整理的基礎上,又施工了淺鑽4275米、淺井556米,綜合研究了礦區地質、物探資料,於1956年4月提交了向山硫鐵礦、鐵礦補充勘探設計。1956年5月,瓦良卓夫專家審查了設計的鐵礦部分,經重工業部地質局批准以後付諸實施。

野外勘探施工於1957年10月份結束,1958年2月提交了《向山黃鐵礦床最終勘探報告書》。這期間,南京地質勘探公司八○四隊先後變動為冶金部八○四隊、化工部地質礦山管理局三四二隊,到提交報告時稱為華東地質局皖東南地質隊。當時隊長是楊永瑾,總工程師為楊源昆,直接領導向山礦區的地質科負責人是張進科、李從之,礦區技術負責人為龍永壽。報告主編龍永壽,參加編寫人員還有傅卻來、唐延迪、陳樹林等。該報告於1958年6月7日經全國儲委審查批准,批准儲量為:

硫鐵礦礦石:2053.29萬噸,平均含硫17.10%。

鐵礦石:132.95萬噸,平均含鐵38.23%。

這次勘探由於重視了基礎地質工作,取准、取全了第一手資料,詳細研究了礦區地質的構造特徵,有計劃、有目的地部署了勘探工作,故對礦床的認識產生了一次飛躍,使礦床儲量比原來擴大10倍以上,並為以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勘探報告提交以後,向山硫鐵礦以勘探報告為依據擴建成年產70萬噸礦石的采選聯合企業,從此恢復了礦山的青春,步入了興旺發達時期。

3.1976—1985年

1958年礦山擴建後,正常生產了18年。至1976年,向山硫鐵礦根據原勘探資料和開采情況估計保有儲量大約還可以開采10年,因此,開展礦區邊部、深部找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和准備接替礦山又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時,皖東南地質隊的番號已不復存在,原在馬鞍山地區工作的三四二隊與原在蕪湖地區工作的三二二隊早已合並,成立了安徽省地質局三二二地質隊,該隊總工程師孫化東,物探技術負責人曹順祖等通過研究區域成礦規律,運用玢岩鐵礦「三部六式」的模式,分析礦區地質、地球物理特徵,提出在向山礦區南側可能存在具一定規模的鐵礦、硫鐵礦體。

1976—1984年,三二二隊三分隊先後編制和實施了普查設計、普查補充設計、詳查設計,共完成鑽探工作量3.48萬米,於1984年結束野外施工,1985年10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南硫鐵礦床詳細普查地質報告》,提交礦石儲量:

硫鐵礦礦石:1501.03萬噸,平均含硫19.82%。

鐵礦石:2647.33萬噸,平均含鐵32.56%。

當時三二二隊隊長葉忠民,總工程師孫化東,分隊長沈迪彥,分隊技術負責人易武齊,報告主編易武齊,編寫人還有楊聯鏡、任啟鵬、陳世金、方開華、王益金、胡福歐等。該報告經安徽省地礦局批准,並獲地礦部找礦四等獎。

向山硫鐵礦床與向山南鐵礦床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礦體在深部相連,由於歷史的原因以礦區的8號剖面線為界分成兩部分,據1990年重新統計,全區保有儲量為:

硫鐵礦礦石:1501.03萬噸,平均含硫19.82%。

鐵礦石:3917.08萬噸,平均含鐵32.41%。

當時,向山硫鐵礦的坑道已開到8線負100米標高。8線以北的硫鐵礦已基本采完。

為延長向山礦山的服務年限,開采深部的鐵礦供馬鋼利用,1990—1991年馬鞍山市政府組織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馬鞍山礦山公司、向山硫鐵礦、馬鋼南山鐵礦等單位提出了一個向山礦擴建工程計劃,准備先行開采向山硫鐵礦深部負100米標高以下的鐵礦石,然後將坑道系統南延、下延,開采南部的硫鐵礦石、鐵礦石,並由三二二隊易武齊編制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硫鐵礦擴建工程地質勘查設計書》,准備對南部的礦體加密鑽孔;1991年6月該方案正在論證時,安徽省發生特大水災,馬鞍山地區也暴雨成災,洪水以每小時700立方米的流量湧入礦井,形成酸性水,嚴重腐蝕水泵,經檢修無效,6月15日礦井被淹沒,井內設施受損。災後經核算認為復產無經濟效益,故正式申請閉坑,擴建計劃和地質勘查設計也就未執行。

向山硫鐵礦的社會經濟效益是顯著的。自1958年擴建至1991年6月4日止,在31年半的時間內,共采出硫鐵礦石1505.14萬噸,其中富礦389.16萬噸,采出鐵礦石153.06萬噸;全礦形成固定資產原值5210.20萬元,凈值680萬元,在冊職工3223人,離退休職工920人,實現利稅6400萬元,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在地質科學技術領域,通過幾代地質人員的辛勤勞動、深入鑽研,向山硫鐵礦床作為一種成因類型的典型礦床載入科研報告,編入了地質院校的教科書;作為一種勘探類型的實例編入了硫鐵礦勘探規范,為現在和將來的地質探礦工作者提供了學習的範例。

縱觀整個向山硫鐵礦的地質勘查歷史可以看出,進行找礦勘探必須嚴格遵循地質工作程序,要研究成礦地質條件,查明控礦因素,由淺入深、由表及裡,有目的地部署勘查工作,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提高找礦效果。

在貫徹「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方針方面,向山硫鐵礦1958年批準的鐵礦石儲量為1320.85萬噸,但采出量只有153.06萬噸;據1990年的統計資料,向山礦區8線以北負100米標高以上,即向山礦坑道系統范圍以內的鐵礦石還有984.06萬噸未在采硫鐵礦的過程中順便回收,現已塌陷。1990—1991年馬鞍山市提出的向山硫鐵礦擴建工程計劃,打破了部門和行業的界限,改變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單一開採的不合理現象,貫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所規定的「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的方針,這無疑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創舉。可惜由於水災等原因而未能實現,如果這一擴建計劃得以實現,向山礦會再一次煥發青春,為我國的化學工業、鋼鐵工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將做出新的貢獻;這支為向山硫鐵礦的發展奮鬥了近40年屢建功勞並曾經被地礦部命名為功勛地質隊的地質隊伍繼續為向山硫鐵礦的擴建再立新功。

⑥ 馬鞍山市凹山鐵礦()

凹山鐵礦是以鐵為主,伴生釩、鎵、磷、硫等的大型礦床。是馬鞍山鋼鐵公司主要礦石原料的供應基地,也是我國地質工作者70年代創立玢岩鐵礦典型模式的礦床之一。

凹山鐵礦位於安徽省東部馬鞍山市向山鎮南約3公里處,與江蘇省南京市的梅山鐵礦和安徽省當塗縣的姑山鐵礦等構成一個北東向斷續長50公里,北西向寬約3—5公里的火山岩型玢岩鐵礦帶。總儲量20億噸,被譽為「地下鐵海」。與凹山鐵礦毗鄰的有高村(原稱陶村)、東山、梅子山、和尚橋等大中型鐵礦和馬山大型黃鐵礦床,以及明礬石、高嶺土、石膏等非金屬礦床,統稱為凹山礦田。

據史料記載,凹山鐵礦於1912年由採石人張某在平峴崗發現礦層。當時誤以為鐵礦中伴生的黃鐵礦為銅礦,即呈報安徽省實業科,經派人調查後始知主要為鐵礦,後由當塗縣知事謝鳳崗籌辦寶興鐵礦公司進行開發,隨後發現了凹山鐵礦。

最早進行的地質調查是1912年間的章鴻釗、張景光及德國人梭爾格等人,但未查到調查結果的文字記載。1917年前後,瑞典人丁格蘭、德國人畢象賢等先後又進行了調查,並測繪地質圖。當時凹山比高為160米,現凹山山體已不復存在,露采坑底已深達負30米。計算儲量:大凹山為150萬噸,小凹山25萬噸,塊礫礦(即今所稱的坡積礦)約10萬噸以上,合計185萬噸。調查結果載於丁格蘭著、謝家榮譯的《中國鐵礦志》中。

1926年,葉良輔、李捷二人調查安徽省地質礦產時,對皖南各鐵礦亦曾做過詳細研究,有關內容載於《地質學會會志》第五卷第一號中。

1929年,王恆升、李春昱二人在調查京漢、粵漢鐵路沿線地質礦產時,亦曾至當塗、繁昌二地觀察鐵礦。

1931—1932年間,謝家榮等人兩次調查當塗附近之鐵礦。第一次由孫健初與謝家榮二人前往各礦區調查鐵礦,自1931年3月初至4月,重點考察鐵礦儲量及其經濟情況,以備籌建鋼廠;第二次由謝家榮、陳愷、程裕淇三人,於當年8月開始除復勘第一次調查的鐵礦外,還到江西九江調查了城門山鐵礦等。有關調查結果載於謝氏等所著的《揚子江下游鐵礦志》中。

謝氏等認為,凹山鐵礦主要為脈狀,產狀陡立,由閃長岩殘余岩漿分異出之熱液充填裂隙而成,此即今所指的富鐵礦大脈,而非凹山鐵礦的主體。計算儲量為398萬噸。

1938年以後,日寇在礦區大肆掠奪的同時還組織了一些勘探和物探工作。由日本人佐藤舍三和筱田貢三負責,在凹山施工鑽探約2000餘米,並於1943年計算出凹山礦量為960萬噸;此外,筱田貢三還對鐵礦中的磷礦組分進行了專門研究。

凹山鐵礦及其附近各礦山由於發現較早,礦石質量好且出露地表,極易開采,加之交通方便,所以很早就有開採的記載,先後在礦區開採的有寶興公司、福利民公司和益華公司。寶興公司成立於1912年,1917年開始開采礦區西部相距13公里的平陽崗鐵礦,至1920年采盡;1924年改采凹山鐵礦,但因其鐵礦含磷較高而同時開采東山鐵礦互相摻合使用,年產量達15萬噸,礦石含鐵量均在60%以上。當時全礦工人300名左右,公司資本為45萬元,礦石價格為每噸7—8元。

上列公司均屬半官、半商性質,他們聯合於1922年築成了通往馬鞍山長江邊的輕便鐵路,總長約20公里。所采礦石全部經長江運銷日本,僅10餘年,送往日本廉價的好鐵礦石達130餘萬噸。

1938年,礦區為日寇佔領並著手恢復工作,將佔領前拆毀的運礦鐵路修復通車,並於1939年又成立了華中鐵礦股份有限公司(也稱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資本約2000萬元,僱用礦工等約2000餘人,1939年年產量即達54萬噸,此後更多,企圖掠奪整個華中及華東的鐵礦資源。至抗戰勝利前,以其年產量推算,至少掠奪凹山鐵礦石近1000萬噸。

日寇主要掠奪開采富礦石,並試圖開采副產品——磷灰石,曾於礦體中部開挖運輸巷道一條,長約500米,開采及采礦坑道總長近千米,又從鐵礦中手選磷灰石,全部盜運至日本。

抗日戰爭勝利後,礦山為國民政府接管,但未能及時恢復生產,而且在解放戰爭中將所余的機器、廠房等不動產劫走或破壞。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1953年馬鞍山鐵廠鑽探隊成立(即凹山鐵礦的主要勘探隊伍。安徽省地質礦產局三二二隊的前身),進入礦山進行鑽探,完成主要工作量為:槽探約8000立方米,淺井1209米,坑探約1607米,鑽探進尺1.10萬米。探明鐵礦石儲量約1.4億噸、硫鐵礦約3萬噸。五氧化二釩37萬噸。總投資約120萬元,摺合每噸礦石的勘探成本為0.0133元。

1955年下半年轉入正式勘探,是為第一階段,歷時約3年,於1958年3月提交了《凹山最終地質報告》。當時隊長為楊永瑾,總工程師為楊源昆,報告主要編寫人為鮑學文、畢庶甲、陳樹林及蔣維鏞等。該報告於1958年10月9日由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批准。

在此期間,先後還有地質部三二一隊、南京大學地質系55屆畢業生及重工業部地質局物理探礦隊胡肅之等分別進行過尋找銅礦、填制區域地質圖及物探掃面等工作。

1957年,凹山鐵礦開始恢復生產。當時的設計目標是首采125米水平以上的富礦體,計劃1958年產礦石25萬噸,以後陸續達到年產50—100萬噸,總投資為673萬多元,在冊職工393人,主要設備有推土機2台、挖土機2台、鑽機2台、運輸汽車9輛。

1958年末,馬鞍山鋼鐵公司成立,並計劃在1959年建成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而1958年提交的勘探報告僅涉及凹山主礦體,對一些次要礦體尚未工作,因此,又繼續進行了以龍虎山、蘿卜山鐵礦體為主的補充勘探工作;結果增加鐵礦儲量約1000萬噸,總儲量上升為1.5億噸,每噸勘探成本降低到0.9分。1959年3月提交了《凹山鐵礦最終地質報告(補充報告)》。報告編者為鮑學文。1959年11月該報告經安徽省礦產儲量委員會審查批准。

1962年初,安徽省儲委根據地質部指示,對1958年以後所審批的報告進行全面復查,省儲委認為凹山勘探報告在儲量計算方面尚存在問題,經復算將凹山鐵礦總儲量降低到約1.3億噸,地下水面以下儲量在未補充水文工作前作降級處理。為此,1963年5月又提交了《凹山鐵礦儲量重算說明書》。鑒於凹山礦山勘探時水文地質資料不足而使大部分工業儲量降級,1963年8月又進行了凹山礦區及外圍水文地質調查,完成1∶5萬水文地質測量面積540平方公里,斷裂構造調查范圍187平方公里,水文普查鑽探390米,抽水15層、15次。結論是強富水帶只出現在礦體附近,因圍岩透水性差,大規模開采不會有充沛的補給量。於1964年2月提交了《凹山磁鐵礦區及外圍1∶5萬水文地質測量報告》,當時隊長為李恩國,總工程師王東爵,報告編寫人員有全望永、郭懷羔、孫寶吉、趙玉琛、張良才、孫庭芳等。

此後到1970年的8年間,凹山鐵礦除礦山生產勘探外,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地質勘探工作。

1971年前後,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確保馬鋼有足夠的鐵礦資源,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結合凹山礦體受隱爆角礫岩體復雜構造控制而未能充分查明,加之鐵礦石工業邊界品位降低等因素,又進行了凹山主礦體及其外圍的補充勘探。該階段共完成鑽探約1.2萬米,獲鐵礦石儲量2600餘萬噸、五氧化二釩0.4萬噸,於1972年7月提交了《凹山鐵礦外圍補充勘探報告》,當時隊長為劉洪友,報告主要編寫人為朱文元、易武齊、趙玉琛、全望永、孫庭芳等。該報告於1972年11月由安徽省冶金地質局審查批准。

由於凹山鐵礦先後進行過五次工作、四次計算儲量,工業指標前後也不統一,不便生產部門使用,根據上級指示,於1973年1—3月,又進行了凹山鐵礦儲量總算,結果鐵礦總儲量約為1.8億噸,其中富礦2400萬噸;五氧化釩38萬噸;黃鐵礦為210萬噸,其中富礦65萬噸。參加儲量總算的主要人員有朱文元、孫化東、張希聖、呂忠業、呂開之、徐繼鳴等。

1981年5月,鑒於采選水平的提高,以往對礦石中硫、磷元素均作為有害雜質處理,未進行儲量計算,經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及南山鐵礦的選礦回收試驗,證明在鐵礦選礦中進行硫、磷回收利用是既方便又經濟的,能大幅度提高礦山開發綜合效益。據省地質局下達任務,在1973年凹山鐵礦儲量總算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磷、硫伴生組分的儲量計算,結果為:硫儲量約77萬噸,摺合含硫35%標礦為221萬噸;磷儲量約155萬噸,摺合含磷為30%標礦量約1200萬噸。參加計算人員為黃明貴、李必鈞、周利飛等。至此,凹山鐵礦的勘探工作基本結束。

三二二隊在馬鞍山地區普查找礦中,發現、查明了一大批主要礦產地,對馬鞍山鋼鐵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地質部授予三二二地質隊為「地質找礦功勛單位」榮譽稱號。

⑦ 馬鞍山市南山鐵礦()

南山鐵礦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鎮東北約1.5公里處,有礦區公路直接與外界溝通,交通十分方便。

南山鐵礦是以鐵為主、伴生有釩、磷、硫的綜合礦床,以富鐵礦為主,中型規模,是馬鞍山鋼鐵公司最早開採的一個礦床,分南山上和南山下兩個礦體。南山上部鐵礦主要為赤鐵礦富礦,遠在1912年由採石人張某報礦,隨後當塗知事謝鳳崗和張邴如等人籌辦寶興鐵礦公司進行開發,後轉福利民公司經營。該公司擁有資本100萬元,有工人約300餘人,總部設在上海,並曾與開灤礦務局聯合採礦,聘請鐵礦專家丁格蘭主持。當時用探槽進行勘探,發現礦體長約350米,平均寬80米,平均深度為20米,均為堅硬之硅質塊狀赤鐵礦,全鐵品位在60%以上,磷成分很低,純屬佳礦,總量為200萬噸。至1935年該礦已采礦石約20萬噸,每噸成本為0.36元。主要外銷日本。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礦區於1938年淪陷,同年3—9月日寇「中支派遺特務部」在南山鐵礦施鑽,共打9個孔,總進尺約464米,據勘查結果計算的儲量為424萬噸。

1945年抗戰勝利後,南山鐵礦被國民政府接管,1949年才回到人民手中。經3年國民經濟恢復,於1955年5月經重工業部地質局批准,由八○四隊(即三二二隊前身)進行正規勘探,完成工作量:鑽孔15個、進尺852米,槽探16條480立方米;計算鐵礦石儲量為428萬噸、硫鐵礦42萬噸,於1955年10月提交了《南山鐵礦地質勘探總結報告書》。當時勘探隊長為趙平,總工程師為楊永瑾,地質工程師為蘇孟守,報告編者為陳萌輝、鮑學文。

南山上部鐵礦自新中國成立後恢復生產,至1970年采盡閉坑。轉讓地方零星開采以來,再未進行過勘探工作。

隨著馬鋼對礦石資源需求量的日漸增大及對成礦條件認識的轉變,認為南山上部鐵礦體之下可能還有下部鐵礦體的存在。1968年,三二二隊在上部礦體底試鑽(ZK504),爾後發現了下部礦體,即轉入勘探,歷時約3年,完成鑽探工作量2.42萬米,探明貧鐵礦石儲量7000餘萬噸、五氧化二釩5.7萬噸、黃鐵礦328萬噸,於1973年9月提交了《南山磁鐵礦床地質勘探報告》。當時勘探隊長為劉洪友,技術負責人為孫化東,報告編寫人為孫德忠、楊聯鏡、易武齊、趙玉琛、張兆豐、孫庭芳等。1975年2月由安徽省地質局批准。

南山下部鐵礦體為晚期岩漿-熱液細脈浸染型磁鐵礦石,與毗鄰的高村(原稱陶村)鐵礦為同一礦帶,兩者在深部聯成一片,無分界線。現經冶金部批准作為一個統一的後續接替礦山規劃開采。

⑧ 馬鞍山出什麼礦

鐵礦,馬鞍山本來就主要產鋼鐵的嘛

⑨ 馬鞍山市馬山硫鐵(鐵)礦()

馬山硫鐵(鐵)礦位於馬鞍山市東南約15公里,向山鎮南約4.5公里,距國內著名的向山硫鐵礦、凹山鐵礦僅5公里,是一個大型硫鐵礦床和中型鐵礦床。目前該礦床已作為向山硫鐵礦的接替礦山,於1989年開始了基建。礦區有公路通入向山鎮,向山鎮有公路、運礦鐵路通往馬鞍山市,交通方便。

礦區地處寧蕪向斜中段南東翼,其林山-尖山斷裂南端。礦區內僅見上侏羅統大王山噴發旋迴的火山岩,岩石主要為粗面岩、粗安岩、粗安質角礫熔岩、安山質凝灰岩等,構成長軸方向約北東30°的「尖山火山穹窿」;岩漿岩主要有大王山旋迴的次火山岩閃長玢岩,侵入於「尖山火山穹窿」的頂部附近,其中發育有「尖山隱爆角礫岩簡」。硫鐵礦體主要賦存在閃長玢岩與火山岩接觸帶外帶的粗安岩中,少部分賦存於內帶閃長玢岩之中。礦體呈似層狀、凸鏡狀,總體走向北東25°—30°,傾向北西,傾角0°—20°,局部達30°;全區共有25個礦體,其中Ⅰ、Ⅱ號為主礦體,沿走向長度分別為1390米、723米,平均寬度為357米、287米,平均厚度為41.36米、43.21米,賦存於負218.59米—7.13米標高之間。鐵礦體主要賦存於尖山隱爆角礫岩筒中,主礦體呈不規則的板狀,走向北東30°,傾向北西,傾角65°—70°,沿走向長1040米,最大厚度90米,沿傾向延伸約500米,賦存於負500米至0米標高之間。組成礦石的主要礦物為黃鐵礦,次為磁鐵礦、赤鐵礦、鏡鐵礦,主要脈石礦物為長石、石英、絹雲母、高嶺石、綠泥石等,平均含硫13.4%。鐵礦石主要礦石礦物為磁鐵礦,次為赤鐵礦、鏡鐵礦、黃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斜長石,次為正長石、石英、碳酸鹽、高嶺石、絹雲母等,平均含鐵29.49%。目前認為硫鐵礦屬「火山-次火山岩漿期後中溫熱液型」,鐵礦屬「次火山岩漿期後氣成高溫熱液型」。

硫鐵礦石經選礦,精礦品位可達40.87%,回收率達96.7%;鐵礦石經選礦精礦品位為57.46%,回收率為72.64%。可綜合回收硫、磷。

該礦床淺部適於露采,深部可以坑采,無顯著不利條件。向山硫鐵礦於1979年開始了露采基建,第一期開采2—10線西段負96米標高以上的硫鐵礦,設計年產礦石量80萬噸,摺合標礦24萬噸,開采年限15年;第二期開采負200米標高以上的礦石,規模未定。目前基建尚未完成。

新中國成立前,地質學家丁格蘭、謝家榮等進行鐵礦調查的工作區包括馬山,但均未對馬山礦區做過專門闡述。

以找硫鐵礦為目的的地質工作始於1952年12月,勘查最終成果報告提交於1984年9月,歷時33年,經歷了一個反復實踐,反復認識,不斷深化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1952年12月—1957年9月,為普查階段

這一個階段以地表硫鐵礦化粗安岩為線索,綜合運用地質測量、物探、鑽探等手段,力求尋找具有工業價值的硫鐵礦礦床,工作區范圍逐漸加大,對礦床特徵取得了初步認識,但未實現認識上和找礦成果的重大突破。

1952年12月—1953年1月,馬鞍山礦務局於馬山黃鐵礦化粗安岩露頭處施工了一個鑽孔,深度99.79米,該孔0—12米含硫約12%,從此拉開了馬山硫鐵礦普查的序幕。

1953年,中央化工局地質處李樹時等測制了1∶5000地質草圖,動用了少量地表剝土工程。化工局資源勘測大隊測繪了南山—馬山一帶1∶5000地形圖27平方公里,地質部物探隊在馬山3.5平方公里范圍內進行了自電和磁法普查,發現5個負電中心和一個磁異常中心,編制有簡測及詳測平面圖,但無文字說明。

1954年1月,中央化工局組織人員編制了鑽探設計,驗證自電異常,至同年5月,施工12個鑽孔,2400米鑽探工作量,部分鑽孔見到貧硫鐵礦,因缺乏地表資料,無法對比礦層而停止工作。

1954年7—9月,化工部地質礦山管理局三四二隊在區內馬山、土地山、尖山等礦化露頭較好的0.22平方公里范圍內進行了地表工作,使用剝土工作量1107立方米,由張雲騰編制了《安徽省當塗縣馬山礦區地表調查總結》。同年10月,在當時認為礦體可能較好的部位施工一個鑽孔,孔深240.48米,但見礦情況不佳,故於1955年1月仍由張雲騰綜合整理以往資料,編制了《安徽省當塗縣馬山礦區地質調查補充報告》,計算硫鐵礦礦石儲量73萬噸。由於工作區范圍過小,無法了解礦區全貌。

1955年7月—1956年5月,三四二隊在以馬山為中心的25平方公里范圍內進行了1∶1萬的地質詳查,由張順才執筆編寫了《安徽省當塗縣馬山礦區地質詳查報告》(未復制);重工業部地質物探八分隊在本區進行了電法、磁法詳查,由胡肅之主筆編制了《向山礦區附近物探工作結果報告》。在此基礎上,1956年8月—1957年9月,三四二隊又在馬山礦區填制了1.5平方公里1∶2000地質圖,施工淺鑽67孔,工作量1465.43米,由張順才主筆編制了《馬山黃鐵礦床地質調查總結報告書》,計算硫鐵礦貧礦儲量443萬噸、貧磁鐵礦石儲量669萬噸,當時三四二隊隊長為楊永瑾、隊技術負責人為楊源昆。

2.1957年10月—1959年12月,為初步勘探階段

這一階段通過綜合研究,已認識到硫鐵礦礦體受接觸帶及火山岩岩性控制,認識上的長足進展導致了勘查成果的突破,礦區面積比原來擴大兩倍多,礦石儲量增長為原來的37倍。但過於樂觀地把礦床勘探類型定為Ⅰ—Ⅱ類,以100×100米網距求較高級別儲量,以200×100米的網距求低級別的儲量,因而控制不了礦體內部的變化,不能作為開采設計的依據。

勘探施工自1958年5月開始至1959年12月完工,使用鑽探工作量1.9萬米,1∶2000地質填圖3.1平方公里、淺井163.90米、槽探2812.73立方米,於1959年12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馬山硫鐵礦、鐵礦床地質勘探最終報告書》,提交硫鐵礦礦石儲量1.62億噸、鐵礦石儲量3394.7萬噸。當時,三四二隊隊長是楊永相,技術負責人為鮑學文,報告編寫者為張順才、陳樹林。該報告經省儲委1963年復審,認為只相當於初步勘探,批准硫鐵礦石儲量1.62億噸、鐵礦石儲量1781.0萬噸。

1959年以後,馬山礦區的地質工作停頓了15年。

3.1975—1984年,為對口勘探階段

70年代中期,由於馬鋼發展急需後備資源基地,原來勘探馬山的三四二隊這時已並入三二二隊,該隊的全部力量都投入了鐵礦普查勘探;而向山硫鐵礦急需馬山作為接替礦山,在這種情況下,化學工業部地質勘探公司安徽省地質勘探大隊(後簡稱為化工部安徽省地質大隊)承擔了馬山硫鐵礦勘探任務,三二二隊承擔了馬山地區鐵礦勘探任務。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為設計和生產服務,設計部門、生產部門和勘探部門三結合確定工作要求,處理勘查中的重大問題。兩個隊的工作情況分述如下:

1975年4月—1980年5月,化工部安徽省地質大隊對馬山礦區4—13線進行了詳細補充勘探,施工鑽孔92個、工作量2.78萬米,並完成1∶2000地質圖修測3.2平方公里,選礦試樣5個。於1981年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馬山硫鐵礦中段詳細勘探地質報告》,提交硫鐵礦礦石儲量8950.80萬噸,平均含硫13.40%。這次工作將礦床勘探類型定為第Ⅲ類,採用50×50米的網距求高級儲量,以100—200×100—200米網距求低級儲量,礦床成因類型定為「火山噴發-熱液充填交代型」。這段時期,該地質大隊隊長是王景森,大隊技術負責人鄧定和,礦區技術負責人張永良,報告編寫人為張永良、李桂蘭、胡秀瓊、朱永祿、張祖華等。該報告經「三結合」審查後,認為主礦體部分地段工程式控制製程度不夠,故於1982—1984年,化工部安徽省地質大隊又對礦區10—13線施工了67個鑽孔,計1.31萬米工作量,主要控制Ⅰ、Ⅱ號主礦體負200米標高以上部分和首采地段,於1984年9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硫鐵礦馬山礦段詳細勘探地質報告》。提交硫鐵礦礦石儲量1.06億噸,平均含硫13.91%。這段時間,化工部安徽省地質大隊的隊長是劉明通,副總工程師為朱熊斌,報告編寫人為朱熊斌、鄭承良、張祖華。該報告於1985年8月24日經安徽省儲委批准,批准負200米以上的硫鐵礦礦石儲量7609.8萬噸,報告可作為礦山建設的依據。該報告獲化工部安徽省化工局1985年科技成果四等獎、地質找礦二等獎。

1975年3月—1977年10月,省地質局三二二隊對馬山礦區的鐵礦進行了勘探,施工69個鑽孔,投入鑽探工作量3.03萬米,完成1∶2000地質圖修測2.66平方公里,采選礦樣試樣2個,於1980年12月提交鐵礦石儲量4092.29萬噸,平均含鐵29.49%。該報告於1984年11月16日經省地礦局批准,批准鐵礦石儲量4092萬噸,並獲地礦部找礦四等獎。當時,三二二隊隊長為楊永相,隊技術負責人為孫化東,分隊長為沈迪彥,分隊技術負責人為易武齊,報告編寫人為易武齊、張希聖、方雲波、任啟鵬、海賢智等。

馬山礦區歷年來勘查硫鐵礦的鑽探工作量和投資情況如下:

1954—1959年鑽探2.82萬米,投資105萬元(三四二隊);

1975—1984年鑽探4.08萬米,投資772萬元(化工隊);

合計:鑽探6.90萬米,投資877萬元。

使用於鐵礦的工作量和投資情況為:

1975—1977年鑽探3.03萬米,投資106萬元(三二二隊)

硫鐵礦勘查單位成本:普查—初勘0.006元/噸,普查—詳勘成本0.115元/噸,鐵礦石勘查單位成本0.026元/噸。

在上述單位成本計算中,礦石儲量均為已經批準的儲量數。

綜上所述,馬山硫鐵礦、鐵礦床從開始進行地質工作到最終成果報告的提交,歷時33年,是幾代地質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它凝聚了廣大地質人員的智慧和才華,充分體現了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同時也說明,地質事業是一項艱苦而光榮的事業,是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開路先鋒。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
廠轉讓樣本 瀏覽:8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
永久煤柱攤銷系數是多少 瀏覽:421
工商局的權力 瀏覽:637
商標注冊0603分類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