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簡介
由於生產性企業的產品是一種物品,具有有形性、可儲存性;生產、分銷與消費相分離;核回心價值在工廠里生答產出來;顧客一般不參與生產過程和所有權轉讓等特點,企業服務活動是緊緊圍繞產品來設計和開展的。企業為目標公眾提供的是屬於產品附加的服務活動。隨著現代商品生產的無形化趨勢的增強,企業圍繞產品策劃的各種類型的公關服務活動,就成為增加其產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徑,成為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內容。
⑵ 政府公共關系的主體主要是指哪些方面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抄指將原來由政府直接提供的、為社會公共服務的事項交給有資質的社會組織或市場機構來完成,並根據社會組織或市場機構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評估後支付服務費用,即「政府承擔、定項委託、合同管理、評估兌現」,是一種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隨著服務型政府的加快建設和公共財政體系的不斷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將成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方式。
政府是最重要的社會政策主體 它的特徵是 社會中間層主體,是指獨立於政府與市場主體,為政府幹預市嘗市場影響政府和市場主體之間相互聯系起中介作用的主體,如工商業者團體、消費者團體、勞動者團體、國有資產投資機構、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
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及其特徵 何謂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用政治學的語言表述是為社會服務,用專業的行政學語言表述就是為公眾服務。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於服務
⑶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思路要點
根據生產性企業的特點以及服務實踐,服務型公共關系活動策劃應有以下思路和要點:
首先,緊緊圍繞本企業產品銷售過程來進行。其次,根據為顧客提供滿意服務的全面性、速應性、配套性、方便性、全程性和縱深性等指標來具體考慮設計。
其中:全面性是指提供的服務要進行綜合全面的考慮,不要遺漏重要內容。速應性是指服務的快速、及時和反應的靈敏。配套性是指服務需要進行系統設計,有主機修理,也有配件供應;有銷售、運輸,也有上門維修;有分工,也有合作。方便性是指為顧客提供盡可能的便利條件,解決顧客購買、使用和維修諸方面的不便。全程性是指為顧客提供信息、樣品,免費咨詢等;售中服務,如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調試等;售後服務,如保修、保換,提供使用指導和培訓等。縱深性是指服務設計要細致、深刻、周到,不僅要滿足顧客的實際需要;也要滿足其心理需要、審美需要和其它需要,不僅要滿足顧客的顯性需要,也要滿足其隱性需要。
第三,根據企業及產品的個性,對其策劃依據及要點進行綜合性和針對性設計並加以提煉。
第四,活動策劃的程序應該符合科學的公關策劃的一般要求,活動的創意應突出其創造性、獨特性和可操作性,並要求活動方案在實際操作中能被及時調整。
例如,小天鵝公司精心策劃、設計的「1、2、3、4、5」特色公關服務活動。即,一雙鞋:上門服務時帶一雙專用鞋。兩句話:進門一句話,我是小天鵝服務員×××;服務後一句話,您不滿意可向公司匯報。三塊布:一塊墊機布、一塊擦機布、一塊擦手布。四不準:不準頂撞用戶,不準吆喝用戶,不準拿用戶禮品,不準亂收費。五年保修:整機免費保修五年。不僅反映了電器生產企業對其售後服務的高度重視,也很好地體現了生產性企業圍繞所銷產品提供服務全面性、速應性、方便性和縱深性等要求進行的創造和提煉,滿足了顧客的消費需求和未顯現出的微妙心理需求。
服務性企業生產的不是具體有形的產品,而是一種行為或過程。其形式或者伴隨物品進行服務;或者是服務伴隨著小物品、小服務;或者是向顧客提供純粹的服務。由於服務具有無形性,核心價值在買賣雙方接觸中產生,顧客參與了生產過程,生產、分銷與消費同時進行以及不可儲存和無所有權轉讓等特徵,往往要求企業的服務活動圍繞顧客的可視性和感受性來進行。美國學者柏瑞、巴拉蘇羅門和西斯姆的研究認為,增強顧客對服務及其質量感知的主要因素有:
(1)可感知性。指服務產品的「有形部分」,如各種設施、設備以及服務人員的外表等。通過這些有形、可視的部分為顧客提供有關服務質量本身的線索;並使顧客能直接有效地來把握服務的實質,增強其滿意度。
(2)可靠性。指企業應該准確無誤地完成所承諾的服務.以此來建立企業聲譽和同顧客良好的關系。
(3)反應性。指企業隨時准備願意為顧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務,刻把顧客利益放在第一位。
(4)保證性。『指服務人員的友好態度與勝任能力,以此增強顧客對企業服務質量的信心和安全感。
(5)理解性。指服務人員不僅要有友好的態度,而且,要能真誠關心顧客,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甚至是私人方面的特殊需求)並予以滿足,使整個服務過程富有「人情味」。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得出服務型公關活動策劃的基本思路:首先,要依據服務業的服務特點進行初步把握;其次,以柏瑞等提出的影響服務質量感知因素來具體考慮並設計;第三,根據本企業實際進行個性化處理與加工,並突出活動創意的獨特性和可操作性;第四,根據公關活動策劃的一般程序要求來籌劃;第五,實際操作中對其策劃方案要進行及時調整與修正。
無論是生產性企業,還是服務性企業,其最高境界的服務型公共關系策劃是培育獨特優秀的企業服務文化,力爭創建服務型企業的思考與設計。這即屬於企業服務型公關戰略策劃。當今社會正在走向知識經濟時代,業已迎來服務經濟時代。即使不屬於服務行業的企業,也在努力通過其優質服務,塑造良好形象,增強其競爭力和發展力。正象美國學者托馬斯·彼得斯和小羅伯特·沃特曼在《成功之路》中所描述的那樣,「對於那些出色企業,我們所得到的最重要的結論之一就是:不管它們的本行是金屬成型或者高級技術產業,還是煎漢堡包,反正它們全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服務型企業」。可以預見,未來的服務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僅僅依靠策劃組織幾項服務型公關活動,是遠遠不夠的,也應把培育良好的企業服務文化,創建服務型企業作為服務型公共關系策劃的重要內容。戰略層次服務型公關策劃的關鍵是對其服務理念、服務目標、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准、服務人員、服務管理等要素的科學設計和組合,形成科學、獨特、可行、有效的企業服務模式,形成一個系統、完善的服務文化體系,並通過全員共同努力和長期堅持,形成特定的服務文化定勢,使之養成良好的服務習慣,營造出良好的服務氛圍,使組織順利跨入服務型企業的行列。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其服務文化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企業的服務型公共關系活動才能真正進入最高境界。
⑷ 分析政府公共關系的涵義主要有哪幾方面
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及其特徵
何謂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用政治學的語言表述是為社會服務,用專業的行政學語言表述就是為公眾服務。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於服務者的角色,並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公正執法為標志,並承擔著相應責任的政府,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具體體現。其主要特徵如下:
一、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政府。在 國,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就是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這一核心競爭力是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趨勢相一致的,是 們構築國家「軟實力」的基本要素。一個服務型政府,首要的特徵就是張揚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實現了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的「制度化形態」,並在社會實踐和改革過程中具有切實的可操作性。離開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憲法原則和 們黨的執政理念談服務型政府,這個服務型政府就可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民主和負責的政府。就是說,是一個人民民主和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前者是指政府的性質,後者是指政府的目的。人民民主是共和國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特別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限性。憲法規定的這「四個民主」權利,反映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在現實的制度安排中一個都不能少。公民通過正常程序和渠道參與國家治理,表達自己的願望,是服務型政府的本質特徵,惟其如此,才能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個服務型政府。
三、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現代政府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建立合理的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前提。 國政府就其本質來說,是依據憲法原則建立並按照憲法原則運作,憲法是 國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憲法並按照憲法原則辦事,才能在全社會樹立政府的權威,確立政府的社會公信力。一個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個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認真的落實。建立服務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須尊重憲法精神,按憲法原則辦事,只有這樣,人民才會相信政府,政府服務才能為群眾所接受。依法行政是提高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關鍵環節。
四、服務型政府是一個為全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核心是在公共財政和預算以及財政轉移支付的導向上,要真正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願望。把錢真正用到惠及千百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人民安居樂業、心情舒暢、生活幸福的事業上來。要真正關心社會的弱勢群體。政府必須下決心把錢投到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關乎千家萬戶生活命脈的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勞動力失業和培訓、環境保護、公共基礎設施、社會安全和秩序等方面來。這些都是一個服務型政府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是關乎國家穩定、發展和繁榮的國家戰略產業,搞得好與不好,直接決定著 們黨和政府執政的物質基礎,決定著人心向背,決定著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要提高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就是要把這些方面作為公共財政支出和財政轉移支付基本方向,切實通過預算硬約束保證公共財政的正確使用。
五、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實現了合理分權的政府。合理分權是完善政府治理、優化政府結構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分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分權;上下級之間的權力下放;政府與社會中介組織之間的許可權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許可權劃分等。合理分權是現代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在 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合理分權是 們建立服務型政府所遇到的一個最復雜的結構性難題,解決得不好,就可能制約 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社會失序和國家混亂,這是 們在分權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但分權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合理的分權至少可以帶來以下幾點好處:第一,最大好處是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率;第二,可以合理地控制政府的管理幅度,不至於因為管理幅度過大而造成管理失誤;第三,可以減輕中央的財政負擔;第四,可以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第五,可以有效地平衡中央與地方的利益;第六,在政治上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建立問責制政府,轉移政府責任,明確政府核心工作,便於政府的績效評估。實現合理分權,是提高 黨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服務型政府的新定位
從全能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
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政府職責的基本領域,是在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滿足通過市場機制滿足不了或滿足不好的社會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包括為各種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平等競爭的條件,為社會提供安全和公共產品,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
全能型政府的職能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 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對象。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進行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產者、監督者、控制者的角色,為社會和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和角色被淡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交給市場調節。政府由原來對微觀主體的指令性管理轉換到為市場主體服務上來,轉換到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這一重大轉變是艱難的,但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啃掉的「硬骨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政府與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角色混淆現象得到改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迫使政府管理經濟方式轉變;現代產權制度的建立也將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現象有一定改變。但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與市場競爭秩序維護「缺位」並存,政府規模的膨脹加劇,影響了市場交易的順利進行。
事實證明,把經濟決策權歸還給市場主體,同時提供各類市場主體自由競爭、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讓市場主體分散決策並獨立承擔經濟後果和社會影響,政府專注於市場環境和市場秩序維護的有限理性思維,更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從審批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有必要通過規制市場行為和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市場競爭活動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場經濟活動的運行成本,增進市場效率。但政府規制不應成為維持政府部門利益的手段。政府設置過多過繁的審批或檢查項目,有的甚至是亂收費、亂罰款,大大增加微觀主體的市場運行成本和制度成本,同深化市場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馳。傳統體制下的行政審批還通過設置所有制門檻,對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領域進行限制。這與新的條件下國家對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思路相左,與「非禁即入」的自由競爭理念也格格不入。因此,應當進一步大幅度削減行政審批,減少行政干預中的隨意性,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使各種生產要素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優化組合。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礎工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原則是:對不符合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原則、妨礙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以及實際上難以發揮有效作用的行政審批,堅決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場機制代替的行政審批,通過市場機制運作;對於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要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做到審批程序嚴密、審批環節減少、審批效率明顯提高,行政審批責任追究製得到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的出台對轉變政府職能,改變 國「審批」過多過濫、冗長復雜的現象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是 國行政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政府只有切實把行政審批的范圍減下來,實現審批行為的規范化,才談得上向服務型模式的轉變。
從高成本政府轉向高效率政府
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前提。政府運作的高成本與政府服務的低效率是如影隨行的。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責權,明確中央和地方對公共服務方面的管理責權,有利於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社會中介服務組織也是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特別是信息成本的有效途徑。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規范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自律性組織,減少政府規制范圍,也有利於減低行政成本。
在逐步降低政府成本的基礎上,增強政府的回應性是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的又一重要環節。政府的回應性是衡量政府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公共管理人員和機構應當定期地、主動地向公民、企業征詢意見、解釋政策和回答問題,對公眾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及時作出處置和負責的反應。具有充分回應性的服務型政府模式,導致政府在權力結構中角色的變化:政府由原來的公共權力統治者,變為市場秩序的監管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
⑸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案例評析
[案例] 海爾售後服務公關
1994年的無搬動服務;1995年三免服務;1996年先設計後安裝服務;1997年的五個一服務;1998年的星級服務一條龍,其核心內容是從產品的設計、製造到購買,從上門設計到上門安裝,從產品使用到回訪服務,不斷滿足用戶新的要求,並通過具體措施使開發、製造、售前、售中、售後、回訪6個環節的服務制度化、規范化;1999年海爾專業服務網路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0年星級服務進駐社區;2001年海爾空調的無塵安裝;2003年海爾推出了全程管家365。海爾的服務已經歷了十次升級,每次升級和創新都走在了同行業的前列。 案例評解 我們常說海爾服務好,其實海爾產品的返修率也挺高,但就是售後問題抓得快,抓得狠,問題一旦出現,就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不惜代價。這種做法雖然成本較高,但問題的實質把握得准,對後續銷售的負面影響不大。中國有句古話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海爾正是憑借服務把個別產品存在問題的「醜事」轉化為服務第一的「好事」,從而成就了中國市場家電第一品牌。
在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今天,售後服務作為銷售的一部分已經成為眾廠家和商家爭奪消費者的重要領地,良好的售後服務是下一次銷售前最好的促銷,是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和忠誠度的主要方式,是樹立企業口碑和傳播企業形象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海爾無疑是做的最出色的,也是做的最早的。
⑹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概念是什麼
答:一、服務型公共關系的概念
服務型公共關系就是指企業組織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各種附加服務和優質服務的公共關系活動。
二、服務型公共關系特點
依靠本身實際行動做好工作。
三、增強顧客對服務及其質量感知的主要因素有:
1、可感知性。
2、可靠性。
3、反應性。
4、保證性。
5、理解性。
(6)服務型公共關系擴展閱讀: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目的
一、在於以實際行動使目標公眾得到實惠。
二、通過提高公眾滿意度,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爭取公眾的支持,增強組織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組織的穩步發展。
⑺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名詞解釋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名詞解釋
所謂服務型公共關系活動就是指企業組織向社會公眾提內供的各種附加服容務和優質服務的公共關系活動。其目的在於以實際行動使目標公眾得到實惠。通過提高公眾滿意度,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爭取公眾的支持,增強組織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組織的穩步發展。服務型公共關系的特點是依靠本身實際行動做好工作,其特別媒介是服務,而不是依靠宣傳。所以,它基本上仍是人際之間的直接傳播形式。傳播符號多種,人情味十足,反饋靈敏,調整迅速。
⑻ 服務型公關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服務型公共關系案例評析
[案例] 海爾售後服務公關
1994年的無搬動服務;1995年三免服務;1996年先設計後安裝服務;1997年的五個一服務;1998年的星級服務一條龍,其核心內容是從產品的設計、製造到購買,從上門設計到上門安裝,從產品使用到回訪服務,不斷滿足用戶新的要求,並通過具體措施使開發、製造、售前、售中、售後、回訪6個環節的服務制度化、規范化;1999年海爾專業服務網路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0年星級服務進駐社區;2001年海爾空調的無塵安裝;2003年海爾推出了全程管家365。10年來,海爾的服務已經歷了十次升級,每次升級和創新都走在了同行業的前列。
[案例評解]
我們常說海爾服務好,其實海爾產品的返修率也挺高,但就是售後問題抓得快,抓得狠,問題一旦出現,就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不惜代價。這種做法雖然成本較高,但問題的實質把握得准,對後續銷售的負面影響不大。中國有句古話"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海爾正是憑借服務把個別產品存在問題的「醜事」轉化為服務第一的「好事」,從而成就了中國市場家電第一品牌。
在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今天,售後服務作為銷售的一部分已經成為眾廠家和商家爭奪消費者的重要領地,良好的售後服務是下一次銷售前最好的促銷,是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和忠誠度的主要方式,是樹立企業口碑和傳播企業形象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海爾無疑是做的最出色的,也是做的最早的。
⑼ 政府公共關系的含義和特點是什麼
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及其特徵 何謂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用政治學的語言表述是為社會服務,用專業的行政學語言表述就是為公眾服務。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於服務者的角色,並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公正執法為標志,並承擔著相應責任的政府,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具體體現。其主要特徵如下: 一、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政府。在 國,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就是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這一核心競爭力是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趨勢相一致的,是 們構築國家「軟實力」的基本要素。一個服務型政府,首要的特徵就是張揚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實現了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為本的「制度化形態」,並在社會實踐和改革過程中具有切實的可操作性。離開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憲法原則和 們黨的執政理念談服務型政府,這個服務型政府就可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民主和負責的政府。就是說,是一個人民民主和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前者是指政府的性質,後者是指政府的目的。人民民主是共和國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特別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限性。憲法規定的這「四個民主」權利,反映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在現實的制度安排中一個都不能少。公民通過正常程序和渠道參與國家治理,表達自己的願望,是服務型政府的本質特徵,惟其如此,才能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個服務型政府。 三、服務型政府是一個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現代政府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建立合理的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前提。 國政府就其本質來說,是依據憲法原則建立並按照憲法原則運作,憲法是 國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憲法並按照憲法原則辦事,才能在全社會樹立政府的權威,確立政府的社會公信力。一個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個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認真的落實。建立服務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須尊重憲法精神,按憲法原則辦事,只有這樣,人民才會相信政府,政府服務才能為群眾所接受。依法行政是提高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關鍵環節。 四、服務型政府是一個為全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核心是在公共財政和預算以及財政轉移支付的導向上,要真正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願望。把錢真正用到惠及千百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人民安居樂業、心情舒暢、生活幸福的事業上來。要真正關心社會的弱勢群體。政府必須下決心把錢投到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關乎千家萬戶生活命脈的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勞動力失業和培訓、環境保護、公共基礎設施、社會安全和秩序等方面來。這些都是一個服務型政府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是關乎國家穩定、發展和繁榮的國家戰略產業,搞得好與不好,直接決定著 們黨和政府執政的物質基礎,決定著人心向背,決定著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要提高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就是要把這些方面作為公共財政支出和財政轉移支付基本方向,切實通過預算硬約束保證公共財政的正確使用。 五、服務型政府是一個實現了合理分權的政府。合理分權是完善政府治理、優化政府結構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分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分權;上下級之間的權力下放;政府與社會中介組織之間的許可權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許可權劃分等。合理分權是現代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在 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合理分權是 們建立服務型政府所遇到的一個最復雜的結構性難題,解決得不好,就可能制約 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社會失序和國家混亂,這是 們在分權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但分權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合理的分權至少可以帶來以下幾點好處:第一,最大好處是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率;第二,可以合理地控制政府的管理幅度,不至於因為管理幅度過大而造成管理失誤;第三,可以減輕中央的財政負擔;第四,可以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第五,可以有效地平衡中央與地方的利益;第六,在政治上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建立問責制政府,轉移政府責任,明確政府核心工作,便於政府的績效評估。實現合理分權,是提高 黨執政能力、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服務型政府的新定位 從全能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 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政府職責的基本領域,是在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滿足通過市場機制滿足不了或滿足不好的社會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包括為各種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平等競爭的條件,為社會提供安全和公共產品,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 全能型政府的職能模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 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對象。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進行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產者、監督者、控制者的角色,為社會和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和角色被淡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交給市場調節。政府由原來對微觀主體的指令性管理轉換到為市場主體服務上來,轉換到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這一重大轉變是艱難的,但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啃掉的「硬骨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政府與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角色混淆現象得到改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迫使政府管理經濟方式轉變;現代產權制度的建立也將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現象有一定改變。但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與市場競爭秩序維護「缺位」並存,政府規模的膨脹加劇,影響了市場交易的順利進行。 事實證明,把經濟決策權歸還給市場主體,同時提供各類市場主體自由競爭、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讓市場主體分散決策並獨立承擔經濟後果和社會影響,政府專注於市場環境和市場秩序維護的有限理性思維,更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從審批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有必要通過規制市場行為和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市場競爭活動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場經濟活動的運行成本,增進市場效率。但政府規制不應成為維持政府部門利益的手段。政府設置過多過繁的審批或檢查項目,有的甚至是亂收費、亂罰款,大大增加微觀主體的市場運行成本和制度成本,同深化市場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馳。傳統體制下的行政審批還通過設置所有制門檻,對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領域進行限制。這與新的條件下國家對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思路相左,與「非禁即入」的自由競爭理念也格格不入。因此,應當進一步大幅度削減行政審批,減少行政干預中的隨意性,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使各種生產要素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優化組合。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礎工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原則是:對不符合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原則、妨礙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以及實際上難以發揮有效作用的行政審批,堅決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場機制代替的行政審批,通過市場機制運作;對於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要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做到審批程序嚴密、審批環節減少、審批效率明顯提高,行政審批責任追究製得到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的出台對轉變政府職能,改變 國「審批」過多過濫、冗長復雜的現象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是 國行政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政府只有切實把行政審批的范圍減下來,實現審批行為的規范化,才談得上向服務型模式的轉變。 從高成本政府轉向高效率政府 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前提。政府運作的高成本與政府服務的低效率是如影隨行的。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責權,明確中央和地方對公共服務方面的管理責權,有利於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社會中介服務組織也是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特別是信息成本的有效途徑。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規范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自律性組織,減少政府規制范圍,也有利於減低行政成本。 在逐步降低政府成本的基礎上,增強政府的回應性是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的又一重要環節。政府的回應性是衡量政府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公共管理人員和機構應當定期地、主動地向公民、企業征詢意見、解釋政策和回答問題,對公眾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及時作出處置和負責的反應。具有充分回應性的服務型政府模式,導致政府在權力結構中角色的變化:政府由原來的公共權力統治者,變為市場秩序的監管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