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規定個體工商戶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個體工商復戶需要准備的制證件:個體開業登記申請書、從業人員證明、經營場地證明、家庭人員的關系證明、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定應提交的有關專項證明。
一、申請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應提交的文件、證件:
(1)申請人簽署的個體開業登記申請書(填寫個體戶申請開業登記表);
(2)從業人員證明(本市人員經營的須提交戶籍證明,含戶口簿和身份證,以及離退休等各類無業人員的有關證明;外省市人員經營的須提交本人身份證、在本地暫住證、育齡婦女還須提交計劃生育證明;相片一張。
(3)經營場地證明;
(4)家庭經營的家庭人員的關系證明;
(5)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6) 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定應提交的有關專項證明。
二、如經營農葯、食品、危險化學品、餐飲、特種養殖、卷煙等前置項目,就要先注冊名 稱後辦理這些前置許可證,再憑前置許可證復印件(需要查驗原件)才能辦理營業執照; 規模較大的經營場所,如商場、酒店還應提交消防意見書;縣(區)外人員還應提交流動 人口計生證。
註:由於各地的情況不一樣,具體規定以當地的規定為准。
2. 工商注冊新政策
剩餘尚未到位的那200萬元,可以不用實繳了,只要去工商局備案新的章程,或章程修正案即可。
但原則上,資金還是需要實繳的,時間自定,在期限內還是要到位,只是工商局不再直接監管
3. 法律實務:農民辦了個體工商戶銷售農產品。已經登記。按照新規,是否還需去稅務部門登記
農民辦理個體工商戶銷售農產品,必須去稅務局辦理申報納稅手續,按期(專按月或者屬按季)申報納稅。可以在第一次申報納稅時,在稅務機關辦理稅種認定、發票購領、實名認證、定額核定等涉稅手續。
只有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是免徵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外購農產品再銷售是不免徵增值稅的。當然,如果銷售的是鮮活肉蛋禽(僅指豬牛羊和雞鴨鵝)也是免徵增值稅的。另外,小規模納稅人(包括個體工商戶)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元或者按季納稅的季銷售額不超過30萬元免徵增值稅,超過標准要按照全部銷售額和3%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的。申報納稅是必須的,必須按期申報。即使免稅,也必須依法按期申報的。
按照規定應該建立賬簿的。但是,如果你沒有建立賬簿的能力,可以讓稅務機關根據你的實際情況核定一個月銷售額(定額),根據這個定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及其他稅費。如果定額低於10萬元,免徵增值稅及附加稅費。個人所得稅征免,要看當地稅務機關的規定。
更具體的,不是幾句話的事,應該向當地稅務機關咨詢。
4. 2014年工商新規對2014年以前注冊的公司有何影響
基本復上沒有影響。
新規出制台的原因一是降低創業門檻,從而推動產業發展、創造社會價值、增加稅源、擴大就業;二是隨著社會信用機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信息系統的發展使得人員流動的管理更加有效有序,已經具備了對企業、個人及各社會團體的信用更貼近、更深入監管的條件。
所以,新規出台只是為了促進經濟和產業發展,而不是制約,新規的出台有非常重大的積極意義,對既往注冊的企業基本上不構成任何負面影響。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敬請採納。
5. 對於工商局不合規注銷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局有什麼新規定嗎
當局不符合注銷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局有那個新的規定
6. 2019年減稅新規:個體工商戶是不是也每季度30萬
是的。
個體工商戶在增值稅上屬於企業,屬於小微型企業,享受小微企業的增值稅稅收減免政策,最新公告,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 , 季度銷售額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免收增值稅。注意免徵收增值稅不等於不申報增值稅。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這幾項附加稅的計稅依據是根據增值稅稅額計算的,免增值稅,附加稅也隨之減免,月銷售額 10 萬元以上,季度銷售額在30萬元以上,減半徵收。
(6)工商登記新規擴展閱讀:
個體戶最新免稅優惠政策:
1、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自然人):對個人銷售額未達到規定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達到起征點的,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2、增值稅起征點的適用范圍限於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自然人),不適用於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
3、增值稅起征點的幅度規定如下:銷售貨物的,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銷售應稅勞務的,為月營業額5000~20000元。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
4、營改增規定的應稅行為的起征點:按期納稅的,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含本數)。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含本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體工商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減稅免稅
7. 2019年減稅新規:個體工商戶是不是也每季度30萬
是的,微小企業從每月3萬每季度9萬升級為每月10萬每季度30萬。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8. 工商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有哪六大新規
市場監管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的六大新規分別是七日內處理消費者投訴、投訴需提供雙方信息、七種投訴不受理、投訴適用網路購物、60日內終結調解、消費者可自選管轄部門。
一、七日內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中第十五條規定: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同時,作了限定,一是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二是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投訴方提供雙方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條件並提供投訴雙方的信息。消費者投訴要有明確的被投訴人、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七種投訴不受理
1、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2、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3、已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4、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5、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6、消費者知道自己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7、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四、投訴適用網路購物
根據《投訴辦法》第二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的,依照本辦法執行。網路交易中產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同樣適用該辦法,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可以根據投訴辦法進行投訴。
五、60日內終結調解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受理消費者投訴之日起60日內終結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終止調解。需要進行鑒定或者檢測的,鑒定或者檢測的時間不計算在60日內。
六、自選管轄部門
本著「方便消費者」的原則,《投訴辦法》明確了消費者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自主選擇管轄部門,收到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首辦責任的原則處理。
9. 注冊公司新規定認繳登記制度到底是什麼意思
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是工商登記制度的一項改革措施。對按照法律、版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需權要取得前置許可的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外,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商事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對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持營業執照和有關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許可。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並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
10. 公司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針對公司的超范圍經營行為的處罰依據主要有以下幾條:
1、《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1988年5月13日國務院第四次常務會議通過,1988年6月3日國務院令第1號發布)
第十三條:企業法人應當在核准登記注冊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二)、(四)項: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有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四)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四)項: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有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2、《公司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6號發布;根據2005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國務院令第451號公布)
第四十三條第一款: 分公司變更登記事項的,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七十三條、第八十五條: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其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3、《私營企業暫行條例》(1988年6月3日國務院第七次常務會議通過,1988年6月25日國務院令第4號發布,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十六條: 私營企業分立合並轉讓遷移以及改變經營范圍等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重新登記。
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私營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情節,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二)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或者不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重新登記、注銷登記的;
4、《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1988年11月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88]第1號公布;1996年12月2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6]第66號修訂;2000年12月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2000]第96號修訂)
第六十三條 第一款 第(四)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2.經營預警控制指標體系建立。
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好壞不僅要看企業經濟發展速度,還要看企業的經濟效益,今後的發展潛力;既要看絕對水平,也要反映相對水平,全面反映出經營狀況。
(2)綜合性原則。企業生產經營信息量很大,一個企業有許許多多統計指標,要從中選擇能綜合反映某一方面運營狀況的主要指標。
(3)可比性原則。各指標所反映的統計范圍、統計口徑要一致;同一指標的內容,計算方法、計量單位、價格要一致,且當有變化時要及時調整,使指標具有可比性。
(4)可操作性原則。各指標在設置時應盡量採用現有的定量統計指標,以利於統計資料的搜集、整理、匯總和對歷史統計資料的分析。
(5)敏感性原則。必須能從某一側面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通過指標值的升降能夠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2.2預警控制指標體系的設置
企業經營
(1)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
①資產負債率:它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②流動比率:它是反映企業用流動資金償還負債的能力的指標。
③速動比率:它是反映企業快速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
(2)盈利能力指標
①銷售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單位銷售額中所賺取的增值部分。
②資產報酬率(=銷售利潤率×資金周轉率):它是衡量工業全部資產獲取盈利的能力的指標。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投入生產成本及費用獲取利潤的能力的指標。
(3)經營效率
①存貨周轉率:它是企業產品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成本之比率,反映企業銷售能力強弱和存貨是否過量的指標。
②應收帳款周轉率:它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狀況的指標。
③勞動生產率:它是反映勞動者勞動效率的指標。
(4)發展能力指標
①資本保值增值率:它不僅反映企業當前的運營狀況,也預示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②產銷率:它不僅反映了銷售能力與生產能力對比狀況,也反映了企業未來發展的能力。
2.3預警控制綜合指標的構劃
前述11個指標對於各自的領域來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綜合性,但對於企業整體評價及預警控制來說,需要設置或構劃綜合指標。
(1)資本金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這個指標反映的是投資者投入資本金所獲取盈利的能力,也反映了企業利用財務杠桿能力獲取利潤能力的大小,這一指標是企業所需要追求的最高層次、最根本的指標。
(2)經營安全率
這個指標是從企業利潤相對大小的角度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其大小反映發生虧損可能性大。
相關資料公司超范圍經營行為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