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鞍山的名人算不算李白
沾點邊吧,至少,李白到過馬鞍山很多地方,也留下了不少詩篇。
附: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游蹤遺跡一覽表
牛渚·牛渚磯 在市區西南5公里濱江處 又稱採石磯
姑孰·姑孰溪 在當塗縣城,城外有姑孰溪 姑孰溪又名姑浦、姑溪河
青 山 在當塗縣城東南15公里 又名青林山、謝公山、謝家山
黃山·陵歊台 在當塗縣城北2.5公里 又名黃江山、浮丘山
天門山 在當塗縣西南15公里長江岸邊 又稱東、西梁山
望夫山 在金家莊區前楊橋南 又稱棗子磯、人頭磯
白壁山 在市區西南濱江三峰處 又名石壁山
慈姥山 在市區慈湖鎮西北2.5公里濱江處 又稱慈姥磯、鼓吹山、貓子山
橫山·石門 距當塗縣城東南30公里 又稱橫望山、隱居山
白 山 在當塗縣城東2.5公里姑溪河北岸 又名楚山
龍 山 在當塗縣城南5公里青山河畔 傳為桓溫宴遊之處
靈墟山 在當塗縣城東15公里 傳為丁令威得道飛升之處
丹陽湖 在當塗縣城東39公里 古為丹陽、石臼、固城湖
橫 江 天門山下游轉北橫流之江段 又稱楚江、西江
橫江館 在採石鎮濱江津渡處 又稱採石驛、皇華驛
化城寺 在當塗縣城向化橋西禮暴風驟雨坊內 又名萬壽寺
清風亭 唐在化城寺內,明移建謫仙樓後 現亭為粹然亭改建而成
謝公宅 在當塗青山南小市 為謝 築宅
謝公亭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頂 又稱謝氏山亭
謝公井 在青山小市路南 近謝公宅
謝公池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上 為謝 所築
恆公井 在當塗白 山上 又名飲馬泉,為桓溫所築
姑孰亭 原建姑孰溪彩虹橋上 俗稱姑溪水亭
李白宅 在青山、龍山、採石三處 今尚不能確指
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所作詩文一覽表:
1 望天門山 開元十三年(725)
2 夜泊牛渚懷古 開元二十七年(739) 一作開元十五年(727)
3 自金陵激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天寶七年(748)
4 贈丹陽橫山周處土惟長 天寶九年(750) 一作天寶六年(747)
5 白 辭三首 天寶九年(750) 一作開元十三年(725)
6 題東溪公幽居 天寶元年至九年
7 橫江詞六首 天寶十二年(753) 一作李白放還後
8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天寶十三年(754)
9 當塗趙少炎粉圖山水歌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十二年(753)
10 登黃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天寶十三年至十四年(754—755)
11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天寶十三年(754)
12 陪族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二年(743)
13 贈友人三首 至德元年(756) 一作越中剡溪作
14 酬殷佐明見贈五雲裘歌 天寶十三年(754) 一作上元年間作
15 姑孰十詠:姑孰溪、丹陽湖、謝公宅、陵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磯、靈墟山、天門山 分別作於天寶後期至上元、定應年間(756—762) 從《十詠》中所寫春山、夏蓮、秋澗、凋柳看,並非一時之作
16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 上元二年(761) 一作寶應元年(762)
17 春日獨的二首 寶應元年(762) 一作開元二十五年(737
18 江南春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上元元年(760)
19 下途歸石門舊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十三年(754)
20 覽鏡書懷 寶應元年(762)
21 見野草中有名白頭翁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2 日出入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六年(744)
23 江上秋懷 寶應元年(762)
24 田園言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5 九日龍山飲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6 九月十日即事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7 游謝氏山亭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8 古風其五十九惻惘泣路歧 寶應元年(762) 一作至德二年(757)
29 臨路歌 寶應元年(762)
30 笑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1 悲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2 天門山銘 寶應十三年(754) 一作天寶後
33 化城寺大鍾銘並序 天寶年間 有作天寶二年、六年、七年、十四年者
34 夏日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孰亭序 天寶十四年(755)
35 春於姑孰送趙四流炎方序 至德元年(756)
36 當塗李宰君畫贊 寶應元年(762)
B. 有誰知道馬鞍山的名人啊
袁洪濱,男,漢族,1958年3月15日出生,籍貫江蘇南通,1987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致公黨員。袁洪濱先生是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享受省級專家津貼。他於1981年獨創發明了絲棉畫,榮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89.1 03284 .3)。以一把棉花、一把剪刀和一手精湛的手工技藝,歷經二十餘年的傾心研製和開發,將世間萬物表現得淋漓盡致、出神入畫,成為現代中國手工藝術的一枝奇葩,為世界手工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被譽之為「東方一絕」,袁洪濱長期從事絲畫手工藝術的開發和研究,為我國手工藝術創建了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創建了世界上唯一專業生產、經營絲棉畫的公司,探索並成功開創了單一手工作坊轉化為產業化批量生產的管理模式。洪濱絲畫已被評為安徽省名牌產品,總經理袁洪濱也成為全國工藝美術行業的領軍人物。
袁洪濱在比利時皇家被被授予「皇家一級騎士勛章」。中國民協授予「中國十佳民間藝人」稱號;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其作品榮榮獲第54屆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特別金獎」;第五屆、第六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獎金獎;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最高獎項-民間工藝成就獎、杭州西湖博覽會第四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上海國際藝術節第三、第四、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暨暨中國工藝美術作品評選金獎等十餘項國家級大獎。中央電視台為其拍攝專題片《袁洪濱和他的絲棉畫》、《華夏文明-絲棉畫》,上海東方電視台《中國奇人-袁洪濱》,安徽衛視《安徽人-袁洪濱》等分別向國內外播放和介紹。
C. 馬鞍山有哪些名人紀念館故居
李白紀念館
(安徽馬鞍山名人博物館)
李白紀念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採石磯風景名勝區內,成立於1959年。
D. 馬鞍山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對秦始皇的評價對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評價?自秦亡後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人盛贊他為「千古一帝」(李贄《藏書·卷二目錄》);有的人說秦始皇「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記》);有人歌頌秦始皇的統一事業:「秦主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自《秦王掃六合》)他們都高度評價秦始皇的功績,肯定其對歷史的作用,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另一些人則咒罵秦始皇「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以暴虐為天下始」(賈誼《新書·過秦論》);「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貞觀政要》卷八);「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引自陳登原《國史舊聞》)。他們都指斥秦始皇統治的殘酷,是暴君。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於評論者的立場和出發點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應當歷史地看問題,即把秦始皇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去研究他的貢獻和罪惡。而在研究秦始皇所處的歷史環境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戰國末期歷史發展的一般趨勢,尤其要注意秦國自建國以來所形成的歷史特點,以及它們對秦始皇的影響。這後一點是迄今以來,對秦始皇評價中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問題。當我們系統地研究過秦史以後,再評價秦始皇,則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較為合乎歷史實際的結論。
根據這樣的觀察,應當說,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的最重要歷史功績,在於完成了統一事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當然,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客觀形勢已經為統一造成條件,秦始皇是在統一果實成熟了的時候來到果園中的。但這種歷史必然性並非意味個人的作用無足輕重。為什麼統一由秦國來實現?完成統一的時間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這些方面顯示了秦始皇的個人作用。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就逐漸強大,從各方面都表現出新興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昭王統治後期,秦國並吞六國的條件已逐步形成。秦始皇執政以後,盡管在如何統治中國的方法上與呂不韋有分歧,並從而引起一場屠殺,但在向東發展消滅各割據的諸侯國的基本方針上,他始終堅持秦的既定國策,沒有絲毫動搖、猶豫,他認清了有利形勢,當機立斷,一鼓作氣的完成了統一事業。只要看看秦始皇執政以後的日程表,就可看出秦國進軍的步伐幾乎是馬不停蹄:
E. 寫馬鞍山的一個名人 作文 急急急 高賞金!!!!!!!!
有「江東第一城」之稱的馬鞍山山水資源豐富,景色秀麗,歷代皆有名人與其結緣,尤其是在唐代大詩人李白長眠於當塗青山腳下之後,馬鞍山更是文人墨客的仰慕之地。
兩千多年前,垓下之戰後,楚霸王項羽南逃至烏江,將自己的坐騎烏騅送過江後,就自刎在江邊,而已渡過江的烏騅看到主人身亡,遂翻滾自戕,落地的馬鞍化為一山,馬鞍山即由此得名。
南朝梁武帝時,一篇優秀的啟蒙教材——《千字文》誕生了,它的作者正是當時官拜員外散騎侍郎的當途人周興嗣,周興嗣用一夜時間將從王羲之的碑文上拓的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編輯成文,不僅通順可誦、條理清楚,而且合轍押韻,句式整齊,《千字文》是此後歷朝歷代一直沿用的啟蒙課本。
馬鞍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終老之地,李白自25歲第一次造訪了當塗之後,此後38年間又曾先後7次游歷當途,留下了50餘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病逝54年之後,後人遵照他的遺囑「悅謝家青山」,將他移葬到了當塗青山腳下,與南朝詩人謝眺成為了「異代芳鄰」。此後,當塗青山西麓的太白墓、太白祠一直是名人墨客拜謁憑吊李白之地。
明朝,當途人邢珣官拜江西右參政,因抨擊權貴而被罷官,回歸鄉里後,致力慈善事業,贍養族中老人,其兩子也相繼為官,並以清廉傳世,父子三人深受當地百姓愛戴,得到了朝廷「恩榮」的「濟美坊」,而「濟美坊」至今仍屹立於當塗縣湖陽鄉大邢村。
在採石磯風景區內的太白樓旁有一座博物館,它正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林散之先生的「林散之美術館」,林散之先生也是安徽人,號三痴,別號左耳、散耳、聾叟、江上老人,人稱「當代草聖」、「一代宗師」、「詩、書、畫」三絕;林散之美術館正是根據林散之先生的遺囑所建,主館「江上草堂」也是根據先生的別號命名的。
此外,馬鞍山的名人還有昭明太子、謝眺、樊若水、郭祥正、虞允文、陶主敬、蕭雲從、徐文靖、黃左田、夏炘、夏炯、夏燠、夏燮等,他們之中有些雖為客籍,但也在此或著書立作、或建功立業、或寄情山水,深深地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
參考資料:http://bbs.news.163.com/bbs/localah/5798.html
F. 項羽在烏江自刎,到底烏江在哪啊
在今天安徽和縣東部的烏江鎮的長江邊上,哪個地方有一條長江的支流叫烏江,由於哪個地方的長江基本呈南北走向,所以才說項羽「不肯過江東」。
垓下之戰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可是項羽卻「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於是拔劍在烏江畔自刎而死。
據《輿地廣記》載:「烏江本秦東城縣之烏江亭,項羽欲渡烏江即此。《太平寰宇記》稱:「烏江縣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
(6)馬鞍山名人擴展閱讀:
公元前202年,漢軍的灌嬰帶兵攻佔了彭城,淮南王英布也進入了九江地區,之後和灌嬰會合,與此同時,劉邦從固陵向東進軍,一時間對項羽的形式非常的不利,項羽只能被迫向東南方向撤退,退到了垓下。
漢軍與楚軍大戰,一開始是受挫的,但是後來楚軍追擊的時候,被韓信的軍隊包抄,兩軍陷入膠著,最後項羽被三面漢軍包圍,被迫退回垓下。這個時候雙方傷亡慘重、僵持不下。在這種情況下,漢軍夜晚高唱楚歌,士兵的氣勢大減,項羽見大勢已去,於是就率領八百精兵突圍而去。
漢軍知道項羽突圍之後,派了五千精騎部隊追趕,因為迷路耽擱等各種情況,在被漢軍追到的時候項羽已經只剩下了二十八名騎兵了。項羽最後指揮這二十八人殺出一條血路,疾走至烏江。就是在這里項羽一人殺了數百名漢軍,自己身上也有十幾處被刺傷,最後項羽自覺愧對江東父老,於是就在烏江邊上自刎了。
項羽死後,漢軍全殲八萬楚軍,楚地皆降漢,獨項羽原封地的魯人不肯投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後劉邦將項羽首級示魯,魯人乃降。